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求職者面試老板的綜藝,這種節目形式太新穎了”“節目中的職場故事很真實,讓我看到了自己在職場中的影子”“希望能有更多節目關注職場公平和員工權益”……職場類節目因緊密貼合民眾生活,且對職場新動態的多元展現,吸引社會廣泛關注。近期,由江蘇衛視攜手BOSS直聘與騰訊視頻聯合推出的職場紀實性觀察對談節目《老板不知道的我·求賢季》,成為熱議焦點。
作為職場類節目經典IP,邁入第六季的《老板不知道的我》探索全新的“求賢模式”,不僅為觀眾開辟職場觀察新窗口,也深度揭示職場生態的多樣面貌。節目通過真實再現老板與職場人的求職經歷,深刻剖析求職博弈中的智慧與策略,以及職場生存的微妙法則,為觀眾提供關于職場溝通、職業抉擇等方面的思考與啟示。
逆向思維打開求職節目新視角
近年來,職場生態持續演變,觀眾需求日益多元,職場類節目不斷探索更貼合時代、新穎獨特的呈現方式。從員工求職到老板求賢,從“待選者”到“選擇者”,《老板不知道的我·求賢季》顛覆傳統求職節目框架,實現老板與求職者角色互換,展現老板求才若渴、求職者精挑細選的新景象。
在已播的六期節目中,一位互聯網女高管誠摯尋求出海傳播業務負責人;連城娛樂創始人連淮偉初創時全力爭取首位簽約藝人李俊濠,提出不設年限合同等誘人條件;訊飛音樂主理人郭嘉與自由職業者于瀟深入對話,真誠求賢;家鄉來客助農團隊創始人繆杰向昔日職業足球運動員殷一拋出橄欖枝,尋求團隊新動力;樂刻運動創始人兼CEO韓偉真誠分享人生規劃、職場經歷,并在工作條件上盡顯人性化,吸引高凡星加盟……節目中,老板們從決策者變為求賢探索者,多渠道挖掘頂尖人才。角色轉變彰顯了對人才的尊重,也促使企業更加重視人才個性化需求及職業發展。
同時,節目打破演播室單一場景與流程敘事局限,深入真實職場情境。參與者通過體驗式學習,與企業高層直接交流,洞察職場運作機制。此舉讓老板與求職者全面了解彼此在職場中的真實狀態及未來環境,超越簡歷的淺層理解,深度挖掘促進企業和求職者精準匹配。《老板不知道的我·求賢季》倡導雙向溝通,增強信息透明度,助力構建穩固雇傭關系,實現企業與個人共同發展。
《老板不知道的我·求賢季》在一定程度上引領職場文化革新,倡導開放、包容、尊重人才的職場環境。節目賦予求職者和企業老板更多主動權與選擇權,打破職場壁壘,促進人才合理流動與優化配置。
節目不僅創新視角,還形成“真人秀+微短劇”的劇綜聯動模式。《老板不知道的我》同名微短劇在江蘇衛視和節目官方抖音賬號同步上線。短劇中一家即將倒閉的公司老板拼盡全力尋求賢才,但意外招來一對赫赫有名的夫妻老板,這種職場新鮮感與現實的融合,為觀眾帶來全新視覺體驗。
敏銳洞察展現職場新趨勢
在中國企業發展征途中,面臨哪些新挑戰與新機遇?企業亟需哪類人才支撐?哪些新興領域正興起?作為職場動態紀實性觀察對談節目,《老板不知道的我·求賢季》緊跟時代,深入剖析企業前沿趨勢,積極揭示職場新趨勢、新業態。
近年來,中國企業出海成為職場重要潮流。全球化背景下,眾多中國企業積極拓展海外市場。節目中,攜程副總裁秦靜與創業者魏新月就中國企業出海話題深入交流。秦靜表示,攜程正加速海外市場布局,尤其是出海傳播業務,亟需具有海外拓展經驗的人才。她認為,跨文化溝通能力與海外工作經歷對企業出海至關重要。魏新月也洞察到中國企業出海機遇與挑戰。她認為,企業需具備品牌實力、產品創新能力及跨文化溝通能力。