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國有企業而言,其常見的往來款項主要包括如下方面:第一,根據業務關系,應當向合作方支付的各類定金、資金等,例如,對自身工程建設項目向承載單位支付的工程款以及尾款等;第二,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應根據所簽訂的合同要求支付的相關費用;第三,國有企業在開展日常運營的實踐過程中,融資活動形成的應收款項等。國有企業在管理內外部各類往來款項的實踐過程中,存在諸多困境,影響往來款項的實際管理成效。對此,要立足于實踐,采取有效對策優化往來款項管理。
一、國有企業往來款管理工作存在的困境
1.對往來款項缺乏有序管理。部分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人員在日常工作中對往來款項缺乏高度重視,進而對往來款項缺乏有序管理,導致往來款項管理不及時而引起混亂;未能遵循會計規章制度各項要求對往來款項實施規范處理,對各個款項缺乏清晰詳細的記錄,往來款項形成較為混亂的賬目;缺乏風險意識,對往來款項的記錄、標注不準確,對往來款項動向缺乏實時有效監督;對往來款項缺乏科學分析和準確評估,難以保障往來款項相關數據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無法準確反映企業真實的資產情況。
2.對往來款項缺乏有效監控。部分國有企業對往來款項缺乏有效監控,難以及時找準往來款項管理潛在的風險,對潛在風險缺乏有效規避。部分國有企業在錢款監管方面缺乏完善制度,未能提前對往來款項潛在的風險問題實施評估,難以實現全面有效的風險把控,對風險點缺乏敏感度,未能針對各類風險制定有效的防控方案,極易引發經濟損失。部分國有企業對財務管理各項工作缺乏嚴格監管,對往來款項管理涉及的具體工作缺乏細化落實,未能利用管理條例對往來款項實施有效的約束監管,難免導致往來款項管理疏漏。部分國有企業對于往來款項管理缺乏科學評價,未能細化相關評價標準,對往來款項管理各項工作缺乏創新評價,未能明確評價方向和具體方案,在評價工具和評價方法選擇上有失妥當,難以通過科學評價反映管理問題,不利于實現對往來款項的有效管理。另外,部分國有企業對往來款項管理缺乏嚴格有效的內部審計,未能從整體上把控企業內部運行結構,加上其內審部門缺乏獨立性,難以保障內部審計成效。
3.財務管理人員的業務技能和綜合素質有待提升。部分國有企業負責管理往來款項的財務管理人員的業務技能和綜合素質有待提升,難以勝任往來款項管理各項工作。現有財務管理人員缺乏豐富的財務工作經驗和風險意識,在管理往來款項所需的各項能力上較為欠缺。另外,少數財務人員缺乏全局觀念和崗位責任意識,對往來款項的管理較為敷衍。
4.與民營企業的關系有待改進。部分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的關系有待改進,與民營企業缺乏溝通互動,對涉及民營企業的往來款項缺乏妥善協調,未能及時清償相關款項;對于合作項目涉及的款項支付具體流程缺乏優化改進。部分國有企業未能慎重選擇合作的民營企業,對交易活動涉及的各類往來款項缺乏嚴格有效管理,未能遵照相關合同約定對民營企業及時支付錢款。
5.缺乏充分的信息溝通。部分國有企業內部缺乏充分的信息溝通,難以保障信息傳遞的有效性和準確性,不利于增強往來款項管理成效。財務部門與各部門缺乏充分的溝通交流,未能針對各部門開展的各項業務工作提供財務相關數據,未能向領導層及時上報各項資金內容,未能按計劃收付款。負責財務管理各項工作的人員在責任意識方面較為薄弱,對于往來款項中存在的各類問題缺乏敏感性,未能自覺、及時地向上級領導進行匯報;未能定期核對各類賬目,對往來款項缺乏準確有效的管理,各部門溝通交流較少,難以實現信息共享。
6.對往來款項缺乏有效核對。部分國有企業對往來款項缺乏有效核對,難以有效規避潛在的各類風險。部分國有企業在內控工作方面較為薄弱,在核對往來款項的過程中難以取得實效,難以實現對往來款項的高水平管理,無法促進資產保值。有的國有企業在核算各類往來款項時采用的方法不規范,其入賬、報銷等工作缺乏相應的憑條依據;未能優化設置往來款項的具體項目,未能將業務性質作為依據標注不同款項,未能對各項業務進行明確分類。
7.往來款項管理存在風險。對國有企業而言,往來款項管理主要存在如下風險。①未能按期支付應收款項,容易引發信用層面的風險。例如,負責銷售工作的人員將評估合作企業的相關標準隨意放開,過分延長賒購的具體期限,從而使營業額增加,這種情況極易導致賒欠款項無法按期進行支付。②對應付款項未按時履約而引發的法律風險。例如,負責經辦具體事宜的人員未能按照相關合同的具體約定在規定日期內完成對款項支付的申請,造成企業履約不及時,容易形成違約,導致信譽度受損,情況嚴重時還可能招致訴訟。
