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通過測定不同提取方法下當歸飲片中阿魏酸的含量來確定其最佳提取方法。采用浸漬法、回流提取法、超聲法、水提法4種常規提取方法制備樣品,選用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測定不同提取方法制成當歸提取樣品中的阿魏酸含量,并以當歸中阿魏酸的提取率為評價指標,對4種方法的提取效果進行比較。結果表明,使用浸漬法在室溫70%乙醇溶劑中浸漬7 d提取當歸飲片中阿魏酸的提取率最高,為0.081%,可在實驗中優先考慮。
關鍵詞:當歸;阿魏酸;提取工藝;含量測定;HPLC
中圖分類號:S567.23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7-2172(2024)12-1153-04
doi:10.3969/j.issn.2097-2172.2024.12.014
Effects of Different Extraction Methods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Ferulic Acid Content in Angelicae Sinensis Pieces
ZHENG Lilong 1, YANG Renjing 2
(1.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Information,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Lanzhou Gansu 730070, China;
2. Agronomy College,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70, China)
Abstract: By measuring the content of ferulic acid using different extraction methods for Angelica sinensis pieces, the optimum extraction method was identified.Four conventional extraction methods were used to make samples in this experiment, including impregnation method, reflux extraction method, ultrasonic method and water extraction method,contents of ferulic acid in Angelica sinensis pieces prepared by different extraction methods were determin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method. The extraction rate of ferulic acid from Angelica sinensis was used as evaluation index,the extraction effects of the four methods were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traction rate of ferulic acid from Angelica sinensis pieces was the highest (0.081%) by immersion method in 70% ethanol solvent at room temperature for 7 days, which could be given priority in the experiment.
Key words: Angelicae sinensis; Ferulic acid; Extracting technology;Determination of content; HPLC
當歸是傘形科當歸屬植物當歸[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1 - 4 ],主要分布于甘肅、云南、四川、湖北、陜西、寧夏、青海、貴州、山西等地[5 ]。當歸能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具有“婦科調經之要藥”“血中之圣藥”的美譽。產于甘肅岷縣的當歸為道地藥材,又稱“岷歸”,其質量上乘,療效最佳[6 - 9 ]。
阿魏酸是當歸含有的非揮發性成分,是當歸所含有機酸的一種,也是當歸質量檢測的重要指標之一[10 ]。阿魏酸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有機溶劑提取法、超聲提取法、超臨界CO2萃取法等[11 - 13 ]。近年來,關于當歸傳統提取工藝的研究成果相繼報道[14 - 16 ]。金汝城等[17 ]對傳統的提取方法加以改進,使用超聲提取法提取阿魏酸,并對工藝進行了優化,其研究表明超聲法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提取工藝。陳象青等[18 ]采用正交試驗法,運用水提法,優選當歸提取工藝,得到了水提效率最高的方法。王萍等[19 ]采用單因素試驗設計與正交試驗設計,以阿魏酸為測定指標,優選出了阿魏酸回流提取的最佳工藝。我們采用浸漬提取法、回流提取法、超聲提取法、水提法等4種方法,選用高效液相法測定不同提取方法所得當歸提取樣品中阿魏酸的含量及提取率,對不同方法的提取效果進行比較研究,以期為今后當歸飲片中阿魏酸的提取工藝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儀器
LC-20AT高效液相色譜儀(日本島津)、HX- 203T電子天平(浙江省慈溪市天東衡器廠)、超聲波清洗機(東莞市科橋超聲波設備有限公司)。
1.2 供試材料
當歸飲片(批號:20230803,購自蘭州安泰堂中藥飲片有限公司)、阿魏酸對照品(批號1135- 24-6,購自寶雞市辰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無水乙醇、甲醇均為市售分析純。
1.3 試驗方法
