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娃子家庭農場位于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皋埠街道吼山村,占地230平方米,我作為農場負責人,主要從事水果種植,也是越城區農創發展聯合會會長。2023年,農場入選第一批浙江省農創客示范基地。
起步
畢業后我便進入了紡織化工行業創業,憑借吃苦耐勞的勁頭,在城里站穩了腳跟,但覺得這并不是我想要的,喜歡田園生活的我還是下定決心辭職,國家對農村越來越重視,政策支持多,發展空間大,我想回鄉做點事情。剛回來時,家人很不理解,“好不容易在城里穩定下來,現在還要再回農村,能掙到什么錢?”村里人也給我潑冷水,“工業有錢賺,農業沒前途,再回農村去做農民,這不是花錢買罪受嗎?”我也不辯駁,只是默默做事。
家鄉吼山村有千年名勝吼山,為村里吸引了源源不斷的游客,東鑒湖水域長年滋潤,周邊生態條件良好,這里是合適的創業場地,于是承包100余畝土地種植農產品。2015年,創辦越城區越娃子家庭農場,主要種植紅心獼猴桃、櫻桃、蓮藕、有機蔬菜等農產品,養有散養雞、外塘甲魚等。農場堅持種養結合綠色種植理念,土壤施用有機肥,打造高品質的農產品,守護消費者的“舌尖”安全。創業并非一帆風順,農業領域更是如此。一開始種植的獼猴桃,由于缺乏技術和經驗,到了收獲時,獼猴桃雖然口感不錯,但枝弱果小、果實品相差,消費者也不買賬,銷售價格低,效益不理想。
第一年創業,不僅沒賺到錢,還虧了不少。問題究竟出在哪兒?走出農場,找專家。為了研究如何種好獼猴桃,我帶領團隊請教“土專家”“田秀才”,原來是自己不懂獼猴桃生長特性,不知道哪條枝條該剪、哪條枝條該留,認為是枝該留、是果就留,導致小果太多,枝蔓越來越弱,果實品相越來越差。找到問題后,便在建園標準、管理水平上下苦功夫,第二年種植模式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了補上技術知識,我花費了半年時間先后到四川、江山、上虞等地考察,向農業科研院所的專家取經,現如今,農場每年生產1.5萬公斤櫻桃、5000公斤無花果、1000公斤甘蔗等。
擴展
選好了產業,下一步應考慮如何在這一行業中脫穎而出。在練好內功的同時,也要懂得營銷。為了打開農場農產品的市場,我擺過地攤、做過上門推廣、線上銷售。在這個過程中,發現農場的農產品缺乏知名度,優質不優價。于是,為農產品注冊“越娃子”商標。2020年,農場向加盟全國知名水果連鎖店學習,同時注冊“越果果”水果連鎖店。2020年遭遇了疫情,“越果果”遭受重創。為了干事業,必須堅持。我調整好思路,重新出發,還是回到原本的地方,將重心放在農場,重點打造抖音、視頻號、小紅書等自媒體平臺,建立直播團隊,專注于發展直播帶貨。“歡迎來到直播間,給大家介紹的第一款產品是農場種植的紅心獼猴桃。”直播團隊對著手機直播,背景是農場基地。每次直播前,團隊反復溝通細節,至少提前半個月就開始準備,從挑選產品、設計包裝,到打包裝袋、物流運輸等環節,都要一一確認,保障后續銷售順暢,迅速收獲了大批粉絲。
同時,農場開發更多新產品、探索種植新模式。我投身于農業創新研究,發明了多項實用專利,例如,一種甘蔗去皮裝置、一種果園用枝葉修剪裝置、一種水產養殖設備、一種果園用鳥類驅趕裝置、一種水果保鮮裝置,這些發明不僅方便了果農對果園的日常管理,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還增加了經濟效益。
此外,為了豐富游客采摘體驗,農場還精心搭建了田間土灶、兒童游樂設施等,提供好友聚會、親子娛樂一站式服務。農場成為省級示范性家庭農場、高品質綠色科技示范基地、越城區級美麗果園。
賦能
從2021年開始,眼看著農場種植水果賺到了錢,先是親戚朋友,后是周圍鄰居,不少農戶跟著種起了水果。農場還為周邊村民提供了100余個就業崗位,農戶增收每年每戶1萬多元。隨著農場越來越大,帶動的農戶逐漸增多,卻發現越來越難招到工人,恰巧一些高校希望農場能提供學生的社會實踐場所,雙方一拍即合。
水果產業越做越大,農場開始琢磨推進轉型。通過對多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大量走訪,我逐漸看出些門道:不少創業者只會種地,不研究政策,不懂市場。以前農場做的是農業種植,今后希望做農業社會化服務。為了和創業者一起打開更大的市場,2021年6月,在我的牽線搭橋下,打造了一個農民創業聯盟——越城區農創客發展聯合會正式成立。聯合會涵蓋了糧食生產、水產養殖、果蔬種植、創意農業、電子商務等行業,給予會員農技指導和銷售幫扶,吸引越來越多的青年人才回到鄉村,目前共吸納會員100余名。會員是越城區富有創意、激情、抱負、農業情懷的年輕創客,在這里,大家運用創新思維,做活新型農業,帶動周邊農民共同增收致富。
三年來,越城區農創客發展聯合會主要在以下三個方面發力。一是聯合會在越城區行政中心開設了“越州青農”品牌農產品體驗店,打造公共品牌讓更多人品嘗到越城區的優質農產品。開展一系列優質農產品走進機關、國企、院校等單位,提升品牌宣傳力,為了更好地推動農產品銷售。2023年累計舉辦80余場農創集市,直接銷售額達到200余萬元。二是聯合會先后與紹興文理學院商學院、浙江農商貿學院、紹興文理學院元培學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動人才資源共享,加大新農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三是聯合會發揮平臺資源優勢,帶動更多農創客和農戶發展,助力共同富裕。2023年為解決農創客在金融方面遇到的難題,聯合會積極對接有關部門,為會員爭取到了多個銀行及金融機構的優惠政策,探索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的創新模式。
眼下,農場正為打造一年四季都能采摘鮮果的四季果園忙碌著,有知識、懂技術、會運營的新農人也越來越多,更多的年輕人也加入到農創客發展聯合會來,產業發展之路將越走越寬闊。
(作者單位:浙江省紹興吼山農業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