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年前,《哈利·波特》系列小說的最后一部作品讓無數讀者為之瘋狂。歲月的流逝并未削弱這一文化品牌對游客的吸引力,如今,書中的精彩故事不僅繼續在全球范圍內俘獲著新粉絲的心,更是成為英國各地吸引游客的不二法門。英國旅游局曾對外國游客做過一項調查,詢問他們在英國的游玩計劃。47% 的受訪者表示“打算搭乘霍格沃茨特快列車穿越蘇格蘭高地”。英國旅游服務預訂平臺的數據顯示,自2022 年以來,與哈利·波特或霍格沃茨相關的旅游項目增長了一倍之多。讓我們騎上掃帚,跟隨魔法棒的光芒,去探尋那些“哈利·波特主題游最佳目的地”吧!
英國約克市的肉鋪街蜿蜒狹窄,街道兩旁佇立著別具一格的傳統木筋墻房屋。每逢假期,這里便會迎來一批又一批的小朋友。他們打扮成《哈利·波特》系列作品主角哈利與赫敏的模樣,一手拿著魔杖,一手拎著巫師長袍,快樂地徜徉在“魔法國度”中。在廣大哈迷心里,獨具特色的肉鋪街就是魔法世界里的對角巷,是巫師采購物品的秘密街道。


其實在《哈利·波特》原著小說中,對角巷位于倫敦。小說作者J.K. 羅琳在創作對角巷前從未去過肉鋪街。而且,《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也并未在肉鋪街取景。但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條街道的外觀及氛圍與電影中的對角巷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2017 年春天,肉鋪街上新添了一家商店,名為“那家連名字也不能提的店”,化用了哈利的死對頭伏地魔的別稱“那個連名字也不能提的人”。自開業以來,這家店便在約克掀起了一股“哈利熱潮”。前來打卡的游客絡繹不絕,等候隊伍長得足以繞店一周。
這家商店的室內裝潢完美地復現了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所有周邊產品的擺放與呈現都經過精心設計,包括霍格沃茨學院長袍、金色飛賊、巧克力蛙等。其中最暢銷的商品非魔杖莫屬。這里出售著90 多款由金屬及樹脂制成的魔杖,最貴的款式售價37 歐元(約合人民幣290 元)。
從約克向北驅車一個半小時,便能抵達戈斯蘭德火車站。這里是《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中霍格莫德火車站的取景地,在哈迷心里有不可撼動的地位。導游李·邁爾斯說:“我見過不少游客剛一來到這里,眼淚就嘩啦啦地往下掉。他們甚至宣稱這是他們生命中最美好的一天。”


近年來,英國多個城鎮都在暗中較勁,意圖爭奪“哈利·波特主題游最佳目的地”的稱號。這場爭奪賽中有四個主要選手,猶如霍格沃茨的四個學院。除了新晉黑馬約克外,牛津作為《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的取景地,實力也不容小覷。牛津大學博德利圖書館與基督教堂學院食堂是最著名的兩處取景地。



另一名實力強勁的選手是倫敦,電影中的多個經典場景都拍攝于此。倫敦國王十字車站的九又四分之三站臺盛名在外,其中,鑲嵌著半輛行李推車的紅磚墻是哈迷的必打卡之地。而且,《哈利·波特》電影攝影棚所在的華納兄弟攝影工作室就坐落在倫敦西北郊。自2012 年對外開放以來,吸引了1700 萬哈迷前去參觀。




最后一名選手是被譽為“哈利·波特誕生地”的愛丁堡。當年,羅琳就是在這里創作出了《哈利·波特》系列作品。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哈迷涌入這座城市,探尋魔法世界的蛛絲馬跡:屹立在海岬峭壁上的宏偉城堡讓人聯想起霍格沃茨,城中紀念碑上鐫刻的名字或許正是羅琳為角色命名時的靈感來源,街道兩旁的那些精致店鋪似乎也與對角巷有著幾分相似之處……
20 世紀90 年代初,貧困潦倒的羅琳在咖啡館中寫下了哈利·波特的故事。如今,這些咖啡館已成為導覽觀光項目中不可錯過的景點。自稱是“哈利·波特搖籃”的大象咖啡館將該稱號印在了周邊產品上進行售賣。2023 年,這家咖啡館還進軍海外,在菲律賓開設了一家分店。

《哈利·波特》猶如一面旗幟,吸引了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圈層的游客。鑒于哈利·波特長盛不衰的吸引力,也許這位“年輕魔法師”將成為英國文化的永久代言人。
(摘自《海外文摘》2024 年第11 期,圖片來源:攝圖網、“小紅書”App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