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1年的開局、2022年的攻堅到2023年的突破,深化稅收征管改革順利推進實施三年來,全國稅務系統先后出臺220多項創新舉措,全面提升精確執法、精細服務、精準監管和精誠共治效能。
三年來,稅務系統不斷完善科學有力的推進機制,積極推動改革任務落地。2024年是落實“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也是落實《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的提升之年。國家稅務總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稅務系統將深入實施深化稅收征管改革提升行動,集成發揮技術、業務、組織“三大變革”效應,更好服務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稅費服務精細化
2021年3月,中辦、國辦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為“十四五”時期我國稅收征管改革發展明確了總體規劃和具體部署。
長期以來,稅務部門服務著幾千萬企業納稅人、數億自然人納稅人和13億多繳費人,是與人民群眾打交道最多、聯系最緊密的公共服務窗口單位之一。
在這樣的基礎上,讓納稅人、繳費人享受到實實在在的稅收征管改革紅利,也成為稅務部門努力追尋的目標。
對于稅務部門的服務,寧波市北侖區委副書記、區長王程表示,近年來,稅務部門扎實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并推出一系列服務創新舉措,這為提升區域營商環境作出了重要貢獻。
寧波市北侖區是寧波市制造業和開放型經濟大區。2023年北侖區GDP達到了2729.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稅務部門提供的精細化稅務服務也讓區域內的企業有了更多的獲得感。
記者從國家稅務總局獲悉,圍繞稅費服務精細化管理,稅務系統聚焦“大力推行優質高效智能稅費服務”,持續創新惠企利民服務措施,推動稅費服務實現從無差別服務到精細化、智能化、場景化服務的突破。
在提升精細化服務水平方面,日前,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在稅收方面明確要求推廣資源回收企業向自然人報廢產品出售者“反向開票”的措施。
4月25日,國家稅務總局印發《關于資源回收企業向自然人報廢產品出售者“反向開票”有關事項的公告》,明確具體操作辦法,確保“反向開票”措施順利落地,為資源回收利用行業全產業鏈加快發展營造良好的稅收環境。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樊勇認為,在資源回收行業內推行“反向開票”,不僅能有效降低企業稅負,而且可以降低企業因未取得稅前扣除憑證而違規扣除的稅務風險。“該政策的出臺,也進一步提振了市場信心,有助于吸引更多資本進入可再生資源行業?!狈抡f。
隨著深化稅收征管改革帶來越來越精細的稅費服務,越來越多的納稅人、繳費人也感知到政策精簡的便利。統計顯示,近年來,稅務部門不斷擴大“自行判別、自行申報、事后監管”范圍,納稅人自行申報享受優惠政策占比達95.7%。
監管更加精準高效
公平競爭是市場經濟的本質要求。深化稅收征管改革三年來,稅務系統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中期成績單。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組織開展的落實《意見》中期評估情況,智慧稅務和“四精”建設均取得明顯進展。從納稅人滿意度調查結果看,綜合得分由2020年的86.1分提升至2023年的89.24分,這反映出深化稅收征管改革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意見》提出要精準實施稅務監管,三年來,稅務系統堅持監管規范和促進發展兩手并重,不斷激發經營主體活力,持續打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為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厚植土壤。
國家稅務總局有關司局人員介紹,運用數字技術創新稅務監管方式,稅務部門既以最嚴格的標準防范逃、避稅,又避免影響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推動稅收監管實現從“以票管稅”到“以數治稅”分類精準監管的突破。
以聚焦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涉稅違法風險為例,稅務系統持續開展專項整治,集中力量查處一批偷逃稅大案要案,促進行業規范發展。同時,聯合市場監管總局推動落實落細自然人股權變更登記完稅憑證查驗制度。
業內專家表示,近年來,稅務部門以“零容忍”的態度依法嚴肅查處涉稅違法行為,這不僅是對違法者的一種警示,也是為守法者營造公平公正的稅收秩序,有利于推動相關行業規范健康發展。
三年來,稅務系統積極推進執法理念方式手段變革,推動稅務執法實現從經驗式執法到科學精確執法的突破。