1.3.1 當歸提取樣品的制備 浸漬提取法:分別稱取3份當歸飲片,每份10.0 g,置于帶塞錐形瓶中,準確加入10倍量70%乙醇,搖勻后靜置,室溫避光放置,分別浸漬7、15、30 d,收集浸漬液并過濾。精密吸取各濾液1 mL 3份,用甲醇定容至5 mL,保存待測。回流提取法:稱取當歸飲片50.0 g,加入5倍量70%乙醇,第1次回流1.5 h,第2次回流1.5 h,合并提取液并過濾。精密吸取濾液1 mL 3份,甲醇定容至5 mL,保存待測。超聲提取法:取當歸飲片制成粗粉,稱取20.0 g,加入6倍量70%乙醇,在60 ℃下超聲0.5 h,頻率為40 KHz,收集提取液[19 ];第2次超聲加4倍量70%乙醇,60 ℃下超聲0.5 h,頻率為40 KHz,收集提取液。合并兩次超聲提取濾液后過濾,精密吸取濾液1 mL 3份,甲醇定容至5 mL,保存待測。水提法:稱取當歸飲片30.0 g,加入6倍量的蒸餾水,回流水提1.5 h,收集提取液。濾渣繼續加6倍量的蒸餾水,水提1.5 h,收集提取液。第3次回流時加4倍量的水,水提1.0 h,合并提取液,抽濾,濾液水浴加熱濃縮至相對密度約1.1 g/cm3,加入無水乙醇使其含醇量達60%,靜置24h后過濾,濾液于蒸發皿中水浴蒸干后得到提取物粉末。精密稱取0.1g提取物粉末3份,加入甲醇并定容于10 mL容量瓶,保存待測。
1.3.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及HPLC前處理 稱取阿魏酸對照品1.0 mg,置于50 mL容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后,稀釋至50 mL備用,制備阿魏酸標準品色譜圖。分別精密吸取5個濃度水平(621.089、307.255、133.847、57.747、10.322 μg/mL)的阿魏酸對照品溶液各20 μL,在HPLC色譜條件下進樣:色譜柱為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流動相為乙腈-0.085%磷酸溶液(17∶83),檢測波長為316 nm,柱溫為35 ℃,理論板數按阿魏酸峰面積計算應不低于5 000,流速1 mL/min。得到阿魏酸標準品的色譜圖。并以濃度為橫坐標,峰面積為縱坐標,計算得到阿魏酸標準曲線。
1.3.3 阿魏酸的含量測定 將4種待測樣品溶液經0.45 μm微孔濾膜過濾后,分別各精密吸取20 μL,注入色譜儀后根據標準曲線計算阿魏酸含量。各提取法均重復3次。
2 結果與分析
2.1 阿魏酸標準品色譜圖及標準曲線
分別精密吸取5個濃度水平(621.089、307.255、133.847、57.747、10.322 μg/mL)的阿魏酸對照品溶液各20 μL,在HPLC色譜條件下進樣,得到阿魏酸標準品的色譜圖(圖1)。并以濃度為橫坐標,峰面積(AU)為縱坐標,得到阿魏酸標準曲線(圖2)。以色譜峰面積對阿魏酸含量進行回歸分析,結果表明,阿魏酸在0.200~12.400 μg/mL的范圍內與色譜峰面積線性關系表現良好,回歸方程為y=112 295x+30 165.3(R=0.999 9)。
2.2 阿魏酸含量測定結果
試驗發現,浸漬提取法所得當歸提取液為淺黃色,浸漬時間不同的提取液顏色無明顯差異;超聲提取法所得當歸提取液顏色也呈淺黃色,但較浸漬提取液顏色暗;回流提取法所得當歸提取液為黃棕色。各提取方法所得當歸提取液在靜置的過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現了沉淀,其中以回流提取法所得當歸提取液的沉淀最多,為淺黃色;其余提取方法出現的沉淀較少,且均為奶白色。根據阿魏酸標準曲線和樣品的HPLC色譜圖,計算各測定樣品的阿魏酸的含量及提取率,結果表明(表1),阿魏酸的含量以回流提取法最高,為24.151 μg/mL;水提法次之,為21.276 μg/mL;超聲提取法最低,為12.491 μg/mL。而折合藥材中阿魏酸的提取率以浸漬提取法浸漬7 d最高,為0.081%;回流提取法次之,為0.079%;水提法最低,為0.009%。由此可見,以浸漬提取法浸漬7 d當歸中阿魏酸的提取率最高,回流提取法和浸漬提取法浸漬15、30 d條件下對當歸中阿魏酸的提取率較高;超聲提取法的提取率較低,水提法的最低。浸漬提取法中,隨浸漬時間延長阿魏酸的提取率呈遞減趨勢。
3 討論與結論
在本研究中,浸漬提取法、超聲提取法、回流提取法、水提法的當歸提取液在靜置的過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現了沉淀,其中以回流提取法所得當歸提取液的沉淀最多,為淺黃色,其余提取方法所得當歸提取液均為奶白色沉淀。究其原因,可能是當歸樣品存放于室溫條件下,未進行冷藏,排除由于低溫影響當歸某些成分的溶解度而出現沉淀;使用濾紙過濾較為精密,排除有沉淀物未過濾干凈進入提取液中;另外,提取劑均為70%乙醇,有一定的防腐作用,排除樣品在存放過程中出現腐敗現象產生沉淀物。目前該沉淀產生的原因及具體情況有待進一步探索。在水提法中,在提取液中加入乙醇后分離了當歸多糖,剩余提取液蒸干后得到黃白色粉末。
用浸漬提取法(室溫、70%乙醇提取)浸漬7、15、30 d,當歸飲片中阿魏酸的提取率呈依次遞減趨勢,可能是由于飲片中的阿魏酸在溶劑中被提取,達到一定溶解度后便不會再繼續溶出。另外,阿魏酸見光易分解,靜置提取的時間越長,阿魏酸分解的越多,導致提取率下降。在本試驗中,浸漬提取法和回流提取法所提取的樣品中阿魏酸的含量均超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版)規定的最低標準,為合格品。超聲提取法所得當歸飲片中阿魏酸的含量稍低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版)規定,可能有以下幾點原因,一是試驗中操作不嚴謹,有部分提取液外漏,導致阿魏酸的含量有所偏差;二是超聲時間過短,沒有完全將當歸中的阿魏酸提取出來;三是超聲提取的功率固定,不能調整設置[19 - 21 ]。水提法所得當歸飲片中阿魏酸的含量也低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版)規定,分析原因如下,一是由于阿魏酸見光易分解,應該用棕色瓶避光保存,待測樣品未能及時測定、存放時間過長;二是提取過程中操作不嚴謹;三是阿魏酸在水中的溶解度較小[22 - 25 ]。
綜上所述,在選擇當歸飲片中阿魏酸的傳統提取工藝時,可優先考慮浸漬提取法(室溫、70%乙醇提取)浸漬7 d的提取工藝,該方法操作簡單,成本低廉,且阿魏酸的提取率也較高,為0.081%。綜合考慮認為浸漬提取法(室溫、70%乙醇提取)浸漬7 d為當歸飲片提取阿魏酸的最佳工藝。
參考文獻:
[1] 柳利龍,張愛琴,張 環,等. 當歸根際土壤中木霉菌的分離鑒定及拮抗作用[J]. 寒旱農業科學,2024,3(8):774-778.
