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五五體制”后日本自民黨的現實困局及其根源

2024-12-11 00:00:00王軍崔子煜
日本問題研究 2024年6期

摘 要:日本自民黨是日本長期執政黨。“五五體制”終結后,該黨面臨著包括選舉競爭、黨內治理、執政理政、黨間合作在內的多方面挑戰。面對日本政治環境劇變,自民黨既具備大黨守成優勢,也存在力有未逮之時。一方面,政黨競爭機制的改變對自民黨提出更高要求,“流動選民”增加導致選舉結果更添不確定性;另一方面,內政外交的復雜局面凸顯出自民黨綜合治理能力的局限性,內閣穩定性經受考驗。

關鍵詞:日本自民黨;“五五體制”;困局;選舉業績;“旋轉門式”內閣

中圖分類號:D73/7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2458(2024)06-0021-18

DOI:10.14156/j.cnki.rbwtyj.2024.06.002

引 言

日本自由民主黨,簡稱自民黨(LDP),是當今日本第一大黨。自1955年建黨以來,在迄今為止的68年時間里,該黨執政時間長達64年。1993年是劃時代的一年,自民黨史無前例的敗北開辟了日本政治的新紀元。從1955年到1993年,自民黨創造了連續38年一黨單獨執政的紀錄,成為世界政黨體制研究中的“五五體制”。該體制起始于1955年日本自由黨和民主黨合并為自民黨并執掌政權,終結于1993年自民黨被“七黨聯合政權”奪走執政地位。

30年來,日本的政治生態發生了巨大變化,自民黨兩度敗北又兩度回歸,而今再度陷入窘境。2012年之后,該黨經歷了安倍長期政權帶來的安穩,但此后菅義偉內閣僅維持一年,岸田時期黨內派閥和政治黑金問題再度暴露,石破茂上任僅一個月,自民黨即在2024年眾議院選舉中未獲過半席位,內閣能否存續尚未可知。社會結構、思想觀念的改變導致日本無黨派選民增加,投票率呈明顯下降態勢,流動選民增多,選舉中不可控因素增加。小選區制度使黨間競爭的機制改變,自民黨內的權力關系也發生了深刻變化。種種現象表明,“后安倍時代”的日本亦有可能陷入首相頻繁更替的怪圈。當前,自民黨選舉業績波動、黨內治理受阻、內政外交的挑戰以及自公聯盟的不確定性構成了自民黨的現實困局。

國內外現有文獻更多關注的是自民黨“一強”優勢的延續以及選舉制度改革對其造成的影響。張伯玉認為,自民黨“一強”優勢是一個多重的“復合結構”,該黨的國會勢力之強與選民支持基礎之弱是一體兩面[1]。徐萬勝認為,選舉改革是影響自民黨支配體系變遷的關鍵因素[2]。新選舉制度下,自民黨派閥政治、黨內權力關系都發生了變化。日本學者中北浩爾指出,現行機制下自民黨的勝出得益于日本混合選區制、選民投票率的低下、自民黨與公明黨的合作以及在野黨勢力的分散[3]。梅田道生認為,自民黨的勝出不是絕對的,其優勢遠非顛覆性的,該黨存在喪失主導地位的風險[4]。谷口尚子認為,選舉制度的改革加速了自民黨傳統支持者的流失[5]。肯尼斯·麥克爾韋恩(Kenneth McElwain)認為,當今選舉制度下,自民黨依靠地區勢力贏得勝利的傳統模式越來越難以奏效[6]。這些研究較少論及自民黨所面臨的現實困局,特別是對“五五體制”之后該黨尷尬處境缺乏系統梳理。本文擬從選舉業績的波動入手,對自民黨的執政、治理、黨際關系問題展開綜合闡述,分析其面臨的現實困局。

一、基本數據:選舉業績的波動

1994年日本國會通過了《政治改革關聯四法案》,其中《眾議員選區劃分審議會設置法案》標志選舉制度改革落地,眾議院選區從“中選區制”改為“小選區制”與“比例代表”并行制。一方面,改革后的日本小選區制與比例代表制雖然“并立”,但前者的影響力仍然發揮著實際主導作用美國政治學家邁克爾·加拉格爾(Michael Gallagher)把“非比例性”(disproportionality)指標作為區分比例代表制和多數代表制(小選區制)的工具。阿倫·李帕特(Arend Lijphart)認為該指標的數值10是區分比例代表制和多數代表制的明確分界線。日本1994年選舉制度改革后,“非比例性”指標均值高于10,部分年份高達15,與單純的小選區制比較接近。從數量上看,現在眾議院選舉有小選區289個,比例代表選區176個。;另一方面,政黨助成金制度推動了多黨化進程根據日本《政黨助成法》,政黨組織活動所用經費由國家向國民收取。接受公費補助的政治團體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具有5名及以上國會議員;具有1名及以上國會議員,且在國會選舉中全國合計得票率在2%以上。1995年政黨補助制度一經出臺,有幾個小黨相繼成立。,與此同時,比例代表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小政黨的誕生,政黨間分裂和重組對自民黨的選舉業績造成了一定沖擊。隨著近年來日本政治文化轉向,選民投票率呈走低態勢,構成自民黨業績不穩定的大背景。

(一)眾議院席位波動

2024年10月的眾議院選舉中,自民黨與其執政伙伴公明黨席位數合計未過半,選舉業績創下近15年新低。與之相對,立憲民主黨(CDP)席位大幅增加,國民民主黨(DPP)和令和新選組業績有所進步,新生小黨日本保守黨和參政黨也成為瓜分自民黨流失席位的勢力之一(圖1)。此次選舉危機是2012年自民黨重新執政以來遭遇的最嚴峻境況,其不僅反映出該黨綜合實力的退步,也是日本選舉和政治生態發生趨勢性變化的縮影。

“五五體制”終結后,自民黨眾議院業績波動較大,表現出一定程度的不穩定性。如圖2所示,自1996年選舉制度改革后的第一次眾議院選舉以來,自民黨議席份額占比不到50%,2005年“郵政解散”2005年8月8日,自民黨郵政民營化法案在參議院被否決,小泉內閣解散眾議院提前大選。通過此舉,小泉純一郎就郵政改革意見問政于民,其結果,自民黨得到了廣泛支持。大選時短暫達到60%以上,隨后在2009年敗選時跌至谷底,占比僅為24.3%,2012年以來回升至60%,岸田時期又略有下降。2024年10月的選舉中,自民黨議席份額占比再次跌至50%以下,政權穩定經受考驗。

自民黨議席占比的波動幅度比得票率明顯。以小選區得票率為參照對象,自民黨業績最佳的2005年議席占比比得票率高13.9%,業績最差的2009年得票率高于議席占比14.34%。同時,自民黨小選區的得票率平均高出比例選區10%。這充分說明現行機制下自民黨贏得大選依賴于小選區制對大黨的加成作用,而該制度也在自民黨脆弱時給予其致命一擊。

