學習任務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學業質量水平四”要求考生在鑒賞活動中,“能對作品的表現手法作出自己的評論”。
具體在2024年高考古代詩歌鑒賞題中,主要考查了以下幾個方面:2024年新課標Ⅰ卷第15題B項“從聽覺的角度來描寫泉流”、新課標Ⅱ卷第15題D項“頸聯通過江水、星空等物象營造出了一個天高地迥、蒼茫寂寥的境界”、全國甲卷第14題B項“春水新漲,水面遼闊寬廣,在波間漂浮的船只顯得如同蜉蝣一樣細小”聚焦景物描寫,考查寫景手法、寫景意境;新課標Ⅰ卷第15題A項“詩的開頭交代,詩人之所以會到千歲庵借宿,是出于對庵前泉水的喜愛”、全國甲卷第14題A項“詩歌開篇寫春水、草色,圍繞色彩落筆,營造出一種愉悅的情感氛圍”,考查景物描寫的作用、情感的抒發;新課標Ⅰ卷第16題“本詩采用了對比的手法,頸聯寫泉6b46ba9072246f65cfff4d3523547410水的聲音既響亮又微小,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考查的是對比手法的理解運用;全國甲卷第15題“請賞析頸聯‘野橋柳線斜風軟,曲檻花光夕照低’中‘軟、低’二字的藝術效果”,考查的是藝術手法的賞析。
知識盤點
“表現手法”與“藝術技巧”“寫作手法”等是同一概念,廣義上來說是比較復雜的。一般認為,它包括四個方面:修辭手法、表達方式、表現手法、結構技巧(藝術構思)。
1.修辭手法常見的有比喻、比擬(擬人、擬物)、借代、夸張、對偶、排比、反復、設問、反問。古代詩歌常用的修辭手法還有頂真、互文、雙關等。對于修辭手法的鑒賞,就是要明確辨識和判斷修辭手法是什么,掌握和了解各種修辭手法的特點,分析和評價它們對于塑造形象、表達情感和體現主旨的作用。
2.表達方式主要指記敘、描寫、議論、抒情,其中,描寫、抒情是考查的重點。(1)描寫講究角度:遠景與近景、俯瞰與仰視;講究方式: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講究方法:正側結合、動靜結合、虛實結合、聲色結合、明暗結合、點面結合、白描工筆、細節描寫等。(2)抒情分直接抒情與間接抒情兩種,間接抒情又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諷今等。
3.表現手法是高考考查的重點。它的含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等同于表達技巧。高考通常是在狹義方面進行考查,主要包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虛實結合、動靜結合、抑揚結合、以小見大、聯想想象、象征、襯托、對比、用典等。下面重點介紹??嫉膸追N表現手法。(1)借景抒情是古詩最常用、高考最常考的表現手法。雖然從專業的角度看,它與融情于景是有區別的,但在實際考試中這兩種手法是等同的。(2)虛實結合是對于一個描寫對象,可以寫眼前之景、現實之景,也可以寫假設之景、想象之景、回憶之景。前者是實寫,后者是虛寫。虛實結合,可以使虛景與實景得以補充映襯,使形象鮮明。(3)襯托分正襯與反襯兩種。它可以使被陪襯的事物更加突出、鮮明。高考??嫉氖欠匆r,如用樂景反襯哀情、用動反襯靜、用虛反襯實等。
4.結構方面的技巧主要有照應、過渡、線索、懸念、開門見山、卒章顯志、以景結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