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試驗對一例蛋雞大腸桿菌和球蟲混合感染病例進行診治,通過剖檢病死雞,觀察病理變化,并采集病死雞的心、肝、盲腸等器官組織進行細菌分離、革蘭氏染色鏡檢、生化試驗,取腹瀉糞便采用飽和食鹽水法檢查球蟲卵囊,以及對分離菌進行耐藥性檢測。結果顯示,分離菌在普通營養瓊脂培養基中產生周圍光滑、表面濕潤的灰白色菌落,在麥康凱瓊脂培養基中形成紅色、表面光滑、中等大小的菌落,在大腸桿菌顯色培養基中形成稍隆起的藍色菌落;革蘭氏染色鏡檢為粉紅色的革蘭氏陰性短桿菌;分離菌發酵麥芽糖、阿拉伯糖、葡萄糖、甘露醇、鼠李糖,不發酵蔗糖,不產生H2S,VP試驗陰性,MR試驗陽性,分離菌的生物學特點與大腸桿菌高度符合。飽和食鹽水漂浮法檢查,可見視野內有大小不等、卵圓形的球蟲卵囊。大腸桿菌藥敏檢測結果顯示,大腸桿菌僅對氟苯尼考、頭孢曲松和頭孢他啶表現為敏感,而對其他藥物表現為耐藥。結果表明,本病例由大腸桿菌和球蟲混合感染引起,并對發病雞群采取綜合防控措施控制住了病情。
關鍵詞:蛋雞;大腸桿菌;球蟲;診治
中圖分類號:S858.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1085(2024)07-0079-05
當前養雞生產中,多種病原體混合感染在臨床上十分常見,癥狀復雜,易與其它疾病混淆,僅靠臨床特征和病理特征難以作出準確的判斷,需要結合實驗室診斷技術才能找到疫病的病因。雞大腸桿菌病是由某些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的細菌性傳染病,該疾病的急性期以敗血癥為特征,亞急性期多表現為氣囊炎和纖維素性漿膜炎,包括心包炎、肝周炎和腹膜炎等[1],發病率高,傳播迅速,防治不及時通常導致死亡率上升,對養雞業造成重大經濟損失。雞球蟲病主要由某些寄生于雞腸道的艾美耳屬球蟲引起[2],可使感染雞消瘦、腹瀉,甚至貧血,雛雞生長遲緩,成年雞生產性能下降,在養雞場流行比較廣泛,嚴重阻礙雞群健康生長和發育。
1 "材料與方法
1.1 "病料
2023年8月,采集來自西峽縣某蛋雞養殖場不同發病日齡的病死雞的心、肝、脾和盲腸等器官組織以及腹瀉糞便,裝袋送檢。同時剖檢病死雞并觀察、記錄病理變化。
1.2 "試劑及儀器
普通瓊脂培養基、大腸桿菌顯色培養基、麥康凱培養基、大腸桿菌成套生化鑒定管,均購自青島海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8種抗生素藥敏紙片,購自杭州濱河微生物試劑有限公司。飽和食鹽水(具體配制方法為稱取400 g NaCL加入1 000 mL沸水,加熱產生沉淀為止。)、量筒和60目銅篩,由本實驗室提供。顯微鏡,由日本OLYMPUS公司生產。
1.3 "細菌分離培養
將采集的病料分別無菌接種于大腸桿菌顯色培養基、普通瓊脂培養基和麥康凱培養基,37 ℃培養 18~24 h,觀察菌落特征。挑取特征性單個菌落進行革蘭氏染色,并涂片鏡檢。
1.4 "生化鑒定
按照大腸桿菌成套生化鑒定管說明書進行操作,取上述純化的菌落接種于生化反應管,并參考《伯杰細菌鑒定手冊》判斷結果。
1.5 "飽和鹽水漂浮蟲卵檢查法[3]
取糞樣病料2~3g加入約50 mL飽和鹽水,混勻,經60目銅篩過濾去除沉渣,濾液置入燒杯中,用鐵絲吊環蘸取濾液數滴,滴在載玻片中央,蓋上蓋玻片、壓實,在低倍顯微鏡下觀察球蟲卵囊。
1.6 "藥敏試驗
對分離菌采用K-B紙片擴散法測定其對18種抗菌藥物的敏感性。將純化分離菌液接種于肉湯培養基増菌,用生理鹽水調整菌液濃度至1×108 CFU/mL,均勻涂布于平皿表面,待干燥后,按照適當間距平鋪藥敏紙片,置于37 ℃溫箱內18~24 h,然后測定抑菌圈直徑(D)。根據美國臨床實驗室標準化協會(CLSI)公布的標準判定分離菌藥敏性[4],D>20 mm為敏感(S),15 mm<D≤20 mm為中度敏感(I),D≤15 mm為耐藥(R)。
2 "結果
2.1 "剖檢變化
