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立醫院采購及收費環節管理是醫院經濟運行活動中的重要環節,這兩個環節涉及大量資金流動,審計風險集中,直接影響醫院的運營效率和運營質量。本文分析了公立醫院采購與收費環節的主要審計風險,針對這些風險提出了建立健全采購內控管理機制,嚴格執行規范的采購程序,規范收費流程管理,加強收費內部監督等應對策略,旨在提高醫院管理水平,降低審計風險,確保醫院經營行為合法合規。
【關鍵詞】采購管理審計風險;收費管理審計風險;經營合規
一、引言
公立醫院在保障患者健康與提供醫療服務的過程中,采購及收費環節的審計風險日益凸顯。公立醫院的采購與收費環節是其財務管理的核心部分,直接關系到醫院的運營效率和資金流轉。然而,由于采購和收費流程涉及的環節復雜,容易產生不合規行為和舞弊風險,進而造成醫院資源浪費、采購效率低下、財務賬目混亂等問題。因此,公立醫院需通過科學的管理和制度設計,有效識別并防范這些風險,確保采購與收費環節的合規性,從而整體提升醫院運營效率和運營質量。本文旨在分析公立醫院采購及收費環節的主要審計風險,并提出針對性的應對策略,以幫助醫院提升內部管理水平。
二、防范采購及收費環節審計風險的重要性
采購環節的審計風險直接關系到醫院物資采購的合法性與經濟性,采購流程中的供應商選擇、合同簽訂、資金支付、物資驗收等環節,容易引發不合規操作,產生管理漏洞和舞弊風險。因此,建立健全采購管理內控機制,明確采購各環節的職責和權限,能夠有效減少醫院資金浪費,降低采購成本,提高采購效率,防范舞弊風險。收費環節作為醫院收入的重要來源,存在因收費流程不規范、收費系統漏洞等問題引發的財務差錯、賬目混亂現象,給醫院造成巨大財產損失和嚴重不良影響。因此,規范醫院收費流程管理,加強收費環節內部監督,有助于減少醫院漏收、錯收現象,保障醫院資金安全,維護醫院聲譽和社會形象。
三、公立醫院采購及收費環節審計風險
1.采購環節的審計風險
(1)采購內控機制不健全
一方面,采購管理工作機制不完善。采購管理、供應商管理等制度缺失、內容也不明確;招標采購管理和非招標采購管理概念不清,部分規定與上級要求不一致或約定不明確;采購未進行歸口管理,業務部門自主采購權限過大。另一方面,采購管理制度執行不嚴格。部分采購項目未嚴格按照采購制度規定的流程執行,導致出現未按規定進行公開招標,采購服務未進行比選;單一來源采購理由不充分;設備租賃、維保、衛材供應商置換無決策流程等不合規情形;與采購相關的內控約束機制缺失,采購需求制定、采購執行、物資驗收及保管由同一人擔任,不相容職責未分離。
(2)采購程序欠規范
一方面,未建立合格供應商管理機制。供應商信息登記不完整,首次合作供應商未進行準入審批,供應商信息庫更新維護不及時;未明確供應商評價程序、未定期開展對供應商的綜合評價工作或評價工作開展不及時。另一方面,招投標管理不規范。選用的招標代理公司與中標單位存在關聯關系;對投標文件審查不嚴,對于投標資質不符合、未實質響應、存在串標嫌疑的采購項目未廢標;評標文件中評標專家簽字不全;個別采購物資未簽署采購合同;采購小組成員人數不滿足要求,招投標資料歸檔不完整、不及時。
2.收費環節的審計風險
(1)收費流程設計不合理
一方面,收費流程設計不科學、不嚴謹。收費環節出現信息傳遞的誤差,導致收費人員在處理復雜的收費信息時,產生數據遺漏、重復收費或漏收等問題。另一方面,收費流程中的權限分配不合理。收費信息系統權限設置缺乏有效的內部牽制機制,導致收費記錄的篡改或人為操作錯誤,造成資金流向無法精準追蹤,進而影響醫院資金流向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在審計過程中,審計人員往往難以通過傳統的紙質記錄或分散的收費管理系統對收費流程進行全面追溯,無法確保收費數據與實際情況完全匹配,增加了審計工作的難度。
(2)收費系統存在內控缺陷
一方面,收費記錄管理不規范。由于醫院在收費過程中涉及多個環節和部門,信息系統之間銜接不到位,接口未打通等問題,造成收費數據在傳輸和處理過程中出現錯誤或遺漏,導致賬目與實際收入不符。同時收費信息系統漏洞導致醫院難以對資金流向進行有效監控,增加了財務核算難度和審計工作的復雜性,影響醫院資金安全。另一方面,缺乏收費管理內部稽核機制。收費處每日收費報表未與醫院HIS系統收入日報表、匯總報表及時核對,或核對流于形式,未認真查找分析差異產生原因;未定期開展HIS收費系統內控檢查,收費報表項目存在漏項未及時發現,未及時對賬,造成資金流失。
四、防范采購及收費環節審計風險的有效策略
1.采購環節風險應對策略
(1)建立健全采購內控管理機制
