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全民國防教育,增強全民國防觀念,是黨和國家始終高度重視的一個重要戰略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一系列重要決策部署,推動新時代全民國防教育領導體制機制改革,全民國防意識不斷增強,關心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的社會氛圍更加濃厚。2022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全民國防教育工作的意見》,提出了新時代全民國防教育的頂層設計和基本方略,繪就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民國防教育的總藍圖、路線圖、施工圖。黨的二十大報告作出了“深化全民國防教育”的重大戰略部署,為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全民國防教育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出了明確要求。新征程上,我們必須提高政治站位,強化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豐富手段載體,不斷增強全民國防教育質效,筑牢國家安全防線。
緊跟時代要求,突出政治保證
突出旗幟引領。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是對國家安全形勢的科學判斷,必須深刻理解把握。充分認識新時代加強國防教育的重大意義,將習近平強軍思想融入全民國防教育各領域全過程,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緊跟時代任務需要,不斷塑造國防宣傳教育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不斷厚植全社會愛國主義精神和國防意識。
加強黨的領導。開展全民國防教育涉及各行各業,必須有堅強的組織領導作保證。加強黨對全民國防教育工作的領導,推動形成黨委集中統一領導、分工負責、協同高效的全民國防教育領導體制,切實把黨的領導貫穿全民國防教育全過程。同時,注重把國防教育與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統籌安排、一體推進,將國防教育元素充分融入各類宣傳教育主題之中,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強化頂層設計。完善組織領導架構,加強工作統籌指導,把全民國防教育工作納入地方黨委和政府、軍隊各部門職責任務,形成黨委統一領導、軍地密切配合、社會各界支持、全民共同參與的工作局面。進一步健全完善國防教育運行體系,明確各部門工作職責,完善上下貫通、左右協調、內外聯動、前后銜接的運行機制,真正建立起縱向到底、橫向到邊、上下協同的工作格局。
遵循規律特點,夯實教育基礎
突出領導干部關鍵少數。領導干部既是本地區、 本部門、本單位國防教育的組織者、領導者,又是國防教育的重點對象。領導干部自覺接受國防教育,參加國防教育活動,既是法律的規定,也是其履行國防職責的義務。領導國防意識強,單位國防氛圍就濃。要把領導干部的國防教育納入黨委中心組理論學習、黨校和行政學院培訓、述職述學、政績考核等,作為領導干部的必盡之責來落實,切實發揮出黨員領導干部開展國防教育工作的“頭雁效應”。
強化全民教育基礎。進入新時代,國防教育的全民性、全域性、全程性日益凸顯。要牢記“國之大者”、軍之大事,將國防教育作為立德樹人的重要抓手和思政課程建設的重要內容,使國防教育更好地貫穿于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化等教育之中,融入重大主題宣傳、形勢政策宣傳、成就宣傳、典型宣傳,加強國防理論、國防知識、國防法規等教育,不斷提高全民的國防意識和國防素養。
拓展更新教育內容。根據時代發展和形勢變化,與時俱進不斷優化拓展國防教育內容,深入研究編寫國防史特別是近現代國防史教材,完善國防教育理論、國防教育知識、國防教育法規、國防教育科技、國防教育形勢與任務、國防教育技能學習的課程體系,用更富時代性、針對性和感染力的教育內容,確保全民國防教育扎實有效。
創新方法載體,提升教育質效
推進科技賦能。積極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新形勢和人們精神文化生活新需求,積極開辟國防教育新領域新賽道,讓科技成為國防教育創新發展的新引擎。進一步樹立“互聯網+”“人工智能+”“5G+”數字化思維,實現國防教育的內容、方法和手段的重構。從推動國防教育事業長遠發展的角度考慮,逐步建設功能齊全、上下銜接的國防教育新媒體網絡體系,有效擴大國防教育覆蓋面。

整合軍地資源。積極挖掘軍地資源,充分發揮聯動優勢,既發揮地方紅色景點、教育場館、舉辦慶典集會等功能作用,也發揮部隊場所基地、武器裝備、訓練演習等特色優勢,把各方面資源整合利用,走政府、駐軍和社會相結合拓寬國防教育渠道的方法路子,破解影響制約國防教育創新發展的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和政策性問題,有力推動國防教育這一國家和民族的強心工程走深走實。
制定評價體系。明確國防教育評估指標,制定全民國防教育的課程標準、教材標準、設施標準、經費標準、人才建設標準等,樹立正確發展方向,規范全民國防教育有序健康發展。要堅持獎優罰劣,大力表彰宣揚先進典型,讓國防教育工作實起來、指標硬起來。同時,要充分發揮各級人大、政協等部門的監督職能作用,加強全民教育執法檢查,進一步提高國防教育執行力。
(作者系徐州市國防動員辦公室主任、黨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