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從融合體育旅游發展的角度出發,對少數民族體育旅游的現狀與發展對策進行分析,總結其發展特征及存在的問題,結合當下的發展狀況與國家政策,探索宜賓市少數民族體育旅游發展的優化策略。本文采用文獻調查法、問卷調查法、數據分析法、實地調查法等研究方法,基于游客的分布情況、游客對體育旅游的了解、游客對少數民族體育旅游項目的參與程度、游客參與體育旅游的動機、參與的體驗感以及對宜賓市少數民族體育旅游的評價展開匯總,并討論總結出相關的問題。
關鍵詞:少數民族 "體育旅游 "發展與對策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02-(2024)-07-080-3-ZL
1、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消費觀念和消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轉變和提升。在此背景下,人們對休閑、旅游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長,傳統的觀光旅游方式已經不再滿足人們的需求,將娛樂活動與旅游相結合的體育旅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體育旅游是旅游產業和體育產業深度融合的新興產業形態,是以體育運動為核心,以現場觀賽、參與體驗及參觀游覽為主要形式,以滿足健康娛樂、旅游休閑為目的,向大眾提供相關產品和服務的一系列經濟活動。鑒于此,國務院于2016年印發《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健身休閑產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體育是發展旅游產業的重要資源,旅游是推進體育產業的重要動力。大力發展體育旅游是豐富旅游產品體系、拓展旅游消費空間、促進旅游業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是發展體育資源、實現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推動體育產業提質增效的必然選擇,對于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體育旅游的挑戰性和刺激性不僅可以給參與者帶來精神上的愉悅,還能促進參與者的身體健康。發展體育旅游還可以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也有利于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和保護資源。在近幾年國家陸續頒布對體育旅游發展的有關政策后,體育旅游的發展越發迅速。
2、研究對象與方法
2.1、研究對象
本文以宜賓市少數民族體育旅游開展現狀作為研究對象,以500名參與宜賓市少數民族體育旅游的游客作為調查目標。
2.2、問卷調查法
結合本文的研究目標設計宜賓市少數民族體育旅游的現狀與發展趨勢的問卷調查,編制了“宜賓市少數民族體育旅游發展現狀”調查問卷,并向500名游客發放調查問卷,收到413名游客的調查結果,回收率82.6%,其中有效問卷379份,有效問卷率為91.76%,為論文的撰寫提供客觀材料。
2.3、數理統計法
對問卷調查中獲得的原始數據進行歸納分析,通過Excel數據統計軟件對已獲得的數據進行統計學相關處理,通過現狀從而提出解決方法以確保研究具有客觀性與科學性。
2.4、實地調查法
通過對宜賓市各少數民族景區的調查,例如基礎設施、開發意識、文化底蘊等,獲得詳細資料,歸納出少數民族體育旅游的發展優勢和劣勢,分析總結出合理、科學的發展對策。
3、結果與分析
3.1、宜賓市少數民族的基本概況
(1)宜賓市少數民族的分布。
宜賓是四川最大的苗族集聚區。苗族主要分布在興文縣、珙縣和筠連縣,彝族主要分布在屏山縣,回族主要分布在翠屏區、南溪縣和高縣。彝族主要分布于屏山的屏邊、清平鄉和夏溪鄉、二龍等地,筠連的團林苗族鄉也有雜居彝族。
(2)宜賓市少數民族的旅游資源。
2000年有國家、省、市、縣四級文物保護單位120多個。另有五糧液企業文化園林,以及李莊古鎮、中國營造學社舊址和江安原國立劇專遺址等獨樹一幟的抗戰文物遺存,從多方面豐富了宜賓旅游特有的歷史文化內涵。豐富的人文旅游資源和自然旅游資源,有利于促進宜賓市的經濟發展,并弘揚宜賓市的少數民族文化。
宜賓市境南部喀斯特地貌發育,以興文石海洞鄉為代表的川南喀斯特地域,具備世界級地質公園特有魅力。600多條縱橫交錯的河溪、2400多億m3的水量以及流域面積超過1000km2的長江、金沙江、岷江宜賓段等形成了宜賓獨有的“萬里長江第一城”壯觀地理環境和生態型山水園林城市特有風貌。宜賓有國家級旅游資源6處、省級27處。有國家級和省級歷史文化名城,也有國家級和省級歷史文化名鎮。
