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口腔內的食物殘渣、機體的死細胞等有機物在細菌的作用下分解時,會產生一系列揮發性氣體,這些氣體包括硫化氫、甲基硫醇等,它們具有強烈的不良氣味,并隨著我們的呼吸和說話不經意間散發到空氣中,造成社交尷尬。硫化氫和甲基硫醇作為口腔來源的主要揮發性化合物,其濃度的高低直接關聯到口臭的嚴重程度。而除了口腔來源的異味,還有一些異味是非口源性的,這種來源的化合物主要成份為二甲硫醚。
為了準確評估口腔異味的狀況,臨床上采用了多種方法。感官法是最直接的方式之一,通過專業人員的嗅覺評判,將口臭分為0~5級,級數越高意味著異味越強烈,對個人的社交和生活質量影響越大。此外,隨著科技的進步,VSC(揮發性硫化合物)濃度檢測儀器也被廣泛應用于口臭的診斷中,它能精確測量口腔內硫化物的含量,為醫生提供更加客觀、量化的數據支持,從而更準確地判斷口臭的嚴重程度及可能的原因。
口腔問題是導致口臭的主要原因(約占90%),另有約9%的口臭源自非口腔因素,如胃腸道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剩余的1%則可能與特定藥物的副作用或其他罕見因素相關。
大蒜、大蔥、洋蔥等具有較強氣味的食物,在食用后往往會在口腔內殘留異味,影響個人形象。此外,酒精和煙草也是造成口腔異味的元兇。長期飲酒容易導致口腔干燥,唾液分泌減少,從而無法有效沖刷口腔內的細菌,進一步加劇口腔異味的形成。煙草則因其有害物質刺激,容易引發口腔黏膜內血管痙攣,造成局部組織缺氧,這不僅會加重口腔異味,還容易誘發牙周疾病。為了改善這一問題,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盡量避免食用這些食物,或在食用后及時、徹底地刷牙,這樣可以顯著減輕甚至消除口腔異味。
口腔內若殘留大量食物殘渣,或舌背部未能得到經常性的清理,會導致舌苔加厚。這些殘留物和舌苔在口腔內菌群的作用下,經過發酵產生大量的硫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以及含氮化合物等,這些化合物正是引發口腔異味的主要原因。為了改善這一狀況,建立并維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至關重要。這包括養成飯后刷牙的好習慣,利用牙線、牙縫刷、沖牙器等輔助工具徹底清除牙縫中的食物殘渣,同時在刷牙時也不要忽視對舌背的清潔,用牙刷背面或專門的舌背刷輕輕清潔舌背,去除舌苔,從而有效減少口腔異味的產生。
齲病、阻生牙、牙體缺損、牙列缺損等問題容易造成局部的食物嵌塞。通常嵌塞的位置因為較為狹窄而不易清潔,容易引起后續的齲壞。齲壞牙齒如果不及時治療也會導致異味持續不斷。還有一種常見的口內疾病就是牙齦牙周疾病,患者口內長期局部清潔不到位導致軟垢堆積,隨著唾液、食物沖刷和鈣化沉積,結合細菌堆積,使得軟垢硬化成為牙結石。牙結石可以沉積在牙齦以上,也可以隱藏在牙齦覆蓋水平以下而難以察覺。針對以上所有的問題,應該及時進行對癥治療,如齲病的牙體治療、阻生牙的拔除、牙周序列治療等。另外,口腔潰瘍、腫瘤等也會導致局部組織腐敗繼而引起口腔異味,這類疾病需要及時到醫院口腔科做進一步檢查以明確診斷,并積極治療。
人體的扁桃體表面有很多小隱窩,有些深而窄的隱窩因為食物殘渣嵌塞和自身分泌物的堆積,在長時間的聚集下累積礦化形成了局部結石。這種結石因集合了富含蛋白質的殘渣,會在細菌作用下產生臭雞蛋味,進而隨著呼吸、說話等散發出異味。這種結石大部分無需治療,因為它會隨著時間自行脫落。部分影響較大又不能自行脫落的,可以至醫院耳鼻喉科進行結石去除或者相關治療。
