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職業院校計算機專業的教育教學以高技能應用型為目標,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以理論教學為基礎,重視實踐操作內容的掌握。針對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融合程度較弱的現狀,本文提出了理論課與實踐課相結合的實施思路,探索了理論課與實踐課一體化教學的策略路徑。
關鍵詞: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職業教育
引言
所謂的理實一體化教學是指將理論教育與實踐教學合二為一,是理論知識講解與實踐技能訓練并重的教學模式。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打破理論課與實踐課之間的界限,幫助學生有效融合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這對于包含了大量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計算機專業課程的教學具有重要意義,通過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在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中的應用能夠較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與綜合能力。
一、理實一體化的內涵
(一)理實一體化的概念
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是基于建構主義教學理念產生的一種教學模式[1]。不同于傳統教學模式下先理論后實踐或先實踐后理論,在不同的時間和地點分別完成理論和實踐教學的形式[2],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則是在同一空間與時間下完成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教學。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注重在教學過程中構建理論素質與實踐技能的培養框架,以建構主義理論為基礎,通過教學設計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作為相互教學的前提基礎,實現“學做合一”的職教思想。計算機專業的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意識與職業素養為主要目標,通過理論與實踐環節的教學設計,利用實驗環境與實驗設備以及相應的信息技術手段,改變理論與實踐分離的教學模式,實現兩者相互滲透的教學模式。
(二)計算機專業理實一體化的實施意義
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則旨在打破界限,通過多種教育教學方法的應用,使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融為一體,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落實“學做合一,學中做,做中學”的職業教育理念,實現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3]。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對于計算機專業課程的教學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在該教學模式下構建理論素養與操作技能相結合的培養框架,使學生的知識應用領域得到拓展、綜合能力得到提高,教學的總體質量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對于職業教育而言,計算機專業教學必須以對價值規律的不斷探索為原則[4],計算機學科需要培養具有專業常識與嫻熟操作技藝的應用型、技術型人才,以滿足企業崗位需要與社會發展需求。相應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成為當前社會對于新型人才需求的必然趨勢,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正契合了這一大環境需求,對于計算機關鍵技術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計算機專業理實一體化的實施現狀
(一)理論與實踐教學脫節,專業教學效率較低
大部分的計算機專業課程都包含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兩個部分,理論知識主要由教師進行講解與傳授,實踐技能則以學生動手實踐練習為主,整個教學過程由教師主導。盡管專業教師能夠意識到實踐教學的重要性,但在處理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關系時依舊存在問題,其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1)課堂教學中依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與教學順序,先講解理論知識,再演示實踐操作,最后由學生重現教師的操作過程,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難以實現有機結合;(2)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課時占比往往一樣,甚至理論課時會大于實踐課時,實踐課時的不足會影響實踐環節在教學設計時的合理性與高效性,最終學生無法完成從理論到實際應用的躍遷;(3)計算機技術發展極為迅速,學生通過各方面渠道能夠獲得的信息、能夠掌握的操作技能領先于課本的實踐技能,理論與實踐的教學銜接顯得捉襟見肘,無法完成培養技能型、應用型復合人才的目標。
