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是我們這個時代最神奇的產品,也是一種特別可靠的產品。手機里有很多個芯片,可如果誰的手機壞了,一般是屏幕壞了或里面某個會活動的小組件壞了,你大概沒聽說過芯片壞了。芯片幾乎不會壞,因為它就是一個硅塊,上面一個活動的部件都沒有,無數個晶體管不是被“安裝”在芯片上,而是被“刻”在芯片上的,如同印刷一本書。
用什么東西刻呢?光刻機。這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復雜的機器。我相信它比飛機、火箭、宇宙飛船更復雜,難度更高。因為其他東西的制造技術至少在原則上可以由一個國家掌握,但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掌握最尖端光刻機的全套制造技術。研發光刻機,是一個絕對意義上的跨國工程。
光刻的基本原理,就是用光把芯片藍圖縮小,投影到硅片上,跟表面化學物質發生反應完成刻蝕。最早的光刻用的是普通光源,而普通光源的極限精度是幾百個納米(1納米=10-9米)。要想在單位面積上繼續增加晶體管,必須提高光刻精度,就得用波長更短的光。一開始是用紫外光,然后是深紫外光,很快深紫外光也會達到瓶頸。每兩年就能讓晶體管密度增加一倍的摩爾定律,似乎即將結束。
最不希望摩爾定律到達天花板的是美國的英特爾公司,因為英特爾的CPU性能是跟著摩爾定律成長的。所以英特爾力推開發新的光刻技術。接下來的事情大約可以分為三步:
第一步是科學上的可能性。這一步純屬務虛,科學家設想了各種方法——直到今天也有各種新設想——在1992年,各方的共識是應該使用波長為13.5納米的極紫外光。這只是一個設想,距離做出來光刻機還差得很遠。
第二步是技術上的可行性。這一步就不能由著科學家小打小鬧了,必須投入巨資讓工程師參與。1996年,英特爾聯合幾家芯片廠和幾個國家實驗室成立了一個聯盟,全力開發光刻技術。英特爾承擔了大部分經費。歷經數年,才算大致知道極紫外光刻機應該怎么實現。
第三步才是具體實現。當時,全世界只有3家公司有可能造出來極紫外光刻機,包括日本的佳能和尼康、荷蘭的ASML。美國不想把這么關鍵的技術給日本,最后ASML得到了制造極紫外光刻機的技術授權。美國還要求ASML必須把幾個關鍵部件留在美國生產。
但ASML也不是拿過來就能干,從技術上可行到實現產品化,還有十萬八千里。
首先需要得到極紫外光。要先制造一種直徑是三千萬分之一米的小錫球,讓它以每小時200英里的速度在真空中移動,然后用激光對小錫球進行兩次打擊。第一次是提高小錫球的溫度,第二次是讓小錫球爆炸,把它變成溫度達50萬攝氏度的等離子體——這個溫度比太陽表面的溫度還要高得多。這個噴射錫的過程每秒鐘要重復5萬次,才能得到可以用來光刻的極紫外光。
這個過程說著簡單,但每一步都需要創新。先要找一家叫通快的德國公司開發那個激光器。他家的專長就是二氧化碳激光器,但是其每次產生的能量中有80%是熱,只有20%是激光。這就有個散熱問題。以前都是用風扇散熱,可是光刻機要求風扇每秒鐘要轉1000次,沒有一個物理軸承能承受這樣的風扇。于是,通快專門開發了一個磁懸浮風扇……
有了激光,用激光轟擊錫球的時候,錫球反光怎么辦?怎么保證錫球氣體的密度是恒定的?這些都是問題。于是,這臺激光器,通快公司用了10年才生產出來。這臺激光器本身就有457329個零部件。
用激光器擊打錫球成功了,還得把產生的極紫外光收集起來,為此需要鏡子。可是極紫外光的波長太短,打在一般東西上都被吸收了,并不會被反射。有一篇1998年的論文說可以用金屬鉬和硅交替排列制作能反射極紫外光的鏡子。研究人員一算,發現這個鏡子必須是分層的:一層金屬鉬一層硅交替排列,每層的厚度只有幾納米,而且要做100層。后來又是一家叫蔡斯的德國公司把這個鏡子做出來了——那應該是有史以來最光滑的物體,號稱如果把鏡子放大到整個德國那么大,其中凹凸不規則的部分,也只有1/10毫米。
整個光刻過程差不多是這樣:二氧化碳激光器轟擊錫球得到極紫外光,再用鏡子把極紫外光收集起來透射到硅片上——最終完成的光刻機有火車頭大小,有數十萬個零部件。
ASML最厲害的本事還不是這些具體的研發工作,而是對供應商的協調和管理。
ASML自己只能生產15%的零部件。其他零部件,往往別的公司也沒有現成的,需要研發。像前面說的做激光器和做鏡子的那兩家德國公司,得投入巨資長期研發才行。而光刻機的供應商總共有數千家公司。于是,ASML一方面直接贊助研發,比如,給德國蔡斯公司提供10億美元去搞鏡子;另一方面強調標準和紀律:如果有哪個供應商不聽話,ASML可能會收購它。
直到21世紀初,經過了二三十年,ASML才終于把極紫外光刻技術光刻機做出來。這是一種非常貴的機器。每臺價格超過一億美元不說,買回來還有極高的維護成本。ASML盡了最大的努力,讓光刻機的每個零部件平均至少可以使用3萬小時而不壞。但考慮到光刻機有那么多零部件,它們不能同時壞,ASML還開發了一個預測性的算法,能大概判斷什么時候哪個零件該壞了……但就是這樣,它也必須派人在現場盯著,隨時維修。
現在你應該明白,為什么說光刻機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復雜的機器,而生產高端芯片又是難度多么驚人的業務了。
(摘自“得到”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