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新網紅經濟下馬拉松賽事對旅游產業發展的推動模式為研究對象,運用案例分析法和實地調研法,探討了馬拉松賽事與網紅經濟相結合對旅游產業發展的影響和作用。經過文獻綜合分析后,發現馬拉松賽事能夠帶動城市經濟、提升城市形象、推動旅游產業發展。本文從新網紅經濟的角度出發,分析了網紅經濟為體旅融合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探討了馬拉松賽事與旅游產業的互動性。最后,通過“旅游+觀賽”“文化+商業”“媒體+傳播”和“科技+參與”等模式,提出了馬拉松賽事對旅游產業發展的推動策略。研究可以進一步細化市場及產品定位,探索如何更好地構建城市品牌,以吸引更多國內外游客參與馬拉松賽事,促進旅游產業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馬拉松賽事 "體旅融合 "網紅經濟 "合作模式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02-(2024)-07-077-3-ZL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新型的網絡經濟正在不斷涌現,其中以網紅經濟為代表的新興產業正日益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馬拉松賽事作為一種集健身運動、旅游觀光等多種元素于一體的活動,正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和參與。在這種背景下,馬拉松賽事與網絡紅人相結合,成為了一種新的推動旅游產業發展的模式。本文將以新網紅經濟下馬拉松賽事對旅游產業發展的推動模式為研究對象,探討其在推動旅游產業發展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和影響。通過對這一新興模式的分析與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馬拉松賽事與網紅經濟相結合對旅游產業發展的促進作用。從新網紅經濟背景出發,探討馬拉松賽事對旅游產業的關系,分析其相互融合所帶來的影響和推動效應。同時,也將結合實際案例對合作模式進行具體分析,并提出相關建議和思考。通過本文的研究,能夠為新網紅經濟下馬拉松賽事對旅游產業發展的推動模式提供一定的實踐借鑒。
1、馬拉松賽事推動旅游產業發展概況
馬拉松賽事作為一項體育活動,近年來在中國得到了迅速發展,并逐漸成為推動旅游產業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學術研究顯示,城市馬拉松旅游效應包括經濟效應、社會效應和空間效應,對城市旅游有顯著影響。《中國體育旅游消費大數據報告(2021)》顯示體育旅游市場正在逐步擴大,體育旅游成為健康中國戰略的示范產業,體育旅游大眾化時代來臨。《戶外運動產業發展規劃(2022-2025年)》《馬拉松運動產業發展規劃》提出馬拉松運動產業是健身休閑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完善戶外運動消費政策,鼓勵戶外運動消費,推動科技賦能戶外運動場景,創新戶外運動消費新場景、新模式、新業態等。國家通過制定規劃和政策,鼓勵和支持馬拉松賽事的發展,并以此作為推動體育旅游產業發展的重要手段。通過這些措施促進了體育與旅游的深度融合,提升城市品牌影響力,帶動經濟增長,并提高全民健身的意識和水平。
