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博主“山取畫材”兩次獨闖哀牢山收集材料的視頻獲得了超700萬點贊。不少網友驚嘆于畫面呈現出的驚險,還有人稱“感覺像是看一部探險恐怖片”。10月5日,“哀牢山存在大地磁場強度異常的現象”登上微博熱搜,再度引發(fā)網友熱議。
實際上,哀牢山,不是一座山,而是一片橫亙在云貴高原與橫斷山脈分界線上綿延數百公里的群山。哀牢山位于云南省中部,跨越云南省楚雄州、玉溪市、普洱市等州市,全長約500公里,是云南省東西兩半部氣候的分界線,享有“生物基因庫”“中國天然氧吧”的美譽。
這里保存了世界同緯度面積最大、人為干擾最少、最完整的亞熱帶中山濕性常綠闊葉林生態(tài)系統,有高大喬木參天,有低矮灌木遮地,有苔蘚蕨草遍附樹枝,還有藤蘿枝蔓隨處纏繞攀爬。
1988年,經國務院批準,哀牢山保護區(qū)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地跨云南3州(市)6縣(市)。哀牢山脈中段和北段,是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這里不僅是數以百萬計珍貴野生動植物的家,也是它們的庇護所。這里還是云南省重要的秋季候鳥遷徙通道之一,整個轄區(qū)鳥類資源非常豐富。
中國科學院版納植物園哀牢山生態(tài)站原站長、云南省科普教育基地聯合會理事長劉玉洪在哀牢山地區(qū)工作、生活了四十多年,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往年每逢節(jié)假日期間,景區(qū)都會吸引大量游客,只是過去并未引起關注。他認為今年哀牢山之所以會顯得更火,部分歸因于短視頻平臺的傳播效應。
劉玉洪強調,哀牢山雖具有一定的原始性和神秘感,但并非如網絡傳言般玄乎。他介紹稱,哀牢山山脈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地段西坡有普洱市,東坡有楚雄州和玉溪市,兩地居民長年通婚、走親戚,因此頻繁穿越山脈,長年累月下來早已形成了多條相對安全的穿山小徑,過去還有馬幫往返兩地?!坝袝r候我在普洱,有工作要去玉溪時,也會選擇步行穿越哀牢山?!彼f。
不過,劉玉洪表示,哀牢山的原始森林部分由于森林茂密、氣候多變,對于不熟悉地形的人來說存在較大風險,因此進入時必須要有熟悉地形的向導陪同。同時,他提醒,哀牢山部分區(qū)域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禁止游客進行探險或旅游活動。
除哀牢山之外,“小眾”景點大眾化正逐漸成為一種趨勢。
根據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國慶節(jié)假日7天,全國國內出游7.65億人次,同比增長5.9%,較2019年同期增長10.2%;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7008.17億元,同比增長6.3%,較2019年同期增長7.9%。據此推算,“十一”國慶期間人均旅游消費約為915.84元。
多家旅行平臺的數據顯示,國內旅游市場進一步展現出下沉趨勢,二三線及以下城市居民出游消費呈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以往相對“小眾”的旅游景點如今已逐漸走進大眾視野,不再小眾。此外,錯峰出游已成為旅游市場的新常態(tài),游客更傾向于選擇靈活多變的出行方式,以規(guī)避旅游高峰期的人流擁堵。
在2024年國慶期間,游客對于“性價比”的追求日益凸顯。隨著機票、酒店等旅游供應量的日益充足,市場競爭愈發(fā)激烈,高性價比已成為出行首選。
專家表示,與去年及2019年同期相比,當前旅游已不再局限于傳統的高等級旅游景區(qū),而是在全域旅游發(fā)展的大背景下,縣域、鎮(zhèn)村、郊野等區(qū)域也逐漸成為新興的旅游空間。各地在推進旅游發(fā)展的過程中,已經摒棄了傳統的景區(qū)思維模式,轉而從整個旅游目的地的角度出發(fā),全面提升旅游吸引力。
對于今年“小眾”景點爆火現象,另有專家認為,當下游客的消費心態(tài)和消費取向已經發(fā)生了改變,當“不是著名景區(qū)去不起,而是小眾目的地更有性價比”宣言被普遍認同之后,游客也更傾向于選擇自然和人文更原生態(tài)、性價比更高的地方。這種轉變使得一些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地方突然受到大眾廣泛關注,從“小眾”升級為“大眾”旅游目的地。

“基于中國的人口基數和消費市場基數,即便再‘小眾’也是‘大眾’,一旦爆火,就會出現‘人從眾’,這也是造成‘小眾也擁堵’的根本原因?!彼f。