眾議院選舉業績的波動使自民黨獨霸政壇不再是必然,存在著政權更迭的潛在可能性。選票流動方向不可預期的變化使得維持政權變得不易,2009年的敗北甚至使自民黨在野三年,史上唯一一次淪為議會少數黨。2024年10月的選舉中自民黨雖保全了議會第一大黨的地位,但其議席數與執政聯盟公明黨共計也未過半數,自公聯盟將踏上“少數黨政權執政” 日文稱“少數與黨政権運営”,即自公執政聯盟在席位占比未達絕對多數(50%)的情況下執政。的艱難旅途。

(二)參議院席位變化

日本參議院因其在法案否決問題上掌有實權,故其重要程度高于其他議會制國家。長期以來,自民黨在參議院選舉中業績的穩定性高于眾議院,但席位占總體比率較小。自民黨除了2016年贏得半數席位外,其他選舉年議席份額占比均低于50%。從得票率情況看,除個別年份選舉區得票率超過40%,其余年份均在30%~40%。比例代表區得票率穩定低于選舉區。同時,參議院選舉投票率也呈波動下降趨勢,近四屆選舉波動方向和幅度與自民黨議席占比變化趨同(圖3)。

相比于眾議院選舉,參議院選舉結果更加反映自民黨的真正實力。1994年的選舉制度改革局限在眾議院層面,參議院選舉并未導入小選區制。無論是參議院的選舉區還是比例代表區,自民黨候選人的當選數量都和其所獲票數關系密切現行參議院選舉規則如下。選舉區:以都道府縣地級行政單位為劃分單元,每選區選出2~12人不等,選民投票書寫人名,一人一票。候選者按獲得票數多少依次當選。比例代表區:在全國范圍進行選舉,政黨或具備相應資格的政治團體提交候選人名簿,可附加候選人當選次序。選民投票書寫人名或政黨名。合票時首先將候選人獲得票數歸至其所屬政黨,按每個政黨各自獲得票數分配當選人數。如政黨提交成員當選次序則優先按照次序當選,其他候選者按所獲票數依次當選。,這也是自民黨議席占比和得票率更加接近的原因。

參議院弱勢限制了自民黨政策自主性的發揮,制約了其內閣活力。無論是公明黨還是其他在野黨,政見都不可能與自民黨完全一致。如果自民黨在參議院無法贏得優勢地位,則無法依據本黨意志順利通過法案。

(三)低投票率環境

近30年來,伴隨著日本社會轉型,政治文化出現轉向,日本國政選舉投票率持續低下成為顯著特征。國政選舉參眾兩院投票率均呈下降趨勢,眾議院投票率約下降20%,參議院投票率約下降15%,現兩院投票率皆不到60%(圖4)。低投票率現象與日本社會轉型有關。隨著青年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其對“權威主義”的認可程度降低[7],“政治不信任”感加強。另外,“政治冷漠”也成為“低欲望社會”的附屬品,反映出日本選民政治參與熱情低下的現狀。

現有研究表明,在日本現行選舉制度下,低投票率現象對自民黨參眾兩院的選舉業績造成了不同的影響。近30年的選舉結果表明,在眾議院選舉中,自民黨議席占比與投票率變化趨勢整體呈負相關,且相關性顯著(r=-0.802,P<0.05)。參議院選舉情況較為復雜,對應變量總體上呈負相關,但相關性不顯著(r=-0.642,P>0.05),近10年(2013—2022)的4次參議院選舉甚至呈正相關,且相關性較為顯著(r=0.947,P=0.053)(表1)。

近10年,低投票率環境對自民黨眾議院選舉業績主要起加持作用,而對參議院則相反。如果投票率持續低迷或繼續下降,自民黨參議院議席占比不過半狀態將持續。這意味著自民黨參眾兩院業績的分化現狀將繼續保持,由于無法單獨控制參議院,自民黨在修憲和稅收等敏感議題上也很難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對自民黨尤為不利的是,投票率下降幅度較大的農村地區曾是其傳統優勢地區。如圖5所示,2024年眾議院選舉全國平均投票率(Y)比2012年下降了5.47個百分點,下降幅度高于均值的很多地區都是自民黨的傳統優勢地區。2024年自民黨在石川縣得票率為51.33%,高出平均水平12.76%,而該縣投票率降幅高于均值1.37%;群馬縣得票率高于平均水平9.52%,而投票率降幅高于均值1.94%。全國都道

府縣投票率降幅和自民黨得票率都高于均值的地區多達17個,占47個都道府縣總數的36.2%。換言之,全國約有36%的地區投票率降幅較大,而這些地區恰恰是自民黨的優勢區域。該現象進一步表明投票率下降對自民黨造成的復合化影響:一方面,投票率降低使自民黨在競爭中發揮了“固定票”指選民在每次選舉中固定投給某政黨的選票。自民黨對地區后援會依存度較高,和地區團體聯系相對密切,相較其他政黨固定票多。優勢;另一方面,投票率降幅最大的地區恰恰是自民黨傳統優勢地區。

“五五體制”終結后,自民黨逐漸回歸了主導地位,但近30年來選舉業績的波動表明,其優勢并非不可顛覆。日本的政治制度、政黨體制和選民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2009年自民黨的敗選標志著這種戲劇性變化的影響達到高潮[8],2024年的選舉結果再次為自民黨敲響警鐘。低投票率背景下流動選民增多,小選區制使選票流動更加顯著地體現在選舉結果上,民眾的集體性轉向有可能瞬間成就或者壓垮一個政黨。自民黨利用選舉規則拼湊出了下院席位,但該黨并沒有格外受歡迎[9]。在無黨派選民持續上升的背景下,任何政黨的勝利都是短暫的。如果自民黨內閣不為選民所期待,其統治地位或將面臨再度瓦解的危機。對自民黨而言,牢固的地方基礎永遠不會有壞處,但依靠傳統路線確保勝利的日子已經結束了[10]。

二、組織困局:黨員人數銳減與“旋轉門式”內閣

“五五體制”的終結全面觸發了日本自民黨蘊藏的種種危機。一方面,持續的組織萎縮威脅政黨的黨勢擴張,政黨代際傳承成為問題。另一方面,自民黨內閣由于壽命短暫呈“旋轉門式”頻繁更替,對政黨的持續穩定發展造成制約。愈演愈烈的“黑金丑聞”將自民黨由來已久的腐敗問題公之于眾,嚴重削弱了自民黨的公信力,其選民認同和黨派忠誠遭到嚴重侵蝕。

(一)黨員人數整體呈下降趨勢

如圖6所示,日本自民黨在1991年時,黨員人數曾接近550萬人;1993年“五五體制”終結之初,黨員人數降至270余萬人,幾近腰斬。2009—2012年民主黨執政時期,自民黨黨員人數降至不到100 萬人。2012年之后開始緩慢回升,但現有黨員人數仍不足110萬。黨員人數下降導致的組織規模萎縮,是自民黨黨派忠誠弱化的直接后果之一。