檢查醫院是否建立涵蓋全部業務活動的采購管理制度,并通過與上級管理機構采購管理制度對比分析,關注是否存在采購方式、采購金額標準、采購權限等不銜接的情況。關注醫院是否實行采購歸口管理,是否明確醫院各層級采購權限,采購計劃制定是否有依據,嚴禁超權限采購,無預算采購的情況發生。檢查醫院是否嚴格執行采購管理制度,藥品品種采購目錄是否經醫院藥事管理委員會審批,大型醫療設備采購是否按照制度要求履行集體決策審批程序,是否進行可研分析。檢查臨時采購比例和臨時采購選擇的供應商,評價臨時采購原因是否合理。檢查藥品采購驗收是否規范,是否存在近效期藥品或不合規藥品通過驗收。檢查醫療設備采購價格是否開展合規驗收工作,是否與合同簽訂的配件參數一致;關注醫療設備使用情況是否達到預期。
(2)嚴格執行規范的采購程序
檢查醫院是否嚴格按照采購制度選擇合理的采購方式,是否存在應招不招、化整為零、后補招標、不履行免招標程序等違規現象。檢查采購檔案資料是否完整保存,對投標人資質審查是否到位。檢查醫院是否對新增供應商資質進行審查,是否對供應商名錄進行定期評價維護等。檢查采購付款是否按照合同簽訂的條款執行。
2.收費環節風險應對策略
(1)規范收費流程管理
檢查醫院是否建立健全收費管理制度,是否明確收費人員的工作職責和管理權限。檢查收費人員是否嚴格按照規定的收費流程進行操作,確保收費的準確性和及時性。檢查是否票據是否規范管理,是否建立票據領用、使用、核銷制度,是否有票據的丟失和濫用的情況。檢查是否建立退費管理制度,是否明確退費的條件、程序和審批權限。對于退費申請,醫院是否進行嚴格的審核,確保退費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檢查醫院是否制定有對退費過程的監督和檢查機制,防止違規退費行為的發生。關注醫院收費流程的制定是否與醫院的財務系統、醫保系統和其他信息管理系統進行銜接,對收費管理信息化流程進行測試,確保醫院收費管理的完整性和準確性。
(2)加強收費內部監督
檢查醫院是否定期開展信息系統內控有效性測試,重點關注HIS系統相關收費管理環節、各類報表數據之間是否銜接到位。關注醫院信息系統建設基礎,調研醫院信息系統是否穩定,是否曾發生過系統性收費風險。檢查醫院是否嚴格執行國家收費政策,收費員是否嚴格按照物價部門規定的收費標準進行收費,是否存在擅自提高或降低收費標準的情況。檢查醫院是否建立收費標準信息庫,是否及時更新收費標準,并及時向收費員宣貫,抽查收費人員是否能夠準確掌握收費政策。檢查醫院財務內部是否建立收費稽核機制,每日收費是否執行內部復核機制,確保賬實相符。檢查醫院是否建立數據備份和恢復制度,防止數據的丟失和損壞。檢查醫院信息系統用戶管理權限設置情況,防止未經授權的人員訪問和修改收費數據。
五、結論
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醫院發展所面臨的內外部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對醫院內部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審計風險指審計人員在執行審計工作時未能識別出財務報表中的重大錯報風險,導致對財務報表的公允性發表了不恰當的審計意見。通過建立健全采購內控管理機制,嚴格執行規范的采購程序,規范收費流程管理,加強收費內部監督等措施,醫院能夠有效降低其潛在的審計風險,提升運營效率和運營質量。
········參考文獻·····················
[1]唐佳.公立醫院采購及收費環節審計風險分析[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4(6):163-165.
[2]楊媛,姚洪生,何敏.“互聯網+”背景下公立醫院分散采購信息化平臺設計研究[J].中國儲運,2024(9):102-103.
[3]劉軒,滕煜,劉銘亮.公立醫院物資采購內部控制建設研究[J].中國物流與采購,2024(15):105-106.
[4]徐素波,孟凡姝.公立醫院采購業務內部控制探討[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4(20):108-110.
[5]陸敏.公立醫院采購監管體系構建路徑[J].新會計,2024(7):31-34.
[6]晏妮,鐘園,杜文娟,等.公立醫院采購管理內部控制建設現狀與優化建議[J].中國招標,2024(7):179-182.
(作者單位:通用技術集團醫療健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