對相關文獻進行綜合分析可以看出,體育賽事旅游作為一種新興的產業形態,受到了學界的廣泛關注,各種賽事活動不僅能夠給旅游行業帶來一定的活力和促進,同時也為體育產業的發展增添了新的動力。研究發現,馬拉松賽事可以吸引大量參與者和觀眾,促進當地旅游業蓬勃發展。此外,有學者從全域旅游和體育旅游精品賽事視角探討了體育賽事旅游產業的發展,強調了體育賽事對旅游業帶來的經濟效益和地方文化推廣。同時,就馬拉松賽事旅游展開了國際研究述評,提出了我國體育旅游政策的重要性和提升路徑。最后,從參與型賽事旅游、高質量發展、動力機制和推進路徑,為體旅融合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參考。總的來說,這些文獻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研究思路和觀點,但也有一些問題亟待解決,比如如何進一步完善馬拉松與旅游的深度合作,如何提升體育旅游產業的質量和效益等。因此,本文從新網紅經濟背景下探討馬拉松賽事與旅游產業的推動模式,為產業的合作與發展提供更多的理論支撐。
2、新網紅經濟下馬拉松賽事與旅游產業的契合之道
2.1、新網紅經濟為體旅融合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隨著社交媒體和數字化平臺的興起,網紅經濟逐漸成為各行各業的風向標,對體育賽事和旅游業的影響也愈發顯現。有學者從耦合理論視角分析了網紅經濟對體育旅游可持續發展的促進作用,可以看出新網紅經濟在體旅融合中的重要性。新網紅經濟的興起,為體育旅游融合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通過網絡平臺的傳播和推廣,體育賽事在吸引更多參與者和觀眾的同時,也能夠推動當地旅游業的發展,促進地方經濟的繁榮。網紅經濟的影響力和傳播效應,使體育賽事和旅游業更加具有吸引力和競爭力,為兩者的融合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然而,在體旅融合的過程中,如何有效地利用網紅經濟的力量,保持體育賽事和旅游業的品質和可持續發展,是當前需要認真思考和解決的問題。同時,也需要加大對網紅經濟發展規律的深入研究,為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科學的支持和指導。綜上,新網紅經濟對體育旅游融合的影響是雙重的,既帶來了新的機遇,也帶來了新的挑戰。只有充分認識和把握新網紅經濟發展的特點和規律,才能更好地推動體育賽事和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2.2、馬拉松賽事和旅游產業的互動性分析
馬拉松賽事在中國的蓬勃發展,已經成為推動旅游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自2014年以來,中國馬拉松及相關路跑賽事的數量顯著增長。據中國馬拉松信息平臺統計,2023年,全國共舉辦了580場路跑賽事,參賽總人次達到了550萬。馬拉松賽事不僅是一項體育活動,也成為城市品牌宣傳的重要途徑,通過馬拉松賽事,城市能夠展示其獨特的文化和旅游資源,吸引國內外游客。首先,馬拉松賽事對當地經濟的帶動作用顯著,例如,鄭開馬拉松帶動了鄭州和開封兩個城市的餐飲業和觀光旅游業發展;其次,馬拉松賽事通過串聯城市景點和商業圈,結合賽事平臺和媒體傳播,提升了城市的旅游吸引力,日照馬拉松將15個景點和6個商業圈納入比賽線路,通過賽事平臺和媒體直播對景點進行推介。因此,馬拉松賽事成為城市形象、魅力和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對城市組織能力和治理能力的考驗“手段”。高質量的辦賽能夠提升城市品牌美譽度。另外,馬拉松賽事的發展帶動了相關產業鏈的成熟,包括跑者、賽事組織、城市旅游等,形成了以馬拉松為核心的產業鏈。綜上所述,馬拉松賽事通過提升城市品牌、帶動經濟消費、促進旅游與體育的融合、發展產業鏈、獲得政策支持以及促進國內外交流等多方面推動了旅游產業的發展。
2.3、馬拉松賽事與旅游產業合作帶來雙重利好