自民黨黨員功利意識較強,黨組織相對松散。以選舉為中心的組織方式導致自民黨的意識形態約束較為淡薄,普通成員的黨員意識不強。自民黨自成立之初就是一個典型的議員政黨,黨指導部的直接目標就是在選舉中獲勝,地方組織也圍繞選舉進行建設。選舉制度改革對自民黨傳統的組織維系方式造成了沖擊,小選區制使自民黨的后援會功能弱化,規模萎縮,而后援會組織是自民黨黨員的重要來源

后援會是自民黨事實上的基層組織形式和選舉工具,其隸屬于該黨的國會或地方議員。1994年選舉制度改革前的中選區制度下每個選區可選出3~5名議員,自民黨為了保證贏得眾議院過半數席位,會在每個選區擁立多名候選人。同黨多名候選人競爭是后援會組織發展的動力。選舉制度改革后,小選區制下每個選區只可選出1名議員,自民黨也只可推出1名候選人與他黨競爭。候選人不再由競爭產生而改為黨中央公推,后援會在黨內競爭層面的作用弱化了。后援會萎縮導致自民黨黨員人數減少。。

對于新選舉制度下的組織維系方式,自民黨雖在探索,但成效并不顯著。2014—2015年,自民黨曾在300個小選區實行擬獲得每選區4 000名黨員的“120萬黨員獲得運動”,旨在從議員后援會中吸納支持者入黨,鞏固政黨基層組織。黨中央要求每名國會議員發展1 000名黨員,最終,大約只有一半國會議員完成了定額任務[11]。

(二)選民認同的變化

選民認同指選民對所偏好的政黨的情感依賴(affective attachment)。在20世紀90年代以來政黨轉型和社會轉型的雙重壓力下,自民黨的選民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該黨和選民之間的長期聯系正在減弱,基于職業利益和年齡偏好形成的穩定價值觀因素淡化。選民的背叛成為自民黨面臨的常態化問題。

一般意義上,自民黨被認為是高齡群體普遍支持的“年功政黨”。如圖7所示,2009年政權交替時,60~69歲和70~79歲選民對自民黨的支持率降到最低的24.9%和28.5%;2012年安倍二次執政以后,中高齡選民的支持率短暫回升,隨后又呈緩慢持續下降趨勢。到2021年選舉,60歲及以上選民對自民黨支持率只比平均支持率略高約5個百分點,50~59歲選民支持率更是降到了平均值以下。老年選民流失成為嚴峻問題,青年選民能否代償流失部分成為關鍵。然而2024年選舉結果顯示,和2021年相比,自民黨在青年人中的支持率銳減,國民民主黨和令和新選組青年選民支持率上升,20~40歲選民對國民民主黨的支持率甚至高于自民黨[12]。老年選民流失,又無法有效而穩定地吸引青年選民支持,自民黨陷入左右為難的選民認同窘境。

傳統選民結構的松動、無黨派階層的擴大,導致自民黨支持率的穩定性降低,該黨議員連任的概率隨之下降。與傳統選民流失相對,流動選民對政策熱點的關注和對黨總裁個人魅力的認可強化了短期政黨支持行為[13]。另外,選舉性質的改變增加了選舉結果“極化”的風險,首相的“總統化”西方國家呈現出的政治個性化(personalization)特征,在選舉中表現為“總統化(presidentialization)”。

日本是議會內閣制國家,但近年來選舉“總統化”特征初步顯現。具體表現:首相個人魅力在吸引選票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媒體宣傳、社會熱點等左右選票流向;選民的長期政黨支持行為表現出弱化傾向。趨勢進一步分化了選民選擇[14]。選民結構的改變自然伴隨著新支持者的流入,然而流入支持者較少往往導致結果的入不敷出。選民結構的變化和日本政治文化轉型相關聯,具有一定不可抗和不可逆性質。城市化進程下,選民的受教育程度和對權威的認可傾向都發生了變化,給自民黨增添了更多不確定性。

(三)“旋轉門”式內閣

內閣呈“旋轉門”式頻繁更替是自民黨突出特征之一。自民黨的黨總裁(黨首)平均任期為2.4年,是現存日本主流政黨中黨首平均任期最短的政黨。如圖8所示,多數自民黨內閣在首相上任初期表現出較高支持率,而很少內閣能夠持續維持較高支持率。近30年來,自民黨內閣除小泉內閣和安倍內閣時間較長外,其余時間較短,強勢政權之后往往出現弱勢政權的不穩定期,短命內閣頻現。內閣支持率與內閣生命息息相關,若支持率低于40%,則政權很難維持。“旋轉門”式內閣更替不利于政黨的穩定運營,也對提高領袖辨識度造成困難。

內閣頻繁更替不乏黨總裁任職制度和政治文化層面的因素。現自民黨黨則規定黨總裁單次任期不得超過3年,連任不得超過3屆,而實際上能夠期滿卸任的總裁并不多。由于政治丑聞、政策不力或遭遇“非常國會”等因素,黨總裁常以辭職方式退出,將無力解決的問題留給下一任內閣。黨內派閥領袖輪流任總裁的文化傳統也縮短了內閣期限。例如20世紀70年代“三角大福中”即三木武夫、田中角榮、大平正芳、福田赳夫和中曾根康弘五大派閥首領,20世紀70-80年代,5人先后擔任自民黨總裁。“三角大福中”輪流組閣一定程度上是自民黨調解派閥斗爭的結果。內閣更替,表現出派閥力學對黨總裁更替的影響。時至今日,派閥支持在選出黨總裁時仍發揮著重要作用自民黨現行總裁選舉規則:得到20人以上國會議員推薦可以參選黨總裁,首輪投票包括等量國會議員票和地方黨員票,2024年為各368票。候選者皆未拿到過半數票情況下進行第二輪投票,首輪投票前兩名候選人參選。第二輪投票由國會議員的368票和自民黨都道府縣聯合會的47票組成,共415票。票數多者勝。國會議員票多為候選人所在派閥投票,如果進入第二輪投票,派閥勢力強大的候選人尤其有優勢。,自民黨的派閥政治思維并沒有因為選舉制度的變化自然消失現在,派閥在議院占有的席位數和其在內閣占有的職位數仍然存在比例關系,首相所在的派閥和大派閥在黨內仍然具有優勢地位。。一定程度上,“辭職慣例”和派閥協商的政治文化限制了自民黨內閣壽命。