在廣東,稅務部門轉變稅務執法理念,以促進納稅自主遵從為導向,建立風險疑點向稅務干部和納稅人繳費人“雙推送”機制,實施分類分級風險應對程序遞進式執法,全省納稅人自糾率超過80%。
不僅是在廣東,近年來,各地稅務部門注重運用說服教育方式促進納稅人增強自主遵從意識,堅決秉持依法依規、寬嚴相濟、過罰相當的原則處理涉稅案件,讓稅務執法力度與溫度同步彰顯。同時,遞進實施提示提醒、督促整改、約談警示、立案稽查、公開曝光的“五步工作法”,實現降低執法成本、促進自主遵從、形成執法震懾的綜合效果,有力營造了公平競爭的稅收環境。
作為“精確執法”試點單位之一,湖北省稅務局建立“5C+5R”征管質量監控評價體系,依托機考數據和監控模型,對稅收管理工作開展各環節、全方位監控評價,實現對執法行為的全程智控。
在全國層面,稅務系統全面梳理稅收征管、稅務稽查等重要環節執法風險,將高風險點防控措施嵌入信息系統,“全面覆蓋、全程防控、全員有責”的稅務執法風險信息化內控監督體系,能做到實現事前預警、事中阻斷、事后追責,促進提升稅務執法精確度。
全國政協常委、福建省政協常委、民革福建省委會主委夏先鵬認為,稅收法治化程度是衡量一個國家法治水平的重要標尺。“近年來,稅務部門在推動稅收立法、執法、普法、守法等層面深耕細作,這為推進法治政府和法治中國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伴隨執法理念的轉變,稅務執法也實現從經驗式執法向科學精確執法的突破。
國家稅務總局政策法規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加強稅收法治建設,稅務部門積極破除區域稅收政策差異阻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藩籬”,推動了京津冀、長三角、東北、西南、中南、西北等區域稅務機關合作,并聯合推出區域內統一適用的稅務行政處罰裁量基準,有效促進了執法信息的互通和執法結果的互認,這極大地提高了納稅人、繳費人涉稅業務辦理的便利性。

此外,稅務執法更加注重區域協同。4月1日,廣東、河南、湖北、湖南、廣西、海南、深圳六?。▍^)一市稅務局聯合發布的《中南區域稅務行政處罰裁量基準》正式施行。新的裁量基準涵蓋7類共58種稅務違法行為,進一步推進區域間稅務執法標準統一,切實保障稅務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稅費共治更加精誠有力
三年來,稅務系統積極拓展合作范圍,推動稅收治理實現從單邊作戰到協同治理、綜合治理的突破。
記者梳理發現,三年來,全國31個?。ㄗ灾螀^、直轄市)全部出臺稅費共治保障辦法,全社會協稅護稅、綜合治稅格局更加鞏固完善;稅務部門聯合金融監管部門深化“稅銀互動”,將企業納稅信用轉化為融資信用,切實幫助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稅務部門聯合全國工商聯開展“春雨潤苗”專項行動,組織開展中小企業服務月、服務季活動,累計開展走流程聽建議、稅費服務體驗師等活動4.6萬余場次……
三年來,各地稅務部門精誠共治的“朋友圈”不斷擴大。
在青島,稅務部門加強與市場監督管理、規劃和自然資源、住房和城鄉建設、法院等部門數據共享,打造“稅務+N”聯動協作培訓輔導模式;在江西,當地稅務部門搭建綜合治稅應用平臺,匯集交通、自然資源等33個部門125類涉稅信息,形成齊抓共管的稅費共治新格局。
另一方面,國際合作持續深化。近年來,稅務總局持續加強多邊稅收合作平臺建設,特別是不斷完善“一帶一路”稅收征管合作機制,累計舉辦和協助有關國家舉辦四屆合作論壇,理事會成員增加至36個、觀察員增加至30個,形成20項重點成果。
2023年,國家稅務總局主辦稅收征管數字化高級別國際研討會,26個國家稅務部門和國際組織的100余名代表參會。廈門大學教授、廈門國家會計學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財稅研究中心主任鄧力平表示,各國深入交流和分享實踐經驗,有利于進一步加力推進多邊稅收合作平臺建設,攜手構建更加緊密、更高質量的國際稅收合作體系。
2023年10月,國家稅務總局正式對外發布“稅路通”跨境服務品牌,形成了稅務總局牽頭、以36個省級稅務局為支撐的“稅路通”“1+36”服務品牌矩陣,更新發布105份國別(地區)投資稅收指南、99個“走出去”稅收指引、15個海外稅收案例、34個跨境納稅人繳費人常見問題解答,為納稅人提供更加專業化、規范化、國際化的稅費服務。
2023年,國家稅務總局持續推進稅收協定談簽工作,我國協定網絡已覆蓋114個國家(地區),2021年以來,為跨境納稅人消除國際重復征稅約71億元,更好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稅務系統將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論述,深入實施深化稅收征管改革提升行動,集成發揮技術、業務、組織“三大變革”效應,著力建設國際一流、中國特色的智慧稅務,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稅務實踐新篇章,更好服務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更好推動高質量發展。
(綜合自《中國稅務報》《中國經營報》、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