張先生在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qū)漠河市經營著一家民宿,他說,這個“十一”假期他們客源不斷,幾乎天天滿員,同時周邊較小民宿的客流量也頗為可觀。他認為,與去年相比,今年到訪漠河北極村的游客數量明顯增加。
在中國最后一個通公路的縣城西藏墨脫縣,當地的旅游業(yè)在今年“十一”期間創(chuàng)下了歷史新高。墨脫縣文化和旅游局局長李振對媒體表示,9月30日至10月6日期間,該縣共接待游客19291人次,同比增長61.37%;旅游總收入1456.51萬元,同比增長102.85%。據他介紹,墨脫縣的主要客源地排名依次為四川、廣東、河南和北京。
李振表示,今年眾多名人的到訪為墨脫帶來了高關注度與客流量提升。
他說,一直以來墨脫在游客心目中披著一層神秘的面紗,同時,該地區(qū)憑借著自身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從巍峨聳立的南迦巴瓦峰(海拔高達7782米)到低洼的河谷地帶(海拔僅數百米),有著極為豐富的生態(tài)多樣性與獨特的自然景觀。
新疆阿勒泰地區(qū)同樣表現出色,得益于《我的阿勒泰》短劇的爆火,該地區(qū)在經歷過暑期的爆火之后,又在“十一”期間延續(xù)了熱度。
阿勒泰地區(qū)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局長德麗達·那比告訴媒體,2024年10月1日至7日期間,阿勒泰地區(qū)累計接待游客182.73萬人次,同比增長13.29%;實現旅游收入17億元,同比增長16.86%。
與此同時,隨著游戲《黑神話:悟空》爆火,“跟著黑悟空游山西”成為熱門玩法,并成為社交媒體的熱門話題。其中,山西臨汾隰縣小西天景區(qū)因容納面積小、游客量激增,導致參觀等候時間長,曾一度被游客喊“差評”。當地政府不僅寫了一封誠意滿滿的《再致小西天廣大天命人的一封信》,還迅速行動起來——副縣長在景區(qū)現場為游客唱歌、文旅局長扮演“唐僧”、縣公安局局長在一線辦公解決問題……9萬人的隰縣舉全縣之力,6天假期接待游客近9萬人。
在不少業(yè)內人士看來,今年“十一”期間,相較于以往的“特種兵”式出行,錯峰出游避開“人從眾”,逐漸成為新常態(tài)。
攜程數據顯示,受旅客隨性出游及臨近價格變動因素影響,國慶假期,旅客平均提前預訂天數從2023年的6.8天下降到2024年的6天,近三成旅客選擇出行當天預訂或提前1天預訂。
在消費層面,雖然出行的人更多,但機票與酒店價格均出現了明顯的下降趨勢。攜程數據顯示,今年“十一”期間的機票平均支付價格同比下降了約10%,高星級酒店均價同比下降了15%。飛豬平臺也顯示,國內機票、酒店預訂均價同比去年分別下降約13%、6%。
此外,途家民宿數據也顯示,今年“十一”期間,熱門城市民宿量漲價跌:預訂量同比去年小幅上漲,預訂價格同比便宜近兩成。
值得關注的是,在今年“十一”期間,三亞酒店的降價現象也引發(fā)了大量關注。
在海南三亞市吉陽區(qū)半山半島從事中高端民宿業(yè)的羅先生表示,今年國慶期間他們民宿業(yè)務表現并不佳。他原本計劃在國慶前提高房價,但直至9月30日仍未見市場有回暖跡象,因此只能按照淡季價格出售節(jié)慶期間客房。然而,即便如此,民宿仍有空房未被預訂。

去哪兒提供的數據顯示,國慶期間三亞酒店已預訂房間的平均實際支付價格,較去年同期下降了20%左右,其中高星級酒店降價幅度近30%。此外,在今年國慶最具性價比的熱門Top10城市中,就出現了海南陵水、海南三亞。
專家認為,機票價格的下降主要歸因于遠途游的減少、近郊游的增多,以及高鐵、自駕出行客群的增加。而中高端酒店的降價則主要是由于客源不飽和導致的競價優(yōu)勢喪失,以及平替性住宿產品的增多和價格親民化。他認為這是旅游消費回歸理性的一種表現,游客更加追求高性價比、便捷舒適的平價住宿產品。
近年來游客對旅游產品的品質要求不斷提高,更加注重產品的文化內涵、品質和服務質量,以及消費時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場景氛圍,這種需求牽引著旅游產品快速升級和創(chuàng)新。
專家表示,當前文旅市場面臨最大的挑戰(zhàn)是如何實現旅游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創(chuàng)新旅游資源、文化資源的保護利用模式。他說,這要求我們在保護旅游資源和文化資源的同時,既要避免資源浪費,也要防止因過度利用而造成的資源破壞。因此,探索旅游資源保護與利用的良性機制以及傳統文化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模式顯得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