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疏云,蒼蒼晴空,冬日的忻州市西馮城村寒意漸濃,位于此處的山西兮玥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菊花種植基地卻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這幾日,菊花種植大棚內田白菊長勢喜人、菊香四溢、美不勝收,工人們正興高采烈地穿梭在花海中,手法嫻熟地采摘一朵朵清香撲鼻的田白菊。
“白菊花適應性強,喜陽光,忌低洼積水,具有一定的耐寒力,生長適溫為15℃~25℃。我們的大棚是溫室暖棚,可一年四季種植,開花周期在120~150天。每枝菊花均價在0.53左右,趕上好行情,一棚菊花能收入10多萬元。目前,我們種植的菊花全部銷往本市花店及周邊縣市,可以說是供不應求。”山西兮玥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志斌高興地說。
據了解,兮玥農業是西馮城村為了發展鄉村經濟引進的一家從事農業開發的民營企業,企業現有9個菊花大棚,占地約1.4萬平方米,有白善、金誠、優香3個白菊品種和金菊、關玉2個黃菊品種,畝產量約13萬枝。該公司長期雇用了5名工人打理大棚,農忙時需要20多人同時干活,有效帶動了周邊村民就近務工,實現就業增收。
村民劉大爺今年65歲,兒女都在外打工,對于菊花大棚這份工作,他非常滿意:“以前我一直在外地打工,自從村里搞起了菊花種植,我就來大棚干活了。離家近,也不辛苦,一天能掙一百多元,很不錯。”
近年來,西馮城村黨支部牢固樹立“圍繞振興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振興”的發展理念,積極盤活土地資源,采取“黨支部+龍頭企業+農戶”發展模式,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種植,村委會通過土地流轉,引進特色農業種植,促進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
走進西馮城村的星宇生態農場食用菌種植基地,蘑菇大棚溫室內,堆得像小土包一樣的菌包已經長出了一片片肥厚的蘑菇。據星宇生態農場負責人南亮星介紹,該基地今年新租賃了土地,占地面積達到5畝,種植的品種包括香菇、平菇、雞腿菇、黃金菇和紅平菇等十幾個品種。
“香菇的生長周期相對較長,菌棒發菌需要3個月左右的時間,但出菇卻很快,七八天就能長大。”南亮星表示,在售價方面,香菇的市場批發價為每公斤20元,零售價則在26~30元之間。而平菇作為大眾化產品,批發價格雖然較低,但銷量卻比香菇大得多。此外,黃金菇等緊俏品種的市場售價也相對較高。目前主要是通過華美超市、農貿市場以及各大飯店進行銷售,也有小商小販上門取貨,基本上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
“經過1年的發展,食用菌種植技術逐漸成熟,我正在號召更多村民一起種植食用菌,且免費提供技術支持。現在,我們的年銷售額約10萬元,能帶動周邊20余人增收致富。”下一步,南亮星計劃再增建幾個高標準大棚,開發食用菌深加工、保鮮儲存和冷鏈物流業務,進一步擴大規模,壯大食用菌特色產業。
如今,一朵朵小小的蘑菇正在西馮城村這片土地上茁壯成長,它們不僅撐起了一片片“致富傘”,更成為鄉村振興的新亮點。
“未來,西馮城村將充分結合村情實際,緊跟現代農業發展趨勢,探索延長產業鏈、提升產品附加值的特色種植路徑,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持續促進農民增收,推動鄉村振興。”西馮城村黨支部書記王富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