馬拉松賽事與旅游產業的結合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這種結合不僅為城市帶來了品牌宣傳效應,還顯著推動了體育旅游產業的消費,馬拉松賽事與網絡平臺、社交媒體相結合,進一步提升了賽事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一是馬拉松賽事作為城市品牌宣傳的重要途徑,通過賽事的舉辦,可以展示城市的特色文化和旅游資源,例如江西省的南昌馬拉松和九江廬山馬拉松等,通過賽事帶動了賓館、酒店和商業消費,顯著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二是馬拉松賽事能夠吸引大量參賽者和觀眾,從而帶動當地的餐飲、住宿、交通和旅游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兩者結合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從賽事的組織、宣傳到旅游產品的開發和銷售,形成了一站式服務模式。這不僅提升了賽事的專業水平,也增強了旅游產品的吸引力;三是馬拉松賽事的舉辦注重可持續發展,如龐茲(Alessio Punzi)所言,賽事不僅是體育競技,還是一個產品、一個生態系統,其對城市帶來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可能在多年后才顯現。譬如通過創新的賽事組織和旅游產品開發,如廬山馬拉松與景區的聯動,對參賽選手免費開放相關景區,以及南昌馬拉松期間的消費季活動,都放大了賽事的經濟效應。綜上所述,馬拉松賽事與旅游產業的結合為城市帶來了經濟效益和文化推廣的雙重利好,同時也推動了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形成了一種新的經濟增長模式。
3、新網紅經濟下馬拉松賽事對旅游產業發展的推動模式
3.1、“旅游+觀賽”模式
在新網紅經濟的大背景下,體育賽事旅游通過吸引網紅和粉絲參與賽事觀賽,結合當地旅游資源打造體育賽事旅游吸引點。探索通過網紅的力量吸引更多觀眾參與賽事,提升賽事的活力和影響力的同時,將賽事整合到旅游產品中,提升賽事對當地旅游業的促進作用。旅游和觀賽雙向奔赴是現在游客選擇馬拉松賽事的一種方式,一方面,馬拉松賽事結合當地的自然景觀、文化特色和著名地標,如武漢馬拉松就結合了櫻花季,吸引游客在觀賽的同時體驗當地的自然美景和文化氛圍,通過提供高質量的賽事服務和組織,近乎零差評的賽道與服務,增加參與者和觀眾的滿意度,從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將馬拉松與旅游、文化等產業相結合,打造綜合性的體驗活動,如“武漢體育消費周”通過賽事疊加旅游、展會、美食等要素,吸引游客。另一方面,利用社交媒體、網絡紅人和KOL進行宣傳,通過分享賽事精彩瞬間、跑者故事等內容,增加賽事的曝光度和吸引力,將馬拉松賽事作為城市品牌的一部分,通過賽事展示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在賽事期間發放體育消費券等激勵措施,鼓勵游客在當地消費,增加他們的參與意愿。
3.2、“文化+商業”模式
在新網紅經濟下,體育賽事旅游可以通過融合文化元素,打造獨特的賽事文化IP,吸引更多網紅和粉絲參與賽事活動。同時,體育賽事旅游也可以通過商業合作和營銷活動,利用網紅文化和商業資源,推動體育賽事的商業變現和品牌價值提升。賽道設計方面,宜昌馬拉松的賽道設計巧妙地將城市地標和自然風光結合,如葛洲壩、宜昌奧體中心、磨基山、至喜長江大橋等,讓參賽者在跑步的同時能夠體驗宜昌的山水之美和城市特色。文化宣傳方面,賽事通過官方手冊和媒體宣傳,展示宜昌的歷史文化和現代發展,如屈子詩魂、江峽能源寶藏等,加深參賽者對宜昌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宜昌馬拉松作為城市的一個重要活動,被塑造成宜昌的一張名片,通過體育賽事向全世界展現“屈原昭君故里、三峽生態名城”的獨特魅力。理念推動方面,賽事中融入綠色環保理念,如“環保小衛士”、三峽蟻工等志愿者撿拾垃圾,展現宜昌作為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的形象,以及宜昌馬拉松推動全民運動理念,通過賽事促進全民健身運動,鼓勵市民參與,展現宜昌市民的活力和健康生活方式。商業手段方面,在賽事期間有地方特色活動和表演,增加文化體驗,吸引游客和參賽者,并鼓勵參賽者品嘗宜昌特色美食,通過美食文化增加城市吸引力,以及通過線上賽等形式,擴大宜昌馬拉松的影響力,讓更多無法現場參與的人也能體驗賽事和城市文化。
