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慶前夕,《理財》雜志“河南審計成效提升三年行動”專題報道組走進漯河市臨潁縣審計局。今年以來,臨潁縣審計局以推進新時代審計工作高質量發展為核心,以依法全面履行審計監督職責為基礎,認真貫徹落實《河南省審計廳審計成效提升三年行動方案》,以有力的審計監督,推動審計工作實現質的飛躍。
大數據助力審計全覆蓋
建立和完善審計項目庫,實行審計對象和計劃動態管理,針對不同的審計對象采取每年必審、滾動輪審、“1拖N”審計等形式,實現對審計監督對象的全覆蓋。2024年計劃開展對11個單位的黨政主要領導經濟責任審計。預算執行審計對象,采取“常審”+“抽審”+“1拖N”審計等形式,實現對審計監督對象的全覆蓋,2024年計劃安排財政審計項目13個。同時,安排重大戰略和重點工作審計項目4個,重點領域及民生資金專項審計項目3個,醫療行業財務及資產負債損益審計項目3個,通過多種類型的審計實現對預算執行單位審計全覆蓋。
以大數據審計推進高質量審計全覆蓋。在組織上充實審計信息中心,建立專兼結合的數據分析團隊,豐富大數據審計在項目實施中的應用模式,消除監督盲區和死角。項目實施前,按照“審計的視野有多寬,審計數據就應有多廣”的原則,全量梳理歸集審計數據,確保應歸集盡歸集。項目實施時,利用已構建大數據審計方法體系全覆蓋掃描審計范圍內的監督對象,根據審計工作(實施)方案編寫新的大數據審計方法并進行全覆蓋分析,確保同一問題在所有監督對象中應發現盡發現、不留死角,實現審計有形全覆蓋。充分運用“數據 + 方法”開展非現場審計。積極運用“大項目”組織模式,統籌安排不同領域相同數據分析需求的項目開展數據集中分析,最大限度地實現數據換人、機器換人、技術換人,精準賦能現場核查、有效核查,從而縮減單個單位現場審計作業時間,將有限的審計資源用到提升現場審計單位數量和內容覆蓋面上去。
審計“五聚焦”服務中心大局
聚焦落實黨中央關于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部署要求,推動做好常態化“經濟體檢”工作。建立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統籌確定年度審計監督計劃,分別以全面審計、專項審計、行業內審等方式開展。以完善制約與監督機制促進黨風廉政建設為目標,把有資金分配權的部門、資金流量大的部門、重大項目的建設部門作為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的重點,做到前移監督關口,不斷提高任中審計比例,兼顧好干部離任審計,同時認真總結多年來開展領導經濟責任審計的經驗,逐步建立、完善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標準,促使領導干部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為黨委、政府評價和選拔、任用干部提供依據。今年以來,已對8個單位一把手開展經濟責任審計,共發現非金額計量問題29個,涉及資金851.74萬元,提出審計建議12條。
聚焦紀律執行,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過緊日子要求,注重在財政審計中聚焦財經紀律執行、過緊日子要求落實情況,著力揭示違規舉借債務,虛假財政收支,違規興建樓堂館所、形象工程,胡支亂花、亂存亂放,騙取套取財政資金等突出問題,堅決查處問題背后的重大違法違規行為,促進各項財經紀律和過緊日子要求落實到位。
聚焦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專項債券、“三保”支出、國有融資平臺等財政風險易發、多發重點領域,防范財政運行風險和“黑天鵝”事件,推動源頭治理,把風險隱患化解在萌芽狀態,更好發揮審計“治已病、防未病”作用。今年6月以來,已完成9個“保交樓”項目審計。審計人員通過人員訪談、檢查資料、現場核實等方式,全面了解資金使用、項目建設和住宅交付等情況,督促規范管理使用專項借款資金、加快項目建成交付,推動“保交樓、穩民生”政策落地見效。
聚焦基層“微腐敗”,維護群眾利益。充分發揮審計懲治基層“蠅貪蟻腐”的利劍作用,把加強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工作作為下半年各個審計項目關注的重點,對審計中發現的涉及侵害群眾利益問題線索及時匯報,實行邊審計邊移送,加大案件線索的移送力度。在問題梳理中加大對侵害群眾利益、優親厚友、“蠅貪蟻腐”等問題的排查力度。對排查出的問題按照上級要求及時上報,對遲報瞞報的要追究相關人員責任。2024年以來,向縣紀委監委報送問題線索136條。移交案件線索38起,已立案查處18起,處理村干部21人。
聚焦審計整改,做好審計“下半篇文章”。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審計局上報的審計專報,對存在普遍性以及影響群眾利益的問題及時研究解決。之前在審計中發現部分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項目完工后,電力設施配套不到位、農田機井損毀,嚴重影響群眾農田灌溉,形成了《農業項目水電設施廢棄五年誰負責》審計專報向縣委、縣政府報送,縣委、縣政府及時研究,責成相關部門對全縣農業項目建設水電設施進行排查、維修。同時,出臺農業發展項目建設的監管及后期維護制度,從根本上解決了農業項目實施單位和建設單位不管實效、建成走人的不負責任等問題,充分發揮了建設性審計的作用。建立審計發現問題整改情況“回頭看”監督檢查機制,對審計中發現的重要問題進行專題督導檢查,推動了被審計單位制度更加健全、管理更加規范。
“三堅持”打造經濟監督“特種部隊”
堅持學習先行,強化理論功夫。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黨組會議“第一議題”、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第一議程”、支部黨員學習教育“第一主題”,切實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扎實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邀請市委黨校教授作宣講報告,用好“學習強國”、中國審計數字在線網等平臺,通過到教育基地現場培訓、專題輔導、警示教育等途徑,全面提升黨員干部的政治素養。通過黨建帶隊建,實現審計隊伍政治能力、業務能力“雙提升”,凝聚力、戰斗力“雙增強”。
堅持能力培養,錘煉過硬本領。注重在重大項目中磨礪干部、培養干部、考察干部。牢固樹立“有問題沒發現是失職、發現問題不報告是瀆職”的意識,堅持查真相、說真話、報實情,原則問題寸步不讓。持續加強審計人員專業能力培養,通過“傳幫帶”、到上級審計機關跟班學習、參加巡視巡察等方式,讓審計干部在實際工作中快速提升政治素質和審計業務能力。今年以來,已抽調40余人次參加省委巡視、市委縣委巡察以及省市專項審計項目。精心組織“審計微講堂”。堅持“缺什么補什么”,辦好“審計大講堂”,聚焦宏觀政策領域和微觀實踐領域,鏈接審計最前沿理論、業務政策和審計方法,邀請領導、專家授課,促進審計干部及時適應新形勢、把握新要求;堅持“身邊人講身邊事”,辦好“審計微講堂”,黨員干部人人講、業務骨干專題講,既講“政治課”又講“業務課”,交流經驗、切磋工作、鍛煉能力,帶動干部素質整體提升。
堅持創先爭優,為審計工作增添活力。為進一步調動廣大審計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力,2024年被確定為“創先爭優年”,把創先爭優與轉變工作作風、提高審計服務能力、提升審計人員整體素質有機地結合起來,要求從班子成員到一般同志,都要認真查擺自己在思想作風、工作作風、工作紀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制定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措施。創先爭優活動的開展極大地調動了審計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工作效率有了明顯提高,立說立辦、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逐漸形成。
(責任編輯:趙新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