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來,河南省鶴壁市淇濱區明達小學積極開展基于思維導圖的小學項目學習實踐研究,構建了結構化、序列化的項目學習課程體系、“1+4N”項目學習模式和“1+3”項目學習評價體系。豐富的實踐研究轉變了師生教與學的方式,提升了學生面向未來世界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為其成為中國優秀公民奠基。
一、頂層設計:項目學習課程體系促發展
1.立足學科項目,落實學科素養
學科實踐,轉變教與學方式 對照新課標,我們根據學科特點進行教學資源整合,形成了新的項目學習單元。例如,依據單元語文要素,圍繞核心問題“如何把一件事寫清楚”設置核心任務:舉辦童年時光展,再圍繞核心任務,將童年時光展分解為四個具有內在邏輯關聯的子任務,即走進名家故事、探尋故事密碼、描繪美好童年、定格美好時光。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教學觀已經從“知識本位”向“核心素養本位”轉變,教學方式也逐漸向探究式、合作式、項目式教學轉變,達到了基于學科實踐沖破壁壘、聯通知識、跨界學習、綜合育人的目的。
整理重構,形成學科新結構 在項目學習探索的過程中,我們逐漸形成漸進式項目學習群組,使之既有學科點狀的項目學習內容,又有跨年級學習內容,從而打通學段知識層級,形成一個螺旋上升的體系。例如,美術學科中關于線條的知識貫穿于整個小學階段,于是,我們把教材中有關線條的課型進行整理重構,形成“牽著線兒去旅行”系列課程,實現學習資源的融會貫通,將零散的知識串聯成線,為學生搭建知識框架,實現知識的深度學習,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發揮特色,促進深度學習 每個學科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優勢,我們將學科進行拓展,形成學科拓展項目。例如,數學學科的“指向數學閱讀的繪本教學”“設計學校的思維游戲小路”,英語學科的繪本分級閱讀、課本劇表演項目,科學學科的“節水教育”“二十四節氣”科學體驗活動項目等。
2.立足活動項目,提高學生綜合素養
德育實現思想升華 我們將項目學習與學校“1+9+N”特色德育活動課程相融合。“1”是每天鍛煉1小時,日日大課間;“9”是每學年9個月,月月過節日;“N”是每學年N個周,周周有儀式課程。
研學豐富成長體驗 我們依托假期實踐研學活動或志愿活動進行項目學習,讓學生把學習空間放大,引導學生在大自然中探尋、在社會生活中歷練。例如,在“漫步園林、探索植物奧秘”項目學習中,學生通過了解植物名稱、名稱由來、果實功效、植物故事等,在心中埋下了一顆探究生命的種子,對生命也多了一份敬畏之情。
勞動創造幸福生活 我們結合學校勞動課程開展項目學習,例如,在“竹林童趣”項目學習中開展識筍、挖筍、品筍、竹詩會、竹之樂等活動,讓學生在感知竹文化的同時,學習制作竹笛,豐富勞動體驗。“‘薯’你最甜”項目學習活動讓學生在勞動實踐中學習勞動技能,獲得自由創作和表達的幸福體驗。
3.立足跨學科項目,發展學生核心素養
跨學科項目學習的推進是一個不斷回歸綜合學習本質、深刻理解核心知識和經歷深度學習的過程。為此,我們開展了學科內多學科融合式項目學習和主題類項目學習,這樣的跨學科項目學習打破了學科界限,融合了學科知識,讓學生在項目中學習、探索、創新,實現了批判性思維、創新能力、協作溝通交流等學習素養和核心能力的提升。五年來,我們已經進行了100多項項目學習,形成了“班班有項目、人人能研究”的局面,項目學習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滿足了不同層次、不同個性學生的需求。
二、核心實踐:“1+4N”項目學習模式促實施
“1+4N”項目學習模式中的“1”指的是借助思維導圖輔助項目學習,對各階段的項目學習進行結構化、創造性的思考,在短時間內抓重點、要點。“4N”指的是N個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組成項目學習小組,在N個學科導師的共同參與指導下,分解N種項目任務進行研究和實踐,最終產生N種項目成果。例如學校十年校慶期間的年級項目學習成果展,在問題驅動下,班主任指導學生以學習小組、親子等多樣化的小組開展研究,以資料類、表達類、手工模型類、現場操作類等成果為大家呈現出了一場“饕餮盛宴”,充分展現了明達小學師生的研究智慧。
在整個項目實施過程中,從教師集體教研、設計項目,學生分解任務、厘清思路,到師生評價、反思復盤,思維導圖都在其中起著重要的梳理、總結作用。
我們把項目的任務、分工、成果等各層級的關系用文字、數字、符號、線條、圖形等表現出來,從而把復雜的、冗長的信息轉化為層次分明的結構圖,將師生的研究思維可視化。學生在項目學習中學會了使用樹狀圖、魚骨圖、流程圖等思維導圖形式,不斷地融合創意想法,建構完整的知識網絡體系,促進思維螺旋式上升,為項目學習搭建了思維的模型。
三、評價機制:“1+3”項目學習評價體系促復盤
項目學習評價應當是一種全方位、全過程的評價,評價方式應采用量化與質性的混合評價方式,評價內容主要包括學生、教師以及項目組織與過程機制等。課題組依據項目學習課程體系,建構了“1+3”評價體系,“1”是以學生為中心,“3”是從學生、教師、項目過程三個維度進行評價。針對教師的評價指標,從項目建設、驅動問題、項目實施三個方面進行各種量規的設計與實踐。教師是設計者、實踐者,要以學生的視角借助思維導圖去搜集整理資料、設計項目、實施、評價、復盤項目等,這就促使教師在合作中重構自身知識結構、提升能力,在循環評價、復盤中提高課程領導力和跨學科教學素養。
四、結束語
項目學習是新時代課程改革的重要教與學方式,更是培養現代化國家需要的創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徑。基于思維導圖的項目學習實踐探究,不僅是一次信息時代教育變革的探索,更是培養有責任、有擔當的綜合型時代新人的必然要求,我們將繼續創新項目學習模式,培養新時代的優秀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