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世界兒童文學背景下的中國兒童文學

2024-12-26 00:00:00方衛平曹文軒馬愛農汪海嵐張明舟談鳳霞趙霞
萬松浦 2024年6期
關鍵詞:兒童

一、外國兒童文學對中國兒童文學及個人閱讀的影響

方衛平(魯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院名譽院長):這是持續了兩年的“貝殼談話錄”的最后一期,我想請大家以外國兒童文學為背景,聊聊中國兒童文學,聊聊它們之間綿長而復雜的歷史與現實聯系,它們之間藝術或文化方面的異同,它們可能的發展趨勢和未來……

大家都是在中外兒童文學傳播、交流、研究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的作家、翻譯家、學者,也可以說都是中外兒童文學交流的“文學大使”。很高興請到各位。

外國兒童文學對從五四前后迄今中國兒童文學歷史發展的許多方面,對我們個人的閱讀史,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我們從這里開始聊聊吧。

曹文軒(北京大學教授,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主任,2016年國際安徒生獎獲得者):毫無疑問,“兒童文學”作為一個明確的范疇概念,一種邊緣清晰的意識形態,是因為西方的輸入——它肯定來自西方。我們現在談論問題,應當堅持在這樣一個前提下進行:是已經處在“自為”狀態之下,而不是處在“自在”狀態之下。如果不這樣界定,那么我們的談論就會變得漫無邊際,這樣的談論也會變得沒有什么意義。任何一種后來被命名的文學樣式,其實早就在各種文化、各種語言中無名存在了,兒童文學也一樣。但談論這種處在自在狀態下的,還沒有被意識到、被命名的兒童文學,意義不大,除非我們從文化學、人類學之類的角度去談論這個問題,而我們現在說的是中國現代兒童文學史——是關于中國現代兒童文學的緣起和發展。我一直不太主張,當我們說到已經被命名為“中國兒童文學”而指出時間節點時,非要說,中國兒童文學早就存在了,然后從古代的、民間的童謠之類的文本向上推,一直推到一個幾乎與天地同時存在的昨天。我更愿意談論已經被命名,已經形成理性概念的“兒童文學”的中國現代兒童文學史。

如上所說,中國現代兒童文學史的開始,無疑與西方概念以及這一概念之下的若干兒童文學文本的輸入有關。命名與未命名,兩者在格局上、質量上、氣象上是根本不可同日而語的。在這里,我們還必須注意到這一點:現代意義上的兒童文學,是在西方文藝復興的光芒照耀之下發現人、女人和兒童之后出現的。這一點也證明:中國兒童文學的誕生與西方現代兒童觀念的輸入有關。

談鳳霞(南京師范大學教授,2024年國際安徒生獎評委):先說外國兒童文學對中國兒童文學歷史的影響:從晚清開始,中國對外國兒童文學的翻譯介紹就風生水起,在五四時期、改革開放以來的新時期和21世紀都形成了幾次翻譯大潮,可以說,外國兒童文學對中國兒童文學的發生發展產生了舉足輕重的影響。這里的“外國”主要是指西方歐美國家,也包括蘇聯和東亞的日本等國。這些國家的兒童文學創作和理論研究都相當豐富,但由于政治、政策和思想風潮的影響,中國對外國兒童文學的引進,在不同時代也有一些不同的傾向和選擇。比如,在20世紀30至50年代,鑒于社會環境和意識形態的考量,對蘇聯兒童文學作品的譯介成為主潮;而在其他時期,對世界多國優秀兒童文學的引進更為豐富多樣。此外,也要看到市場、經濟對外國兒童文學引進的影響。比如,21世紀以來,各大出版社對獲獎的外國兒童文學系列的引進具有廣闊的讀者市場,尤其是兒童小說和圖畫書——世界優秀圖畫書在中國市場占據了大半壁江山,由此引發了人們對中國原創圖畫書的焦慮。

優秀的外國兒童文學的引進,對中國兒童文學的觀念、表現內容以及風格手法等都產生了積極影響,極大地優化了中國兒童文學的質地,拓展了中國兒童文學的格局。比如,五四時期譯介的外國兒童文學中包含的兒童觀或童年觀、教育觀以及兒童文學觀,助推了中國兒童文學現代性的創建。改革開放以來的新時期翻譯的充滿游戲精神的西方兒童文學作品,也強化了中國兒童文學的游戲品格。20世紀末對西方幻想小說的譯介,將幻想小說作為特別的文類在中國加以確立。21世紀以來對圖畫書的大量翻譯,也進一步拓展了兒童文學的傳統體裁分類,將圖畫書作為重要的體裁納入兒童文學行列。

優秀的外國兒童文學為中國作家提供了新鮮的創作范式和手法,包括結構復雜的敘事、角色多樣化和個性化的風格等。這些新元素幫助中國兒童文學作家在創作中探索多樣性和主題深度。此外,外國兒童文學注重情感教育和個性發展的理念——西方兒童文學常常強調個人的成長和自主性、生命的價值——被引入中國兒童文學,促進了教育觀等思想觀念的發展。

不過,我們需要辯證地看待外國兒童文學的影響。外國兒童文學既給中國兒童文學“引路”(帶來了一批跟風之作),也為其帶來了“壓力”——如何創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兒童文學理論,如何彰顯中國童年精神,如何進行中國式童年書寫等,成為近些年學界和業界不斷呼吁和討論的話題,從而也催生了大量立足本土歷史、文化和審美的兒童文學作品,甚至形成了一股立意鮮明的創作和出版風潮。比如,在圖畫書創作方面,中國圖畫書對如何“突圍”和如何“原創”的考量,催生出一批發掘本土特色并在一定程度上自覺擇取和融合外國元素的優秀之作。

方衛平:海嵐老師可以靈活的視角來談談。

汪海嵐(Helen Wang,英國翻譯家,英國皇家錢幣學會副會長):謝謝。大約從2000年開始,兒童文學在中國發展的態勢非常強勁,來自世界各地的海量童書被譯成中文,幾乎囊括所有獲獎的兒童讀物和暢銷書。這一勢頭為兒童文學研究提供了非常豐富的資源。中國讀者有機會讀到過去百年左右全世界范圍最受贊譽的兒童文學作品,而這些都被壓縮到了21世紀的前四分之一時間。對一些人來說,這段時間的外國兒童文學發展呈現出美妙的學習曲線;在另一些人看來,關于如何促進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這段時間同樣是一道美妙的學習曲線。但是,資源太豐富了,也可能讓人淹沒其中。所以我特別欣賞阿甲在做的工作,他教讀者如何把握這些資源,并強調了閱讀環境和建設讀者共同體的重要性。他被授予2022年艾瑞·卡爾“橋”榮譽獎(The Carle Honors),這顯然名副其實。

閱讀中國兒童文學,我有時會與一些非常熟悉之物相遇,以至于我以為它們最初是用另一種語言創作的中國版本。如果做得好,這就像舊瓶裝新酒。如果做得不好,那就是廉價的葡萄酒。或者,偶爾的情況下,酒已經成了醋。

典型的例子可能包括《伊索寓言》的中國圖畫書版本。比如《龜兔賽跑》,它似乎有無數中國版本。這個故事與它在伊索時代的模樣始終差不多。也許是因為這些寓言涉及動物而不是人類,所以它們才如此適宜表現?描繪人類涉及身體特征和文化環境,動物角色則可以繞過這些。總的來說,好故事永流傳。

有的作者在更早的階段受到外國作品的影響,比如朱成梁的《火焰》,重述了西頓關于一個狐貍家庭的故事。在中國童書插畫家中,朱成梁擁有最具國際知名度也最受讀者喜愛的風格。他應該獲得更多國際獎項。《火焰》的插圖很棒,具有電影感且令人回味。我之前并不知道西頓的作品,是通過朱成梁的書才了解了他!

