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強代表國務院,向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在稅收安排方面,報告指出,今年要落實好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重點支持科技創新和制造業發展。稅收如何賦能提效,也成為代表委員們熱議的內容。
作為全國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試點單位,太平鳥集團目前正在積極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而國家出臺的支持科技創新企業的稅費優惠政策,也讓太平鳥集團受益良多。
全國人大代表、太平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江平介紹,“加快轉型對于一家科技時尚公司是發展趨勢。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希望國家能出臺更多扶持科技創新的政策,幫助企業加快轉型步伐。”
為提高企業創新動能,我國不斷優化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2023年3月,國家將符合條件的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75%統一提高到100%,并作為制度性安排長期實施。同時,新增7月預繳申報期作為政策享受時點,引導企業更快更好加大研發投入。
當前,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作為推進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政策之一。企業研發投入越多,減稅就能越多,這有利于引導企業逐步形成政策引導—研發投入—效益提高—加大研發投入的良性循環模式。
“根據我們的測算,近三年,公司已經累計享受研發費加計扣除超8300萬元。”全國人大代表、江門市科恒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恒股份”)光電材料事業部技術經理丁雪梅表示。
在稅收、人才、科技等多項政策支持下,科恒股份得以專注研發創新,目前已攻破多項行業“卡脖子”問題,實現了20多項核心技術的突破,并擁有專利200多項。
“近年來,新能源材料成為熱門產業,我們希望加大研發力度實現技術突破,這將進一步發揮‘新材料+裝備’雙驅動優勢,為行業發展提供更多解決方案。”丁雪梅表示。
據悉,作為一家高新技術企業,科恒股份也符合享受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加計扣除政策要求,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司的經營成本。“看到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落實好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重點支持科技創新和制造業發展,我們對未來的發展也充滿信心。”丁雪梅說。
在此背景下,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為科技創新賦能提效,成為企業家代表的共識。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賽力斯集團董事長(創始人)張興海表示,集團從一根彈簧走到今天,38年來一直堅持創新驅動。
張興海介紹,2023年,賽力斯集團研發投入共計44.58 億元,其中稅費優惠享受了5.96 億元。得益于多維發力,公司在新能源汽車及核心三電(電池、電驅、電控)的技術研發上不斷提速。
“當前我國正加快由新能源汽車向智能汽車的過渡發展,國家也出臺很多配套措施,其中重點支持科技創新和制造業發展的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將為國產汽車產能升級和產業轉型提供有力幫助。”張興海說。(來源:中國經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