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見信如晤。
這封信,由全體夜讀編輯朗讀。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我們想用這樣的儀式感,表達我們的感謝。
10年前的今天,2014年11月28日,人民日報夜讀發出了第一篇文章。從此以后,我們每晚都用一篇夜讀文章對你說聲晚安。3650多個夜晚,3650多聲晚安,十年間的每一個夜晚,我們從未缺席。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很榮幸與你相伴,走過十年。幾個月來,我們收到了數萬名讀者寫下的自己與夜讀的故事。
有人說,人民日報夜讀陪伴他們渡過了人生的難關。讀者小尹(化名)說,高中時自己因為抑郁癥休學,情緒最差的時候,她無意中聽到夜讀音頻中反復出現一句“嗨,我在乎的人”。深受觸動的她決心為了在乎自己的人積極治療。如今,在夜讀的影響下,她也成為一名音頻主播。

一位讀者的手寫信,曾看哭了所有編輯。信中說,正值壯年時,他不幸得了脊髓室管膜瘤,兩次手術后,他躺在病床上意志消沉。人民日報夜讀中的一段話鼓舞了他:“人最大的敵人就是你自己,只有戰勝自己才能面對一切,任何時候,只要還有努力的機會,我們都要放棄埋怨、放棄悲觀,積極地投入到拼搏中。”從此,他振作起來,堅持康復訓練,與病魔斗爭,如今,他已經扔掉了拐杖。
有人說,想要鼓勵一個人時,就會轉發人民日報夜讀給他。有大學生說,備考時會互相轉發夜讀激勵彼此;有一位奶奶說,每晚都會轉發夜讀文章到家庭群,鼓勵孫子孫女;有老師說,高考前一天會給全班同學念一遍寫給高考生的夜讀,為同學們加油鼓勁。
有人說,人民日報夜讀溫暖了人生中的許多個夜晚。一位高鐵線路工人留言說,每天下了夜班都要摘抄一段夜讀發在社交媒體上,已堅持打卡近1300天;有物流工人說,有時為了裝車需要工作到凌晨,每次他都會聽著夜讀音頻回家。
一位自閉癥孩子的母親說,每天等孩子睡了,都要摘抄一段人民日報夜讀,至今已寫了三大本;一位外國朋友留言說,來到中國后,漢語老師推薦他看人民日報夜讀,通過每晚跟讀,他不僅漢語水平提高了,還感受到了很多來自中國的溫暖。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感謝有你,相伴十年。每一天的夜讀,都是我們一起完成的。因為夜讀不僅僅是我們編輯的文章,只有加上你們在留言區寫下的感悟和故事,才是完整的人民日報夜讀。
多少次,你們的留言帶給我們深深的感動;多少次,夜讀下方的互動溫暖了你我。正是你們的鼓勵和支持,讓我們在這十年間不斷努力,不斷前進。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每晚和5700萬人說晚安,是一件浪漫的事,而堅持做這件事10年,是一件特別浪漫的事。10年前,我們抱著“要給更多人送去溫暖和陪伴”的想法出發;10年后,我們初心不改,始終在你身邊,擁抱你的歡笑,也擁抱你的淚水;治愈你的沮喪,也點亮你的夢想。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無論何時,人民日報夜讀會一直在你身邊。
陪你勇敢,陪你生長,陪你向前,陪你度過每個夜晚。
人民日報夜讀全體編輯
2024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