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面對由社會年齡結構變遷而形成的日益嚴重的老齡化所帶來的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系列問題中,如何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讓老年人進行鍛煉從而促使他們保持健康、增強體能、延緩衰老,是一個值得全社會深思的重大問題,也是全球經濟發展、文明進步的共同話題。本文以此為研究目的,通過采用文獻資料法、文獻計量法及數理統計法,對中國傳統健身運動項目太極拳、易筋經、八段錦的健身特點對老年人健康促進進行研究分析。研究結果表明:太極拳、易筋經、八段錦這類運動有著身體動作緩慢、柔中帶剛、動靜呼應、心靜體松、開吸合呼、身心合一的特點,非常適宜老年人進行身體鍛煉,對促進微循環、新陳代謝、強體固本、養精運氣提神、延年益壽,對病后康復、配合藥療老年病、老年癡呆失憶等也有顯著效果。研究結論得出:通過進一步研究這類適宜老年健身的運動項目及方法,能有效改善老年人群體的健康狀況,此類運動項目及運動方法今后可在老年健身工作指導方面提供相應的理論及實踐參考。
關鍵詞:命運共同體 "老齡化 "老年健身 "健康促進
中圖分類號:G8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02-(2024)-07-022-3-ZL
全球老齡化已20余年了,所有發達國家及眾多發展較好的發展國家,已處于深度老齡化、高速老齡化時期。面臨老齡化對家庭、社會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探索、研究應對老年社會的策略,是人類的共同命運。形成人類命運共同體加強交流合作,相互借鑒應對老齡化的成功經驗,結合本國國情創新老年工作,可有效促進家庭和諧、社會經濟發展。老年健身是改善老人健康狀況、保持良好精力,開發老年資源,發揮老年人專業技能、職業經驗的有效方法,選擇適宜老年人的健身項目、引導組織老年健身,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幸福感是時代賦予人類的使命,也是我國政府老年工作發展規劃精神。老年健康是涉及千家萬戶的民生大計,牽涉社會穩定、國家民族利益。因此,探究老年健身的有效方法,分享成功經驗,對高速老齡化時期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1、人類社會老齡化的發展進程研究
1.1、全球老齡化概況研究
隨著人類社會文明的進步和發展,全球發達國家及發展較好的發展中國家均已步入了老齡化社會(60歲以上老人達10%或65歲以上老人達7%),截至2018年較落后的非洲國家塞舌爾、突尼斯以及亞洲的越南等均已進入了老齡化社會。我國早在1999年就步入了老齡化,雖晚于其他發達國家,但老齡化發展迅速。我國80歲及以上老人以每年5%的增速增長,且增速約為65歲以上老人增速的2倍。1999年世界60歲及以上老人近6億,為當年全球人口的10%,由此全球步入老齡化時代。發達國家20世紀50年代就已進入老齡化,日本相對其他發達國家是最后一個達到老齡化的國家(1970年),但增速快,2010年日本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高達30.5%,居世界榜首(近年日本平均壽命84歲也居全球之冠),三個人中便有一個老人。
1.2、應對老齡化的認識進程研究
社會對老齡化的共識經歷了“柳暗花明”的過程,如表1所示,陳舊觀念,即老年人是包袱;而“成功老齡化Successful Aging”,研究者則從健康、心理、社會生活方面論述老齡化;“生產老齡化Productive Aging”,則認為老人在家庭社會中是資源、生產力;“健康老齡化Healthy Aging”在1987年世界衛生大會上提出,注重的是健康老人,而不是失衡病態的壽命;“積極老齡化Active Aging”(WHO1999年提出,2002年頒布《積極老齡化:政策框架》)則是注重老人健康、參與、保障方面的研究與實施;“老年健康行動”(我國國務院2019頒布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老年部分)指出積極老齡化應具體到我國個人、政府、社會行動層面。
1.3、老年資源開發及保障研究
