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燈人
匠心獨運,點亮萬千燈火
一年籌備、數百人制作、上千人守護、數百萬人觀賞……當夜幕降臨,豫園燈會華燈點亮,30年來,為各方人士照亮一方天地。有將數月辛勤化作絢爛奪目的燈火的制燈人,也有駐守在不同崗位,保障著燈會安全有序的守燈人,賞燈人則興高采烈地前來游園打卡,記錄美好的瞬間,他們在豫園燈會留下了專屬回憶??梢哉f,豫園燈會30年的不滅燈火,離不開其與人之間的緊密聯系。
如自貢海天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藝術總監李微微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自貢彩燈代表性傳承人、自貢海天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萬松濤,雖然他們身處自貢,卻和豫園燈會結下了深厚的情誼?!鞍滋煸谠@商城里采風,晚上在十六鋪老式木屋的小旅館里畫稿,全部畫完后拿給燈會當時的負責人看,他們覺得不錯,就這樣開始合作了?!被貞浧鸬谝淮闻c豫園燈會的合作,李微微和萬松濤記憶猶新。那是1999年,他們剛在浙江杭州做完國慶50年燈展,打算放松一下,就想到了上海。來到豫園商城,李微微看到商城內裝飾了不少燈彩,他覺得這是一個辦燈會的好地方,經過詢問,找到了當時的負責人,了解了往年燈會的情況,并詢問能不能合作,雙方交談甚歡。
李微微和萬松濤都是學美術出身,當即便開始構思創作畫稿。白天用隨身帶著的相機把豫園商城的角角落落一一拍下,并打印出來,晚上用彩鉛把腦海中的構思描繪于紙上。結合20 0 0年是龍年,他們十幾天里畫了16 個題材,這些新奇的畫稿讓當時燈會的負責人們眼前一亮,最終2000年的燈會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作為燈彩事業的從業者,李微微和萬松濤都很感謝豫園燈會,“豫園燈會的模式非常好,不同的廣場由不同的公司制作,其中涵蓋上海、揚州、蘇州、海寧等地區的公園,大家各展所長。同時,我們抱著學習的態度,在參與的過程中也對各個流派有了更多了解,比如上海、揚州燈彩制作十分精致、蘇州的宮燈做工精細考究……”原先他們的模式,是讓客戶從“菜單”中挑選,經過豫園燈會的合作,李微微和萬松濤改變了原有的模式,開啟了個性化的定制。在一年年的合作中,豫園燈會與海天文化互相成就、互相進步。他們兩位都認為:豫園燈會開啟了中國燈彩的定制化時代。
而對于揚州燈彩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揚州工藝美術大師孫玉波來說,豫園燈會同樣是他人生中不可磨滅的關鍵詞。對于第一屆豫園燈會的“大豬”,孫玉波印象很深,因為此前他從沒有做過如此大型的燈組?!按筘i的長度超過5米,我當時很疑惑為什么要做這么大?!焙髞硭驹谠@商城的中心廣場,看著眼前的人流如織,回到廠里跟工人感慨:“確實需要這么大一只豬才能鎮得住?!痹O計過程非常順暢。從設計到安裝,十多個工人花了近一個月的時間完成,也由此開啟了孫玉波與豫園燈會二十多年的結緣故事。
商城的每個廣場,孫玉波都留下過作品?!爱斔胁薀舭惭b調試完畢點亮時,我會一個人在商城里走上幾圈,在九曲橋上靜靜地待上一兩個小時,既是檢查安全,也是看著數月來的心血最終呈現的效果。那時心中五味雜陳,但更多的是一種莫大的幸福?!倍鄬脽魰?,孫玉波和團隊創作了許多經典作品,不斷推陳出新,更是帶動了豫園燈會整體燈彩制作的發展。
從首屆唯一的主燈組“大豬”,到2024年豫園民俗藝術燈會以《山海經》作為藍本,30年間,10萬余盞來自全國各地的彩燈璀璨點亮,舉辦千余場優秀傳統文化活動,全球近億人次現場參與這一盛世節日,實現了幾百億次的全球傳播量……可以說,一年一度的豫園燈會是上海燈會文化的集中展現。當夜幕降臨,豫園燈會華燈點亮,制燈人數月來的辛勞化作絢爛奪目的燈火,30年間,一場場豫園燈會,串聯起了上海與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文化交流與民俗記憶。