3.3、“媒體+傳播”模式
在網紅經濟背景下,媒體傳播對于體育賽事旅游的推廣和影響力至關重要。通過各種新媒體平臺和社交媒體,將體育賽事傳播到更廣泛的受眾群體中,并借助網紅效應,構建賽事的傳播路徑和話題熱點,引領輿論和話題的傳播。首先,利用社交媒體平臺進行宣傳,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等社交媒體平臺發布賽事信息,利用這些平臺的廣泛覆蓋和高用戶黏性來提升賽事的知名度和參與度,鼓勵參與者分享自己的訓練和比賽經歷;其次,通過網絡平臺進行賽事直播,增加無法到場觀眾的參與感,直播包括專業解說、選手故事、觀眾互動等內容,提高直播的觀賞性和互動性,制作和分享賽事相關的短視頻,精彩瞬間、感人故事等,利用短視頻平臺的傳播力迅速吸引觀眾注意;再次,進行內容創新,在賽事報道中加入真人秀元素,通過講述跑者的故事、展示城市風光等方式,提升賽事的觀賞性和情感共鳴;結合電視、網絡、社交媒體等多種形式,擴大賽事的覆蓋范圍;增強互動性,在賽事期間設置互動環節,如線上加油區、觀眾投票等,讓觀眾能夠參與到賽事中來;最后,與媒體和品牌合作,新聞報道、專題節目、賽事專欄等形式,提升賽事的媒體曝光度;品牌的力量來提升賽事的商業價值和知名度;開發與賽事相關的衍生產品,增加賽事的商業價值和品牌影響力。
3.4、“科技+參與”模式
在網紅經濟的時代,科技創新對于體育賽事旅游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利用科技手段提升賽事的參與感和體驗度,通過虛擬技術打造賽事體驗,通過智能參與方式提升賽事互動性等,也可以關注科技對于賽事管理和運營的改進,提升賽事的效率和品質。第一,通過VR技術,參與者可以體驗到仿佛身臨其境的馬拉松賽事,即使在家中也能享受到比賽的氛圍。咪咕運用5G+千兆網絡進行8K VR全景攝像機直播,為觀眾提供全場景及360度沉浸式的觀賽體驗,利用智能動感單車、智能跳繩等設備,參與者可以進行個性化的鍛煉,并通過設備收集的運動數據進行科學訓練,提高參與馬拉松的準備度;第二,開發虛擬馬拉松賽事,允許用戶在虛擬環境中參與馬拉松,通過模擬真實比賽路況和環境,并使用智能手表和健身追蹤器等設備,實時監測跑者的健康狀況和運動表現,提供個性化的訓練建議。同時,開展線上馬拉松等云賽事活動,突破地理限制,讓更多愛好者參與其中,同時結合線下旅游活動,促進體育旅游消費;第三,結合賽事特點,提供創新服務,如鹽城馬拉松使用的智慧健身步道,可以監測運動里程和卡路里消耗,增加科技感和互動性。另外,可以利用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為參與者提供個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務,增加用戶粘性,吸引更多體育愛好者參與。
4、結論與展望
新網紅經濟下,馬拉松賽事作為體育旅游的一種形式,展示了體育活動與旅游結合的多元化潛力;馬拉松賽事對當地經濟的推動效果明顯;虛擬技術、智能穿戴設備等在馬拉松賽事中的應用,為體育旅游帶來了新的體驗方式;馬拉松賽事往往與當地的文化特色相結合,更好地將地方文化元素融入體育賽事中,以增強旅游吸引力。從“旅游+觀賽”到“文化+商業”,從“媒體+傳播”到“科技+參與”,本文提出了多種創新模式和策略,為馬拉松賽事與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和啟示。探索馬拉松賽事在旅游產業中的推動作用,為體育賽事與旅游產業的協同發展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讓馬拉松賽事成為推動旅游產業發展的新引擎,為城市發展增添新的活力和魅力。未來可以根據市場細分與定位,研究不同的游客群體對馬拉松旅游的需求和偏好,為市場細分和產品定位提供依據。
參考文獻:
[1]劉超,陳林祥.馬拉松賽事促進城市旅游業發展的作用機制——基于248個城市的實證分析[J].旅游科學,2023,37(03).
[2]王亞坤,武傳璽.全域旅游視域下我國體育賽事旅游產業發展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