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習作
打開銹跡斑斑的鎖,輕輕推開老屋的院門,走進滿是落葉的庭院,眼前,依舊是那棵記憶深處的梧桐樹。梧桐樹的根須交錯盤旋著,地上隆起了一個小土包,稀疏的葉片已經泛黃。恍惚間,美好的回憶浮現在眼前。
梧桐·掃把
十年前,老屋院子里的梧桐樹還只是碗口粗細。晚上,爺爺倚著梧桐樹,坐在青石凳上,悠閑得很。爺爺常常講過去的事給我聽,他說,這棵梧桐樹是他親手栽下的。梧桐樹遮風擋雨,是我們家的恩人。
每天清晨,爺爺都會起個大早,給梧桐樹澆水,之后,便拿起掃把清掃院子。我總會在掃把的窸窣聲中醒來,往窗外一看,院子已被掃得干干凈凈。掃完自家的小院,爺爺又會去幫助鄰居。“早,又來幫忙啊,真不好意思。”鄰居叔叔笑著向爺爺道著早安。“沒什么,閑著也是閑著,不如和你們一起掃。”爺爺笑著回答。鄰居叔叔對我說:“你爺爺啊,我就沒見他睡過一天的懶覺,勤快了一輩子。”回到家里,奶奶說:“你看你,又去多事了。”爺爺聽了,哈哈一笑。隨后,他看著手里的掃把,就像鐵拐李看著自己的寶葫蘆一樣。
金鈴·紙鶴
漸入深秋,梧桐樹結了一樹的“金鈴子”,落了滿院的紫桐花。淡淡的花香在小院里蕩漾開來。而我卻坐在梧桐樹下,一動也不動——前一天,我不小心扭傷了腳,醫生要我在家休養幾天。我坐在院子里,眼前卻滿是小伙伴捉迷藏的身影。
爺爺見狀,輕聲地呼喚道:“孫兒,過來!爺爺教你疊紙鶴。”那時的我還小,不知道紙鶴是什么。只見爺爺拿出兩張白紙,我一張,爺爺一張。爺爺像變魔術一般將白紙折成了紙鶴。我驚訝得說不出話。爺爺見我有了興致,拆開了紙鶴,重新折。爺爺特地放慢了速度,一邊折紙一邊教我。不一會兒,我也折出了一只紙鶴。爺爺夸獎道:“我的孫兒真聰明!”
桐花·花糕
夕陽的余暉透過窗戶,溢滿一屋的金黃。艷紫的桐花似乎怎么也落不完,隨風飄蕩,落到庭院里,落到大門前,落到屋子里。這時,爺爺總會做我愛吃的花糕,粉粉的花糕中夾著蛋黃,嗅著桐花的清香,一口咬下,又酥又甜。爺爺還會多備幾份花糕,讓我送給鄰居。大家品嘗完,都會豎起大拇指,夸贊爺爺的好手藝。印象中,爺爺那和藹可親的笑容,似乎也是甜甜的……
多少年過去了,爺爺已搬到了新居。歲月不饒人,爺爺同老屋一樣,似乎都在變老。爺爺打給我的電話總是比我打給他的電話要多……
紫色的桐花在我的記憶中依舊絢麗,落木蕭蕭的老屋前,依舊挺立著那棵蒼勁挺拔的梧桐樹。
【廣東東莞市虎門外語學校】
點評
小作者以老家院內的梧桐樹為線索,串起了與爺爺有關的三件事:清晨,爺爺打掃自家院子后又幫鄰居打掃;“我”受傷休養時,爺爺陪伴“我”,教“我”折紙鶴;桐花飄落時節,給“我”做花糕,并與鄰居分享。三件小事,表現了爺爺的勤勞、善良、淳樸、慈愛;同時,小作者也借梧桐樹抒發了對爺爺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