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運用感性工學的研究方法,探尋兒童益智玩具設計要素與用戶感性需求之間的聯系,完成兒童益智玩具設計實踐。首先,展開對兒童益智玩具的探析;其次,展開用戶調研,聚焦設計點;最后尋找關鍵感性意向詞匯,并建立7級語義差分表,得出最符合用戶需求的關鍵詞,并轉化成可設計要素。為兒童益智玩具的設計提供指導。 通過感性工學的研究方法,為兒童益智玩具設計提供了一種設計方向,促進兒童健康發展。
關鍵詞:感性要素;感性工學;兒童益智玩具;玩具設計;產品設計
中圖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0069(2024)16-0054-04
Abstract:The article uses the research method of perceptual engineering to explor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designable elements of children’s educational toys and users’ perceptual needs,and to complete the design practice of children’s educational toys. Firstly,we start the analysis of children’s educational toys;secondly,we conduct user research to focus on design points;finally,we search for key perceptual intention words and establish a 7-level semantic differential table to derive the key words that best meet users’ needs and transform them into designable elements.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design of children’s educational toys. Through the research method of perceptual engineering,we provide a design direction for the design of children’s educational toys to promote children’s healthy development.
Keywords:Sensual elements;Sensual engineering;Children’s educational toys;Toy design;Product design
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對兒童的培育不只限于提供良好衣食住行,更加注重兒童思維能力、興趣愛好等方面的培養。玩具作為兒童生活的主要參與者,發揮著陪伴的作用,有益的兒童玩具可以促進兒童的智力開發,參與早期教育啟蒙,幫助兒童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目前,國內兒童玩具市場結構混亂,存在劣質、盜版、無設計的產品。為了使益智玩具更好地成為兒童的“伙伴”,促進兒童智力啟蒙,本研究將運用感性工學的概念、方法,探研感情要素與兒童益智玩具設計元素之間的關系,以便于設計者更好地通過造型、材質、色彩、功能賦予玩具不同的內在氣質與新的用戶體驗。
日本、韓國、美國等國家對于感性工學的研究起點較早、經驗較足,其中以日本為代表的感性工學最為典型[1]。長町三生認為人在受到外界的影響與刺激下會做出生理和心理反應[2],這也正是感性工學的研究的切入點。從研究者角度來講,感性工學是用作量化用戶感性需求的研究方法[3],通過聯系用戶與產品之間的感性意向,輔導設計方案完成。從設計師角度來講,感性工學是“設計工具”,幫助設計師將抽象的感性需求轉換為可視的設計元素。從用戶角度來講,感性工學主張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4],運用用戶對于需要產品產生的心理預期與購買意向,并通過感性工學將此類意向以設計要素的形式呈現在產品上,從而實現產品和用戶需求的最大化匹配[5]。因此,感性工學對挖掘兒童益智玩具更深層次的需求起著有益的指導作用。
(一)兒童益智玩具的概述
兒童益智玩具是引導兒童成長和開發智力的一類玩具[6],包括傳統和現代兩個階段。傳統階段的益智玩具多源于民俗文化,材料來自易加工的自然界材料,如魯班鎖、七巧板、九連環等[7]。現代階段的益智玩具在種類、美觀度、質量等方面有了飛躍,能夠從邏輯、節奏、視覺、空間等多個方面幫助兒童早期教育啟蒙,例如樂高積木、魯比克方塊、拼圖等。
(二)兒童益智玩具的分類研究
1.按制造材料不同分類
市面上的兒童益智玩具主要分為3類材料:木制、塑膠和其他材料。木制玩具因其豐富原料、易加工和耐摔等特點受到生產者青睞,給人以安全、干凈和溫暖的感覺,深受家長喜愛[8]。塑膠益智玩具則因其多變的造型和色彩深受孩子們和家長歡迎。此外,一些小眾材料如DIY陶瓷益智玩具,可用于陶瓷體驗店和手工課堂,培養兒童的協調能力和感覺發展。表1中對不同材料類型的優缺點為產品設計提供了參考。

2.按功能側重點分類
瑪麗亞·蒙臺梭利是著名的教育家,她于20世紀創造了蒙臺梭利教育法,引領了幼兒教育領域的改革,并受到全球教育家和學者的高度關注和學習[9]?,F代益智玩具也融入了蒙臺梭利教具的概念,根據不同側重點和市場上常見益智玩具結合進行分類,包括:(1)感官訓練兒童益智玩具,主要促進幼兒形成敏銳的感官系統,培養專注力和判斷力[10]。(2)數理邏輯兒童益智玩具,著重培養兒童對數字的理解和基礎算數的訓練,提高邏輯能力,激發創新思維。(3)生活訓練兒童益智玩具,旨在通過玩耍過程中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促進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在表2中對兒童益智玩不同的功能類型進行優缺點的對比,為后續的產品設計提供參考。