全球發達國家及發展較好的發展中國家普遍重視保障、開發老年人力資源,強調平等就業權利。法國政府在1980年初便鼓勵開發利用老年人力資源,對經濟相對困難,但仍雇傭老年勞動力的公司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及其他優惠政策;丹麥、荷蘭以及芬蘭等國改革,重點是增加老年勞動力就業,激勵老年人推遲退休。在發展中國家中尤其是非洲男性老年人中甚至有一半以上仍然從事經濟活動。美國老年工作已形成多層次、多角度體系,一是成立了老年教育管理組織機構和退休聯邦雇員協會保障老年人權益;二是完善的終身教育制度和法律保障,鼓勵老年人到退休年齡繼續工作;三是社區型的老年教育與服務模式非常普遍,老年人參與其中有利于身體健康、社會穩定、經濟發展,這已成為全球共識主流。
日本政府則設立了專門解決老年問題的管理機構,并擬將“老年人”定義上調至75歲,鼓勵65周歲以上退休者再次工作來補充勞動力,采取激勵雇主繼續任用老員工的獎勵措施,“退而不休”在日本已為常態。日本老年人力資源開發除政府力量外,也包含民間組織,其中影響最大的是1974年成立的銀色人才中心(SHRC),該中心不以盈利為目的,專門負責老年人力資源開發,其目的是為引導老年人找到合適的工作崗位,提高其生活質量。
近年來,我國出臺了多項積極應對老齡化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銀發經濟。202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積極培育銀發經濟,加強規劃銀發經濟,推動老齡事業與產業、基本公共服務與多樣化服務協調發展。2022年,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2024年,全國兩會提出豐富供給釋放銀發經濟,法律層面統籌推進加強服務保障,老年資源開發已成為發展趨勢。
2、適宜老年人的健身運動研究
2.1、太極拳促進健康的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
(1)太極拳促進健康的研究領域分布。
由中國知網核心期刊庫和Web of Science(科學網資源平臺數據庫)顯示:1991-2023年太極拳促進健康研究相關英文學術文章536篇、我國核心期刊學術文章328篇。英文學術文章太極拳促進健康涉及領域排名統計1-8的是:運動科學100篇、老年病學85篇、綜合補充醫學76篇、康復治療學74篇、普通內科醫學40篇、神經科學36篇、護理學33篇、實驗醫學28篇,所占比例如表2所示。太極拳促進健康研究學術文章大多數在前四位,表明太極拳促進健康研究重點在運動科學、老年病學、綜合補充醫學、康復治療這四個方面。國外太極拳文獻運動科學、老年病學、康復治療學方面最重要的部分是太極拳運動提高老年人平衡能力和姿勢穩定性,這已在多地域、反復實驗印證,得到廣泛的認可。
(2)太極拳促進健康研究的側重熱點。
現國外太極拳運動研究的側重點是老年人平衡能力的提高、預防跌倒、改善肌肉力量、心率與血壓等。研究疾病主要集中在肌肉骨骼關節和心血管系統,護理方面涉及心理、健康、疼痛、睡眠、認知等。我國太極拳促進健康研究文獻,對老年人研究的篇數最多,由文獻關鍵詞出現頻率統計,可顯示研究側重熱點。對我國太極拳促進健康中文核心期刊學術文章關鍵詞分析(用CiteSpace軟件統計),目前的研究熱點是:改善老人的平衡穩定能力較少摔倒、提高心肺心血循環機能、促進身體活動、提高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的研究,如圖1所示。
2.2、易筋經促進身體系統健康的研究
易筋經名譯:“易”——容易、改善;“筋”——韌帶、筋骨;“經”——方法。統計發現易筋經促進運動系統(骨骼、肌肉、關節)機能的研究報道最多,這源于易筋經運動動作幅度大,肌肉充分拉伸,動作青龍探爪、拔刀、虎撲、拽九牛尾力量練習較多,能夠伸筋健肌強骨固體。此外,易筋經對改善運動系統功能,防治相關病變、輔助治療椎間盤突出、腰肌勞損、骨質疏松、平衡穩定防跌倒等均效果顯著。
易筋經改善心肺心血管循環機能的研究及文獻數量僅次于運動系統。易筋經動作伸筋拔骨、促肺氣體交換呼吸、利血氧運供力,是呼吸和心血循環的有力之舉。能有效緩解高血壓、高血脂,提高心肺功能,防治靜脈炎、冠心病、COPD(慢性阻塞性肺炎)等。同時,對提高中老年女性柔韌、靈敏性、心肺功能、有氧代謝水平,改善血脂、血糖、血壓、免疫功能,提升抗病能力等均有顯著效果。此外,通過對帕金森病患者練習中國傳統健身功法后運動功能、生活質量的變化顯示:中國傳統健身功法練習(太極拳、易筋經、八段錦等)對帕金森患者的運動、非運動癥狀有顯著改善。
3、我國小康社會老人健身工作的對策研究
