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中國功夫、娶中國媳婦,“洋道士”杰克與妻子結緣武當山,成就了一段跨國婚姻的佳話。
扎道士髻、留山羊胡、穿練功服,當一個中國人身著道士行頭出現在大眾面前時也許不足為奇,但如果是一位來自美國的“90后”,那就另當別論了。這個人就是“洋道士”杰克。十幾歲時,杰克被電影《霍元甲》中行云流水的武術動作深深吸引,一腔熱血來到武當山。如今,已過而立之年的杰克除了習得一身功夫之外,還在中國完成了娶妻生子的人生大事。現實里的煙火幸福與夢想中的劍影江湖交織并行,也讓杰克成為武當山上的名人。
傳統老外變成地道中國女婿
杰克1990年出生于美國伊利諾伊州,從小就愛看中國功夫電影。只要李小龍、成龍、李連杰的電影一上映,他就去租碟來看,感覺中國武術特別帥。那時候杰克就認為,中國功夫和西方流行的搏擊、跆拳道不一樣,背后還有文化;它不是對抗性的,而是想要保護或幫助別人。
上大學時,杰克無意間瀏覽到當時武當山道家傳統武術館館長袁師懋的英文主頁,他一下子就被視頻中漂亮的八仙棍動作吸引了。網站上還說,要開一個國際傳統武術班,學制5年。杰克告訴自己,一定要去試一下,別錯過這個機會。
相較于更有名氣的少林功夫,杰克更喜歡武當武術的剛柔相濟。為了來中國學武術,杰克兼職了兩份工作,白天打工,晚上上課,花了一年時間籌集路費。2010年,只會說“武當山”3個中國字的杰克來到中國,從北京到武漢,再從武漢到十堰,只身一人來到了武當山。這一年,他20歲。
杰克所在的國際班共有30位外國籍學員,但日復一日的習武生活,對于向往自由的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場挑戰。杰克的同學里,有人由于家庭瑣事、生活習慣、地域差異等諸多原因半路放棄學業返回家鄉,等到5年期滿畢業時,僅有13人畢業,獲得教練資質,杰克位列其中。在這13位擁有道教教練身份的畢業學員中,大部分人都選擇拿著文憑回到自己的國家工作,唯有杰克選擇留在武當山。除了熱愛中國傳統文化之外,還因為他在這里遇到了自己心儀的中國女孩—后來成為妻子的Lily。
回憶起初遇Lily時,他還是一名青澀的國際武術生,Lily則在武館的一間小超市工作。在大眾的印象當中,中國人靦腆含蓄,西方人直白開放。但這一定律放在杰克和Lily身上卻并不成立。杰克性格內斂,出發來中國之前,媽媽特意為他定做了一件短袖,上面印著中文大字“我的名字叫杰克”。杰克的媽媽希望用這種方式讓更多中國人認識他。當杰克穿著這件“行走的自我介紹”穿梭在武當山時,很快被Lily媽媽注意到,她對眼前這個外國人的著裝很感興趣,就鼓動會說一點兒英語的女兒上前確認對方的名字……一個是對外國人充滿好奇的中國媽媽,一個是擔心孩子在中國交不到朋友的美國媽媽,她們無意間的行為締結了一段良緣。
Lily的勇敢搭訕,讓兩人漸漸熟絡起來,他們互相教對方自己國家的語言,兩顆心也慢慢靠近。杰克雖然內向,但細膩溫柔。兩人戀愛期間,每次過馬路時,杰克都會格外紳士地走在靠近車流的那邊。因為待人真誠友善,熟識杰克的人對他的評價都是“始終笑瞇瞇”。大大咧咧的Lily遇見一個與自己性格截然相反、心細如發的人,既被治愈著,也被感動著。
起初,Lily心里也有疑慮。畢竟面對的戀人是一個橫跨大洋彼岸的外國人,不管是文化背景還是生活習慣都必然存在差異。看到外國人在武當山談戀愛也有點兒害怕,覺得他們都很花心,以后會走的,Lily擔心對面這個男人不靠譜,畢竟兩人相隔太遠,文化差異大。杰克卻告訴她:“我是一個很傳統的人,對待感情很認真。”杰克很快付諸行動,戀愛期間登門拜訪了Lily的父母,并且把Lily鄭重地介紹給了自己遠在美國的家人。Lily的父母對女兒的這段戀情幾乎沒有過多的擔心,欣然應允;杰克的父母也一貫支持兒子的決定,高興地表示認可。
