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促進農民教育培訓高質量發展,近年來,重慶市農廣校萬州區分校著力在精品教材的選用、精品課堂的打造、優質農廣師資的培育等三方面下功夫。
一、建立教材選用機制
一是學校高度重視教材的評價選用工作。全校職工統一“教材是辦好農民教育培訓保障”的共識,成立以校長任組長,學校教師、農技人員、高校專家和部分學員代表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學校教材評價選用和開發工作。二是建立定期開展教材評價工作制度。為了確保教材的質量,每年度組織專家對學校使用教材進行嚴格的審核和評估,確保教材內容準確、科學、實用。同時,還建立了教材使用反饋機制,及時收集農民學員對教材的意見和建議,對教材進行持續改進和優化。三是正向引導,強化統籌,持續用力做好中央農廣校教材征訂工作。學校承擔的高素質農民培訓、致富帶頭人培訓、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優先使用中央農廣校統一教材。四是結合區域產業特色,開發了《玫瑰香橙栽培技術》《規模豬場糞尿全量收集堆肥發酵技術規范》等實用教材,構建起務實管用的地方特色教材體系。
二、著力打造精品課堂
一是圍繞糧食安全、重要農產品保供、地方特色產業選用精品教材,依托全區農民田間學校和高素質農民培訓、農村實用人才培訓項目,打造農民生產技能和經營管理能力提升精品課堂。例如,開辦了“豆玉帶狀復合種植課堂”推動了糧油生產,“農機維修課堂”提高了農業機械化水平,“農村電商課堂”促進了農民的就業增收。二是選用精品教材,打造基層農廣校精品思政課堂。2024年萬州區農廣校選用了中央農廣校開發的新時代農民教育培訓精品教材《“千萬工程”簡明手冊》,為思政課提供了優質的教學資源。區農廣校將《“千萬工程”簡明手冊》做成PPT,在農民田間學校的教室宣講“千萬工程”;在農業生產的田間地頭用小黑板板書,宣講“千萬工程”。由于此教材通俗易懂,在結構安排上采用“問答+典型案例+研學路線”方式,符合農民接受知識的規律,易于激發農民學習興趣,農民愛聽愛學、聽得懂、學得會。培訓后,農民學員普遍反映,對“千萬工程”經驗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有了新的認識,對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有了新的體會。
三、培育優質農廣師資
萬州區農廣校將評價選用精品教材與教師培訓工作有機結合,組織專家對教師如何講好精品教材進行專門的培訓和指導,通過組織培訓班、研討會等方式,為教師提供學習交流的平臺和機會,使其能夠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推動了教師隊伍的專業化發展和教學質量的提升。在2024年中央農廣校組織的說課大賽南部賽區上,學校3名教師參賽,1人晉級全國總決賽、2人獲得優勝獎。
(作者單位:重慶市農廣校萬州區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