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被國臺辦前主任王毅稱爲「天下第一臺協」的東莞臺協,二0二四年六月又迎來一項新的「創舉」——打造了東莞臺協「第五張名片」,並為東莞臺協、臺企持續發展創造了新的生態。
東莞是大陸臺商投資最早、臺商聚集最多的城市之一;東莞臺協,作為兩岸最具凝聚力的臺商協會之一,多年來在兩岸經貿文化交流中發揮著重要的橋樑紐帶作用,在長達三十年的「投資東莞」歷史中,東莞臺協相繼推出東莞臺商子弟學校、臺商大廈、臺心醫院、臺博會「四張名片」,二0二四年六月,隨著「第五張名片」——「莞臺高新產業園區」的破土動工,東莞臺協也迎來發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本刊有幸採訪到東莞臺商協會會長、「第五張名片」的打造者「莞臺高新產業園」董事長陳宏欽先生,就協會目前發展和「莞臺高新產業園區」的情況與大家分享。
李曉莊:東莞是臺商在大陸的最大聚集地,東莞臺協也是大陸成立最早、實力最為雄厚的臺商協會之一,享有「天下第一臺協」的美譽。如今,協會已經過了而立之年,請陳會長為我們簡單介紹一下東莞臺商協會目前發展的基本情況。

陳宏欽:東莞臺商協會成立於1993年10月29日,是大陸最早成立的臺商協會之一。但實際上,莞臺交流從36年前就開始了,所以去(2023)年在協會成立30周年之際,我們舉辦了「莞臺融合發展35周年暨東莞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30周年活動」,向大眾集中展示了過去三十多年間,在過往十二屆9位會長和廣大東莞臺商的共同努力下所打造的莞臺交流的「四張名片」:一是大陸首家臺校,即2000年創立的「東莞臺商子弟學校」;二是2010年起舉辦的首屆「東莞臺灣名品博覽會」,至今已成功舉辦14屆;三是在臺商之家構建方面,於2013年落成的「臺商大廈」(即現在的東莞環球經貿大廈);四是2014年「臺心醫院」正式營運,協助兩岸醫療發展合作,便利廣大臺商在東莞就醫申領臺灣健保給付。我想,這些都是東莞臺商協會為東莞的臺商臺胞以及東莞經濟的發展而不遺餘力打拚的縮影和印記,也是我們引以為傲的「四張名片」。可以說,東莞臺協是大陸規模最大、結構最完善、影響力最大的臺商協會之一。2010年,東莞臺協成立17周年慶典上,被時任國臺辦主任的王毅部長稱讚為「天下第一臺協」,這個稱號讓我們備感榮幸,也深覺肩上責任重大,責任越大,當然動力也越大。
李曉莊:獨木不成林,單弦難成音。多年來,數以千計的優秀臺商共同鑄就了東莞臺協的強大競爭力。但近年面對中美貿易戰和疫情的影響,目前東莞臺商整體境況如何?東莞臺協又是如何應對的呢?
陳宏欽:毫無疑問,廣大東莞臺商是鑄就我們這個「天下第一臺協」的基石。由特朗普任內掀起的中美貿易戰、科技戰,以及疫情的影響,確實給以出口為導向的臺商造成了較大的衝擊,部分臺商選擇了產能轉移甚至離開。據統計,東莞臺商最高峰時期擁有6000家之多,而截止去(2023)年還有約3800家,數據層面無疑下降得比較嚴重,但我認為這是正常的現象,是新的發展形勢下企業迭代出新、產業轉型升級進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因此,在我接任東莞臺協會長之後,也會比較關注中小企業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的問題,其中不乏先進製造領域裏的佼佼者,比如像電子資訊、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藥以及醫療器械等領域裏有很多小而精的企業,它們可以生產相當高質量的關鍵零組件,是產業鏈上極其重要的一環。但是,近兩年這些企業在尋求增資擴產的過程中,往往囿於體量和資金,在尋找購買土地和廠房時因為較高的成本望而卻步,這無疑阻礙了優秀中小企業的產業升級之路。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在仔細研究審議後,向東莞市政府提出了申請,希望打造一個屬於東莞臺商自己的產業園區,以此來協助臺商,尤其是中小企業進行低成本的拓展發展空間,助力他們突破發展瓶頸,實現轉型升級,進而吸引全球臺商來到東莞投資開發,共同參與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來。
這個提議一經提出,便受到了東莞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我們從去(2023)年4月份啟動此專案,經過一年多的努力,「莞臺高新產業園區」於今(2024)年6月正式破土動工,將以「一區多園」的方式,打造臺資企業高質量發展示範區。
總而言之,東莞臺商協會的責任與擔當是以走在改革的前列為使命,加速推進臺商新型工業化。打造高質量建設國際科創制造園區,是本屆臺商協會的重要會務工作目標之一,「莞臺高新產業園區」開工建設將為此註入活力,也將會是東莞臺協閃亮的「第五張名片」。這不僅是東莞臺商協會發展歷程中的一座里程碑,更是兩岸經貿合作與交流的新篇章。
李曉莊:作為東莞臺協未來著力打造的「第五張名片」,請陳會長為我們簡單介紹一下莞臺高新產業園區。
陳宏欽:「莞臺高新產業園區」是由東莞臺商協會主要成員共建定制開發運營,是東莞首個定制化開發「工改工」產業園區,打造集「生產、研發、辦公、展示、採購、製造總部、跨境電商及生活配套」於一體的、臺商高質量建設國際科創制造園區。我們這個園區採取了「廠房定制、招商前置」等模式,為企業量身打造專屬的「園中園」,實現對產權生產用房個性化的生產功能需求。
打造這個園區的核心原因,正如我前面介紹,就是為臺商提供精準政策支持,尤其是協助解決中小型企業的發展難題,助力產業集群協同發展,同時為臺商提供就地增資擴產、降低經營與創業成本、促進產業數位化轉型升級、進一步提升臺商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影響力,增強臺商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為莞臺共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指明清晰的發展道路。同時,吸引兩岸優秀人才與科技成果,推動電子資訊、AI人工智慧等高新產業創新發展。