8.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部分國有企業對于往來款項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未能將往來款項管理責任落實到具體個人身上。從核對階段來看,部分國有企業未能設置專門崗位負責管理往來款項,缺乏清晰明確的會計分工,加上溝通協調的缺失,影響往來款項核對取得實效;從清理階段來看,有的國有企業對往來款項進行清理時,通常抽調臨時人員負責相關工作,對清理結果后期整改情況缺乏專人跟蹤和及時反饋,影響清理成效,導致往來款項越積越多;從核銷階段來看,部分國有企業的經辦人未能切實履行自身職責做好往來款項核銷,究其原因,相關考核方法和手段不夠完備,例如,對銷售人員實施績效考核所采用的指標無法體現應收款項的回款速度和具體金額。
二、國有企業往來款管理工作的優化對策
1.對往來款項實施有序管理。國有企業要注重加強對往來款項管理的重視,對往來款項實施有序管理,通過及時管理往來款項避免引發混亂。國有企業要督促財務管理人員嚴格遵守各項會計規章制度,規范有效地處理各類往來款項,清晰準確地記錄各類往來款項,形成清晰規范的賬目;國有企業要督促財務管理人員增強風險意識,對各類往來款項進行詳細準確地記錄和標注,實時監督往來款項的具體動向;國有企業要引導財務管理人員科學分析往來款項,對其進行準確評估,確保往來款項形成真實準確的數據信息,實現對企業資產情況的真實反映。
2.對往來款項加強監控。國有企業要注意對往來款項加強監控,遵守國家政策和相關法律法規,契合自身管理實際,對財務管理各項制度進行合理整改,構建更為規范的管理制度,形成更為準確的管理條例,督促相關管理人員秉持嚴謹審慎的態度監控往來款項,找準往來款項管理中存在的風險,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規避。國有企業對往來款項加強監控,具體可從如下方面著手。①建立健全錢款監管相關制度。對往來款項潛在的風險問題提前實施風險評估,增強風險把控的全面性和有效性,敏銳找出風險點,制定針對性較強的風險防控方案,盡量避免經濟損失。國有企業要嚴格監管財務管理各項工作,細化落實往來款項管理具體工作,通過相關管理條例約束,促進對往來款項管理的有效監管,避免發生疏漏。②對往來款項管理涉及的各項評價標準進行細化,對往來款項管理相關工作實施創新評價。明確評價方向,制定科學可行的評價方案,合理選用評價工具和方法,通過評價反映問題,并制定有效的解決方案。③實施強有力的內部審計。國有企業要從整體上有效把控內部運行的具體結構,設置獨立性較強的審計部門,定期實施內部審計,通過強有力的內部審計及時找準往來款項管理存在的問題。
3.增強財務管理人員的業務技能和綜合素質。在國有企業資產中,往來款項占據著重要地位。為發揮往來款項的積極作用,規避相關風險,國有企業對各類往來款項進行管理,要設立明確目標,致力于提高企業總體的經濟效益,保障企業資產實現保值升值。國有企業要深刻認識到在往來款項管理中,財務管理人員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此,國有企業要注重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業務技能和綜合素質,具體可從如下方面著手。①國有企業要契合往來款項管理需求,對財務管理人員招聘制度加以改進,盡量招聘財務工作經驗豐富、風險意識較強的財務專業人才,從整體上增強財務部門管理往來款項的能力。②國有企業要構建崗位培訓的系統化體系,對財務管理人員加強培訓,增強其管理往來款項的能力。財務部門要著眼于票據管理、核算管理、數據管理等技能舉辦內部競賽,鼓勵財務管理人員積極參與,據此鍛煉并增強其業務技能。③引導財務人員樹立全局觀念和職業道德,增強其崗位責任意識。
4.改善與民營企業的關系。國有企業要優化自身的經營機制,改善與民營企業的合作關系,與民營企業加強溝通互動。具體可從如下方面著手。①國有企業要注重加強與民營企業的溝通,對往來款項進行妥善協調,為企業發展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國有企業要及時清償對民營企業的欠款,嚴格規范審核與民營企業的合作項目,對款項支付流程進行優化。②國有企業要契合自身實際需求,合理選擇民營企業作為合作對象,構建長效穩定的合作貿易關系,并對交易活動涉及的往來款項加強管理,嚴格按照合同約定及時向民營企業支付錢款。