二人對話揭示了中國企業出海所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鄉村振興與助農直播作為社會熱點,在《老板不知道的我·求賢季》中也有充分展現。家鄉來客助農團隊創始人、水木年華成員繆杰深耕助農領域。節目中繆杰詳述團隊發展歷程、成功案例及助農道路上的艱辛挑戰。他強調,助農不僅是經濟活動,更承載社會責任,旨在助力鄉村可持續發展,搭建農民與消費者信任橋梁。前職業足球運動員殷一因傷退役后,偶遇貴州榕江“村超”賽事,毅然前往追尋夢想。繆杰與殷一的故事展現了他們在各自領域的風采與追求,也讓觀眾感受夢想與現實的碰撞。
此外,演藝界初創經紀公司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足;短視頻領域自由職業者能否融入大文娛公司運營體系;跨界轉型的中年職場人如何適應律師行業……《老板不知道的我·求賢季》每集聚焦一個求職故事、一家企業的人才戰略與企業文化,通過這些生動樣本,觀眾可窺見企業及領域全貌,理解市場需求,洞察企業未來發展趨勢與職業發展前景。
觀照現實打造貼近市場的“職場指南”
《老板不知道的我·求賢季》以真實性為鮮明特色,緊貼真實職場生活,講述職場故事,剖析職場話題,展現現實關懷。
節目話題緊扣現實職場議題,如員工如何在大型企業“任務競爭機制”中脫穎而出,混合辦公模式是否提升效率,秦靜與魏新月的“求賢”故事將這些話題逐一呈現;朋友轉變為上司,職場人能否平衡友情與事業,這成為連淮偉與李俊濠關注的焦點;面對加班、打卡等職場話題,于瀟明確表達對合理工作時間的堅持;繆杰與殷一的對話不僅展現個人職業選擇的復雜性,更觸及夢想與現實的碰撞;人到中年,應待在舒適區還是為理想挑戰自我……《老板不知道的我·求賢季》所呈現的種種討論,激發觀眾對職場選擇的反思。
節目聚焦職場話題,借助“慧眼團”敏銳觀察與深刻剖析,為觀眾提供職場智慧與啟示。如第四期節目中,“慧眼團”成員圍繞繆杰和殷一的對談展開討論。李響和趙鵬認為兩人或基于共同理想孕育合作契機;林墨直言殷一面對現實可能動搖;許吉如表示兩人都從事艱難而有意義的事業,共情力量有望促進共識。
第六期節目中,針對高凡星挑戰自我或留在舒適區的糾結,趙鵬指出舒適圈的合理性在于提供能量的部分,打破舒適圈的同時可能丟失營養。李響認為,不開心、生活壓力大、工作導致家庭不和諧均可成為跳槽原因;呼蘭則強調跳槽驅動力應基于能干而非不想干之事。高凡星最終勇敢走出舒適區,迎接新挑戰,打動“慧眼團”。許吉如表示,高凡星的選擇讓她意識到自由或源于親情、友情、愛情,它們成就了這份自由。通過“慧眼團”討論,觀眾得以全面了解職場多樣聲音,拓寬視野,豐富思考角度。
觀眾從節目中獲得多維價值。節目呈現真切職場畫卷,讓觀眾感受職場機遇與考驗。同時,節目通過多樣職場故事為職場人士發聲,凸顯溝通在職場中的重要性,助力職場人在面對壓力時找到共鳴,激勵他們勇往直前。此外,節目融合職場教育與娛樂性,提供引人入勝且富含哲理的內容,使觀眾在娛樂中汲取職場智慧,提升職業素養與溝通能力。
《老板不知道的我·求賢季》樹立職場節目新標桿。節目每次求賢之旅,均深刻審視并引領職場生態與文化,展現職場未來的諸多可能。同時,節目讓人們堅信,在尊重理解基礎上,“求賢者”終覓推動企業前行的英才,“求職者”亦將遇“伯樂”,尋得屬于自己的廣闊天地。
(薛少林)
節目通過真實再現老板與職場人的求職經歷,深刻剖析求職博弈中的智慧與策略,以及職場生存的微妙法則,為觀眾提供關于職場溝通、職業抉擇等方面的思考與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