3.2、宜賓市少數民族體育旅游開發現狀
(1)受訪者的基本特征。
經過對前往宜賓市少數民族的游客進行調查得知,參與少數民族體育活動的人群主要以中青年為主,男女比例大致相同,同時,當地游客占比60%,外地游客占比40%,由此可以看出宜賓市少數民族體育旅游宣傳力度不夠。另外,結果調查統計,有30.17%的游客是工商業從業人員,有16.27%的游客是政府或者事業單位人員,有32.54%的游客是企業工作人員,還有21.02%的游客是學生,從這些比例可以看出游玩的人員大多以企業工作人員和工商業從業人員為主。從調查宜賓市當地的GDP發現,2022年人均GDP為68181元,由此可以看出宜賓市的消費水平不高,又因為宜賓市少數民族大多位于偏遠地區,經濟落后、基礎設施差,由此少數民族體育旅游受到極大的限制。
(2)受訪者客源地調查。
經過數據調查,有69.49%的游客來自四川省,有9.49%的游客來自重慶市,有近9.15%的游客來自云南省,其他地區的游客占11.87%,由此可以看出,宜賓市少數民族體育旅游的游客大多以當地人群或周邊地區人群為主,宣傳力度不夠。
(3)受訪者參與宜賓市少數民族體育旅游的項目。
經過數據調查,有36.61%的游客參與了賽歌活動,有21.69%的游客參與了蘆笙舞活動,有8.14%的游客參與了爬桿活動,還有33.56%的游客沒參與活動,由此可以看出游客的參與度不到70%,大多游客對唱歌跳舞的活動比較喜歡,爬桿活動存在一定的難度和挑戰性,大多游客都選擇觀看表演。
(4)受訪者對于宜賓市少數民族體育旅游的了解程度。
經過數據調查,不到20%的游客對宜賓市少數民族體育旅游很了解,有約50%的游客對宜賓市少數民族體育旅游有較淺的了解,還有約30%的游客對宜賓市少數民族基本上不了解,由此可以看出,宜賓市少數民族體育旅游的知名度低,宣傳力度小。
(5)受訪者前往宜賓市少數民族體育旅游的動機。
經過數據調查,去宜賓市參與少數民族體育旅游的游客有22.03%屬于消遣娛樂,有35.59%的游客是體驗少數民族風情,有32.20%的游客是去參觀感受少數民族文化,還有10.18%的游客是為了鍛煉身體。因此,可以看出參與宜賓市少數民族體育的游客動機大多是為了體驗少數民族風情,感受少數民族文化。
(6)影響宜賓市少數民族體育旅游市場發展的因素。
經過數據調查,有26.44%的游客認為宜賓市少數民族體育旅游的知名度低,宣傳力度不夠,有28.47%的游客認為宜賓市少數民族的基礎設施差,開發力度不夠,有12.88%的游客認為宜賓市少數民族體育旅游缺乏規模效應,有14.92%的游客認為缺乏統一布局規劃,還有17.29%的游客認為當地旅游行業管理混亂。由此可以看出,要想解決這些問題,當地應該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知名度,政府應該統一規劃布局,大力支持宜賓市少數民族體育旅游的發展,完善基礎設施。
4、建議
4.1、宜賓市應加大宣傳體育旅游項目的力度
加大廣告宣傳力度是提升宜賓市少數民族知名度的重要手段,也是推進宜賓市少數民族體育旅游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式。首先,提升景區知名度,可以采用傳統的宣傳手段,與廣告公司或者電視平臺合作,制作和宣傳景區宣傳片,通過試聽結合的方式將景區的特點傳遞給游客,讓游客了解景區的內容,這樣有利于提高旅游景點的知名度和曝光率,從而更好地吸引游客;其次,現如今短視頻也是宣傳宜賓市少數民族體育旅游的重要途經,有條件的景區可以利用短視頻的方式來進行宣傳,如抖音、快手、小紅書等優質短視頻APP,拍出一些具有當地少數民族特色的短視頻來吸引游客,擴大影響,提升知名度,為發展當地體育旅游提供有效的幫助。另外,宜賓市當地景區可以建設好自己的旅游網站,一個好的旅游網站不僅可以展示出宜賓市少數民族體育旅游資源,而且還能對知名的少數民族體育旅游景區進行整合包裝,旅游官網建設應美觀、大方和具有藝術感,最好有英文版本,這樣以便外國游客訪問,從而吸引更多的外國人。同時,旅游官網里還能設置當地旅游攻略來滿足游客的需求,還可將宜賓市少數民族體育項目的規則、文化、方式彰顯給游客,讓游客更好地了解宜賓市少數民族體育項目,從而獲得更好的旅游體驗。
4.2、完善宜賓市少數民族景區的基礎設施
完善景區的基礎設施,是帶動當地旅游行業發展的重要手段。基礎設施就像景區的地基,要想景區長遠、持久的發展,就要打好這個地基,完善好基礎設施。首先,當地應加強景區內的住宿、交通、餐飲等重要的系統要素。住宿方面,景區應根據旅游的發展需求,建設一批具有當地少數民族特色的酒店,同時政府可以加大扶持力度,推出鼓勵政策,招商引進一批功能齊全,設備先進且具有專業化管理水平的星級酒店,另外還需根據不同游客的需求建設青年旅舍、經濟酒店、民宿這些符合大眾需求的酒店。交通方面,加快建設旅游景區與城市之間的道路連接,加快各景區之間的環線公路建設。
