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是美麗的,我知道,因為我不但是北京人,而且到過歐美,看見過許多西方的名城,假若我只用北京人的資格來贊美北京,那也許就是成見了。
我知道北京美麗,我愛她像愛我的母親。一九四九年年尾,我回到故鄉北京。我已經十四年沒回來過了。雖然別離了這么久,我可是沒有一天不想念著她。不管我在哪里,我還是拿北京作我的小說的背景,因為我閉上眼想起的北京是要比睜著眼看見的地方更親切,更真實,更有感情的。這是真話。
到今天,我已經在北京住了一年。在這一年里,我所看到聽到的都證明了,新的政府千真萬確是一切仰仗人民,一切為了人民的。只就北京的建設來說,證據已經十分充足了。讓我們提出幾項來說吧。
一、下水道。北京的下水道年久失修,每逢下大雨,就應了那句不體面的話:“北京,刮風是香爐,下雨是墨盒子。”北京市人民政府自從一成立就要洗刷這個由反動政府留下的污點,一方面修路,一方面挖溝。我知道,在十幾年抗日與解放戰爭之后,百廢待舉,政府的財力是不怎么從容的。可是,政府為人民的福利,并不因經濟的困難而延遲這重大的任務。各城的暗溝都挖了,雨水、污水都有了排泄的路子。北京再不怕下雨;下雨不再使道路成為“墨盒子”。
二、清潔。現在,北京像一個古老美麗的雕花漆盒,落在一個勤勉人手里,盒子上的每一凹處都被收拾得干干凈凈,再沒有一點積垢。真的,北京的每一條小巷都已經清清爽爽,連人家的院子里也沒有積累的垃圾,因為傾倒穢土的人員是那么勤謹,那么準時必來,人們誰都愿意逐日把院子里外收拾清潔。美麗是和清潔分不開的。這人民的古城多么清爽可喜呀!我可以想象到,在十年八年以后,北京全城會成為一座大的公園,處處美麗,處處清潔,處處有古跡,處處也有最新的衛生設備。
三、燈和水。北京解放了,人的心和人的眼一齊見到光明。由于電廠有了新的管理法,由于工人的進步與努力,北京的電燈真像電燈了。工人們保證不缺電,不停電。這古老的都城,在黑夜間,依然露出她的美麗。那金的綠的琉璃瓦、紅的墻、白玉石的橋,都在明亮的燈光下顯現出最悅目的顏色。而且,電力還夠供給各工廠。同樣的,水也夠用了。而且,就是在龍須溝的人們也有自來水吃啦。
我愛北京,我更愛今天的北京——她是多么清潔、明亮、美麗!我怎么不感謝毛主席呢?是他,給北京帶來了光明和說不盡的好處哇!我只提到下水道和燈、水什么的,可是我的感激是無盡的,因為提到的這些不過是新北京建設工作的一部分哪。
(選自1951年1月25日《人民日報》,文字有刪節)
將這篇文章與《龍須溝》一起關聯閱讀,說說你對作品有什么新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