許多中國圖畫書包含有關圖書、作者和插畫家的副文本或附加信息,以指導教師、家長如何閱讀故事。英語圖畫書很少含有這樣的閱讀指南。利茲大學當代華語文學研究中心主任蔚芳淑(Frances Weightman)教授對中國童書中的副文本進行了研究。在翻譯中,這部分常常會被省略,卻可以提供有趣的見解。比如,在甘大勇的《小兔的問題》中,一只小兔向媽媽提問,問題一個接著一個。我對這樣的母子相處場景并沒有多想,但該書導讀中指出,父親只出現在故事的一張照片上,而沒有出現在故事里。

最近,讀薛濤的《小山羊走過田野》,我不禁想起了圣-埃克蘇佩里的《小王子》。這影響了我對這個故事的閱讀嗎?我不確定。

出版商喜歡用“比較書名”(comp titles,簡稱“comps”),這有助于他們向自己的團隊描述這本書并確定可能的受眾和市場。最近,讀劉海棲的《有鴿子的夏天》時,趙霞跟我說,它在語言風格上跟羅迪·道伊爾(Roddy Doyle)的《童年往事》和薩洛揚(William Saroyan)的《我叫阿拉木》相通。我不知道劉海棲是否讀過這兩本書,但把這些作品放在一起來看很有意思。

方衛平:《有鴿子的夏天》出版后,張煒向海棲推薦了《我叫阿拉木》,海棲讀了很多遍,還推薦給了更多寫作的朋友。

汪海嵐:通常,我們并非通過作品本身了解英國作家寫作的靈感,而是在圖書節、采訪或他們的網站等了解。我就是這樣得知,朱莉婭·唐納森(Julia Donaldson)撰文、阿克塞爾·舍夫勒(Axel Scheffler)插圖的圖畫書《咕嚕牛》,受到中國故事《狐假虎威》的啟發,我想作者一定讀過或聽過這個故事的英文版。換句話說,這本暢銷圖畫書,于1999年首次出版,并被翻譯成50多種語言,其靈感來自兩千多年前編纂的《戰國策》中的一段記述。

盡管圖畫書在當前中國童書市場占有重要地位,但它們是一個相對較新的現象。我多次聽到中國讀者說圖畫書“太貴”“字太少”“幾分鐘就讀完了”。換句話說,圖畫書讓他們感到在價格、知識教育和閱讀時長方面有所欠缺。然而,山姆·麥克布雷尼(Sam McBratney)與安妮塔·婕朗(Anita Jeram)創作的《猜猜我有多愛你》成了暢銷書,這說明圖畫書不僅可用作教育和娛樂,還使成人和兒童之間能夠進行各種形式的交流,鼓勵愛的聯結和表達。2015年,郭婧的無字圖畫書《獨生小孩》進入《紐約時報》的暢銷書榜單。另一本暢銷書是余麗瓊和朱成梁合作的圖畫書《團圓》。郭婧這本書沒有文字,所以讀者只能自己看圖去理解。在這樣的情形下,世界各地的讀者讀到的是一個相同的故事嗎?閱讀任何圖書都一樣,我們的個人知識和經驗構成了閱讀的一部分。不管怎樣,譯者很重要。舉個例子,《猜猜我有多愛你》的中文版由著名作家梅子涵翻譯。

張明舟(國際兒童讀物聯盟執委、原主席,生命樹文化促進中心理事長):我認為這種影響是多方面的。一是外國兒童文學為中國兒童文學引入了豐富多樣的題材。比如,科幻題材開拓了中國兒童的想象空間,像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Jules Gabriel Verne)的《海底兩萬里》等作品,激發了中國兒童文學創作者在科幻領域的探索,促使中國出現了如鄭文光的《飛向人馬座》等優秀科幻兒童文學作品;冒險題材的作品,如美國作家馬克·吐溫(Mark Twain)的《湯姆·索亞歷險記》,讓中國兒童文學創作者意識到可以通過描寫兒童的冒險經歷來展現勇敢、探索等精神,進而影響了中國冒險題材的兒童文學的創作。二是外國兒童文學的多種體裁進入中國,豐富了中國兒童文學的體裁。目前,童話、小說、詩歌、散文等體裁逐漸在中國兒童文學領域發展壯大。三是引入新的創作手法,如象征手法、夸張手法等,給中國兒童文學創作帶來了新的思路。四是兒童觀方面。西方尊重兒童、以兒童為本位的觀念的引入,促使中國兒童文學創作者開始關注兒童的內心世界、情感需求和個性發展,不再僅僅將兒童視為被動的接受者或成人的附屬品,而是具有獨立人格和思想的個體。許多中國作家開始以兒童的視角去創作,努力貼近兒童的生活和心理,創作出了真正符合兒童特點和需求的作品。五是外國兒童文學理論的引入,為中國兒童文學理論的建設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和借鑒。六是推動兒童文學的出版。安徒生童話等外國兒童文學作品在中國的廣泛傳播,激發了出版社對兒童文學作品的出版熱情。

趙 霞(浙江外國語學院副教授,浙江省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主任):中國兒童文學有它自身獨特、深厚的文化積淀和藝術傳統,與此同時,中國兒童文學在現代、當代的發展,也離不開朝向外國兒童文學的藝術交流、吸收和學習。外國兒童文學的傳入為中國兒童文學的現代革新提供了最初的藝術啟蒙契機,也為其提供了從藝術觀念到藝術手法的多方面的學習參照。外國許多優秀兒童文學的藝術經驗、精神等,已經融入中國現代兒童文學的文化血脈。安徒生、林格倫、《彼得·潘》、《長襪子皮皮》等,這些外國經典兒童文學作家、作品的名字,在中國一樣家喻戶曉。

我們應該看到,中國兒童文學的現代性和現代化進程,必然要經歷這樣的學習、轉化和吸收。十多年前,我參與《中國兒童文學大系》的增補工作,因為負責童話卷的增補,遍讀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發表、轉載的中國童話作品,曾有一個有趣的發現:一些風格比較活潑的中國童話故事,會傾向于給角色、地點等取西語風格的名字,如狄尼、希爾、波比、蘿里、琳達、施耐爾等。我以為,這是一種試圖通過名字的轉變,將西方兒童文學某種活潑的童年美學“嫁接”到中國兒童文學的藝術樹干之上的初步嘗試。作者很可能并未自覺意識到這一點,但其選擇的“下意識”乃至“無意識”,可能也更典型地體現了西方兒童文學對中國讀者和寫作者的深刻影響。近二十年來,受到外國兒童文學的積極影響,頑童形象逐漸成為中國當代兒童文學寫作中得到肯定的一類基本形象,童年時期充滿創造力、顛覆力的生命狀態和能量,也在原創兒童文學的閱讀和創作中日漸得到認可。在這一過程中,中國兒童文學的藝術容納力、表達力實現了新的重要拓展。