另外,景區可以設立專門的旅游大巴、旅游專線,根據客流的需求量來合理地配置運輸路線,進一步提升交通的出行質量。餐飲方面,旅游景區可以建設一條集當地特色小吃、商品購物、休閑娛樂的商業街來滿足游客的不同需求,另外相關部門應該加大對餐飲行業的管理,在滿足游客需求的同時兼具健康綠色。同時,應加強當地硬件設施的建設,例如游客中心、洗手間、醫務室等,根據游客的不同需要,在合理的地方建立這些設施來滿足游客的需求,另外對景區內的警示牌、指路標記、垃圾桶等這些東西進行合理的擺放,讓游客進入景區后不迷茫,方便游客的出行。還有優化好景區的環境,構建景區良好的生態系統,良好的環境和新鮮的空氣會使游客的心情愉悅,提高游客對景區的滿意度。
4.3、宜賓市應該合理開發少數民族體育旅游資源
合理地開發體育旅游資源,對于帶動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起到促進作用。因此,宜賓市相關政府可以對開發結構進行調整,加強熱門景區的開發和供給,減少冷門景區的開發與供給,抓住游客對景區的需求,合理地利用好體育旅游資源。熱門景區在發展的同時,一定要注意旺季的景區的最大承受量,當最大承受量達到一定數量的時候,景區可以采用限制游客數量的方式來保證游客的旅游質量,景區一般都存在旺季和淡季,這就需要景區采用彈性管理,在旺季的時候,根據客流量和游客的需求,增添臨時停車場、移動公共場所、臨時小吃攤位等臨時基礎設施,在淡季時將這些臨時基礎設施回收管理,合理利用好景區的資源。而對于冷門的景區,可以采用免門票、搞活動等方式來吸引游客。另外,景區要停止不接地氣地跟風,首先要做好景區的定位,并從三個方面進行結構調整:第一個方面從游客的角度出發,游客需要什么樣的旅游項目、什么樣的體驗方式;第二個方面從自身的角度出發,利用當地的地理優勢或者人文優勢,開發適合的旅游項目;第三個方面從對手的角度出發,根據對手的旅游項目和優勢,找到對手發展較少的旅游項目,結合自身的優勢,合理開發,以此來吸引跟多的游客。最后,在合理開發的同時,一定要滿足當地居民的休閑需求,平衡景區旺季和淡季的波動。
4.4、政府應該統一規劃布局,加強行業管理
旅游景區規劃是景區的綱領和藍圖,也是旅游發展的指導方針和戰略推進的基礎。政府應該對景區的發展統一規劃布局,通過宣傳、鼓勵政策、財政支持等手段,形成旅游業發展的基本條件,逐步提升旅游景區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激發游客的旅游動機,促進宜賓市少數民族體育旅游的發展,另外,政府可以根據交通、地理位置等因素,將景區統一規劃,在發展旅游環線的同時,可以將旅游景區景點相互連接起來,這樣不僅節約了游客的游玩時間,更能合理地利用好旅游資源。對于宜賓市少數民族體育旅游行業混亂的問題,當地政府可以組織開展管理人員和干部的崗位培訓,特別是加強對景區安全問題和專業知識的培訓,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建立景區領導干部任職資格制度和保護景區的目標考核責任制,推進管理干部培訓工作的開展和景區管理水平的提高。另外,景區應制定一套嚴格的管理制度,并設置獎懲制,來鼓勵管理人員完成好自己該做的事情,對于那些不遵守規章制度的管理人員進行批評改正。最后,相關政府不定時安排領導去抽查景區工作,加強行業的管理。
參考文獻:
[1]朱露曉.少數民族體育旅游產業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38(06).
[2]劉中強,劉昊,沙滟.四川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旅游的發展現狀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3(22).
[3]劉中強.四川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旅游的開發現狀及對策研究[C].體育文化遺產論文集,2014.
[4]張建,張敏.鄉村經濟振興與少數民族體育旅游資源融合發展的分析[J].四川體育科學,2021,40(06).
[5]何蓮.少數民族體育旅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J].科技視界,2020(06).
[6]李娜娜.淺談少數民族體育旅游的特征及其開發原則[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4(18).
[7]楚曉亮.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旅游[D].蘭州理工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