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行業內建設的單體規模最大的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基地項目全面投產,“牽”起一個千億級產業集群;春節假期,昆明接待國內游客、國內旅游綜合收入均同比實現增長,旅游“漲”聲一片;中共昆明市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中共昆明市委金融工作委員會及昆明市地方金融管理局正式揭牌,標志著金融工作進入新發展階段。當前,昆明正繼續做特做強資源經濟、做大做實園區經濟、做優做活口岸經濟,加快構建符合昆明實際、具有昆明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著力建設工業強市
工業是綜合國力的根基、國民經濟的主體、經濟發展的“壓艙石”,也是提升城市競爭力的關鍵支撐。近年來,昆明把“工業強市”作為跨越發展的主路徑,奏響“大抓產業、主攻工業”主旋律,千方百計提升工業的支柱地位。
2023年9月,昆明市委辦公室、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的《昆明市產業強市三年行動(2023—2025年)》(以下簡稱《三年行動》)提出,力爭到2025年,昆明初步形成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等5—6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工業增加值達到3000億元,服務業增加值達到6600億元,經濟總量躍上萬億臺階,在全省經濟首位度提高到30%以上、力爭達到32%。全市開發區工業總產值達到8500億元、年均增長22%以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占比提高到85%以上。
圍繞這一目標,昆明聚力工業倍增、數字賦能、綠色轉型,著力打造綠色食品產業鏈、生物醫藥產業鏈、花卉產業鏈、高端裝備及汽車制造產業鏈、電子信息制造與數字經濟產業鏈、綠色能源產業鏈、新材料產業鏈、現代物流產業鏈等“8+N”產業鏈體系。同時,各產業鏈針對實際情況編制系列三年行動及年度工作計劃,研究起草專項政策措施,篩選“鏈主”企業,組建產業鏈企業聯盟,推進產業招商,強化產業鏈補鏈、延鏈、強鏈。
近兩年,昆明的工業經濟呈現“速度加快、質效雙升”的良好態勢。一個個工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園區蓬勃發展。新能源電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先進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集群加速形成。一個個基礎扎實、特色鮮明的園區,正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數據顯示,2023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6%,較2022年加快3.6個百分點,全市工業增加值對GDP的貢獻率達到38.4%,為2009年以來最高的一年;昆明工業對全省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34.7%,較2021年提高13.6個百分點;昆明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0戶,為10年來新建投產升規最多的一年。今年1—5月,昆明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4%,工業規模穩步提升。
不斷推進貿易富市
在堅持“大抓產業、主攻工業”的同時,昆明不斷推進貿易富市,建設產業高地、打造實力春城。
《三年行動》提出,昆明將優化調整商貿業布局,加快發展總部經濟、會展經濟,培育中高端消費領域新主體、新平臺、新模式,爭創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到2025年,昆明批發業商品銷售額達1.5萬億元、電子商務交易額達3100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4200億元。
近年來,昆明持續深化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商貿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更加堅實。2023年,全市物流總收入達3300億元、占全省比重首次突破40%。此外,2023年,昆明外貿進出口總額達1346.8億元,其中出口蔬菜貿易額增長65%,出口水果貿易額增長262.8%,出口花卉貿易額增長17.5%。昆明外貿依存度從2021年的16%提高到2023年的近20%,加工貿易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從2020年的6%提高到2023年的18%以上,加工貿易占全省比重超過60%。2023年,昆明全市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74.28億元,比上年增長5.5%;全市規模以上消費品工業企業實現產值1400多億元。今年前4月,昆明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90.99億元,同比增長1.5%,消費市場穩中有升。
同時,昆明構建外貿產業集群,培育壯大經營主體,優化貿易發展方式,全力打造區域性國際經濟貿易中心。加快打造總部經濟、會展經濟集聚區,確保美團、攜程等平臺企業區域運營(結算)中心盡快落地,開工建設華為云南區域總部,吸引更多大型企業區域性總部、貿易型總部以及國際組織(機構)地區總部落戶。
大力加速旅游興市
昆明四季如春,風景如畫,是名副其實的旅游勝地。以旅游帶動城市發展,昆明也在積極行動中。《三年行動》提出,昆明將通過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加快發展、推動旅游業轉型升級等重點任務的開展,加速旅游興市。到2025年,全市接待旅游總人數突破3.65億人次,旅游業總收入突破5500億元;同時新培育30家成長型種子文化企業和10家文化“走出去”骨干企業,文化創意產業營業收入達到1200億元。
圍繞上述目標,在旅游業轉型升級方面,昆明以“產品供給、服務供給”兩大核心要素,優化旅游消費結構、消費環節,補齊旅游公共服務短板,推進旅游業態、產品、服務創新,提升昆明旅游的影響力、競爭力和國際知名度。
2023年以來,昆明推動旅游興市,大力實施“引客入昆”和傳統景區提檔升級行動,上榜全國“十大旅游向往之城”。昆明把“流量”變“留量”,“顏值”變“產值”,旅游興市交出亮麗答卷。數據顯示,2023年,昆明旅游總收入達4320.02億元,比上年增長57.4%。其中,國內旅游收入4275.75億元,增長56.0%。全年接待國內外游客27073.51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4.2%。其中,國內游客27033.28萬人次,增長24.0%。新增2個4A級景區、3個3A級景區,22個億元以上文旅融合項目開工建設。

在今年4月召開的媒體通氣會上,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明瑤介紹,為加快把昆明打造成為世界知名的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將重點推進包括開發旅游新產品、推動重大項目建設、推動夜間經濟和旅游消費升溫、構建昆明特色的酒店產品體系、加強城市和旅游形象宣傳營銷等7項工作。據悉,今年,昆明將繼續促進旅游業創新創優,加大“城市IP”宣傳推介力度,加強城市形象營銷推廣,加快西山景區、云南民族村等傳統景區提升改造,推動昆明君悅酒店等一批高品質酒店建成運營。加快培育體旅融合、農旅融合、工旅融合、文旅康養融合等新模式新業態新產品,推動環滇池世界級度假區建設,高水平辦好中國國際旅游交易會,確保接待游客、旅游業總收入均增長10%。
積極推進金融活市
城市的各領域發展都離不開金融支持。《三年行動》明確,加強區域性國際金融合作,完善金融服務設施,優化金融生態環境,吸引金融機構在昆聚集,提升金融服務層級和水平。到2025年,昆明市本外幣存款余額將達到2萬億元,本外幣貸款余額將達到2.9萬億元,金融業增加值將達到1200億元,跨境人民幣結算額將達到450億元以上。到2025年,全市上市(掛牌)公司數量將達到140家。
當前,昆明金融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為實體經濟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撐。2023年,全市金融業實現增加值808.37億元,同比增長3.9%,占GDP比重10.3%,對GDP貢獻率為12.4%。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力度持續加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1376.03億元,同比增長10.54%。推進金融活市,昆明將全面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金融業增加值規模邁上1000億元臺階。圍繞重點產業上下游支持上市企業并購重組,規范昆明產業投資基金發展。
責任編輯:董常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