病死雞肝臟病變主要表現為肝周炎,肝臟腫大,表面充血或有出血點,外面包裝一層纖維性薄膜;心包積液,心臟外膜有纖維性滲出物,形成心包炎;腸道病變比較嚴重,剪開明顯看到腸壁薄、黏膜水腫、充血,盲腸腫大、內糜爛,潰瘍嚴重。其它器官未見明顯病變。
2.2 "細菌培養
分離菌在普通營養瓊脂培養基中產生周圍光滑、表面濕潤的灰白色菌落;在麥康凱瓊脂培養基中形成紅色、表面光滑、中等大小的菌落;在大腸桿菌顯色培養基中形成稍隆起的藍色菌落。革蘭氏染色鏡檢為粉紅色的革蘭氏陰性短桿菌。見圖1。
2.3 "生化反應結果
分離菌發酵麥芽糖、阿拉伯糖、葡萄糖、甘露醇、鼠李糖,不發酵蔗糖,不產生H2S,VP試驗陰性,MR試驗陽性。分離菌的生化反應結果見表1。
分離菌生化特性與《伯杰細菌鑒定手冊》中的大腸桿菌生化特性一致,結合細菌培養結果和剖解特征,判斷該分離菌為大腸桿菌。
2.4 "球蟲檢查
取腹瀉糞便按步驟制成壓片,置40倍顯微鏡下觀察,可見視野內有大小不等、卵圓形的球蟲卵囊。球蟲卵囊檢查結果見圖2。
2.5 "診斷結果
本試驗通過病死雞的剖檢變化、細菌培養、生化試驗和飽和鹽水漂浮法檢查球蟲卵囊等診斷方法,確診該病為大腸桿菌和球蟲混合感染引起的。
2.6 "藥敏試驗
采用K-B紙片法檢測大腸桿菌耐藥性,試驗結果見表2。大腸桿菌僅對氟苯尼考、頭孢曲松和頭孢他啶表現為敏感,而對復方新諾明、萬古霉素、氨芐西林、四環素、紅霉素、慶大霉素、磺胺甲氧異噁唑、多黏霉素、強力霉素表現為耐藥。
3 "預防與治療
根據上述診斷結果,綜合判斷為大腸桿菌和球蟲混合感染而導致雞群發病。及時清理糞污和病死雞,立即對發病雞的圈舍、料槽、飲水器具、地面等使用二氧化氯消毒粉配成的消毒液進行噴灑消毒,保持圈舍干燥、通風良好。雞群輪換使用0.2%次氯酸鈉與0.2%過氧乙酸帶雞消毒。在飲水中添加多維素,供全部雞群飲用,增加免疫力。根據藥敏結果,給病雞飼喂添加地克珠利預混劑(每100g拌料150 kg,1次/d)、白頭翁散(2 g/只,2次/d)和10%氟苯尼考粉(按1 kg體重內服0.2 g,2次/d)的飼料,連用5 d。經過5 d的治療,病死雞未見增加,發病雞只也未增加,雞群逐漸恢復正常。鑒于該雞場先前多次發生過雞球蟲病,建議根據雞場實際情況進行球蟲病疫苗的免疫接種,并定期在飼料中交替添加青蒿常山顆粒、五味常青顆粒(福建中農牧生物藥業有限公司)、升蛋專家(主要成分為地衣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乳酸菌、雙歧因子以及中草藥提取物等,山東德福達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等中獸藥產品和微生態制劑,杜絕球蟲病的發生。
4 "討論
大腸桿菌菌體表面抗原主要有O、H和K,抗原結構不同導致致病力和血清型存在差異,少數血清型如K88、K99等有致病力,多數沒有致病性。大腸桿菌屬于條件性致病菌,當雞保持健康狀況,致病性大腸桿菌不會導致雞發??;一旦遇到外界環境和飼養條件發生變化,如天氣突變、更換飼料、轉群、驅趕等應激,或者感染其它病原微生物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致病性大腸桿菌便會迅速在腸道內大量繁殖成為優勢菌群,釋放大量毒素,引發全身性病理癥狀[5]??v觀臨床上一些合并感染和繼發感染的病例,多數能從典型病變器官或組織中分離出大腸桿菌[6]。走訪該場得知,在雞群發病前幾天,降雨較多,雞舍潮濕、溫度下降且未及時清理糞污,可能雞舍衛生條件和空氣質量差誘使雞群發病。因此,建議養雞場改善舍內衛生,注意天氣變化,做好雞舍防潮措施,保持干燥和良好的通風;加強營養管理,補充電解多維提高機體免疫力。調查中還發現,本場部分雞舍內雞群,飼養密度較大,舍內有刺鼻的氨氣味道和較多粉塵,可通過加強飼養管理,減少各種應激因素,為雞群創造事宜的生活環境。