對于杰克來說,從戀愛到婚姻,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發生的,沒有太多波折。為了能更好融入中國家庭,除了在武術課上學習道家文化外,杰克在生活中積累經驗,通過觀察中國禮儀和人情世故,在日常中不斷學習。
中國人喜歡喝茶,這對從小喝慣冰水的杰克來說無疑是一個挑戰。但妻子從中醫的角度告訴他喝熱水的好處,還為他普及了茶道知識。杰克如獲至寶,不僅習慣了為來客泡茶,自己也養成了熱茶不離手的習慣。除此之外,杰克還留意到中國的餐桌禮儀,相比于在美國吃飯時女士優先落座,杰克發現中國人在吃飯時講究長幼有序,如果有長輩、老師在場,一定由他們坐上座,等長輩先動筷子后自己才可以“開動”。
杰克把學到的中國文化傳授給國際班的學生,自己也在踐行著。他對妻子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你不需要為了我去改變你的生活,反而是我要去深入了解你的生活方式”,甚至學起Lily小時候喜歡的跳皮筋。
如今的杰克,從一開始對中文一竅不通,到現在已經可以說一口流利的中文了。連岳父岳母都笑說:“這是一個武裝成洋面孔的地道中國女婿。”在真愛面前,語言與地域的差異都不再是問題。
中國媳婦的一句話,全家人記心上
2014年,兩人結婚了。9月,杰克正式畢業,帶著懷孕的妻子回美國。得知兒子要帶著兒媳婦回來的消息后,杰克的媽媽和外公外婆早早地就開始準備禮物、布置房間,歡迎貴客到來。
為了不讓兒媳婦在異國他鄉感到孤獨,杰克媽媽按照中國人的習慣張羅著一切準備工作,為此還特意私下里和兒子通電話“取經”。得知中國人結婚講究用紅色,象征喜慶,她特意準備了紅色的床上四件套;買不到紅包,就準備紅色的錢包作為見面禮。迎接他們當天,杰克的外公外婆特意換上了紅色外套,外公還得意地拿出孫子孫媳的結婚照,四處向鄰居炫耀。家人們關懷備至的呵護,打動著Lily的心。本以為要學著適應這段跨國婚姻,面對更加復雜的人情關系,未承想遇到了如此善良溫暖的一家人。
“老婆的一句話,我們全家都會記在心上。”杰克回憶說,外公得知孫媳婦喜歡吃香菇,84歲的他驅車3小時從農場帶回新鮮香菇;擔心Lily初來乍到,經濟來源不穩定,特意在其給大家準備中餐時跑去廚房塞給她零花錢,以“做菜太辛苦”為由,默默給予孫媳婦經濟上的支持。
向來直白開放的西方人竟然懂得了中式的委婉與含蓄,在行動上的付出卻直截了當。杰克的舅舅無意間聽到Lily說有家店的蘋果派很不錯,于是每周五準時帶著蘋果派上門。在美國,周末屬于家庭出行日。杰克的家人們紛紛趕來,陪Lily一起度過周末,大家坐在一臺車上,唱歌聊天,不亦樂乎。很多人問Lily,在美國和婆家人生活在一起會不會很苦惱或是孤單,Lily堅定地說“從來沒有”。
在美國很少有人坐月子。產后,醫院提供的飲食是冰紅茶或是冰激凌,顯然不適合中國產婦的體質。杰克的媽媽和兒子商量,一定要為Lily安排一個中國式的 “坐月子計劃”,讓她回家坐月子。
杰克的媽媽不會做中餐,但是深知坐月子期間要吃加熱的食物。有時候連甜甜圈也要加熱了再送到Lily房間去,而杰克則負責煲湯,做一些中式湯菜。一家人遵循著中式傳統,照顧著Lily的生活起居。Lily說,即使美國的家人們對中國人的生活習慣一知半解,但仍然小心翼翼地照著中式習慣去照顧她,這種尊重與理解讓她體會到了愛的無界。女兒琳娜出生后,杰克和Lily還為女兒準備了一場抓周儀式,在美國家人們的配合下,抓周儀式辦得既有趣又隆重。