我們今天不斷思考、談論的中國現代、當代兒童文學,本身就是一種融合了本土傳統和世界營養的文學產物——對任何一種健康的文學形態來說,這樣的對外學習和交流都不可缺少。

方衛平:那么咱們再來談談外國兒童文學作品在個人閱讀中的記憶或影響。

曹文軒:我閱讀過的外國兒童文學作品有《湯姆·索亞歷險記》《吹牛大王奇游記》《木偶奇遇記》《柳林風聲》《夏洛的網》《草原小屋》《小王子》等,當然還有安徒生(Andersen)、林格倫(Lindgren)的作品。但,它們在我的閱讀總量中只是九牛一毛、滄海一粟。我對兒童文學閱讀的興趣,相較于我閱讀哲學、世界成人文學經典以及種種雜書的興趣,非常有限,極其有限。我從寫作兒童文學的那一天開始,就非常清醒地告誡自己:寫兒童文學不能只讀兒童文學,可以適當降低兒童文學的閱讀量。因為在我看來,從事寫作的功夫,只有很少一部分可以依托兒童文學而獲得。感受到兒童文學的調調,知道兒童文學的一些禁忌,這就夠了。寫好兒童文學的功夫,是且一定是在對哲學、世界成人文學經典、各種雜書的終身沉浸中練就的。我甚至有一種判斷一位兒童文學作家的格局大小和未來前途的非常個人化的方式:看他書房里陳設和擺放的是什么書。如果他的書房里只有或者說大部分是兒童文學作品,那么這個作家就可能在我心中被視為一個不會有大格局、有光明前途的兒童文學作家。我沒有看到過安徒生的書房,也沒有看到過馬克·吐溫和懷特(E. B. White)的書房,但我相信,他們的書房一定不會只是兒童文學作品占滿空間。

兒童文學的特殊性,其實非常有限。適當注意語詞的深度,要考慮到兒童的好奇心,呈現這個世界時不能像成人文學那樣肆無忌憚,要有適當的遮蔽等。我還是那個根深蒂固的觀點:兒童文學是文學。最近看《巴黎評論》,其中有對懷特的采訪,我看罷極其驚訝,因為他的回答與我這些年在多個場合和文章中的表達如出一轍。我之前只是看他的作品,一直沒有聽到過他的言論。他在說到《夏洛的網》時說道,他在寫作這些后來被我們當成兒童文學經典的作品時,從未在構思和寫作過程中明確閱讀的對象是兒童,他說,就像他寫成人文學作品一樣,他考慮的都是文學性問題。他說,如果在寫作《夏洛的網》這樣的作品時“換擋”,那么很有可能最后弄斷換擋桿。他承認兒童文學作品與成人文學有區別,但在他看來,這些區別微不足道。他甚至并不在意語詞的深淺度,在他看來,他在寫作所有作品時,本來就沒有太深的語詞;其次,他認為孩子有可能反而喜歡讓他們為難的詞:“我把難詞扔給他們,他們一反手就擊球過網了。”能寫出《夏洛的網》這樣的作品,在一個只讀兒童文學作品的人那里,我估計其可能性幾乎為零。

方衛平:的確,常常就是這么回事。

馬愛農(人民文學出版社編審,兒童文學翻譯家):我從小就非常熱愛并閱讀了大量優秀的中外兒童文學作品,這對我后來順利地進入兒童文學翻譯領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我的職業生涯里,我得以接觸到更多充滿童真的作品,較之自己的孩提時代,我又可以從中西文化的視角比較全面地審視兒童文學,尤其是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陪孩子一起讀童書、讀繪本,我的身份既是一個翻譯者和從業者,同時又是一個母親,甚至內心里還是一個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我體會到真正優秀的童書,是可以被不同年齡段的讀者同時閱讀的,就像我們在說作為童話大師的安徒生,他的許多作品,雖然是寫給孩子的,但成人閱讀也毫不違和,也能從中讀到非常深刻的內涵。

我個人非常喜歡美國的一位繪本作家謝爾·希爾弗斯坦(Sheldon Alan Silverstein),他的身份很多元,既是詩人、插畫家,又是劇作家、作曲家和歌手,他也被認為是20世紀最偉大的繪本作家之一,他的繪本《失落的一角》《愛心樹》等作品被翻譯成30多種語言流傳世界各地,全球銷量近2億冊。

他畫得非常簡單,幾乎談不上什么繪畫技巧。一個圓,缺了一角,它要出發去找那失去的一角……一棵樹,愛上了一個小男孩,不惜獻出自己的全部,只為小男孩能夠得到快樂……這些故事看起來簡簡單單,文字毫無難度,甚至只有只言片語,卻能激發讀者最大限度的思考:什么是愛,什么是自我的完整,什么是缺憾,什么是完美。孩子在幼年時代讀到這些,感受到的是故事的趣味。隨著年齡增長,他們會反復回味起這些故事,并從中解讀出越來越多的深意,這是無國界、無齡感兒童文學。

好的故事灌溉了童年,能給人持續一生的養分,這就是我心目中真正深邃和了不起的兒童文學。

張明舟:童年時閱讀的安徒生童話,讓我對外面的世界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和向往,培養了我對閱讀的濃厚興趣。這種對閱讀的熱愛以及通過閱讀探索世界的渴望,使我在后來的人生經歷中不斷與書籍和文字打交道。在接觸到國際兒童讀物聯盟的相關活動后,我被這個組織所倡導的理念——通過兒童讀物促進國際理解、維護世界和平——深深打動,從而選擇進入國際兒童讀物領域工作。這成為我職業生涯的一個重要轉折點,讓我從原本的外交、旅游等領域轉向了兒童閱讀推廣和國際兒童讀物相關的工作并獲得國際組織的認可:因為較為廣泛的閱讀讓我積累了豐富的兒童文學知識和跨文化的理解能力。

談鳳霞:我對于外國兒童文學的大量閱讀始于研究生時期,之前缺乏閱讀資源和信息,所以起步較晚。現在的孩子很幸運,從小就可以接觸豐富的外國兒童文學讀物。二十多年來對外國經典和當代優秀兒童文學的持續閱讀和跟進,極大地拓展了我個人的閱讀視野,激發了我對中外兒童文學進行比較研究的興趣,也不斷促進(有時是調整)我對兒童文學諸多核心問題的思考,且催發了我對兒童文學創作和翻譯的涉獵。可以說,外國兒童文學是吸引我對兒童文學進行多方位探索和介入的一塊磁鐵。

趙 霞:我個人在二十多年前進入兒童文學的專業領域,那時我們有一個專門的兒童文學資料室供大家自由借閱,我曾發愿要把里面的兒童文學書都看一遍。當然后來沒能實現。當時資料室收藏了許多經典的外國兒童文學作品,我是在那時開始較為系統地閱讀外國兒童文學,許多作品對我有深刻的影響。我是在閱讀《安徒生童話全集》《小飛人卡爾松》《小王子》《講不完的故事》《魔戒》等作品的過程中,兒童觀和兒童文學觀一再經受打磨和鍛造。初入兒童文學專業之門的那些年,受到外國兒童文學的影響,我一度對兒童文學的游戲美學異常著迷,它在我后來的兒童文學藝術認知中占據了很重要的位置。今天我依然認為,以審美的方式深入理解、呈現、建構、引導童年時代與游戲密切相關的生存狀態和生命能量,是現代兒童文學的根本藝術職責之一。

二、中國兒童文學有什么樣的獨特性

方衛平:人們常說,相較于一般文學,兒童文學的文學、文化通約性是最大的。但是,我們仍然能夠感受到,由于歷史、現實、審美等方面的原因,中國兒童文學在總體上仍然具有一些自己的獨特性。

曹文軒:這種廣義的獨特性,主要體現在那些寫中國生活、中國經驗的兒童小說之中,也就是那些寫“看到的”“聽到的”,再加上“想到的”那批作品中。而寫“想到的”童話等,我實在看不出什么“中國的”獨特性。這也許很正常。我們為什么要在意這種廣義的獨特性呢?我不太清楚,一個英國或法國兒童文學作家是否在意其作品的英國或法國獨特性。但一個作家,無論是寫小說,還是寫童話、兒童詩,都必須講究自己作品的個人化的獨特性:獨特的故事、獨特的語言、獨特的意境及獨特的敘述方式。

汪海嵐:如何回答這個問題?它是多感官、多階段的,有其復雜性。這里有許多少數民族、廣闊的領土、不同的地理特征和氣候,有古代與現代的對比,當然也有某些永恒之物。中國文學有其豐富的背景,離不開歷史、哲學和詩歌。也許,中國兒童文學的獨特之處正在于它的多樣性?