李曉莊:目前大陸各地不乏臺資企業園區,「莞臺高新產業園區」相較而言有哪些獨特優勢和亮點?
陳宏欽:「莞臺高新產業園區」的亮點多多,在對臺商、臺企精準服務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我想從兩個方面來概括介紹一下。
第一,它位於粵港澳大灣區先進製造業中心的東莞,一小時內可直達深圳、廣州、香港、澳門,有著得天獨以後的地理位置優勢。
產業集群層面,東莞歷來是大陸臺商最大的聚集地,擁有萬億級電子資訊產業集群、千億級裝備製造產業集群,與臺灣地區高端製造產業高度契合,在很多領域都能達到完美的互補。
再者,東莞市政府對臺商在這裡投資發展也是高度重視,可以說給予了「真金白銀」的政策扶持。比如,在科技創新賦能方面,東莞將推動大科學裝置、大平臺向臺胞臺企開放共用,推動臺資企業與高等學校、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圍繞涉臺營商環境優化方面,東莞鼓勵臺資企業通過東莞市「信易貸」平臺進行融資,拓寬融資管道;立足稅收服務先進製造業,東莞還將加快推進臺資企業單邊預約定價安排談簽,助力臺資企業提高稅收確定性,為企業提供更加穩定的發展環境;在產業發展方面,東莞著眼全球,全力推動高端裝備製造業集群化發展,支持臺資電子設備製造企業參與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在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東莞將引導臺資企業參與新一代資訊技術、生物醫藥等產業集群建設,對符合條件的企業給予政策支持。
第二,「莞臺高新產業園區」擁有絕對領先的設計理念,並且,它是為在莞臺商高度定制化的,為臺商的入駐和後期發展提供一站式的幫扶與協助。
展開來講,「莞臺高新產業園區」將以「智匯莞臺,產鏈共融」為核心理念,通過臺商產業集群發展戰略,搶佔先機,聯合共建定制「智慧廠房」,打造臺商先進製造業示範新型產業園區。在園區的定位上,我們要做綠色低碳、智慧智能、和諧人文以及可持續發展的園區,我們要敢為人先,做一個有別於傳統產業園區的臺商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園區,再一次引領新形勢下的大陸臺商發展新模式。此外,我們還有完善的產業運營配套服務,提供八大產業運營服務平臺,包括「政務服務、配套服務、物業服務、人才服務、便捷採購、生產經營、金融服務和政策服務」。可以說給入駐企業提供了保姆級的協助,讓企業專心在他自己本業的生產。

