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初期,面對逐漸增多的腐敗現象,陳云指出:“執政黨的黨風問題是有關黨的生死存亡的問題。”特別是廣東省海豐縣委書記王仲一案,讓一向冷靜的他怒不可遏。王仲,早年參軍并入黨。1976年后,任廣東省海豐縣委副書記、書記等職務。1980年七八月間,海豐縣打擊走私販私斗爭正處于高峰期,王仲利用職務之便,為走私分子大開方便之門,對于國家的反走私政策陽奉陰違。在他的帶頭下,海豐縣變得烏煙瘴氣。
案發后,陳云密切關注,多次聽取案情匯報。當聽說王仲一個人侵吞緝私物資、受賄索賄的總金額就高達6.9萬元時,他十分氣憤。即便如此,當時還是有不少人為王仲求情:王仲是個老同志,是不是應該從輕處理?陳云對此針鋒相對:在我國改革開放的關鍵時刻,在一個地區出現如此嚴重的情況,王仲確實起了非常壞的作用。如果不依照黨紀國法進行懲處的話,那就會對我們打擊經濟領域中嚴重犯罪活動的斗爭,對我們的改革開放都很不利。1983年1月17日,王仲被依法判處死刑,成為改革開放后第一個因貪污腐敗被槍斃的縣委書記,此案也被稱為“改革開放第一案”。
(晝錦摘自《百年潮》2024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