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云翻墨,臺風裹挾著海浪不斷拍擊海上平臺。千里之外,陸上工作人員通過遠程指揮系統,依然保持了平臺的平穩生產。
8月12日,在中海油研究總院舉行的中國海油“智能行”媒體開放活動,展示了中國海油數智化發展的成果之一——海上平臺的數字化和無人化操作。
數智化發展,是破解海上油氣田開發高投入、高風險、高技術難題的重要手段。早在2020年,中國海油就明確提出要從傳統管理模式向現代化、數字化、智能化跨越,并提出到2035年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居于國際一流的目標。時至今日,成果已現。
平臺啟用,鴻蒙初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中國海油將數字化轉型、智能化發展納入總體發展思路,制定了數字化轉型、智能油氣田、數據治理等發展目標。
但是,萬事開頭難。
“在智能化建設過程中,不僅需要將大數據、人工智能與油氣勘探開發生產全過程深度融合,而且需要考慮成本和效益。同時,要解決數據孤島問題,構建多層防御體系以提高工控防護水平。”中海油研究總院董事長、總經理田立新回憶道。
建設勘探開發數據湖平臺成為中國海油數字化轉型的關鍵一步。記者從媒體開放活動中獲悉,中國海油勘探開發數據湖平臺二期已全面啟用。
“2018年,我們就啟動了勘探開發數據湖平臺建設。通過數據湖一期,我們成功打破了多個業務部門之間的數據孤島,為數據的高效流通和智能化應用創造了條件。”中海油研究總院總工程師(開發)蘇彥春介紹說。
然而,隨著業務需求的增加和數據量的激增,數據湖一期在開展復雜數據分析和更高層次的智能化應用時逐漸顯現出不足之處。因此,中海油研究總院啟動了勘探開發數據湖二期的建設,實現了數據的精細化管理和高效共享。
例如,在油氣勘探項目中應用該平臺,可使項目團隊實時獲取跨部門的數據,從而大幅縮短決策時間、優化資源配置。在某些關鍵項目中,這種數據整合和智能分析能力可使決策效率提高30%以上。
勘探評估,精益求精
“請大家看看這兩組圖片,并試著猜一猜圖中‘黑斑點’的面積百分比。”
在媒體開放活動中,中海油研究總院勘探開發研究院副院長楊海長指著兩組圖片,向大家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
據他介紹,這不是普通的圖片,而是顯微鏡視域下砂巖薄片的礦物簡化圖。過去,地質學家就是借助顯微鏡,靠肉眼觀察含油氣砂巖中的礦物和孔隙,并估算相對含量,借此探尋油氣藏的儲存性能。
這樣的鑒定方式效率低,一天大約鑒定4~5片,而且估計的準確率與專家的經驗相關。智能化技術的加入,讓這一做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智能系統的輔助下,專家與計算機合作,對圖像樣本庫進行機器學習訓練,構建出砂巖薄片的智能鑒定模型。地質學家再利用這個模型,對砂巖薄片進行智能鑒定。綜合鑒定的準確率可達90%,且鑒定效率是人工鑒定的25倍!
“這一技術把砂巖薄片的鑒定工作升級為智能化高效工作,是數智化轉型的典型成功案例。”楊海長說。
不止是砂巖薄片的鑒定。
通過地球化學、地震解釋、地球物理測井等多種技術手段,結合人工智能測井解釋等智能系統,在勘探階段便能精準鎖定地下油氣資源的位置。僅智能測井評價技術的引入,便使測井解釋速度提高了90%以上,預測誤差控制在15%以內。
值得一提的是,海洋地震地質多信息分析平臺(GeoSea)成功破解了巖性、潛山、中深層和非常規油氣領域的勘探難題,為復雜地質目標的勘探提供了獨特的解決方案,讓中國海油在勘探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快。
天眼AI,防微杜漸
安全無小事,防患于未然。無危則安,無損則全。
中國海油搭建的油氣田智能化生產操控中心,集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于一體,實現了對油氣田勘探開發生產全過程的實時監測、預警診斷、遠程操控等功能,有效提高了管理效率和安全水平。
“‘深海一號’能源站體積巨大,總重量超過5萬噸,最大投影面積相當于兩個標準足球場大小。”講解過程中,中海油研究總院工程研究設計院工藝總師張明形象地比喻道。
基于數字孿生技術搭建的實時動態孿生系統,就如同給遠在千里之外的“深海一號”能源站開啟了“家長模式”,極大提高了本質安全水平——環境信息、平臺運動信息同步展示,高精度海上環境預報系統、系泊纜實時損傷情況和剩余壽命等技術,讓作業者能夠時刻掌握平臺的安全狀態。
海上平臺面積大。在傳統巡檢模式下,海上工作人員每天要花費數小時巡視。
海上“天眼工程”應運而生,通過具有實時感知、超前預警、聯動處置和系統評估等新型安全能力的風險監測綜合平臺,實現了“人員、井筒、設備”關鍵安全監測以及從被動人工抽檢到AI智能監測的作業流轉,極大提高了本質安全水平。
憑借善用科技的大智慧,中國海油正加速培育海洋油氣領域的新質生產力,正推動海洋油氣產業向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發展,正以智能化持續賦能海洋油氣增儲上產、降本增效、綠色安全。
“未來,我們將加快生產方式轉變和管理模式創新,加速培育發展海洋能源新質生產力,逐步建成以作業現場少人化、研究設計可視化、生產運營協同化、經營決策科學化為目標的海上智慧油氣田。”田立新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