[2] 李愛堂,楊希文,張金霞,等. 覆膜方式和移栽密度對當歸生長及產量的影響[J]. 寒旱農業科學,2023,2(7):645-648.
[3] 李 麗,王富勝,楊榮洲,等. 品種及種苗規格對當歸成藥期質量和經濟效益的影響[J]. 寒旱農業科學,2023,2(3):239-245.
[4] 國家藥典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M]. 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20.
[5] 張宏意,羅 連,余 意,等. 當歸種質資源調查研究[J]. 中藥材,2009,32(3):335-337.
[6] 顧志榮,王亞麗,孫宇靖,等. 當歸中5種成分同時測定與產地質量評價[J]. 中成藥,2014,36(10):2135-2140.
[7] 衛亞潔,王佳宇,王安冬,等. 當歸的道地性評價研究現狀[J]. 中醫藥導報,2017,23(5):96-98.
[8] 李 曦,張麗宏,王曉曉,等. 當歸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 中藥材,2013,36(6):1023-1028.
[9] 薛文新,華永麗,郭延生,等. 當歸不同藥用部位化學成分變化規律研究[J]. 甘肅農業大學學報,2012,47(1):149-154.
[10] 曹顏冬. 當歸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的分析[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2):93-95.
[11] 岳宏坤,賈會珍,王 俊. 基于超臨界CO2萃取技術的當歸中揮發油提取工藝研究[J]. 安徽農業科學,2010(14):7318-7320.
[12] 田蘇陽. 當歸多糖的提取、化學修飾、抗氧化活性及其結構的研究[D]. 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6.
[13] 趙雪嬌,王海峰,趙丹奇,等. 當歸化學成分的分離與鑒定[J]. 沈陽藥科大學學報,2013,30(3):182-185;221.
[14] 歐陽廣娜. 當歸藥效成分提取研究進展[J]. 實用中醫藥雜志,2011,27(8):569-570.
[15] 黃保駕. 不同提取工藝對當歸中阿魏酸含量的影響[J]. 臨床研究,2013(12):54-55.
[16] 張建強. 藥食同源—岷縣當歸產業發展的新突破點[J]. 甘肅高師學報,2019(2):125-127.
[17] 金汝城,李貴文,馬素麗,等. 當歸中阿魏酸提取工藝的優化研究[J]. 中成藥,2008(4):516-519.
[18] 陳象青,劉 圣,方 焱,等. 多指標正交試驗優選當歸提取工藝[J].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0,16(8):25-28.
[19] 王 萍,趙生俊,張 紅,等. 當歸中阿魏酸提取工藝的研究[J]. 新疆中醫藥,2006,24(3):49-51.
[20] 周伶俐,董永成,申德堰,等. 兩種不同制備方法對斑禿搽劑質量的影響[J]. 湖北醫藥學院學報,2015,34(2):170-172.
[21] 易延逵,陳志良. 當歸提取成分種類與提取工藝相關性的探究[J]. 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10,41(4):335-338.
[22] 韓瑞亭,宋新麗. 超聲法水提當歸中阿魏酸的工藝研究[J]. 黑龍江醫藥,2006,19(1):14-15.
[23] 蔣 偉,王長虹,王崢濤. 當歸提取物的制備工藝及其質量控制[J]. 華西藥學雜志,2010,25(1):87-89
[24] 李建英,叢利利. 當歸的提取工藝研究[J]. 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6):9.
[25] 秦曉宇,李 丹. 多指標正交試驗優選當歸提取工藝[J]. 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3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