政治腐敗也是導致內閣頻繁更替的罪魁禍首之一。每次金權政治相關的腐敗事件都對自民黨內閣支持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宮澤內閣時期,東京佐川急便事件成為自民黨失去選民信任的導火索;橋本內閣時期,東京檢察官收受大藏省賄賂的事件導致藏相三塚博引罪辭職;小淵內閣時期,防衛廳長官額賀福志郎因采購丑聞敗露,導致自民黨在參議院被在野黨聯合問責;等等。,成為導致“短命內閣”的重要原因。始于2023年11月的自民黨“黑金政治”事件2023年11月18日,日本民眾舉報自民黨5個派系存在違規收取政治資金的違法行為。12月間,東京地方檢查廳先后對安倍派、二階派、岸田派進行了調查,并起訴三派系原會計負責人。2024年1月19日,岸田文雄宣布解散宏池會;25日,岸田強調派系“重生為原來的政策集團”,并未再提“解散”派系。嚴重影響了政權公信力,導致岸田內閣支持率一度降至14%,創下2007年以來最低水平[15]。由于此次危機的“黑金”數額大、涉及成員多、社會影響惡劣,岸田無力承擔腐敗造成的黨內紛爭和輿論壓力,最終宣布放棄連任。2024年10月,石破茂上臺后僅9天即解散眾議院進行大選,但自民黨的腐敗形象并沒有被民眾忘記,本次選舉自公政權未獲過半席位,石破內閣能否長期運營應畫上問號。腐敗問題作為自民黨的“沉疴舊病”從未被真正解決,要打造“長期內閣”,自民黨必須對政黨形象管理給予高度重視。

與此同時,自民黨領袖的個人魅力和領導力也是影響內閣生命力的重要因素。與同樣實行內閣制的英國相比,日本首相很少給人有領導力的印象[16]。在改革進程中,自民黨也始終沒能誕生像英國的瑪格麗特·撒切爾(Margaret Thatcher)那種完全控制局面的領導人[17]。2022年7月,安倍晉三遇刺身亡代表了日本政治的一個轉折點,至少目前還沒有繼任者可以與其相提并論[18],接下來很可能是艱難和不確定的時期。近年來的自民黨總裁選舉中,年輕成員傾向于投票給選民認可的候選人,無法吸引選民的領導者在黨內不受歡迎。可以說,在現行選舉制度下,領袖個人魅力和全黨選舉命運直接相關,提高黨首領導力和個人魅力迫在眉睫。打破內閣“旋轉門”更替式的怪圈,實現長期執政,不知新上任的石破茂能否給自民黨政權帶來轉圜。

三、“責任政黨”:內政外交的挑戰

“責任政黨”即負責任的政黨。在政黨競爭中,能摒棄一黨私利、以民眾利益為中心制定政策的政黨即“責任政黨”。2023年2月26日,岸田文雄在自民黨第90屆黨大會上強調,自民黨將保持群眾性政黨的本色,肩負起“責任政黨”使命[19]。然而,面對日本社會失去的30年、非傳統安全治理困局以及更加微妙的“日美同盟”等一系列內政外交難題,自民黨如何應對,不能不引人深思。

(一)“失去的30年”

日本經濟不振的突出特征是經濟指標的長期低速增長乃至停滯。日本GDP在過去30年間平均增長率僅為0.7%。經濟不振的背后是日本國際競爭力的衰退。根據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發布的“國際競爭力排行榜”,1990—1993年日本連續3年位居第1位,2023年滑至第35位。文部省“TOP10%補正論文數”指標顯示,2023年日本科研人員論文被引量已經由1990年的世界第3位下滑到第13位[20],日本科技實力也出現退步。

一定程度上,自民黨對經濟發展問題處理不當導致了日本長期化的經濟困局。“五五體制”崩潰后,自民黨政權為了維護以自身為軸心的政治體制,一直采取擴張性經濟政策,動用公共資金、增加公共事業,延緩處理不良債券,有意拖延破產時間達7年之久。“景氣對策”最終失效后,自民黨開始嘗試郵政民營化等“規制緩和”。2012年自民黨再度掌權以來,日本國債額依舊持續攀升,2024年已達1990年的5倍,與此同時,實際GDP增幅較小,幾乎原地踏步(圖9)。

當前,日本國內外勞動力市場失衡、國內投資不足成為經濟發展動力不足的關鍵問題。2023年日本名義GDP為42 106億美元,被德國以44 561億美元超越,退居世界第4名[21]。由于日本經濟增速長期低于德國,經濟指標被超越只是時間問題。生產效率低下、企業競爭力下降從根本上導致日本陷入經濟增長困境。

(二)非傳統安全治理困局

近年來,無論新冠疫情還是核污染水排放引發的爭議,都暴露出自民黨政府在非傳統安全領域的治理短板。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調查顯示,截至2021年夏,新冠疫情在日本大規模暴發了5次,死亡人數達到18 346人,遠超東亞其他國家。在疫情防控舉措上,自民黨政府難辭其咎。2020年2月疫情發展的初期階段,安倍政府對事態嚴重性缺乏重視,照常舉辦札幌冰雪節導致感染擴大。2021年夏,疫情態勢有所控制,菅義偉政府開始出臺旅游服務業的促進政策以拉動內需,導致感染再次擴大。政府敦促民眾接種疫苗只停留在面子工程上,日本疫苗接種率實際為發達國家中最低。自民黨政治家在危急時刻,借著解決問題的姿態進行政治作秀,陷入自我陶醉[22]。在疫情管控中自民黨政府的政策合理性缺失,面對疫情的消極后果推諉責任,菅義偉內閣迫于疫情管控不力的壓力被迫辭職。

日本政府計劃向太平洋排放核污染水一事引起國際國內廣泛爭議。自民黨的政黨形象和日本的國際聲譽經受挑戰,國家治理能力受到質疑。2011年,日本“311海嘯”導致福島第一核電站反應堆熔毀,隨后大量海水被用來冷卻反應堆。2020年4月,菅義偉政府決定將這些“處理過的”核廢水向海洋排放。日本政府此舉在國際社會引起強烈反應,先后有55個國家和地區對日本食品進口實施了限制[23]。菅政府發文前一天,韓國外交部曾表示“排放核污染水有可能直接或間接影響到周邊環境和韓國民眾的安全”。國際社會某核研究小組也曾向日本政府提出“向海洋排放核廢水條件苛刻,日本現在并不具備”,但無濟于事[24]。自民黨政府未充分考慮后果的情況下做出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的決定,使自身陷入國際輿論的質疑聲中,在日本國內也引起了一些非政府組織的反對。國際組織綠色和平(Greenpeace)日本分部對自民黨政府的做法表示譴責,稱其“完全無視福島地區的日本居民,侵犯了亞太地區人們的生存權益”[25]。在政府文件《新能源》(新たなエネルギー)中自民黨政府曾表示,“妥善處理福島核電站事件是我們能源政策的出發點,和受災民眾同舟共濟、推動福島復興是政府的責任”[26]。而自民黨當下的做法顯然背棄了福島核電站事故發生后政府對民眾的承諾。妥善處理核污染水,自民黨政府不應只考慮預算成本而“一排了之”,必須兼顧后代生存發展的代際公平問題,對他國權益也應合理關照。

(三)日美“同盟困境”