有時我感到很有意思:為什么一個中國故事會因為引入一件讀者絕對想不到的事情而完全改變。例如,在韓青辰的《因為爸爸》中,我們讀到一半多的時候,突然發現了一些如此重要的事情,以致于我們得重整原來的想法。

我還發現有些奇怪的場景和概念。比如,在陳丹燕的小說《我的媽媽是精靈》中,當一個小女孩發現她近乎完美的家庭原來并非如此時,她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她發現,接受她的媽媽來自另一個世界比接受她父母離婚的想法來得更容易。

有一本書,一直讓我感到不安,那就是白冰的《一顆子彈的飛行》。這是一本關于一顆停不下來的子彈的圖畫書。我無法想象怎么跟孩子們分享這本圖畫書。

趙 霞:今天,中國兒童文學在兒童觀、藝術觀方面都在不斷匯入世界兒童文學的主流。但與此同時,它自身的文化特性并未就此模糊或湮滅;毋寧說,在匯入世界兒童文學潮流的過程中,我們越來越發現中國兒童文學自身無可替代的某些特性。這些特性根植于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明史和精神史,也根植于我們共同使用的獨特語言之中。

比如,不論當代兒童文學如何強調好玩、有趣的游戲特質,中國兒童文學的創作與批評,對兒童文學具有教育兒童的嚴肅職責這一信念,始終懷著懇切的執著。與西方世界近十余年來日益激進的兒童文學創作和批評趨向相比,一種相信成人能夠更好地教育、引導兒童的傳統、良善的愿望,仍然是中國當代兒童文學的主導價值觀。與此相應的是,在中國語境下的兒童故事里,面對各種各樣的沖突,作家一定會努力尋找、呈現通往新的理解與和諧的路徑。像羅爾德·達爾(Roald Dahl)筆下的瑪蒂爾達那樣,跟自私、貪婪、不可救藥的父母快樂地永遠分道揚鑣,這樣的決裂,很難在中國兒童故事中保持下去。我們還是相信,在一個兒童故事里,不論兒童與成人之間有多少矛盾,童年與成年之間,總有一座通往彼此的橋梁。我個人認為,這種有關童年的信念深植于中國文化的根柢,難以輕易改變。哪怕它在個體成年后將遭遇現實的轟擊,面對兒童,我們仍然會致力于呈現、保持它的真實性、可信性。當然,它帶給創作的影響是雙重的。在積極層面,它為當代兒童文學堅守著某種倫理衛士的文化姿態,哪怕這種姿態在其他許多文學門類中早已顯得悖時。在消極層面,它可能加重兒童故事及其角色的表演性,造成虛構的兒童及其生活與現實真相的脫節。同時了解其雙重影響,也許可以幫助我們努力克服個中困難和問題,尋找更完善的文學表達路徑。

三、中外兒童文學可以比較嗎

方衛平:文學比較常常是困難的,尤其是談論中外兒童文學比較這樣的大話題,同時,外國也是一個多元的綜合體。不過,站在中國的立場上,我們還是難免會有一種“比較”的好奇。從總體上說,有兩種不同的說法:優秀的中國兒童文學與優秀的世界兒童文學處于同一水平;優秀的中國兒童文學與優秀的世界兒童文學仍有差距。各位怎么看?

曹文軒:對這樣一個我們已經習以為常的比較方法,可能需要商榷。以一國兒童文學之成就與全世界兒童文學之成就比較,是否公平、恰當?我們能不能單練,一對一進行比較——只與一個一個的國家進行比較?當我們將全世界的優秀兒童文學堆積在一起時,我們顯然是單薄而渺小的。我們很少有一對一的比較。我們國家太大,許多比較方法也太大。我這幾年一直在講,因為“西方中心主義”的強大磁場,我們的仰望姿態幾乎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得到改變。我們已經很難做到像欣賞一個外國作家的作品那樣欣賞自己同胞的一部具有同等水平的作品。我曾經發問:如果《哈利·波特》不是一個叫羅琳(J. K. Rowling)的英國作家寫的,而是一個叫某某某的云南或貴州的中國女作家寫的,會有走遍世界、暢銷世界的氣象嗎?難道沒有答案嗎?這后面沒有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嗎?當我們說走向世界時,我們將面臨作品質量競爭力的問題,還面臨接受者的疑惑、在舊的印象中無法超越有根深蒂固的蔑視態度的問題。難道沒有嗎?但不能著急,因為責任并非都在對方。我們改變閉關鎖國的態勢一共才多少年?時間之流還不足以沖刷歷史積累起來的刻板印象。我們得學會優雅,站在門口對那些往門里張望的人說一句:請進,這里也有好看的風景。

馬愛農:我同意曹老師的看法。如果我們比較中國兒童文學與世界兒童文學,我們是在用一個國家,去跟整個世界的其余所有國家相比,這首先就會產生一個體量上的不平等。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優秀的中國兒童文學,即便放在世界頂級兒童文學之林也毫不遜色。這是從質的方面,把最好的跟最好的放在一起比較。但從其他角度,比如從數量、傳播方式、抵達的有效率、視覺效果、文化多元化和豐富性等維度來考量,不得不說,我們的優秀兒童文學跟歐美發達國家的還有著不小的差距,一方面是我們國家的兒童文學起步較晚,另一方面也是中國教育系統重應試、重實用,導致兒童文學的趣味性不足、選題和市場受限,這也是需要我們兒童文學工作者去彌補和突破的地方。

張明舟:對于“優秀的中國兒童文學與世界頂級兒童文學處于同一水平”以及“優秀的中國兒童文學與世界頂級兒童文學仍有差距”這兩種說法,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比如中國兒童文學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藝術表現力也不斷創新,等等。另一方面,從國際市場的占有率和影響力來看,世界頂級兒童文學作品如《哈利·波特》系列、《小王子》等,在全球范圍內擁有廣泛的讀者群體,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傳播范圍極廣。而中國優秀兒童文學作品在國際上的傳播相對有限,雖然也有一些作品被翻譯成外文,但在國際市場上的影響力仍有待提高。國際獎項的獲得情況也可以反映出一定的差距。世界頂級兒童文學作品常常獲得國際重要文學獎項,如國際安徒生獎等。雖然近年來曹文軒老師獲得了國際安徒生獎,但總體而言,中國兒童文學在國際獎項上的斬獲相對較少。另外,世界頂級兒童文學作品在題材上更加多樣化,涵蓋了科幻、奇幻、冒險、懸疑、歷史等多個領域,能夠滿足不同兒童的閱讀需求。而中國兒童文學在題材的開拓方面相對保守,雖然也有一些優秀的作品在嘗試新題材,但整體上題材的豐富程度還有待提高。對于一些敏感話題的處理,世界頂級兒童文學作品可能更加大膽和深入,能夠引導兒童思考復雜的社會問題。而中國兒童文學在這方面可能受到文化傳統和教育觀念的限制,相對較為謹慎。