3.1、切實發揮政府主導作用
國家層面出臺的政策精神(2019年7月黨中央、國務院頒布了“健康中國2030”、2019年11月黨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中明確指出:加強老年人體育健身,選擇適宜的鍛煉方法,提倡、支持老年活動中心、老年協會等組織老年人健康活動,形成老人、家庭、社會、政府共同參與的良好態勢,市地縣各級相關機構和涉及民生最基層的街道辦事處、社區居委會、村委會等對待老年人工作依然應高度重視。發揮政府的主導性,擬以相關的老年人健身健康工作預算、行動規劃方案、策劃老年人健身活動部署,引導組織老年健身工作。同時,老年健身活動工作狀況也應納入組織、個人政績考核、年度考核、各類評比的指標,真正把國家應對社會深度老齡化的精神、舉措,體現于各級黨委、政府工作中。
3.2、豐富科學健身指導方法
絕大多數老年人不了解科學健身知識,平時鍛煉往往是隨意的、盲目的。一些老年人甚至因為鍛煉發生扭傷、摔傷、關節磨損、骨折等運動損傷。通過練習老年健身項目太極拳、八段錦、易筋經等結合老年健身器械,如小啞鈴、健身盤、腰背按摩器等使用,實現健身項目、健身器械與不同體質類型老年人進行精準搭配,使每名老年人掌握至少1-2種科學健身方法。采取老年人喜聞樂見的健康運動方式,讓參與活動的老年人、居民在健身活動中建立樂趣、興趣,感受活動產生的精神愉悅、健康效應,讓老年人帶著好心情和幸福生活、投入到家務中。通過案例介紹、熟人帶動、醫務人員和社會指導員的引導,提升老年人體育運動的參與度,逐漸轉變老年人體育觀念,由存錢養老變為花錢買健康,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有機結合,促進老年健康事業可持續發展。
3.3、加強老年健身指導員隊伍建設
老年人體育健身重點在基層社區、街道居家附近,隨著老年社會的深度發展、經濟條件的改善、老人健康意識的提升,老年健身鍛煉需求日益增長。街道辦、社區居委會、村委會、基層體協應聘請、選拔、邀請相關體育社會指導員、老年健身志愿者骨干,開設健身健康講座、開發適宜老年人健身鍛煉的體育活動項目,充分發揮運動項目利于社區、街道、樓道開展,對老年健身適宜、康復效果好的優勢,帶領社區居民參與健身體育活動。形成政府管理引導、扶持、宣傳,弘揚健康生活方式,社會體育指導員及專業骨干志愿者配合組織指導,老人、居民參與的良好氛圍,普及深入持久開展社區小區老年人健身體育活動,使健身常規化、制度化、網絡化。打通“體醫融合”通道,倡導互幫互助,培養居民健身習慣,健身融入生活,讓健康生活方式風氣在小康社會飄蕩。
3.4、完善法規維護老年人健身權益
老年人健康狀況、老年體育健身涉及千家萬戶民生大計,牽涉社會發展、國家民族利益,老年健身體育事業是當今老年社會發展的必然組成,并隨著老齡化加深日益凸顯。建立有利于老年健身的運行機制,加強應對老年社會的政策、法律法規建設,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完善老齡體育相關法規,搭建健身及運動技能培訓平臺,利用法律規章的權威性、強制性,有力保障老年人身體鍛煉、身體活動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持續進行。老年人健身健康有保障,是社會穩定、下一代安心工作的基礎;同時也能更好地發揮老年人專業技能、職業經驗優勢;開發老年人資源,彌補高質量勞動人口短缺、促進家庭減負、社會經濟發展。相關職責機構特別是街道、社區、居委會、村委會應盡職盡責,制定切合本地實際的老年政策、法規,保障老年人健身體育鍛煉權益,開創老年健身體育活動工作新局面、新亮點。
4、結語
在全球老齡化的今天,應對老年社會對家庭、社會經濟的影響是全人類的共同命運。形成全球命運共同體,進行老年健康健身文化交流,相互借鑒共享,結合本國國情實際探索,創新發展,更科學、合理地處理老齡化問題,是全人類的共同利益。有氧運動項目太極拳、易筋經、八段錦等非常適宜老年人健身活動,對改善老年人體質、配合藥療促進老年病患者康復有顯著的效果,這已被國內外眾多的健身工作者、康復醫療科研機構、醫院、高校相關專業的實踐印證,此類運動對健身特別是老年健身有良好的效果,這既是中國經驗,也被世界廣泛認同。
參考文獻:
[1]楊亮斌,郭玉成,等.近20年中美太極拳與健康促進研究的對比分析[J].體育科學,2018,38(04).
[2]李淑珍.八段錦運動對輕度認知障礙老年人整體認知功能及記憶力的影響[D].福建中醫藥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