長期以來,日美同盟一直屬于一種非對稱性同盟關系。如何在對美依賴的同時獲得一定的戰略自主空間、在尋求庇護的同時又能規避過多義務、在分享同盟收益的同時也能有效控制成本,成為日本與美國“同盟困境”的核心問題。一方面,日本擔心被美國“拋棄”,從而失去其在亞太地區的特殊戰略地位。另一方面,日本擔憂被美國“脅迫”過度卷入美國地區戰略,導致其喪失外交獨立性,最終成為大國競爭中的犧牲品美國學者邁克爾·曼德爾鮑姆首次提到同盟國家的“脅迫”(entrapment)概念,意指同盟成員被盟友拖入不希望參加的戰爭。美國新現實主義理論家格倫·斯奈德在曼德爾鮑姆研究基礎上提出“拋棄”(abandonment) 和“牽連”( entrapment) 兩個概念,提出了“同盟困境”理論。結盟國家既不希望遭遇盟友包括向敵國提供支援乃至與敵國結盟在內的“拋棄”,也不希望在共同作戰中被“脅迫”,被迫違背自身利益。。

被美國“拋棄”的擔憂迫使日本不得不讓渡自身利益來維護同盟關系,這在一定程度上進一步剝奪了日本經濟、政治和外交上的獨立性。美國所鼓吹的“美國優先”原則給日本帶來了巨大的沖擊,日本被“拋棄”之感愈加明顯。美國退出《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談判打亂了日本的戰略規劃,日本通過TPP深度介入國際多邊貿易市場的愿望落空,進而無法通過日美主導的亞太經濟體系與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分庭抗禮。在對華步調上,特朗普政府要求日本跟隨美國的“高壓政策”,實際上美國對華經濟制裁也使日本經濟利益受到影響美國對中國半導體行業進行出口制裁,導致中國從日本進口半導體材料數額減少,影響雙邊貿易。。在軍費開支上,美國要求日本“成本分擔”,加重了自民黨政府的財政壓力。某種程度上,日美同盟關系的維持是以日本作為弱勢國步步退讓來實現的。

被美國“脅迫”的擔憂也促使日本加快了追求戰略自主的步伐,但其自主之路卻頗為坎坷。2012 年,安倍晉三二度組閣后推行的“積極和平主義”(proactive pacifism)安倍“積極和平主義”是指自民黨首相安倍晉三于2013年提出的日本要維護“積極的和平”的理論,其實質意圖是為修改日本憲法第九條做預備工作。在該方針下,安倍建立了國家安全委員會,通過了《特定秘密保護法》,更改了武器出口相關法案,完成了對日本憲法第九條的部分重新解釋。可以說是自民黨的招牌,反映出自民黨政府渴望改善非對稱性同盟關系的一種努力。岸田文雄上任以后,日本對美國的追隨更加緊密。岸田表示,“日本將持有對敵基地攻擊能力并大幅增加防衛費”[27]。而自民黨主張修憲的民族主義立場并不代表大多數公眾的想法,2023年5月,關于是否支持修憲的民意調查中,明確表達“支持”的民眾只占到35%[28],與修憲公投要求的50%尚存差距。自民黨政府認為,日本改善被美國“脅迫”的局面需要形成自主戰略、擁有自主能力,但實踐層面仍面臨著重重障礙。外交上,自民黨政府強軍修憲的做法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強烈批判。在國內,無論是精英還是民眾,都沒有作好重新定義日本“自衛”概念的思想準備。

日美同盟困境根源于日本對美依賴和戰略自主之間的矛盾,而自民黨政策和立場的獨立性成為擺脫困境的關鍵。長期以來,自民黨政府在日美同盟中獨立性缺失的重要原因在于日本二戰后國家建構目標的缺失。自民黨無法明確建設什么樣的國家,自主規劃實現路徑也就無從談起。在自民黨的認知中,重塑“正常”的日本是其使命,這個日本不僅應該軍事上“正常”,且在文化上格外“美麗”“正確”“強大”。自民黨敘事中,日本的侵略史會成為日本的民族恥辱,從而阻礙日本“正常化”。而正是自民黨對日本侵略史的美化導致其他國家無法接受日本軍事正常化。實際上,自民黨長期以國家“正常化”為發展目標,但“正常”的標準并不明確,導致日本在國家身份目標上的缺失。事實上,在日本外交和安全政策的制定過程中觀念因素明顯凌駕于結構和物質因素之上。例如,自民黨稱之所以要“正常化”,是為了應對朝鮮的“威脅”,平衡“崛起的中國”和避免“美國放棄”[29],然而上述一系列描述都存在高度主觀性。關于“正常化”概念的模糊敘事使日本國家建構的目標片面地理想化[30],自民黨政客表面支持“和平主義”概念,但實際上他們相信日本的安全只能通過修改日本憲法來保障[31]。為增強自身戰略自主性,自民黨必須明確要建設什么樣的日本[32]。“正常化”不應矮化為“再軍事化”,國際責任與權利同等重要。可見,厘清國家身份并為塑造這種身份做出切實的外交努力是自民黨的當務之急。

四、聯政困境:脆弱的“自公聯盟”

“五五體制”以后,自民黨的穩定執政是建立在與公明黨合作基礎之上的1998年,自民黨和公明黨首次達成合作;2003年,兩黨聯合執政的模式得以確立并延續至今。,兩黨雖然在意識形態和政策立場上存在差異,但為了選舉利益結為同盟。隨著日本維新會(JIP)的崛起,自公兩黨選舉合作關系受到沖擊,自民黨在修憲和增長消費稅問題上的舉措對公明黨也是“激進命題”[33]。如果解除聯政,自民黨在參議院議席不過半的情況下迫切需要與其他黨聯合,而其他黨未必能替代公明黨的作用。如果維持聯政,自民黨需要讓渡選舉利益并妥善處理兩黨立場上的差異。

(一)選舉合作關系的動搖

與公明黨成功地建立了密切的選舉合作是自民黨“一強”優勢延續的重要原因之一[34]。如圖10所示,2000—2005年,自民黨在兩院都需要依靠公明黨才能取得過半數席位。2012年以后,自民黨在眾議院的席位能夠單獨過半,但在參議院,則必須聯合公明黨,才能保證50%以上的席位,否則就會陷入“非常國會”指執政黨在眾議院席位過半但在參議院席位不過半的現象,日語稱“ねじれ國會”,《朝日新聞》1989年首次使用該詞匯。“非常國會”會導致執政黨通過法案遭遇困難,一般會影響內閣壽命。。2024年眾議院選舉自公兩黨業績集體退步,合計未占半數席位。

執政聯盟中公明黨的議席份額顯著少于自民黨,但是穩定性較高,數據平均值和中位數差值小,數據離散程度較低,自民黨議席份額占比的波動則較大,數據離散程度高(表2)。可以說,公明黨由于具有穩定的選舉業績,現已成為自民黨必不可少的執政伙伴。

自民黨和公明黨的支持基礎存在巨大差異,在基本政策問題上意識形態存在分歧。兩黨合作關系之所以能持續如此之久,主要是基于選舉動機以及兩黨在日本混合選舉制度下的相互依賴關系[35]。自2016年以來,在參議院選舉中,自公兩黨形成了“相互推薦”戰術,即在改選名額介于1~6人的“選舉區”現行日本參議院選舉制度為“選舉區”和“比例區”并行,國會中148名議員為“選舉區”選出,各都道府縣根據規模,每次改選1~6人不等;剩下100名議員為“比例區”選出,實行非拘束政黨名簿制度。中,1人選區中公明黨推薦自民黨候選人,而在多人改選的埼玉、神奈川、愛知、兵庫、福岡等5個重點選區中,自民黨支持公明黨候選人[36]。