談鳳霞:我覺得比較中國兒童文學與外國兒童文學的異同,不能泛泛而論。第一,從地域空間而言,外國兒童文學是一個寬泛的范疇,“外國”是中國之外的其他國家,包括亞洲、非洲、歐洲、澳洲、美洲等的國家,不同地區和國家的文學一般都有各自的特色,因此很難從總體上來概括中外兒童文學的異同,即便是同為亞洲的中國和日本的兒童文學也存在異同。第二,從時間階段而言,中國兒童文學在不同的發展時期,與不同國家的兒童文學有相似或相異之處。因此,中外兒童文學的比較需要落實到具體地區/國家和特定時期來論,否則就會大而無當。在比較兩個國家的兒童文學時,要充分注意影響文學的外部因素尤其是地域和社會文化的異同,也要注意文學內部因素的性質和品質,并且要注意中外兒童文學之間是否存在彼此的交流和影響關系。比如說,中國兒童文學在20世紀30至50年代,其兒童觀、兒童文學觀以及書寫的題材、主題等方面與蘇聯兒童文學有更多相近之處,而與英美兒童文學有更多差異。21世紀以來的中國兒童文學深受東亞的日本和西方的歐美兒童文學的影響,在觀念、故事、形象、精神、審美、風格等方面有不少趨同,同時也因為對“中國式童年書寫”這一時代呼喚的響應而具有了鮮明的中國地域與傳統文化的特色以及當代社會主流話語的導向。

趙 霞:首先,“外國兒童文學”本身是在中國兒童文學語境下誕生的一個多維概念,它實際上容納了高度的多樣性和異質性。其次,中外兒童文學的異同不是絕對的,會隨時代的演進發生變化。在充分認識到以上兩點的基礎上,我們可以看到,中外兒童文學的發展的確存在一些普遍的規律。比如,在很長時間里,不論在中國還是外國,許多地方的兒童文學寫作都曾受到教訓主義的嚴格框范和限制,也都用了很大的力氣來重新思考、調整兒童文學的教育意圖與藝術表達之間的關系。若干年前,我給研究生主講一門名為《中外兒童文學史論》的課程,試圖從整體視角考察世界兒童文學的演進,發現這個規律就十分突出。

上面這兩個說法同時包含了一些比較難以解答的子問題。比如,如何衡量文學的可比性?拿中國兒童文學與世界兒童文學進行比較,這兩個比較項對等嗎?顯然,前者是一個單項,后者則是一個集群,兩者并不具備科學衡量意義上的可比性。但是,在一種情況下,這樣的比較是可以成立和接受的,那就是,這種比較的目的不是為了判定兩者的高下,而是為了在世界兒童文學的視野下,思考、探討中國兒童文學的現狀與未來。這樣,不論是“優秀的中國兒童文學與世界頂級兒童文學處于同一水平”,還是“優秀的中國兒童文學與世界頂級兒童文學仍有差距”,通往的就不是文學的驕矜或自卑,而是關于當下中國兒童文學藝術得失的判斷、思考。對許多真正關心中國兒童文學現狀和未來的人來說,世界頂級兒童文學提供的正是這樣一種判斷、思考的有效參照。

我個人認為,當代中國兒童文學正在出現一些非常優秀的作品。我以為,這些作品把中國兒童文學的藝術推向了更為“世界”的水平。但與此同時,在世界頂級兒童文學的視野下,當前中國兒童文學需要努力的地方還有很多。比如,在兒童觀念層面,我們不少作品都包含關愛兒童的良好意圖,但其文本中的許多處理或細節,卻恰恰透露出對兒童缺乏尊重的事實。這就導致作品的講述在某些時刻違背了它的初衷。這類現象,甚至在一些優秀作家的兒童文學寫作中也不少見。我以為,這是兒童文學寫作難度的證明之一。另外,在語言藝術層面,當前兒童文學寫作中存在一種我稱之為“不假思索”的語言現象。一些寫作者把兒童文學的語言視同日常的隨意表達,想到哪里寫到哪里,怎么想就怎么寫,結果導致表達的蒼白、冗贅以及缺乏趣味的口語化。可能因為中國童書市場的需求太大了,這樣的作品也在持續不斷地出版。

其實,上面兩種現象在外國兒童文學中同樣存在。對外國兒童文學作家來說,世界頂級兒童文學同樣是一個需要不斷努力和突破的標桿與方向。實際上,并不存在一個固定的世界頂級兒童文學的集合體,只有被不斷地重新探尋、書寫的兒童文學的世界藝術。我們對文學和藝術的認知是發展的。許多過去的優秀作品,今天看來可能并不那么優秀,或者今天來寫還可以寫得更優秀。全世界最優秀的兒童文學寫作者,都在為實現這種更優秀的兒童文學而努力。

汪海嵐:這聽起來像奧運會!如何跑得更快、跳得更高,在技術性上得分或丟分,等等。競爭意味著某些動作、遵守規則、禁止危險的事情等。而我更愿意專注于創造力,贊美品質而不是標準和規則。

話雖如此,我還是很想更多地了解用中文講述故事和創造性寫作的藝術。2004年,克里斯托弗·布克(Christopher Booker)撰寫了《七個基本情節:我們為什么講故事》,分析了故事及其心理意義。他寫這本書寫了三十多年。他說的七個基本情節是:戰勝怪物、白手起家、探索與追尋、遠航與回歸、喜劇、悲劇,以及重生。這些也適用于中國的故事講述嗎?

有些英語讀者評論說,他們覺得中國的兒童故事不夠令人滿意,好像他們需要更多令人滿意的東西。我記得多年前參加過一次關于夏洛克·福爾摩斯早期中文翻譯的講座,演講者展示了一張英文和中文標題的幻燈片,其中一個標題被翻譯成中文,名為“吞下祖母綠的鵝的故事”。我的直覺反應是,這個標題是“劇透”——如果讀者已經知道謎團的答案,那么讀這本書有什么意義呢?這次講座對我來說是一個轉折點——如果中國讀者不必解開這個謎團,那么他們閱讀這個故事的樂趣一定在別處。我該如何運用它呢?

桑稟華(Sabina Knight)是美國史密斯大學中國文學與世界文學教授。她研究了中國的敘事風格,《時間的心臟: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的道德力量》是這一研究的成果。去年,我就她的這一研究采訪了她。她談到中國敘事非常多樣化的起源,也談到了她對中國小說中道德力量的興趣,即承擔責任而不是接受命運。我想,我們在21世紀的中國兒童文學中也可以看到這一點。比如,在《有鴿子的夏天》中,海子要求屠夫郭一刀把兩只鴿子還給他。在曹文軒的作品中,經常會有一個人物或一個家庭因為某種原因被社會排斥,最終某人出來表明立場。

方衛平:謝謝大家對這個話題的梳理。比較文學學科里有影響比較法、平行比較法的區別,在可以比較的意義上,大家對中外兒童文學有什么看法?

曹文軒:在所有的文學門類中,兒童文學的民族性、國家形象、傳統文化的識別度是最低的。我們可以從《賣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看到丹麥的“特定”嗎?我們可以從《小王子》看到法國的“特定”嗎?我們可以從《夏洛的網》看到美國的“特定”嗎?我們在閱讀時,從來就沒有想到丹麥、法國、美國,孩子們就更不可能想到了。當有人在創作兒童文學時刻意去增強民族國家的識別度時,這對兒童文學來說,可能不是一種明智的選擇。兒童文學相較于成人文學,更需要人類的共通性。另外,如果作家寫了一個在中國發生的故事,民族、國家自然就在其中了。但是,兒童文學寫的常常并不是中國故事,就像《小王子》寫的不是一個法國故事、《夏洛的網》寫的不是一個美國故事一樣。它們寫的是人類的故事。

至于說到人文性、童年觀、藝術性等,寫到今天的世界兒童文學已經高度趨同,中國兒童文學的人文性、童年觀與世界的相比,其差異性已經很小(這里不包括指定性的寫作),至少我們很難辨別和界定這些差異。但藝術性方面,可能在一些作家那里還是有差異性的。比如,一個在閱讀中國詩詞曲賦中長大、對老莊哲學又情有獨鐘的作家,他自然在對天空、大地、森林、草原的描繪與感受上與世界其他國家的兒童文學作家有著明顯的差異。他有他獨有的中國美學經驗和藝術手段。但是,我們看到的是,大部分中國兒童文學作家,已經在世界兒童文學日益固型的兒童文學模板中不再有“中國痕跡”。