李曉莊:陳會長剛才提到近年來東莞市政府對於支持臺商投資發展的諸多優惠政策,針對「莞臺高新產業園區」,有哪些相關的政策配套的出臺呢?請陳會長為我們介紹一下。
陳宏欽:當然,在此我要感謝東莞市政府歷來對臺商需求和呼聲的高度重視和支持,積極出臺相關政策支持在莞臺商的健康發展。我在2022年接任會長後,目睹了東莞臺商在增資擴產中面臨的這些窘境,於是在2023年4月14日首次向東莞市政府提出建設「莞臺高新產業園區」的規劃構想,迅速得到了市領導的重視、跟進、支持和指導。項目在簽約落地到開工建設,僅僅3個月時間,速度之快超乎我們的想像。
緊接著,相關的配套政策就像雨後春筍般紛至遝來了。2023年9月,國務院批復同意《東莞深化兩岸創新發展合作總體方案》,簡稱「東莞兩岸方案」,東莞也由此成為國務院首個在廣東批準設立的對臺合作重大平臺。今(2024)年7月3日,也就是「莞臺高新產業園區」項目開工後不久,《東莞深化兩岸創新發展合作實施方案》出臺,實施產業深度融合、科技創新賦能、打造共同市場、優化營商環境、共建美好家園五大行動,旨在將東莞打造成為兩岸融合發展的示範區。隨後,金融、商務、科技、工業、自然資源要素保障、共同家園等領域陸續出臺子方案,共同構築起《兩岸實施方案》「1+6」政策體系。
可以說,「莞臺高新產業園區」項目,成功趕上了東莞兩岸政策的東風。這對東莞臺商協會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在莞臺商、市外臺商也是很好的政策機遇。
我們預計,「東莞兩岸方案」,將在未來10年對投資東莞的臺商產生深遠的影響。這10年對臺商投資大陸很重要,更是祖國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黃金10年,此外,東莞還享受著位於粵港澳大灣區的諸多優惠政策,所以在此我們也呼籲全球廣大臺商擁抱大陸市場,紮根東莞投資,讓我們一起「進莞來」,這裡蘊含著無限生機。
李曉莊:具體來看,「莞臺高新產業園區」適合哪些類型的企業入駐?東莞臺商協會又做出何種措施協助企業順利入駐並享受相關便利呢?

陳宏欽:首先,我們熱切期待和歡迎全球臺商前來考察交流,當然,考慮到企業與產業集群的最大化適配,我建議可以從東莞的區位稟賦和「莞臺高新產業園區」的功能定位中對照參考,東莞的區位優勢我前面已經介紹,不再贅述。這裡重點講一下,「莞臺高新產業園區」的產業功能定位:其一是助推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包括電子、電機、汽車、高端裝備、新能源、半導體等等;其二就是傳統優勢產業數位化轉型,包括鞋服紡織、智能家居、玩具潮玩等。據此,我們可以看到該產業園區比較適合的入駐企業包括智造總部、區域運營總部、品牌研發中心、產業服務業、文化創意設計、工業設計及產業數位化賦能軟體業。
為了更好的幫助園區內企業順利入駐並享受產業集群所帶來的便利,東莞臺協還成立了八大產業委員會,包括電子電機產業公會、照明產業公會、塑膠模具產業公會、醫療制藥醫療器械產業公會、食品產業公會、包裝印刷產業公會、車輛零組件產業公會及機械智能產業公會,未來還會成立時尚產業、表面處理產業的委員會,從而組成十大產業委員會來協助在莞臺商投資發展。它們的主要功能就是構建產業集群、整合資源,促進內外迴圈,助力產業發展。
展開來說,可以概括為三點:第一就是助力臺商企業在產業鏈中的內迴圈,進而跟所有全大陸適合的同樣的產業來合作;第二個是通過跟同產業的研究院、高校或實驗室合作,加強產學研結合,實現研究成果迅速轉化,推動整個行業良性發展;第三是人才隊伍建設,協助解決人才的問題。比如我們最近跟東莞理工大學理工學院達成了合作,簽約了一項針對AI人工智慧的研究專案,我們參與了他們幾位教授正在研究一些課題,學生在研究結束後也可以進入到企業裏來,促進了人才的培養。
總而言之,我們通過產業集群的資源整合優勢,打通內外迴圈,推動產學研成果迅速轉化,助力整個產業鏈的良性發展。基於這點,我們也可以自豪地說,如今東莞臺協的服務功能和性質已經跟過去有了很大的轉變,通過幫助會員企業真正解決實際問題,助力其高質量發展,使得東莞臺協的四大經營理念「團結、交流、服務、發展」中的「發展」有了具象化表現。