(二)教材與教學資源無法滿足需求
計算機學科的專業教材在理論內容與實踐項目的安排上往往呈現出兩種方式:(1)將理論與實踐拆分為兩本教材,理論教材以講述理論知識點為主,實踐教材則是操作項目的具體實施步驟;(2)將理論與實踐摻雜在一起,理論講解后即為對應的操作練習。前一種方式容易使學生將同一門專業課的理論部分與實踐部分當作兩門課程來學習,導致一門課程的理論與實踐嚴重割裂。后一種方式的教學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材編者的水平與課堂實施者的現場調度與發揮。無論哪一種方式,理論與實踐教學內容的銜接都需要任課教師通過教學設計來完成,這在對教師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時,亦提高了學生課后通過教材自學與復習鞏固的難度。
(三)教師的綜合水平制約了教學效果
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要求理論與實踐實現內容上的深度融合,這在教學層面上對任課教師的專業知識儲備、知識面更新、教學能力、課堂控制能力均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在實際堂教學過程中,大部分的專業課教師的專業水平與教學能力無法最大限度地去落實理實一體化的課堂教學。原因主要源自內外兩個方面:外部原因中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是主要因素,這要求任課教師持續更新專業知識,不僅要對整個學科領域的知識均有涉獵,還需要了解所任教課程專項知識與技術的前沿動向,從而在理實銜接的教學過程提升整體要求;內部原因即為自身的發展困境,普通教師能夠用于提升專業水平、業務能力上的時間與精力較為有限,難以深度研究新興技術與高階理論。另外,操作技能的教學需要教師能具備一定的企業實踐、項目開發經驗,但額定的教學工作量任務使專業課教師難以有多余的時間走出課堂進入企業第一線。
(四)傳統方法無法實現教學目標
講授法、案例法、討論法等是理論教學中通常會使用的方法,實踐部分的教學方法則比較單一,教師演示案例、學生復刻案例的操作或是用類似的操作方法解決同一類型的問題。從教學方法運用的角度縱觀教學的全過程,理論環節的重視程度高于實踐環節,實踐的重要性往往會被忽視。計算機專業課的教學過程中,大部分專業教師對于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理解即為將理論知識的講解從教室平移到專業機房中進行,教學手段、教學方法依然沿用原先的,所謂的理實一體化教學并未能夠落實到教學實踐中。從計算機學科教學角度出發,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需要考慮各門專業課程的具體內容,通過教學設計完成理論環節與實踐環節的教學銜接,從而真正貫徹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
三、理實一體的實施策略
(一)完善理實結合理念以推動教學的開展
職業院校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是塑造具備扎實理論基礎和崗位實踐技能的專業人才[5],理論知識是基礎、實踐技能則是理論知識外化的具體表現,因此,在建構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過程中,需要逐步淡化理論與實踐兩部分教學之間的界線,讓理論為實踐教學服務,將培養學生的計算機實踐能力作為整個過程的關鍵。鑒于此,在理論教學的過程中首先需要把握好講授內容的度。職業院校計算機專業的理論教學應盡量以淺顯易懂地講授為主,整個教授過程需要圍繞操作中的核心技術,以“夠用為度”的主體思路,摒棄陳舊、不實用、松散的理論內容;其次,理論的教學內容需要緊跟技術的發展。計算機技術更新換代的周期越來越短,相應地,計算機學科的課程體系需要周期性地更新以幫助學生及時適應企業崗位需求的變化。例如,職業院校通常以VB程序設計語言作為學生編程教學的入門語言,但隨著技術的更新,Python程序設計語言簡單、實用、易上手的特點成為低齡學習者的入門首選,用Python語言替代VB語言的教學也就成為計算機學科課程體系調整的組成部分;最后,理論課程的內容需要與實踐課程完成良好的銜接。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內容的連貫性、相關性,實踐教學中要做好教學項目的組織與控制。當下計算機專業的實踐教學為了貼近企業的實際開發情況,通常以項目驅動的形式組織教學。
(二)培養雙師型教師以提高教學的效率
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要求計算機專業教師能夠在完成課程教學任務的同時,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質、及時更新知識結構體系,雙師型教師正滿足了該教學模式的這一需求。培養雙師型教師首先需要加強校企合作,為計算機專業教師打造企業實習、項目開發、技能鍛煉的平臺。通過要求專業教師參與到企業項目的調研、開發、維護的過程中,以了解行業的新技術、新方法、新工具,從而形成周期性的企業一線實習鍛煉,幫助專業教師完成知識架構的與時俱進;其次,豐富校內培訓的形式,多樣化校內培訓的內容。相較于教師參與企業項目開發的“走出去”的形式,亦有必要邀請企業一線工程師、骨干技術人員進入校園課堂,為教師開展多元化的專業培訓,形成“請進來”的模式。企業的技術人員在工作實踐過程中能夠自然地將理論運用到實踐操作之中,邀請他們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可以使理實一體的教學各環節銜接更加緊密,幫助教師完成教學進程的過渡、教學模式的轉化。