但是,隨著日本維新會的崛起,其所占選票數越來越多,尤其是在兵庫縣,自公合作空間被嚴重擠壓維新會誕生時主要勢力范圍在關西地區,2021年以來逐步擴展到關西以外地區,并在民意調查中成為“最具希望的政黨”。。自民黨在部分3人區如果繼續推薦公明黨1名候選人的話,就會出現自公兩黨其中一方落選的可能性,所以在2022年的參議院選舉之前,自民黨放棄了對公明黨在部分3人區的支持[37],于是自公聯合出現隔閡,兩黨分歧逐步擴大化。

隨著兩黨選舉矛盾激化,自民黨內有干部提出與維新會或立憲民主黨(CDP)結盟的主張[38]。但較之公明黨,維新會勢力相對弱小,且優勢地區基本為無黨派選民集中地區[39],票源較不固定,也并未發展成為全國性政黨[40]。立憲民主黨為新興政黨,選舉表現尚不穩定。因此,公明黨以其穩定的票源以及在城市地區與自民黨形成互補的勢力范圍支持著自民黨在多個1人選區的勝選,仍然是自民黨聯政不可多得的選項。如果兩黨合作受挫,自民黨本就不樂觀的參議院議席占比會存在更大的不確定性。

(二)創價學會及其影響

以創價學會為支持基礎的公明黨與自民黨政治屬性不同,代表的階級利益也不一致創價學會是公明黨的支持母體,成立于1930年,成立之初具有宗教組織性質,其宗旨是“以生命尊嚴為根本,推進和平、文化、教育事業,祈愿人類幸福。”二戰后,創價學會開始進入政界,1964年成立“公明黨”。。在政治路線和政策立場上,創價學會的意見成為影響自公兩黨黨際關系的重要變量。

公明黨追隨自民黨的姿態,對于創價學會的傳統成員來說,一直是一個“疙瘩”。標榜“和平與福利黨”的公明黨在安倍通過以解禁自衛權為核心的相關法案時,就連與公明黨黨綱不甚相容的方針也只能不情愿地妥協。支持創價學會的婦女部表示,公明黨“和平黨的招牌在哭泣”[41]。有議員指出,當公明黨從“‘錨’(anchor)變成‘怒’(anger)時,自公聯政就結束了”在政界,部分自民黨黨內人士稱“公明黨是自民黨‘木屐上的雪,無論走到哪里都跟隨著’”。對此,公明黨山口代表反駁說:“公明黨在聯合政權中起到了抑制自民黨失控的‘錨’作用,因此得到了國民的支持”。。由于創價學會代表日本中下層民眾的利益,自公兩黨在政治光譜上的位置不同,兩黨間政治立場上的矛盾存在激化風險。

支持基礎的差異也導致自公兩黨的經濟主張和福利政策不一致。公明黨強調大眾基礎,創價學會的會員以東京、大阪等大城市的低收入階層為主,公明黨的理念包含了拯救自民、社會兩黨的溢出階層的考慮[42]。然而,長期以來公明黨都在政策上做出種種讓步。其規模小,實力有限,因此無法以值得注意的方式影響自民黨,即使公明黨顯示出堅定的立場和決心[43]。在新冠疫情沖擊下,自公兩黨的矛盾進一步擴大。2020年,日本政府原計劃對收入減少的家庭有條件地支付30萬日元,迫于經濟下行壓力,自民黨主張把計劃改為“一律支付10萬日元”,就此公明黨向自民黨施加了強大壓力,甚至提出了解除聯政的強硬要求。隨著后疫情時代經濟穩定性下降,加之安倍政權后繼者面臨的經濟增長乏力及貧富分化問題,自公聯合政權能否達成一致的政策立場引人懷疑。

岸田文雄上任后,自民黨和創價學會之間的人際關系變動導致兩黨關系疏遠。創價學會的政治負責人佐藤浩于2021年退休,給自公聯絡造成一定沖擊。佐藤浩與安倍晉三、菅義偉政權都聯系密切,對自公兩黨在政治立場上的統一發揮著重要作用。人員變動的沖擊表明,自公合作的短板之一是缺乏正式的聯絡機制。因此,重建自公兩黨之間的磋商機制,推動黨間政治信任,成為自民黨的當務之急。

(三)修憲分歧

自民黨和公明黨有部分政見不合,兩黨對修憲問題存在政治立場上的分歧。在聯盟初期,修憲分歧并不是兩黨之間主要矛盾,但隨著自民黨政權右傾化,圍繞修憲兩黨屢生齟齬。公明黨與自民黨的“鴿派”立場更為接近。1999年小淵內閣時期自公聯盟起步小澤一郎領導的自由黨先行聯合自民黨,公明黨加入后確立了三黨聯合。后來自由黨脫離聯政,自由黨中一部分組成“保守黨”留在聯合政權中,2002年“保守黨”更名為“保守新黨”,2003年該黨被自民黨吸收,實際上已不復存在。,小淵惠三隸屬竹下派“經世會”,其政策姿態大體上是“鴿派”,“采取護憲姿態與和平主義路線”的公明黨彼時和自民黨有一定的政治認同[44]。然而隨著日本政壇右傾化,持有“鷹派和復古主義價值觀”的“清和會”成員開始連連擔任首相,森喜朗、小泉純一郎、安倍晉三、福田康夫皆為“清和會”成員,自民黨修憲進程也在“鷹派”首相領導下逐步加快。自民黨的右傾化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兩黨聯合執政的基礎。

自公兩黨重塑合作關系要求自民黨妥善處理修憲問題。今后影響自公關系走向的很可能是自民黨的修憲戰略[45]。2023年4月20日,公明黨副代表北側一雄在憲法審查會上表示,對自民黨主張修改憲法第九條“不贊成”。憲法原案聲明“不保持戰力”和“否認交戰權”,自民黨主張加入“不妨礙采取必要的自衛措施”。公明黨認為,自民黨的提議給“不保持戰力”留下被曲解的可能[46],所以不能贊成。這是公明黨就修改憲法解釋首次明確表達了反對意見,加上兩黨之間固有的選舉合作松動,自公聯政走向更添不確定性。目前而言,公明黨仍對自民黨執政黨地位的維系起著重要作用,為了穩定執政,自民黨不得不考慮公明黨的政治立場。自民黨總裁石破茂不僅是修改憲法第九條第二項(“戰力不保持”)的支持者,還主張將憲法中“自衛隊”的表述改為“國防軍”[47]。自民黨全盤保守化的背景下,修憲是其必然的政策取向,自公合作的政治生態短期內很難發生變化,兩黨聯政前景不甚明朗。