守燈人
燈火守望,見證光影流轉
燈會的璀璨,同樣離不開守燈人的默默守護。
“第一屆燈會就只有一只豬的主燈組,沒想到一轉眼已經30年?!痹@文化商業集團黨委書記、豫園一期執行總裁陳繼東對歷年燈會的記憶如數家珍,令他印象最深也最得意的是2012年的龍年燈會,“玻璃鋼制成的龍頭有光澤,中國紅配色的2012片龍鱗全部閃閃發光。”每年組裝主燈組頭部時,所有工作人員都會在場,凌晨時分,大家一起看著安裝完畢整條龍點亮時,陳繼東直言當時十分激動,幾個月的心血終使巨龍騰飛。
近幾年,陳繼東主要負責整體協調推進燈會各項工作。其中的安保工作雖然他已輕車熟路,但從燈組安裝開始,他的神經也隨之高度緊繃,每年春節他都是在燈會現場度過的。每次燈組安裝都是在晚上10點以后,又是大冬天,特別寒冷,尤其是在九曲橋兩側安裝燈組,工人還需要下到水里,不一會兒就凍得發抖。裝燈期間陳繼東和同事們一直都陪伴著工人們,在特別冷的日子,他們會提前訂好羊肉湯,供現場所有的工人們驅寒取暖。“雖然只是一碗普通的湯,但在冬夜里卻能溫暖大家的心,是他們的熱度,造就了燈會繽紛的光彩?!边@個傳統一直延續至今。
1998年虎年新春元宵期間,豫園燈會首次開啟了分時售票,并在1999年兔年新春首次封城售票。那時對于豫園股份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范志韻來說,印象最深刻的莫過于她帶領著一批青年志愿者,為購票游客兌換一個個元宵燈籠。她與來自各兄弟公司的青年團員們在悅賓樓門口的民間藝人一條街一字排開,幾萬個燈籠沒多久就兌換完了。令她感慨頗多的是:“12點后,總指揮帶著大家一起復盤,大家吃著一碗熱騰騰的湯圓,再沒有比這更好的味道了。”
還有默默守護群眾平安賞燈的駐滬武警某部的軍人們,負責燈會安保工作的豫園派出所的警察們以及黃浦區車站消防救援站的消防員們……30年來,守燈人為豫園燈會增添了安全和安心,讓燈火得以長久不滅。
賞燈人
流連忘返,共賞燈火輝煌
關于豫園燈會之美,賞燈人們的記憶是最為直接有效的說明?!拔覀儚摹渡虾@夏陥蟆飞峡吹皆@燈會30年的征集信息,我對老伴說我們拍了那么多照片,從硬盤里找找看?!?1歲的顧采芳介紹道,“2009年五谷豐登的主題特別突出,2014年主燈組的那匹馬特別有精神……”2015年,他們還白跑了一趟,“那時還有點疑惑:今年怎么沒有燈會,后來才知道是沒有舉辦?!崩习閺埫靼衙磕昱牡恼掌急4嬖谝苿佑脖P里,這些年拍的照片裝滿了一個又一個。
而從小在老城廂長大的陳玨,則對豫園燈會有著深厚的情感。2011年開始,她每年都會來豫園燈會并在主燈組前拍一張全家福,既是定格記憶也是回味往昔。豫園商城就是她兒時最常來的地方,豫園老街、中華路都是再熟悉不過的了?;楹箨惈k搬到了虹口,后續多年沒有再來過。2010年大兒子滿月時,按傳統要過橋,陳玨就想到了豫園九曲橋,隨之又萌生了每年來豫園燈會拍全家福的想法。一轉眼,與豫園燈會的合影已經有了十幾張,照片里也多了二寶。
到了同濟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對外漢語教師林希這里,豫園燈會便搖身一變,成了閃亮“漢語橋”的明星。20 07年從德國回國后,林希常來看豫園燈會,2021年,她通過“漢語橋”線上漢語研習營,向一百多位留學生介紹豫園燈會。此后,她每年都會通過線上與海外學生分享豫園燈會照片,讓他們真切感受到中國燈彩文化的魅力?!皣獾臒魰?,沒有像豫園燈會這樣大規模并且有鮮明主題的。但早年科技不像現在這么發達,只通過言語描述,學生們很難想象中國燈會的盛況。”線上“漢語橋”辦了3年,林希的分享也持續了3年,還有不少學生上完課后實地來到了豫園,看到2024年豫園燈會首次“出海”,林希非常高興:“我希望上海豫園燈會越辦越好,到更多的國家去辦展。讓世界了解中國,促進各國民間的文化交流,增加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為世界和平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