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偷過一本書,《神秘島》第二冊,凡爾納著。
小學的每年暑假,我都去縣城的親戚家住幾天??h城太小,從門口的河到閣樓上的醬缸,早已被我鑒定多次,結論是:無聊。四年級暑假,隔壁建起一座六邊形淺黃色三層樓,據說是全縣唯一的圖書館。我在這里找到了“神秘島”。
圖書館只為縣里的尖子生開放。在老師們眼中,因為成績好,我是當之無愧的好學生,但在他們的視線之外,我更愿意上樹摘果,跟男生打架,和老爸釣魚,俗稱“野丫頭”。我好奇沒見過的世界,沒嘗試過的事情,卻總被斥責為“驚世駭俗”。
來點小小的冒險吧。在白天被縣圖書館正門拒絕后,傍晚我就踩著瓦片翻窗,暢游全館。視野和光線最好的房間用來補課,掛著“數學一班”和“數學二班”的牌子。大人們總是向孩子推薦外面的世界,小城里最優厚的條件,都是為了走出小城而準備的。
天黑了,我從圖書館一間小屋“借”走幾本。作為一個優秀“借閱者”,我依次閱覽了縣圖書館的幾十本典藏?!渡衩貚u》第二冊是“續借”最多次的。這本書好像發出微弱的“嘟嘟”聲,回應著我的呼叫器,帶我進入了一個小島,冒險者的天堂。
島上沒有食物,冒險者用狗項圈磨成刀,用豪豬刺作箭頭,獵取鴿子、水豚和大松雞;他們用黏土和水,砌成爐子,燒制陶器大鍋,用來煮湯;龍血樹的木質樹根發酵后味道堪比啤酒,楓樹可以蒸餾出糖;最幸運的是,他們在衣服的口袋夾層里找到一顆麥粒!
你知道播種一顆麥粒能結出多少麥粒嗎?我是在島上知道的:一粒麥子可以長出十株麥穗,平均每一株麥穗可以結八十粒麥粒,如果播種這粒麥子成功,第一次可以收獲八百粒麥子,第二次將收獲六十四萬粒,第三次是五億一千二百萬粒,第四次是四千多億粒。
這個存在于19世紀下半葉的小島讓我大開眼界。在走進神秘島的時光里,我跟在這些冒險者身邊,重新評估了數學的作用。還有未來我也許會學到的地質學、天文學、物理學、工程學、水利學、動植物學,它們簡直太迷人了。

我也變得忙碌起來,開始重新鑒定事物的趣味性。偶爾不在神秘島的時候,我去查看六角樓的地基情況,了解門口河流的走向和汛期,想知道醬缸的燒制和醬油發酵的過程。
別人的眼光好像不那么重要了,我自得其樂,不再假裝是個乖寶寶,用他們的期望修剪我的天性。我的好奇心不是一種缺陷,是天生的能力。這種能力讓我和其他人不一樣,盡管它們暫住在我心里,未來總有一天,它們會在更大的世界里發光。
圖書館沒有《神秘島》第一冊和第三冊,我也不在乎。我不知道這些冒險者從哪里來,后來怎么樣了。我堅信那些聰明能干的朋友們,不管遇到什么險境,都會活得精彩。
因為有了神秘島,我在縣城停留到暑假快結束。離開之前,我去還書。咦,窗戶打不開了!
我猜,圖書館一定很在意《神秘島》的消失。第二年暑假,我帶著50多元巨款和《神秘島》又來縣城。我的計劃是:從大門進去,還書,承認錯誤,交罰款。
計劃擱淺。他們沒有放過任何一個空房間,曾經被冷落的房間也變成了化學補習班,幾十本典藏不知流落何處。夏蟬的尖叫讓人煩躁,我揣著幸存的《神秘島》站在窗外,看他們機械地填寫試卷上的空白,毫不關心這些化學知識能用來干什么,更不在意那精彩絕倫的神秘島,被誰偷走了。
因為看太多課外書,我并沒有保持好成績。高三那年,我也曾去補課,并以讓老師目瞪口呆的速度,半年內從年級倒數變成全班第一,走過高考的獨木橋。和他們不同的是,我的信念更明確,我要去外面更大、更有趣的世界,學更多好玩的東西,裝上更多的發射器,尋找回應。這些年,事實總是犒賞著我的判斷,每當我按照好奇心的指引,像神秘島上的朋友們那樣,勇于開辟新路時,常常有驚喜等在那里。
很多年以后,我在書店買了《神秘島》精裝版(全本),最先補全的,是凡爾納的故事:凡爾納的父親一心想讓他成為一個成功的律師,但凡爾納自幼喜歡旅行航海,酷愛科學幻想,第一部作品曾經歷16次退稿,突然大獲成功,他由此成為巨匠。他先在自己心里找到了神秘島,然后將他想象的島描繪出來,讓人們不僅看見,甚至好像能觸摸和感受到他在心里想象出的種種細節。
11歲那年夏天偷了《神秘島》的那個女孩,深深為失主們惋惜。他們弄丟了自己的神秘島。
(源自《沸騰吧,少年!》,晨煙薦稿,標題有改動,內容有刪節)
責編:馬京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