(三)探索多種教學方法以提升教學的效果
理實一體化的課堂教學是實現理實一體化模式的關鍵環節,需要從教育教學改革以及突破現有教學模式的角度進行推進,并結合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不斷探索。由于職業學校學生計算機水平參差不齊,針對這樣的情況采用分層化的教學形式是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首選。以理論內容為基礎,通過教學設計將實踐教學的內容劃分為基礎部分與進階部分,基礎部分是章節的主體內容,是所有學生都必須掌握的知識,進階部分則是為動手能力較強的學生設計的,其內容具有一定的拓展性與延伸性。例如,講授數據庫課程的多表查詢章節時,可以將涉及兩張表的較為簡單的查詢作為基礎任務,將涉及3張表的多條件查詢作為進階任務,鼓勵學生完成基礎任務后挑戰多表多條件的復雜查詢;其次,與分層教學可以結合使用的是小組化教學。小組人數一般4—6人為宜,分組時需要兼顧學生水平的高低,保證組內動手能力較強的學生能夠帶動基礎較弱的學生,從而使整體教學效果能有所提高;最后,項目探究教學是理工科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中最為常用的形式。項目在推進完成的過程中,可以模擬企業項目開發的各個階段,學生則根據自身所掌握的知識與技能采用分工合作的方式完成各階段任務。例如,網絡搭建技術的課程中,可以將某中小企業網絡組建工程作為章節項目,劃分項目的各個階段成為子項目,學生通過資料查閱、需求分析、理論設計、實踐操作等環節完成整個項目。
(四)重構教學資源以滿足教學需求
理實一體化模式下的教學注重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相互融合,重構教材與教學資源首先需要以相關技能鑒定要求或企業崗位需求內容為準則,確保教材與教學資源的有效性、準確性與適用性。例如,計算機維修工的技能考評要求報考人員能夠分析計算機故障并動手檢測、解決相應故障源,對應的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就需要把分析理論與檢測技能作為講授的主體;企業注重項目開發的規范性與流程性,相關適用的教材則需要盡量以項目模塊化組織內容,并突出整個流程的規范性;其次,教材內容的安排上需要以適用與夠用為原則。理論知識點與實踐操作需要滿足其對應性,理論是實踐的基礎,實踐則是理論的印證與延伸,兩者在教學過程中的對應才能有助于學生透徹理解教材的內容。另外,所謂的夠用指的是教材內容能夠緊密聯系實際、密切圍繞需要學生掌握的實踐技能展開;最后,教材內容需要緊跟時代發展。信息行業是一個迅速發展的領域,計算機專業的教學內容也需要不斷更新,尤其在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下實踐教學中需要引入新技術、新工藝、新規則,從而確保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能夠滿足時代的需要。
結語
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計算機專業課的課堂教學效果,使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實現有機融合,從而提升學生的專業綜合能力與職業素養。理實一體化的教學也是適應當下我國職業院校教育發展的模式,同樣可以應用于其他理工類專業,推動整個職業教育的發展。當然,理實一體化教學的具體模式、操作流程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進一步探索、歸納和總結。
本文系常州開放大學2024年教學改革課題《計算機專業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實踐研究——以常州開放大學為例》(項目編號:202418)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郭利云.“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在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20,37(02):125-126.
[2]曹清秀.理實一體化模式在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學中的現狀及改進措施[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20,(01):220.
[3]陳世剛.理實一體化訓練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開展探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9,(09):44-45.
[4]趙華.中職計算機專業理實一體化教學改革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2013,(01):40-41.
[5]郜亞麗.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在高職計算機專業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32(03):56-57.
(作者單位:常州開放大學)
(責任編輯:宋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