馬愛農:評價外國兒童文學與中國兒童文學的異同是一個龐大的系統性課題,我想僅從我個人從事兒童翻譯工作的個體感受來談一下。對我來說,感受比較明顯的是,中國文化歷來有“文以載道”“微言大義”的傳統,我們比較重視故事對孩子的教育意義。在漫長的文化傳統中,中國的兒童文學都更多地起到一個教化的作用,作家喜歡在故事的結尾總結教義,強調“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相較之下,外國兒童文學在趣味性和豐富性上要更多元一些。有些故事以中國傳統思維看來,甚至沒有太多教義,僅僅是有趣,即便是很微小的事情也可以成為故事的主題。在“提供意義”之前,首先第一訴求是“提供樂趣”,這符合兒童閱讀心理,也是我個人比較欣賞的一種特質。

另一個比較明顯的差異是,外國兒童文學起步和發展時間較長,已經形成了較為全面的品類,兒童文學也明顯地受到其他多學科的交叉影響,比如兒童心理學、自然科學等。外國兒童文學的創作過程,首先立足于兒童心理、行為和注意力研究、大腦發育研究等,有許多綜合性的手段,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有不同的益智培養方式,也有相當豐富的科普讀物,這是多學科交叉努力的結果。相較之下,我國的兒童讀物還是更側重于文學性,形式、手段較為單一,更側重對孩子人格、德行和世界觀的整體塑造。

汪海嵐: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文化語境。比如,2023年在紐卡斯爾大學舉行的兒童文學會議,邀請了兩位非常杰出的兒童文學作家,一位是英國的大衛·阿爾蒙德(David Almond),一位是中國的秦文君。兩位都是高產作家。秦文君最受歡迎的小說是以上海城市為背景,為較成熟的少年讀者寫的。阿爾蒙德的故事可能更適合年齡稍大的讀者,他們能夠更多地理解復義表達和社會暗面書寫。他們的作品,可以拿來比較嗎?

總的來說,我注意到不論在中文還是英文中,故事都存在類型上的相似。校園故事,如北貓的“米小圈”、黑柳徹子的《窗邊的小豆豆》和黃蓓佳的《我要做好孩子》;頑皮男孩的故事,如楊紅櫻的“馬小跳”系列,曹文軒的《草房子》;動物故事,如沈石溪的系列作品,有神通的動物,還有楊紅櫻的“笑貓”;偵探/解謎故事,如雷歐幻像的墨多多系列;家庭故事,如曹文軒的《蜻蜓眼》;等等。

我還注意到中國兒童文學中有一些反復出現的主題,比如圖畫書中就有“這是誰的尾巴”“我媽媽”“我的襪子”的故事。

另外,越來越多的歷史故事以20世紀的戰爭或革命年代為背景,比如黃蓓佳的《野蜂飛舞》,曹文軒的《火印》和《青銅葵花》,蔡皋的《火城1938》。這些創作很重要,不僅提供故事,而且提供了一條進入中國歷史的途徑。

有時,年長的作家似乎覺得寫作兒童讀物就是書寫自己的童年——這可能會讓人感覺更像回憶錄,而不是兒童讀物。

四、中國兒童文學在國外的傳播和影響如何

方衛平:中國堪稱外國兒童文學的翻譯大國,自五四以來一直如此,而改革開放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情況更是如此。

另一方面,中國兒童文學在國外的傳播和影響的真實狀況如何,請大家談談自己了解的情況。

曹文軒:中國無疑是這個世界上的超級翻譯大國。我只說一個事實:那些諾貝爾獎的獲得者,無論是一個多么冷門的作家,名字一經公布,我們都會很快發現,他(她)的作品一定已經在中國出版了,至今還未發現一起“漏譯”。一部《小王子》有87個版本。那些在他國文學史上凡有位置的作家,我們有還沒有翻譯的嗎?所以我要說,我們在判斷自己作品的高下時,是在知己知彼的情況下進行的。

我不太知道中國兒童文學在世界上的走動情況。我只是在2024年5月12日舉行的關于我作品的國際研討會后,才知道我的作品在世界上的走動情況的。我知道了《青銅葵花》有825家館藏(2018年的統計);《夏天》有721家館藏(還是一個保守的數字);《蜻蜓眼》無論是平裝還是精裝,在亞馬遜平臺都是五星評價;《夏天》英文版出版時在同類作品中一周排行第一;一本《雨露麻》在版權售出的競爭中賣了天價……我看到了大量的在世界各個國家的主流媒體和一些重要的文學雜志上有關我的作品的報道和評論。我不太能肯定這樣的狀況是否可以算得上我們的文學正從“走出去”向“走進去”過渡。當我面對1400多頁關于我的世界影響的資料時,我感到一片茫然。

而我一直認為,在中國,在水平上與我同等,甚至有作品超過我的作品的作家,一定是存在的。

張明舟:據我所知,中國兒童文學在國外的傳播和影響狀況是:部分作品獲得關注,如曹文軒獲得國際安徒生獎,在國際上得到了最高等級的認可,提升了中國兒童文學在國際上的知名度。他的《草房子》《青銅葵花》等作品,以獨特的情感表達和文化內涵吸引了部分國外讀者和研究者的注意。

另外,還有可努力之處。一是要提高翻譯質量,進一步提升翻譯的準確性和藝術性,確保在翻譯過程中能夠精準傳達中國兒童文學的韻味和精髓,避免文化折扣;要培養更多既精通外語又熟悉兒童文學的專業翻譯人才,以便更好地呈現作品的魅力。二是繼續推動中國作家、插畫家獲得國際安徒生獎等重要國際獎項。截至目前,中國只有曹文軒一個人獲得國際安徒生獎,而美國已有6位,日本有5位,巴西有3位。三是加大中國兒童文學在國際市場上的宣傳和推廣力度,通過參加國際書展、舉辦文化交流活動等方式,增加中國兒童文學的曝光度;與外國出版機構、媒體等建立更廣泛深入的合作,拓寬傳播渠道。四是在保持中國文化特色的同時,創作更多具有人類共通情感價值和國際視野的兒童文學作品,以吸引更廣泛的外國讀者群體;關注世界兒童文學的發展趨勢,在題材、主題、表現形式等方面積極創新,與國際接軌。五是要努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兒童文學品牌,培養一批在國際上有知名度的兒童文學作家和作品系列,形成品牌效應,提升中國兒童文學在國際上的整體影響力。六是加強與外國讀者和研究者的溝通與交流,增進他們對中國文化和兒童文學的理解,減少文化隔閡,使中國兒童文學能夠更好地被外國受眾接受和欣賞。

馬愛農:據我所知,中國兒童文學的名家名作日益受到海外關注,相關圖書翻譯語種逐年增加,覆蓋國家、地區逐年擴大。比如曹文軒的《夏天》《青銅葵花》《檸檬蝶》等作品,除了被翻譯成英語、法語、俄語、德語、西班牙語等常見語種,還被翻譯成印地語、葡萄牙語、尼泊爾語、哈薩克語等多個小語種,在世界范圍內有了一個很好的傳播。

對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天然包含著講好中國兒童故事。中國兒童文學中涌現出了一批立足中國傳統文化,又兼具世界性眼光和題材的好作品。比如,格日勒其木格·黑鶴的《鄂溫克的駝鹿》,既有中國自古以來的天人和諧的大宇宙觀,又覆蓋了關注自然生態的全球話題,譯介到西方之后引起了不少好評;上海新聞出版發展有限公司銷售的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中國生肖系列繪本”,在亞馬遜等互聯網平臺上也受到歐美讀者追捧。