大腸桿菌血清型較多且不同地區流行的血清型不同,加上其極易產生耐藥性[7],給防治本病增加了較大難度,因此,對大腸桿菌進行抗生素耐藥性檢測對于診治本病十分必要。由于試驗條件限制,本試驗未對大腸桿菌血清型進行鑒定,但藥敏試驗有助于了解大腸桿菌對不同抗生素耐藥性的情況,從而為臨床抗生素篩選和使用提供參考。從大腸桿菌藥敏試驗結果可知,大腸桿菌僅對氟苯尼考、頭孢曲松和頭孢他啶表現為敏感,而對復方新諾明、萬古霉素、氨芐西林、四環素、紅霉素、慶大霉素、磺胺甲氧異唑、多黏霉素、強力霉素表現為耐藥。表明該場流行的大腸桿菌耐藥比較嚴重,這與飼養者的用藥行為習慣、流行菌株血清型和攜帶不同致病力的毒力因子等因素有關。本次發病選用了高敏藥物氟苯尼考治療,為減少耐藥菌株進一步增多和耐藥性增強,最好交替使用兩種以上敏感藥物,建議多采用中草藥、益生菌、抗菌肽等防治。
球蟲病主要是由艾美耳球蟲引起的腸道疾病,流行于全球各地,其發病率可高達100%。目前的主要控制方法包括抗球蟲藥物和疫苗。然而,球蟲耐藥性和疫苗效力問題對有效防治球蟲病構成了新的挑戰。對絕大多數抗球蟲藥來講,一旦球蟲對哪種藥物產生了耐藥性,球蟲就可耐受其連續使用濃度的4~8倍,乃至更高的濃度,而這種濃度必然會對雞自身帶來嚴重的毒害作用[8]。本病例在治療雞球蟲病中采用了地克珠利,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地克珠利作為一種廣譜高效、新型、低毒的抗球蟲藥,抗球蟲指數較高,具有無毒、安全、無停藥期、無殘留及作用迅速的特點,在球蟲生活史整個生長發育階段都可以干擾蟲體線粒體呼吸代謝功能和阻礙細胞核的分裂,抑制孢子化卵囊形成,從而徹底殺死球蟲,被廣泛用于雞球蟲病的治療[9]。近年來,中草藥、微生態制劑在防治球蟲病方面發揮了顯著作用,受到大家的關注。中草藥中的某些成分和微生態制劑能夠刺激機體的免疫應答,提高胃腸道的抗應激能力和腸道損傷修復能力,從而起到防治球蟲病的作用[10]。
參考文獻:
[1] "白茹,季珉珉,彭華剛,等.雞大腸桿菌病的診斷及藥敏試驗[J].現代畜牧科技,2023(05):75-78.
[2] "余志會,方肆云,劉文俊,等.粵東地區雞球蟲病流行病學調查[J].廣東畜牧獸醫科技,2024,49(01):
82-86.
[3] "汪明.獸醫寄生蟲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
[4] "O’HALLORAN C,WALSH N,O’GRADY M C,et al.Assessment of the comparability of CLSI, EUCAST and Stokes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profiles for Escherichia coliuropathogenic isolates.[J].British 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2018,75(1):24-29.
[5] "蘇玉珍.邵陽地區寵物犬源致病性大腸桿菌的血清型鑒定及耐藥性分析[J].畜牧與獸醫,2019,51(06):121-123.
[6] "王明月.蛋雞大腸桿菌病的診療和防治措施技術[J].家禽科學,2023,45(06):27-29+48.
[7] "湯朝暉,趙健超,任慧英,等.雞胚源大腸桿菌的分離鑒定及其致病性和耐藥性分析[J].中國獸醫雜志,2023,59(11):69-73.
[8] "鄭艷瓊.岳陽地區雞球蟲病感染情況調查及抗球蟲藥物防治試驗[D].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15.
[9] "莊智明,何曉芳,彭夢華,等.地克珠利抗柔嫩艾美耳球蟲作用觀察[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9,(19):133-135+178.
[10]雷振宇,康超,張江,等.中草藥微生態制劑對雞柔嫩艾美耳球蟲防控效果的研究[J].中國家禽,2019,41(19):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