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福建省福州市人大常委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將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與發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干”優良傳統相結合,制定出臺《人大代表反映人民群眾意見和要求的收集處理反饋機制》(以下簡稱《機制》),針對人大代表在閉會期間收集反映的社情民意,建立快轉、快辦機制,保證人民群眾隨時反映期盼訴求都有人傾聽、聽了就能辦,將人民當家作主具體地、現實地體現到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中。
閉會不停責
民呼我應永在“進行時”
推窗見綠、出門見園、行路見蔭,是福州這座“千園之城”的鮮明特征。在炎炎酷暑,城區主干道沿線遍植如蓋似傘的芒果樹,撒下連綿的蔭涼。但每到六七月份,成熟的芒果紛紛落下枝頭,墜地“零落成泥”,不僅散發異味吸引蚊蟲,還導致路面黏滑,給群眾出行帶來了安全隱患。
2023年7月,有群眾找到福州市人大代表鐘燕霞反映情況。鐘燕霞旋即向福州市人大常委會提出建議,希望加大人工干預力度,最大限度地減少芒果對市容和出行安全的負面影響。
市人大常委會立即對建議進行交辦,并通過當月舉行的“代表建議督辦月”活動予以督促推動。福州市園林中心迅速組織工人加大采摘作業的頻次,并與福建農林大學聯合開展植物干擾素的試點研究,著手從源頭上解決落果問題。
“生活總是瞬息萬變,群眾的所思所盼也是不斷變化的,一些群眾掛心的問題拖不得,不能等到開市人代會的時候再反映。”鐘燕霞表示,有別于人代會期間提出的建議,閉會期間提出建議的形式更加靈活,更有利于動態地捕捉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及時為人民發聲。
《機制》提出,對代表參加視察、調研和代表小組活動,以及代表進福州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中心、代表聯系群眾活動室、基層立法聯系點等平臺收集提出的意見建議,實行一月一匯總。對于其中問題指向明確、有普遍性意義的,由市人大常委會對口工委聯系協助代表,轉化為閉會期間代表建議。
“鼓勵代表在閉會期間提出建議,目的是強化代表們‘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隨時隨地傾聽人民呼聲、回應人民期待。”福州市人大常委會人代室主任張文勝在介紹出臺《機制》的初衷時表示,全過程人民民主是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民主,是要用來解決人民需要解決的問題的。人大代表不能只在人代會期間被喚醒,閉會以后就進入“休眠期”。“我們就是要樹立導向,引導人大代表在閉會期間保持隨時在線的履職狀態,做到民有所呼隨訴隨聽、隨求隨應。”
自《機制》印發實施以來,許多代表的履職熱情被調動起來,更加接地氣、察民情,提出閉會建議。今年,福州市人大代表楊萍就已經提出了4條閉會建議,其中包括對多個新增易堵路段疏導工作的建議,都是她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處處留心的結果。
與此同時,福州市人大常委會持續加力推進建議高質量辦理,實施建議提出、交辦、溝通、答復、督辦、反饋、回頭看全流程閉環管理機制,定期開展重點建議集中督辦活動,建立不滿意的建議“三輪再辦理再評價”機制,全力以赴辦好每一條代表建議,用高質量的辦理成效回應代表和群眾。
急事馬上辦
開通民意交辦“直通車”
“一些小區垃圾分類工作松懈,混投混放現象有所反彈。”“能不能禁止學校強制家長參與值班和志愿服務,為家長減負?”“中高考將近,希望加大對廣場舞和夜市攤點噪音的管控力度。”“部分小區發現電動車飛線充電現象,消防安全不容大意。”“發現有人用彈弓或箭矢射魚,希望加強巡防查處。”……每個月,福州市人大常委會都會向市政府交辦一份問題清單,里面記錄的都是人大代表收集反映上來的熱點問題。