結 語

“五五體制”終結30年后,自民黨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黨內層面,自民黨在意識形態、領導能力和組織建設方面仍處在自我調適的過程中。黨外層面,自民黨的內政外交面臨機遇與挑戰并存、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問題共生的局面。展望未來,俄烏沖突背景下的經濟復蘇、能源安全、育兒政策、安保問題和勞動改革等都是對自民黨執政能力的考驗,少子化對策和擺脫通貨緊縮也成為重點政策領域。

2024年9月至10月,自民黨總裁選舉和眾議院選舉相繼發生。“岸田之亂”使自民黨遭受重創,在民眾眼中形象再度滑坡,直接導致該黨選舉業績退步。自民黨違規接收、使用政治獻金的問題由來已久,從未得到根本解決。此次風波中自民黨主流派系雖表示“解散派系”使其回歸“政策集團”性質,選民仍不買賬。石破茂在大選期間違規向地方支部撥款,進一步激起了選民對“黑金政治”的反感。就政治資金問題,自民黨還需進行深入反省,腐敗叢生及派閥亂斗尤其關乎選民對該黨的評價。

當下,石破茂在黨內缺乏掌控力成為新生內閣的核心矛盾。2024年10月末民調顯示,石破茂支持率從內閣剛成立時的50.7%降至32.1%,如果該狀況持續,明年的參議院選舉自民黨恐將敗北。自民黨的參議院選舉表現本就遜色于眾議院,如果在野黨之間達成選舉合作,自民黨勝算無多。如果石破茂無法保持較高的內閣支持率,最終也難逃“辭職”命運。選舉命運關乎政黨生存,無法贏得民眾支持的領袖在黨內自然不能服眾。近期自民黨中甚至出現了選林芳正(自民黨現任官房長官)為新總裁以應對來年參議院選舉的聲音,也有議員要求石破茂在2024年補正預算案通過后辭職。由于選舉業績慘淡,部分自民黨黨員要求追究石破茂的責任。而石破茂重用總裁選舉中自己的追隨者,進一步激化了黨內矛盾。

能否與在野黨順利達成合作也關系到石破內閣的存續。由于自公兩黨席位未過半,通過預算案等重要法案離不開在野黨的支持。黨際層面,自民黨不得不犧牲一部分自身立場與他黨達成政策協議以維持政權。黨內層面,如果不能團結全黨形成政黨凝聚力,自民黨的戰斗性則無法激發。為了贏得2025年的參議院選舉,自民黨必須盡快調試到最佳狀態。在歷史的關鍵節點,自民黨應舍棄自滿心理,重返奪回政權的原點,不忘“政治屬于國民”的立黨理念。

[參考文獻]

[1]張伯玉.日本自民黨 “一強” 優勢的延續及其原因分析[J].當代世界,2019(11):42.

[2]徐萬勝.戰后日本選舉改革與自民黨支配體系變遷[J].日本學刊,2015(5):46.

[3]中北浩爾.自民黨——「一強」の実像[M].東京:中央公論新社,2017:290.

[4]UMEDA MITIO. The Liberal Democratic Party: Its Adaptability and Predominance in Japanese Politics for 60 years[J]. Asi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olitics,2019,4(1): 8-22.

[5]谷口尚子.2009年政権交代の長期的·短期的背景[J].選挙研究,2010,26(2):15.

[6]MCELWAIN K M. The Nationalization of Japanese Elections[J].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2012,12(3):323-350.

[7]米田幸弘.自民黨支持層の趨勢的変化——その「保守」的性格の変質[R]//2015年SSM調査報告書8 意識I.東京:東京大學,2018:168.

[8]One Party to Rule Them All? The Return of LDP Dominance to Japan[EB/OL]. [2023-09-03]. https://escholarshi p.org/uc/item/1211w4zb/.

[9]REED S R. The Liberal Democratic Party: An Explanation of Its Successes and Failures[J/OL]. (2018-09-13) [2023-09-03]. https://brill.com/display/book/edcoll/9789004380554/BP000067.xml.

[10]REED S R, SCHEINER E, THIES M F." The End of LDP Dominance and the Rise of Party-Oriented Politics in Japan[J]. The Journal of Japanese Studies,2012,38(2):353-376.

[11]産経ニュス.自民黨が120萬黨員確保へ強権発動 黨員獲得のノルマ未達議員は名前を公表へ 近く正式決定し支持基盤固めを狙う[EB/OL]. [2024-09-26]. https://www.sankei.com/article/20170627-HZTOSO2RQBMZ7PP5 URRJDLT5SE/.

[12]朝日出口調査.若年層の支持、國民とれいわが拡大 自民は激減[EB/OL]. [2024-11-03].https://www. a sahi.com/articles/ASSBX357QSBXUZPS001M.html.

[13]Japans Independent Voters,Yesterday and Today[EB/OL]. [2024-11-03]. https://www.nippon.com/en/indepth/a01104/.

[14]MISHIMAK. The Presidentialization of Japans LDP Politics: Analyzing Its Causes, Limits, and Perils[J]. World Affairs,2019,182(1):97-123.

[15]毎日新聞世論調査.岸田內閣支持率最低14% 不支持率82%[EB/OL]. [2024-10-03].https://mainichi.jp/articles/20240218/k00/00m/010/076000c.

[16]高安健將.首相の権力 日英比較からみる政権黨とのダイナミズム[M].東京:創文社,2008:192.

[17]TIBERGHIEN Y. Thirty years of neo-liberal reforms in Japan[M].London:Routledge,2014:223.

[18]ENGMAN A. Consolidation of power in Japan: The LDP and Shinzo Abe[R].Stockholm: The Swedish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UI),2023:13.

[19]第90回黨大會 岸田文雄総裁 演説[EB/OL]. [2024-10-03]. https://www.jimin.jp/news/information/205312.html.

[20]朝日新聞デジタル.聞注目論文數で日本は世界13位に後退:総數では5位―科學技術指標[EB/OL]. [2024-11-03]. https: //ww w.nippon.com/ja/japan-data/h01767/.

[21]日本経済新聞.名目GDP、ドイツに抜かれ4位 23年4兆2106億ドル[EB/OL]. [2024-11-04]. https://www.nikkei.com/art icle/DGXZQOUA14ABI0U4A210C2000000.

[22]山口二郎.日本官僚制とコロナ危機 : 日本モデルと無責任體制をめぐって[J].公共政策學,2022(3):72.

[23]一般社團法人日本原子力産業協會.処理済み水の海洋放出問題が象徴する政府の本気度と外交力[EB/OL]. [2023-09-21]. https://www.jai f.or.jp/journal/study/shiseitsuten/10601.html.

[24]NPR.The U.N.s nuclear watchdog says Japan can release nuclear waste water into the ocean[EB/OL]. [2023-09-21]. https://www.npr.org/1185.

[25]朝日新聞デジタル.「漁業者の聲に耳を」海洋放出、福島で反対の聲[EB/OL]. [2023-09-21]. https://www. asahi.com/articles /ASP4D7S RLP4DULFA028.html.