為了開拓海外市場,中國出版傳媒機構加快了國際化的步伐,積極學習世界兒童文學出版和傳播的先進經驗。比如,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聯合世界頂級插畫師、設計師、翻譯家共同打造中國兒童文學經典作品,成功地將中國文化傳遞給了世界讀者。目前,一些國際性的兒童文學獎項也漸漸地把目光投向了中國兒童文學,我覺得這些都是非常積極的信號。

汪海嵐:21世紀,被翻譯成中文的不僅僅是書籍。當我們考慮譯成中文的電影、電視節目和流行文化的數量時,可以看到,受國外影響的可能性很高,比如迪斯尼電影、哈利·波特、小豬佩奇等。此外,許多中國年輕人在海外上學或度假,對世界各國的一般文化知識多少有些了解。相較之下,在英語世界,兒童讀物的翻譯要少得多,而且大多數還是來自歐洲的語言。充其量,一個說英語的孩子可能說得出孫悟空或花木蘭的名字,他們對中國的了解很可能來自電視節目或新聞。簡言之,在文化知識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平衡。

美國網飛(Netflix)等數字頻道提供外國電影和電視劇。這些影視劇在成年人中非常受歡迎。希望網飛更多地將小讀者的興趣和給他們的作品考慮進去。現在從中國翻譯過來的兒童讀物數量也正在增長,盡管速度很慢。

但是,可見性的問題仍然存在。讀者在哪里可以瀏覽這些圖書?它們很少出現在書店或非專業圖書館中。讀者可以在線購買,但這意味著他們得提前付款;直接從中國買書也非常困難。同時,很少有地方評論兒童讀物——主要是在線志愿者團體,如“中國童書”(Chinese Books for Young Readers)、“圖書館世界文學”(Global Literature in Libraries)和“世界兒童文學”(World Kid Lit.)。幾乎所有被翻譯過來的兒童讀物都是這種情況,而不僅僅是從中文翻譯的書。

除了去中國看書,也許了解中國兒童讀物的最佳地點是書展。在2024年的博洛尼亞童書展上,中國是重點市場,據說約有100家中國出版商參加了此次展會。雖然書展是商業性的,但它們也可以提供精彩的活動。大部分外國出版商不會看中文,如果中國出版商的圖書目錄中能加一個新書的外文內容或情節簡介會很有用。

談鳳霞:中國兒童文學在國際傳播和影響方面已經取得了一些顯著的成績,特別是在國際獲獎、翻譯出版、國際書展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活動日益活躍。然而,仍需在作品創新、翻譯質量、國外市場推廣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讓中國的兒童文學能走得更遠、更高,被更多世界兒童所喜愛。

趙 霞:這些年來,中國兒童文學的對外翻譯和傳播意識明顯加強。在各大世界書展上,中國兒童文學的聲音也在被逐漸和更多地聽見。實際上,國外學界對中國兒童文學也很感興趣。多年來,我和衛平一直受邀承擔德國慕尼黑國際青少年圖書館廣有影響的《白烏鴉世界兒童與青少年文學選目》中國書目的遴選和推薦工作。每年的選目作品,都會在意大利博洛尼亞書展、德國法蘭克福書展等展出。記得2018年的意大利博洛尼亞童書展,那一年中國是主賓國。我們應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邀請赴書展考察,慕尼黑國際青少年圖書館中國書目的負責人歐雅碧女士代表圖書館與我聯系,說圖書館準備借這次中國主賓國的機會,在博洛尼亞書展上專門舉辦一場介紹中國當代兒童文學的活動,邀請衛平和我作為主嘉賓參與。那次活動,海飛、劉海棲兩位國際兒童讀物聯盟中國分會(CBBY)的原負責人也來支持。現場基本上都是外國讀者和專業人士,除了包括館長克里斯蒂娜·拉比在內的圖書館的專業團隊,海嵐、英國利茲大學學者蔚芳淑、后來擔任國際安徒生獎評委會主席的日裔美籍童書研究者橫田純子也來到會場。

中國兒童文學的對外傳播,離不開一批對中國兒童文學充滿關切和善意的海外朋友的默默努力,如慕尼黑國際青少年圖書館的歐雅碧女士,英國翻譯家汪海嵐女士、韓斌女士,利茲大學的蔚芳淑教授。她們都通曉中文,對中國兒童文學懷著真誠的關切,在自己的母語國家致力于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翻譯、傳播和研究。在海外文學界,這是一個很小的群體,但對中國兒童文學來說,她們的存在非常重要。

這些年來,中國兒童文學的對外翻譯意識有了明顯的增強,這一點可以從越來越多中國兒童文學作家的簡歷中包含的作品外譯訊息里得到側面印證。跟幾十年前相比,現在許多兒童文學作家都有作品被翻譯為其他語種的情形。不過在我看來,目前一些作家介紹條目中“輝煌”的作品外譯情況,更多的應該還是中方出版社采取的文化輸出策略和行為,許多作品盡管被翻譯為某個語種,但在相應的語種國家可能根本沒有進入正常的市場與閱讀流通,也就沒有實現真正的傳播。2024年5月,汪海嵐老師應邀到浙江大學講學,我有機會在她下榻賓館的咖啡吧與她海闊天空地聊了一個上午。說到中國兒童文學的對外傳播,她談到,一本書在英國進入圖書館的收藏或在網上銷售,都不能用來說明它的傳播力,關鍵還要看它是否在本土受到讀者和媒體的關注,比如,是否有相關的評論或推薦,書店是否進貨并上架,等等。當然,中國兒童文學的對外傳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我看來,一部中國兒童文學作品被翻譯為其他語種后的命運,除了作品本身的藝術品質,還與以下三點相關度較大:第一,翻譯的質量與譯者的聲譽;第二,是否由相應語種地域具有影響力的出版社出版;第三,海外的閱讀、批評與研究。汪海嵐女士執筆翻譯的《青銅葵花》是特別典型的例子。她最近又翻譯了海棲先生的兒童小說《有鴿子的夏天》,我非常期待看到這部作品通過她的譯筆,在海外實現更廣泛的傳播。

五、世界兒童文學的總體趨向及對中國兒童文學的啟示

方衛平:相對來說,各位都對世界兒童文學的現狀及總體趨向比較了解,能否談談這方面的觀感及其對中國兒童文學的啟示?鳳霞教授今年參與了國際安徒生獎的評審工作,能否先來談談?