因為擔心孩子太小不適應長途飛行,陪護Lily出月子后,杰克決定一個人先回中國繼續學習傳統文化,兩人至此開啟了將近一年的跨國生活。在美國與婆婆單獨共處的近一年時間里,Lily和杰克媽媽從來沒有因為生活瑣事紅過臉。琳娜會說話后,杰克媽媽總是對孫女說:“你的媽媽是世界上最好的人,她不遠萬里嫁到異國,你一定要愛媽媽。”杰克媽媽每次外出時,哪怕只是去超市,也一定會帶禮物給兒媳婦,有時候是一雙襪子,有時候是一張面膜。這份被掛念的浪漫也浸染了Lily的心。杰克不在身邊的日子,她得到的關愛只增不減。
重回武當,尋找家庭的意義
2018年,琳娜大了一些,杰克決定帶著妻女回到中國,在武當山上定居。在女兒的教育問題上,中西方的差異并沒有讓這個跨國家庭產生矛盾。杰克和妻子達成共識:不逼迫孩子學習,要引導她去發現能夠樂在其中的東西。比如琳娜很小的時候對舞蹈感興趣,真正接觸后又不喜歡了,夫婦倆并沒有責備女兒,反而告訴她重在體驗,叮囑她既然已經開課了,哪怕是享受體驗的過程,也要盡可能學完課程再放棄。
杰克喜歡洞簫,經常在家中演奏。受到爸爸的影響,女兒漸漸對傳統民族樂器產生興趣,在幾番嘗試后,杰克為女兒安排了古箏課程。一開始,女兒在學習過程中有點兒放不開,Lily也嘗試著去學習,慢慢培養孩子興趣,等到女兒漸漸熟悉了琴曲,掌握了技巧后,Lily便逐漸放手,因為“適當退出也是一種愛”。
杰克和妻子也會提前做好育兒分工,中文由媽媽負責,英文是爸爸來教,其他的課程夫妻商量著來。在這方面,兩人之間沒有太大的沖突。琳娜喜歡畫畫,Lily并沒有送她去學畫畫,而是買來兩本和畫畫相關的書。見女兒不為所動,Lily也不心急,拿過來其中一本,每天固定的時間練習涂色。琳娜看到后,一開始仿照著媽媽的樣子臨摹10分鐘、20分鐘,再到后來真正進入畫畫的世界里,她開始和媽媽相互布置作業,一起比對成果,“等到她真心地愛上畫畫后,我就撤了”。有一天,琳娜悶悶不樂地回到家,原來是老師布置要背會3首詩。一個寒假的放松讓女兒還沒有收心進入學習狀態,Lily便和女兒一起讀詩、背詩,自己在這個過程中也跟著女兒又成長了一遍。
現在,杰克已經成了武當山的“網紅”,粉絲問他是否想把這套武當功夫傳授給女兒,杰克說要聽從女兒的內心。“我們是她的父母,但首先應該是她的朋友,一切都要遵從她的想法來。”杰克說,他能做的是把女兒帶到學習武術的氛圍中去,這樣她既沒有壓力,也能體驗不一樣的人生。
除了學習之外,夫妻之間的生活習慣也影響著女兒。有時杰克在練習書法時,女兒就在旁邊看著,這時候他們便快速為女兒準備紙筆,“邀請”她參與進來。他們不要求女兒一定要完成進度,但重在傳統文化熏陶與家庭氛圍的養成。平日里,一家三口還會安排看電影時間。在看電影之前,大家各自分工,Lily準備看電影的小零食,杰克負責布置場地,琳娜則需要規劃好自己的作業、整理好書桌。
每天晨醒,推窗見遠山,云霧彌漫在山間。鳥兒啁啾,云海與山景嵌入其間,天然成趣。觀山海、抄經文、品茗賞花、練武功,杰克早已習慣了道士的生活。
現在,杰克白天練功,晚上打坐、吹洞簫,還在網上授課,向更多外國學生傳遞中國文化,以及武當精神。“這里還有很多未竟的事情等待我去學習,茶道、琴曲都是我想要繼續深造的。”對于杰克來說,能在武當山上跟妻女一起傳承中國文化、遍歷人生興味,就是幸福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