5.加強信息溝通。國有企業要加強內部信息溝通,保障高效精準的信息傳遞,增強往來款項管理實際成效。具體可從如下方面著手。①由財務人員與其他部門人員開展定期溝通,為各項業務工作的開展提供準確的賬目數據、款項金額以及實施風險評估所需的信息,將各項資金的具體內容上報給相關領導,并約定收款、報銷的具體時間,對收付款活動制定清晰可行的計劃。②要求財務人員自覺擔責,定期將往來款項存在的問題向上級領導匯報,對往來款項進行評估并出具相應報告,提出切實可行的策略應對風險。③定期對各類往來款項相應的賬目進行核對,增強往來款項管理的有效性和準確性,組織各部門形成有效聯動,提高溝通交流的效率,實現充分的信息共享。同時,加強對企業內部各方面信息的有效管理,提高信息采集的精準化程度,對各類數據信息進行系統整理,高效準確地傳遞各類數據信息,據此強化內控成效,增強往來款項管理的有效性。
6.對往來款項加強核對。國有企業要對往來款項加強核對,促進對運營風險的有效規避。國有企業要加強內控,通過對往來款項加強核對,實現對往來款項的高水平管理,促進資產實現保值增值。具體可從如下方面著手。①對往來款項實施規范核算,嚴格依據憑條開展入賬、報銷等工作。在開展入賬工作的實踐過程中,要檢查簽訂的各項合同,對合同具備的法律效益加以明確,保障當前匯總收集的各項材料能有效支持相關業務工作的良好開展。在落實銷賬工作的過程中,要將各類票據、賬單以及業務清單作為依據,保障清單金額與業務工作實際金額相符。②對往來款項項目設置進行優化,根據各類業務的具體性質,對不同款項加以標注,對各項業務構建專屬用戶名,按照業務具體的復雜程度形成更為清晰明確的分類。
7.有效規避風險。國有企業在對往來款項進行管理的過程中,要注意對各類風險實施有效規避。對應收款項潛在的風險,國有企業要考慮自身實況,合理制定信用政策,有效平衡財務、信用方面的風險。在事前階段,企業要系統收集每個客戶在信用方面的數據信息,據此構建相應的信用檔案,并以較為合理的方式,對客戶信用劃分等級,根據客戶信用情況,確定其所處等級,按照不同等級,確定不同的賒銷具體額度,并對不同客戶的賒銷設置合理期限;在事中階段,要對客戶回款的實際情況進行動態跟蹤,增強監管的有效性,結合客戶開展日常運營的實際情況及成效,對應收款項可能存在的異常作出合理預計;在事后階段,對每個客戶核對其回款,以此為依據,對其所處的信用等級進行重新合理評定。對于不同類型的應付款項,要考察供應商具備的特點,根據自身現象,合理制定合乎實際的付款決策,有效實現對財務風險的平衡。
8.對相關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國有企業要對往來款項相關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具體可從如下方面著手。①完善對賬、詢證簽證等相關制度。國有企業要密切關注內部各類往來款項,定期核對,并依托企業內部現有的財務系統,設置協同功能模塊,由付款方針對往來款項發起協同,由收款方對付款方發起的協同進行確認,只有二者協同一致,結賬才能成功。對于各類外部往來款項,要按實際情況實施多次對賬,避免賬目失誤而導致經濟損失。在對往來款項進行管理的過程中,要保留相關痕跡,確保前期工作和后期工作形成良好銜接。②針對往來款項專門設置相應的負責機構和崗位,安排專人處理各項事宜,將管理往來款項的具體責任細化落實,督促相關工作人員在規定的具體時間之內,對往來款項加以規范核銷,實現有效清理。對往來款項的管理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表,按表執行各項事宜。對于企業日常運營中形成的各類往來款項,要進行科學分析,并將分析結果向領導定期上報,便于領導全面準確了解把握當前管理往來款項的具體情況。針對往來款項設置專項管理小組,據此對往來款項實施專項化管理,負責對往來款項實施常態化清查,保障高效有序的清賬工作。③構建激勵考核工作機制。國有企業要針對往來款項管理構建激勵考核工作機制,并配套設置相應的獎懲措施,將各部門負責管理往來款項的具體責任人的薪資待遇與其績效考核結果相關聯。例如,對銷售人員實施績效考核,應將其績效與應收款項相應的回款率、回款周期相掛鉤。據此消除人為拖延導致往來款項形成長期掛賬的局面。
三、結語
國有企業往來款管理工作存在的困境主要體現為對往來款項缺乏有序管理、對往來款項缺乏有效監控、財務管理人員的業務技能和綜合素質有待提升、與民營企業的關系有待改進、缺乏充分的信息溝通、對往來款項缺乏有效核對、往來款項管理存在風險、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對此,國有企業要通過對往來款項實施有序管理、對往來款項加強監控、增強財務管理人員的業務技能和綜合素質、改善與民營企業的關系、加強信息溝通、對往來款項加強核對、有效規避風險、對相關管理制度進行完善等對策優化往來款管理工作。
(作者單位:浙能錦江環境控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