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由無源器件構成的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 是未來無線通信的關鍵技術之一,可以有效地提高頻譜效率與降低硬件成本。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 技術可有效地提高頻譜效率,也被認為是未來6G 的潛在關鍵技術。針對多IRS 輔助的下行多天線NOMA 系統開展速率最大化研究。通過求解總用戶組合信道強度最大化問題,得到IRS 反射面的初始相移矩陣,并據此得到用戶的解碼順序;利用拉格朗日對偶變化(Lagrangian Dual Transforming,LDT) 以及二次轉化(Multidimensional Complex Quadratic Transform,MCQT) 將原本復雜的問題簡化為分式優化;利用交替優化方法設計最優的波束成形矢量與相移矩陣。在優化相移時,對每個IRS 進行單獨優化,將原問題轉化為秩的形式進行求解;求解最優波束成形時,可通過二分法獲得最優解。仿真結果表明,提出的設計方案顯著提升了系統的和速率性能。
關鍵詞:智能反射面;非正交多址接入;和速率;相位偏移;波束成形
中圖分類號:TN92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3-3106(2024)12-2865-07
0 引言
隨著移動通信的飛速發展,用戶對高速數據傳輸速率的需求不斷提高,對現有無線網絡的使用造成巨大的挑戰,于是研究者們開始尋求可開發無線傳輸新頻段。此時毫米波通信作為一項極具前景的技術被提出,可以提供大量空閑頻譜來支持高速的數據傳輸,且由于毫米波的波長較短,能夠使用大規模天線克服高載波頻率的傳播損耗[1-2]。
雖然大規模天線可以解決較大的路徑損耗問題,但是毫米波信號仍然容易被人體、樹木、建筑等阻礙物阻擋,限制了毫米波潛力的進一步釋放。近來,由東南大學崔鐵軍院士提出的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技術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IRS 通過在平面上集成大量低成本的無源反射元件,對信號的無線傳播環境進行智能調整,從而提高無線通信網絡的性能[3]。通過無源器件控制信號的振幅及相位,能夠在收發端建立虛擬的視距路徑。因此IRS 的部署能有效克服毫米波易被阻擋以及傳輸損耗較高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