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衛健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時令節氣與健康”有關情況。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表示,兒童青少年的健康是全生命周期健康的重要基礎。在今年上半年,國家衛健委專門發布了“健康素養新66條”,就是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大家應知應會的一些基本的健康知識和技能。
為了幫助孩子們養成良好的健康習慣,國家衛健委會同教育部門聯合印發了通知,將“健康素養66條”的核心內容納入到學校的健康教育,主要包括8個“融入”:融入體育與健康課程,融入“學生心理健康大講堂”,融入教師培訓,融入校內講座,融入主題班會,融入校園環境,融入家長課堂,融入學生實踐活動009a952b6550228dd1da8c2ad4eeb973。
米鋒表示,在具體的實踐中,國家衛健委特別強調要把握好幾個工作原則:一是健康教育要有機地融入現有的教學活動,不給學生、老師和家長增加額外的負擔;二是充分考慮學生不同階段的認知和身心發展特點還有地域特色等等,增強一些針對性,比如東中西部、民族地區、沿海地區等等,有區別,不搞“千篇一律”;三是倡導家庭、學校、社會聯動,共同承擔守護學生健康的責任。另外,組織編寫適用小、中、高年級學生的“健康素養66條”系列健康知識讀物,通過動漫、小人書等形式,增加趣味性,讓孩子們能夠愛看、能看得懂,最終會應用。
近日,國家衛健委舉行新聞發布會,聚焦加速消除宮頸癌的進展。國家衛生健康委婦幼司司長沈海屏指出,宮頸癌作為女性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2022年我國新增病例達15.1萬,死亡病例5.6萬,嚴重威脅女性健康。
宮頸癌主要由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PV)持續感染引發,隨著生活方式變化,女性感染HPV的風險增加,宮頸癌發病呈年輕化趨勢。
國際共識推薦三級綜合預防策略:一級預防通過健康教育和HPV疫苗接種減少發病;二級預防借助宮頸癌篩查和癌前病變治療促進早診早治;三級預防則針對確診患者提供臨床治療、健康管理和康復支持,以降低死亡率,提升患者生存質量。
我國歷來重視宮頸癌防治,已將其納入《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和《中國婦女發展綱要》等規劃。2023年,我國響應國際消除宮頸癌戰略,聯合10部門啟動加速消除行動,構建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防治機制。
自2009年起,我國實施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為35~64歲婦女提供宮頸癌篩查,依托婦幼健康服務網絡擴大免費篩查覆蓋面,不斷提升治療能力和水平。這些舉措在保障女性健康、延長預期壽命方面成效顯著。
綜上所述,我國正積極推進宮頸癌綜合防治工作,通過實施三級預防策略、加強部門協作和社會參與,以及提供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等措施,努力加速消除宮頸癌,保障女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