談鳳霞:好。這次參評2024年的國際安徒生獎,讓我有機會讀到了來自數十個國家提名的候選人的代表作品以及個人檔案卷宗。這些候選人代表了近些年各自國家的兒童文學的優秀水準,總體來看,大家在觀念上對兒童文學的性質和意義的認識大致相同,都關心和尊重兒童,自覺以兒童為本位,深入探察兒童的生活和內心世界,直面兒童和人類的生存困境,揭示和批判造成這種困境的原因,表達對理想社會、人生和個性發展的追求。在書寫內容上,既有形而下的關注,也有形而上的思索;在創作風格上則因人而異,有些作家本身的創作也體現出多樣化,在兒童文學的題材、主題、體裁、風格等方面都有獨到的創建,積極探索審美表現的新穎和成熟之道。這里以圖畫書為例,中國插畫家蔡皋老師的《桃花源的故事》《花木蘭》《寶兒》等都源自中國古典文學,因此在內容和畫風上都具有鮮明的中國文化和藝術的特質和氣韻,但她也在這些故事的繪圖表現中大膽創新,融入了對人類理想生存境界、女性主義和兒童心性的推崇,將傳統性與現代性、民族性與世界性結合起來表現,并用主要基于中國風而進行創造的繪畫藝術傳遞動人的東方情韻,最終入選國際安徒生獎短名單。

本屆國際安徒生獎插畫獎得主、加拿大的西德尼·史密斯(Sydney Smith)提交的代表作如《路邊花》《我說話像河流》《大大的城市,小小的你》等,則運用水彩、油畫乃至電影鏡頭等手法,更多聚焦于兒童內心經驗的呈示,畫面布局和細節設置富有創造性和感染力,其藝術雖不具備鮮明的民族和國家特色,但能以具有超越國界的普遍性來觸動和震撼人心,最終拔得頭籌。無論是作家還是插畫家,國際安徒生獎候選人基本都能秉持博大和勇敢的正義之心,探討民族、國家和人類歷史及現實中的負面問題,比如戰爭與罪惡、生態環境惡化等;對邊緣和弱勢群體給予深度關注,對傳統意義上認為是兒童文學中的“禁忌”題材(如暴力、性和性別認知等)進行嚴肅表現,體現了對構建理想社會、創造美好童年和人生、呼吁平等包容和精神自由以及個體健全發展的倡導,并以各自深厚的文化積淀和自覺的美學探索,展現了世界兒童文學多樣化發展的無限可能性。

世界頂級兒童文學作品常常具有較高的創新性和挑戰性,突破傳統的表現內容和敘事框架,嘗試新的創作形式和主題。這些作家擁有恰當且寬廣的兒童文學觀念、豐富的創作經驗和成熟的創作技巧,從而使得作品具備更高的藝術成就和跨越國界與時代的影響力。

趙 霞:當下世界正處于新的風云際會之時,兒童文學也是如此。就我個人觀察,21世紀以來,世界兒童文學潮流正加速呈現出兩大特點。

一是當代兒童文學藝術的不斷拓界,其觀念的開放、形式的多樣、實驗的大膽、態度的包容,都是空前的。受益于這些方面的同步拓展,當前世界范圍內兒童文學的藝術形態和探索也空前多樣化,從低幼到青少年,從先鋒到流行,作家和藝術家們在各自熱愛、擅長的兒童文學分支中施展才華,優秀作品不時出現。尤其是,從官方到民間,從專業讀者到普通讀者,兒童文學領域的先鋒寫作探索得到更大的包容和鼓勵。關于兒童文學可以寫什么、怎么寫等的思考,在這類先鋒寫作中不斷得到重思和試煉,也讓人們看到了兒童文學無盡的可能性。這些前沿嘗試不一定都是成功的,但它們典型地詮釋了當代兒童文學應有的藝術氣象和精神,也為兒童文學的藝術探索提供了有力的推助。

二是基于兒童文學藝術的上述發展,這一文類正在默默突破兒童讀者圈的傳統限制,成為一種具有跨越性的文學類別。21世紀初,全球范圍內興起的跨界文學潮流,其主要表現之一,即是一些兒童文學成了成人自主選擇、喜歡閱讀的文學。這些年來,兒童文學中的一些門類,尤其是優秀的圖畫書和幻想小說,正逐漸成為成人的讀物。跟過去成人的親子陪伴閱讀或審查閱讀行為相比,這種閱讀行為的特點在于,成人不是(或不只是)為了陪伴孩子而閱讀,更是出于自己對這類作品的欣賞和喜愛,并從這種閱讀中獲得由衷的愉悅。世界兒童文學正在迎來一個大讀者圈的時代,這是對兒童文學藝術的肯定,也給它帶來了挑戰。

當然,在新的發展趨勢下,也出現了一些新的困難和問題。比如,在總體的藝術包容態度之下,如何繼續對兒童文學作品做出精準、可靠的藝術評判?隨著兒童文學的某些藝術邊界在新的寫作實驗中不斷消融,如何重思兒童文學的倫理邊界?不論是開放的文學生態,還是越界的讀者參與,對中國兒童文學來說都富于啟示。對自由創作、閱讀與批評的包容,與發自內心的熱愛和尊重一樣,是任何一種文學藝術樣式蓬勃發展的必要條件。與此同時,那些問題也值得借鑒和深思。在堅持兒童文學藝術的開放性、多樣性、自由性的基礎上,同時堅持對兒童文學提出藝術和倫理上的可靠標準與邊界判斷,堅持兒童文學對兒童的守護姿態與守衛職責,是誕生于中國文化土壤的中國兒童文學的本性,也是它融入世界兒童文學的獨特方式。

馬愛農:過去我們常常談到兒童文學對孩子品格、人格的塑造和培養,但隨著兒童文學的發展,在全世界范圍內,注重培養孩子思維能力和創新精神的文學新形態逐漸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數字化和信息化手段也呼應了這一需求,兒童文學的樣貌呈現出更加多元、更重視不同文化之間溝通交互的特點。

中國兒童文學同樣置身于這一世界性的潮流之中,生活在信息時代的孩子,毫不夸張地說,其思維方式和頭腦神經元反應速度、交互結構等都有了新的變化,在新時代成長起來的新生代們,需要與之相匹配的新型兒童文學。

方衛平:謝謝大家的分享。

責任編輯:呂月蘭

特邀編輯:夏海濤

猜你喜歡
兒童
兒童美術教育瑣談202
兒童美術教育瑣談199
兒童美術教育瑣談197
兒童美術教育瑣談201
兒童美術教育瑣談200
兒童美術教育瑣談198
兒童美術教育瑣談174
少兒美術(2019年8期)2019-12-14 08:07:00
兒童美術教育瑣談169
少兒美術(2019年3期)2019-12-14 08:02:56
留守兒童
雜文選刊(2016年7期)2016-08-02 08:39:56
六一兒童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9福利激情视频| 91小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97se亚洲综合在线韩国专区福利| 思思热在线视频精品| 国产乱人视频免费观看| 日本黄色不卡视频| 免费一级α片在线观看| 免费A∨中文乱码专区|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播放|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va| 毛片网站在线看|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尤物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 免费在线不卡视频| 国产白浆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精品香蕉麻豆| 免费国产小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开放后亚洲| 国产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 夜色爽爽影院18禁妓女影院| 国产精品欧美激情| 青草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成a人片在线观看| 99精品在线看| 国产在线精品人成导航| 国产福利2021最新在线观看| 99青青青精品视频在线| 性欧美久久| 91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国产黄色网站| 国产av剧情无码精品色午夜| www.日韩三级| 亚洲综合色婷婷|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高清视频一区|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23| 国产草草影院18成年视频| 不卡国产视频第一页| 国产美女91视频| 国内精品免费| 亚洲三级影院| 亚洲人成日本在线观看| 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 成年A级毛片| 欧美精品在线看| 亚洲欧美另类日本| 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免下载| 亚洲天堂区| 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区二区| 国产高清无码麻豆精品| 午夜在线不卡| 欧美黑人欧美精品刺激| 亚洲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 国产精品入口麻豆| a毛片基地免费大全|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www| 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播放观看| 暴力调教一区二区三区| 思思热精品在线8| 黄色国产在线| 国内丰满少妇猛烈精品播| vvvv98国产成人综合青青| 国产产在线精品亚洲aavv| 四虎影视库国产精品一区| 欧美伦理一区| 18禁影院亚洲专区| 欧美a级完整在线观看|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毛片| 麻豆AV网站免费进入| 97视频精品全国免费观看| 精品久久人人爽人人玩人人妻| 精品一区二区无码av| 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 成人精品免费视频| 日韩黄色精品| 在线观看网站国产| 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免费| 亚洲女人在线| 99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