李曉莊:可以看出「莞臺高新產業園區」確實是一個浩大的惠臺工程,陳會長可否為我們介紹一下該項目體規劃和目前進度如何?
陳宏欽:整體進度上來看,本項目於今(2024)年 6月24日在洪梅鎮水鄉(首開區)破土動工,共500多畝,目前有壹號園區和貳號園區,未來還會建叁號、伍號、陸號和柒號園區。未來十年,我們制定了「一區多園」六大片區臺商產業集群發展發戰略,包括城區片區、松山湖片區、濱海片區、水鄉新城片區、東部產業園片區和東南臨深片區都要打造「莞臺高新產業園區」,預計用十年時間,打造建設總共超過2000畝的工業用地。

洪梅鎮水鄉作為專案首開區共166畝,建築面積約33萬平方米,預計投資22億元,年產值可達25億元。16家簽約臺企集中於數控裝備、電子資訊、智能家居、汽車零部件等領域,共建定制廠房面積達25.6萬平方米,預期投資18.3億元。當前壹號園區全部完成定制,預計2025年10月竣工;貳號園區80%完成定制,預計2026年5月竣工。


李曉莊:我們知道,陳會長也是最早一批選擇到大陸發展的臺商先行者。如今三十年過去了,您如何看待當初自己的這個決定?對於廣大臺商來到東莞投資發展有何寄語?

陳宏欽:我30歲來到祖國大陸來到東莞,至今已有31年了,回顧在大陸投資發展的這30年,經歷就像是一本書,見證了東莞經濟的騰飛和翻天覆地的變化。目前我的企業在東莞和昆山均有設廠,東莞這邊的主營業務包括工業互聯和AI人工智慧,研發生產醫療器械相關的連接零組件;昆山則是主要以汽車產業為主,目前這兩個工廠都在穩步成長。
毋庸諱言,我是時代的見證者,也是受益者,所以現在我想幫助更多的臺商在大陸、在東莞的投資發展鋪平道路,這也是我們極力推動「莞臺高新產業園區」建設的初衷。

東莞是一座充滿奇跡的城市,是大陸臺商最為聚集的城市之一。我當年選擇到東莞投資建廠,看中是優越的地緣優勢,完整的上下游產業鏈,務實求真的政府作風,至今回想當初的決定,實為明智之舉。2023年,東莞市的GDP突破1.14萬億元人民幣、常住人口超過千萬。東莞具備如此強的人口吸引力和競爭力,與其擁有強大的製造業密不可分。改革開放以來,東莞出口貿易實現快速發展,經濟年平均增長18%,創造了比亞洲「四小龍」起飛時速度更快、週期更長的高增長奇跡,成為中國經濟發展最快地區之一。

東莞擁有非常完善的產業鏈,臺商已在這裡發展多年,打下了牢固的基礎,我們擁有臺商自己的大廈、自己的醫院、自己的學校,和幫助臺商拓展內銷的臺博會。雖然受市場需求影響,部分臺商產線轉移至東南亞,但他們的總部和高端產品生產仍留在東莞。所以,目前在莞臺商臺企整體投資經營情況穩定。祖國大陸未來發展前景廣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戰略加持,再加上如今屬於我們臺商自己的「莞臺高新產業園區」也建立起來了。我堅信,臺商可以在這裡再創奇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