鼻竇炎、鼻炎、咽炎、喉炎等病癥會產生局部組織的感染,進而局部堆積分泌物和揮發性氣味,最終異味會隨著呼吸和說話散發出來。這類患者通常有既往病史,又或者尚未確診,但在閉嘴吸氣時也能感受到明顯異味,可以至耳鼻喉科進一步診治。還有就是肺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支氣管哮喘的患者,因為肺部積累了分泌物,也會產生明顯腐臭味,進而引發口腔異味。
引起口臭的消化道相關疾病有胃食管反流、胃炎、幽門螺桿菌感染和消化不良等。其中,50%消化不良的患者都有著口臭的煩惱,因為食物在胃內停留時間過久,產生酸臭異味,隨著消化道返到口腔內。幽門螺桿菌感染產生異味的原因仍未十分明確,目前研究猜測是因為幽門螺桿菌產生的尿素酶分解尿素產生氨這種特殊臭味的物質,從而產生口腔異味。這類患者在排查口鼻部疾病的同時應該至消化內科就診,積極治療相關疾病。
一些嚴重的全身性疾病,會導致毒素潴留血液,從而引發口腔異味以及全身異味。如糖尿病患者酮癥酸中毒,因為血液中酮體較多,會發出爛蘋果的味道;尿毒癥患者的腎臟排毒功能下降,毒素潴留在血液中,從而散發出尿騷味;肝硬化患者則因為通過肝臟代謝不掉的毒素潴留,且伴隨便秘情況的存在,因而會散發出類似排泄物的臭味。
除了以上由機體自身相關疾病引發的口臭,服用藥物也可能會增加口臭風險。這類藥物主要有以下11種:減酸劑、氨基硫醇、抗膽堿藥、抗抑郁藥、抗真菌藥、抗組胺藥、類固醇、解痙藥、化療藥物、膳食補充劑和有機硫物質。服用這些藥物會增加口臭風險,但治療結束停止服藥后伴隨的口臭情況能得到改善。
一些患者在檢查過程中發現通過感官和實驗儀器檢測后口臭評級為0,但自身仍覺得有明顯口臭需要治療的,在排除了以上大部分的病癥后,還有可能是心理上的口臭恐懼癥和口臭妄想,此類患者需要咨詢心理科進一步就診。
在治療口臭時,全面的醫學評估與個性化的治療方案顯得尤為重要。
針對口腔來源口臭,主要原則為減少細菌數量,減少細菌營養、降低揮發性硫化物的轉化,遮蓋氣味等。治療方法主要有機械清潔、化學治療及轉化治療等。機械清潔主要包括最基礎的正確刷牙、清潔舌苔、牙周潔治(洗牙),使用牙線、牙縫刷或者沖牙線及時定期清理牙縫等。化學方法包括使用含抗菌成分藥物或者精油的漱口液,如復方氯己定含漱液;還包括使用一些藥物,例如三氯生、西吡氯銨等。轉化治療包括使用含有碳酸氫鈉的含氟牙膏,含鋅、鈉等金屬離子的漱口液等。以上的方法常常可以聯合使用。
非口源性口臭往往并非單純口腔問題所能涵蓋,可能涉及一系列復雜的全身性疾病,包括但不限于胃腸道功能紊亂、鼻咽喉炎癥、肝膽系統疾病以及內分泌失調等。面對這種情況,患者不能掉以輕心,而應盡快前往醫院進行專業且全面的檢查,以便準確鎖定病因。只有在對癥治療的基礎上,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口臭問題,恢復口腔的清新與健康。
中醫藥治療口臭也有較為明顯的優勢和效果。根據《口臭中醫診療專家共識(2023)》,對于偶然發作、病情較輕、有明確非病理因素的口臭,可以采取中藥漱口液、中藥藥茶及相關中藥含服等簡便方法緩解或消除癥狀;對持續發作、致病因素明確及病程較長的口臭,可采取中藥湯劑、針刺、耳穴壓豆等方法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