“根據代表建議處理的有關制度,承辦單位的辦理答復時限是三個月。對于一些群眾急需急盼的關鍵小事,三個月太久,要馬上就辦、立竿見影。”張文勝介紹,《機制》專門針對這一情形,建立了快速反應制度。人大代表通過各種途徑反映上來的要事急事,經市人大常委會研判認定時效性強的,由代表工作機構匯總形成問題清單,統一向政府進行交辦。為此,福州市人大常委會還與福州市政府進行磋商,達成了協作共識,凡市人大轉來的問題清單,政府參照“12345”訴求件的處理流程,全部要求承辦部門在15天內辦理并反饋。
“建議在新投入使用的地鐵4號線各站點完善便民服務配套設施,如早餐點、便利店,為早高峰上班群眾節省時間、提供便利。”2023年11月,福州市鼓樓區人大代表陳英姿在代表聯系群眾活動室參加活動時,替分秒必爭的上班族發出心聲。這條建議與同時參加活動的各級代表建言一起,很快被匯總到福州市人大常委會,一并納入問題清單交付市政府研究處理。
“沒想到建議辦理如此迅速,才過去幾天,地鐵集團就向我書面回復,詳細介紹了目前4號線沿線站點已經招租即將開業的各種餐飲和零售業態,還表示目前正在試點早餐車流動攤點,未來將逐步推廣全線。”建議能夠被又好又快地落實,陳英姿既驚喜又滿意。她表示,未來將更加積極地參加聯系群眾活動,付出更大努力收集并反映社情民意,為改善群眾生活多出一份力。
長期以來,福州市人大常委會堅持按照就地就近、便于活動的原則,將全國、省、市、縣、鄉五級人大代表混合編組,定期組織代表進入代表聯系群眾活動室開展活動。《機制》規定,不論是哪一級的代表,只要是通過活動室、代表小組,或是參加市人大常委會召集的會議和調研視察,提出的建議都能通過市人大開設的“直通車”快速交辦,做到事事有回應、件件得落實。
聚眾智合眾力
為黨委政府積極貢獻“金點子”
2023年7月,福州市人大常委會組織省、市人大代表,圍繞發展數字經濟、建設海上福州、優化營商環境等重點工作開展集中視察。與以往的做法不同,市人大常委會向代表們委托了一項新任務,即結合視察成果,形成一份可供黨委、政府參考的調研報告。
福建省人大代表劉用輝來自企業領域,他在代表小組內主動領銜撰寫了《關于優化福州市營商環境相關情況的調研報告》。在這份報告里,他結合視察中的所見所聞以及自身的從業經歷,反映第一手信息,提出了務實中肯的建議。這份調研報告被福州市委《政研專報》內刊采用。另外一個小組撰寫的《發展海洋經濟打響“海上福州”國際品牌》,也被福州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福州發展》刊載。
“中央人大工作會議提出,要確保黨和國家在決策、執行、監督落實各個環節都能聽到來自人民的聲音。人大代表來自各行各業,他們的意見建議對黨委提升決策民主化科學化水平、政府提升執行力都具有參考價值。我們不能讓這些真知灼見滯留在人大系統內部,要推動其進入黨委和政府的視野。”張文勝表示,《機制》鼓勵人大代表站位發展大局,開展事關全局的戰略性調研、破解復雜難題的對策性調研、新時代新情況的前瞻性調研,由市人大常委會報送黨委、政府作為決策參閱。2023年,福州市人大常委會有15篇調研報告被省、市黨政系統的內刊采用,其中很大一部分都得益于代表們的辛勤付出。
除了形成調研報告,代表們在參加會議或活動過程中,提出的具有啟發性的觀點和見解,也都有機會被轉達給相關部門作為工作參考。《機制》規定,市人大常委會每個月收集代表們在各種場合提出的建設性意見,匯總形成工作參考,一并報市政府轉辦,并要求收到參考的部門限期反饋采納情況。自《機制》實施以來,市人大常委會已向政府轉辦了88條工作參考,其中打造“老有所樂”服務保障體系、完善鄉村醫生待遇保障和榮譽激勵機制、建立預制菜信息公開和技術規范標準等,已經全部或部分被有關部門采納,轉化為落地落實的政策舉措。
2023年,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中,福州市人大常委會領導開展調查研究、下沉一線現場辦公、面對面接訪企業家和群眾,都邀請相關領域或行業的人大代表同行,集思廣益,更好地把情況摸清、把問題找準、把對策提實。帶著“智囊團”開展工作,成為主題教育期間福州人大的一大亮點。
民主,起始于人民意愿充分表達,落實于人民意愿有效實現。《機制》的出臺,讓人大代表收集表達民情民意的渠道更加廣闊通暢,也讓群眾呼聲愿望變為現實的效率顯著提升。2023年,福州有10238人次的各級人大代表參與聯系群眾活動,收集反饋了2585條社情民意,通過各類途徑推動解決了1592個問題,展現出全過程人民民主落地落實的生動圖景。
來源:《中國人大》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