[26]経済産業省資源エネルギー庁.再生可能エネルギー·新エネルギー[EB/OL]. [2023-09-21]. https://ww w.enecho.meti.go.jp/about/special/johoteikyo/saiene/.

[27]朝日新聞デジタル.日米首脳會談で共同聲明 安保3文書改定「日米関係を現代化する」[EB/OL]. [2023-09-21]. https://ww w.asahi.com/articles/ASR1F6R31R1FUTFK01G.html.

[28]NHK.憲法9條改正“必要”32% “必要ない”30%[EB/OL]. [2023-09-21]. https://www 3.nhk.or.jp/news/html/20 230503/k10014056681000.html.

[29]PYLE K B. Japan Rising:The Resurgence of Japanese Power and Purpose[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267-269.

[30]CATALINAC A L." Identity Theory and Foreign Policy: Explaining Japans Responses to the 1991 Gulf War and the 2003 U.S. War in Iraq[J]. Politics and Policy,2007,35(1):58-100.

[31]SOEYA YOSHIHIDE. Japan as a‘normal country’:A nation in search of its place in the world[M]. 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2011:55.

[32]ZARAKOL A. Ontological (in)Security and State Denial of Historical Crimes: Turkey and Japan[J]. International Relations,2010,24(1):3-23.

[33]NEWS ポストセブン.揺らぐ自公連立 その裏で岸田首相の政敵·菅氏と創価學會とのパイプ復活[EB/OL]. [2023-09-21]. https://www.news-postseven.com/archives/20220301_1729857.html DETAIL.

[34]中北浩爾.自公政権とは何か[M].東京:筑摩書房,2019:99.

[35]LIFF A P, MAEDA K. Electoral Incentives, Policy Compromise, and Coalition Durability: Japans LDP–Komeito Government in a Mixed Electoral System[J]. Japanese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2019,20(1): 53-73.

[36]泉洋海.揺らぐ自公の選挙協力[J].月刊公論,2022(4):18.

[37]NHK.2022年2月16日特集記事自公政権にすきま風?——細るパイプの先は[EB/OL]. [2023-10-13]. https://www.nhk.or. jp/politics/articles/feature/77554.html.

[38]現代ビジネス.「さらば公明黨」創価學會を切り捨て、維新と組んだほうがいい…岸田首相が「解散総選挙」を決斷する理由[EB/OL]. [2023-09-21]. https://news.yahoo.co.jp/articles/28b63b99034cbd0c35ffc28b18c7ca4e2 d38145d?page=2.

[39]川上哲.衆議院議員総選挙における都市部の得票の相対的上昇について——投票率の不振と改革支持層の動向を中心に[J].三重法経,2022,5:46.

[40]每日新聞.維新「全國政黨化」に立ちはだかる壁 參院選で躍進も地方では苦戦[EB/OL]. [2024-09-21]. https://mai nichi.Jp/articles/20220813/k00/00m/010/030000.

[41]東洋経済オンテイン.參院選へすきま風·自公連立·漏れ出す不穏な本音[EB/OL]. [2023-09-21]. https://toyokeizai.net.

[42]薬師寺克行.公明黨創価學會と50年の軌跡[M].東京:中央公論社,2014:102.

[43]EHRHARD G,KLEIN A. Komeito[M]. 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2014:232.

[44]公明黨、600萬票の山が動いた~自公連立の地殻変動[EB/OL]. [2023-09-21]. https://news.yahoo.co.Jp/b yline/furuyatsunehira/20200417-00173899.

[45]東洋経済オンテイン.自民黨が震えた·創価學會婦人部·の影響力都議選で·完勝·した公明黨の存在感[EB/OL]. [2024-03-17]." https://toyokeizai.net/articles/-/180058?page=2.

[46]自民の9條改憲案に公明が「明確な反対」…SNSで賛否渦巻くも、多數意見は「連立解消したら?」[EB/OL]. [2024-03-17]. https://news.yahoo.co.jp/articles/dd13063ef366cdf05767cfce89cbbfd7e9202e6a.

[47]産経ニュス.自民·石破茂氏が新著、憲法9條2項削除と國防軍を主張 首相になるかは「天が決める」[EB/OL]. [2024-11-04]. https://www.sankei.com/article/20240807-YQDOK5BDWVME5PYVJ6GAPST2WU/.

After the “Fifth Five-Year System”: The Realistic Dilemma and Root Causes of Japans Liberal Democratic Party

Abstract:" Japans Liberal Democratic Party is a long-term ruling party in Japan. After the end of the “Fifth Five-Year System”, the party faces various challenges including election competition, internal governance, administration, and inter-party cooperation. Faced with the dramatic changes in Japans political environment, the Liberal Democratic Party has both the advantage of being a major party and the possibility of being powerless. On the one hand, the change in the competition mechanism between political parties has put higher demands on the Liberal Democratic Party, and the increase in “mobile voters” has led to greater uncertainty in the election results; on the other hand, the complex situatio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affairs highlights the limitations of the Liberal Democratic Partys comprehensive governance ability,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cabinet is being tested.

Key words: Japans Liberal Democratic Party;the “Fifth Five-Year System”; dilemma; election performance; “Revolving Door” Cabinet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白浆无码流出在线看| 国产在线高清一级毛片| A级全黄试看30分钟小视频| a国产精品|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9九 | 在线观看欧美国产| 亚洲天堂免费| 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天堂2014| 999精品色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女人天堂av免费| 亚洲午夜片| 国产1区2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鲁鲁网在线视频|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播放| 视频一区亚洲| 亚洲制服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欧美另类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福利片91| 男人的天堂久久精品激情| 97色伦色在线综合视频| 欧美日韩综合网| 色偷偷综合网|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无码大片高| 欧美日韩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97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亚洲天堂久久新| 午夜精品福利影院| 一级黄色欧美| 日韩在线欧美在线| 欧美视频在线不卡| 精品午夜国产福利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九九热这里只有国产精品| 亚洲无码37.| 狠狠色综合网|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 视频二区国产精品职场同事| 精品少妇人妻无码久久| 亚洲乱伦视频| 国产真实乱人视频| 欧美有码在线| 免费激情网站| 国产毛片高清一级国语| 色婷婷丁香| 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播放的| 99尹人香蕉国产免费天天拍| 天天综合网色| JIZZ亚洲国产| 成人午夜亚洲影视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五月| 国产91高跟丝袜| 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青青国产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乱码不卡| 性色生活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线观看| AV在线天堂进入| 综合亚洲网| 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线综合精品|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久久| 亚洲av无码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手机在线小视频免费观看| 91麻豆国产视频| 青草91视频免费观看| av免费在线观看美女叉开腿|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水蜜桃| 国产视频只有无码精品| 狠狠亚洲五月天| 亚洲青涩在线| 免费看a毛片| 热re99久久精品国99热| 美女免费黄网站| 国产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精品另类| 亚洲成人高清无码| 精品撒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 国产中文一区二区苍井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