(三)問題提出
經市場研究了解到,國內兒童益智玩具在設計與制造方面存在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情感互動設計不足,導致兒童在使用益智玩具時感到孤獨和無聊,降低學習興趣。(2)玩具功能單一、缺乏連接性與創新性,無法滿足兒童多元化需求,功能之間存在獨立性壁壘。(3)安全性和健康性問題,一些益智玩具在材料和制造上存在潛在的安全和健康風險,如使用不安全的化學材料以降低成本。
現代社會快速發展,催生了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用戶對產品的要求不僅僅是“能用”,還要求價值的實現[11],生產理念也在逐漸從追求大眾服務到個性服務,設計理念也從形式追隨功能轉變為設計追隨情感[12],因此在產品設計之中,情感化設計變得尤為重要[13]。此環節筆者設計了用戶的需求分析與情感訴求研究兩個環節,力求充分了解用戶對兒童益智玩具產品的功能、造型、心理要求,為后續的設計實踐提供了依據。
(一)用戶調研
1.問卷調查與結果分析
兒童益智玩具的目標用戶為兒童,但由于年齡特殊,思維能力有限,只能從色彩和造型進行選擇,缺乏對功能和益處的判斷能力[14]。因此,在大多數情況下,兒童益智玩具的選擇權在家長手中,本次調查選取家長作為調查對象。本次調查從用戶基本信息、兒童與家長的個性需求信息兩個角度設計了調查問卷,共有208份有效回收。調查結果顯示,2-4歲年齡階段的用戶最多,達到58%,0-2歲階段占28%??紤]到4歲以后兒童進入幼兒班和小學學習階段后,學業變得更為重要,2-4歲之間的兒童是兒童益智玩具的最適用戶群。
進一步了解目標用戶的需求,可以更準確地進行設計定位,將家長對兒童益智玩具的功能需求、材質需求、心理需求的意向分為非常符合、符合、不符合、不符合、非常不符合5個等級,通過問卷調查,結果見圖1??梢钥吹奖徽{研的家長都反映出對功能的要求較為統一,希望玩法能夠多樣,在益智的側重點上也能夠盡量豐富。在材質的表達上也希望能夠安全、自然。在色彩的選擇上,希望色彩豐富明亮。而對于心理需求上綜合來看都傾向于產品的陪伴屬性。
2.用戶訪談與結果分析
本次用戶調研選取了受眾人群中具有典型性的3位用戶進行了訪談,角色身份分別為兒童的男性家長、女性家長、教師。此調研方式采用直接對話的方式,深入到用戶的需求,并總結出有用的信息見表3、4。
3.用戶需求匯總
將上述的問卷調查和用戶訪談結果進行總結匯總,對用戶所提出的關鍵信息與訴求以表格的形式進行呈現,如表5所示,分別從功能需求、外觀需求、心理需求3個維度梳理,可以進一步了解到用戶對兒童益智玩具產品的功能、外觀的實際需求,為后續的設計實踐提供幫助。
(二)兒童益智玩具的感性意象建立
本次兒童益智玩具感性意向建立流程圖如圖2所示。
1.感性詞匯收集

根據用戶調研和需求分析,了解到用戶對兒童益智玩具的功能需求較為清晰,但對外觀造型的描述不準確。為了更好地完成設計實踐,采用感性工學的研究方法,收集用戶關于兒童益智玩具的感性詞匯。通過文獻查找和網絡店鋪瀏覽,共收集到60個感性詞匯,并通過一名幼兒教師、一名父親、一名母親、兩名設計師的篩選,最終選出15個描述詞匯,如“安全的”“有趣的”等詞匯。再對描述詞進行功能、外觀和心理3個方向的分類,排除近義詞或與兒童益智玩具關聯性不強的描述詞。
為了確保最終確定的描述詞具有更強的有效性,運用李克特量表,建立關于兒童益智玩具產品的感性需求評價表,讓被調查者對描述詞匯進行評分。對120名用戶進行調查,最終對各感性詞的平均得分進行排序,得出前5項高分為:安全的、豐富的、趣味的、創新的、耐用的。為了進一步確認描述詞的典型性,將通過語義差異法對上述5個描述詞進行反義詞配對,得到的感性意向反義詞組分別為“安全的-危險的”“豐富的-單一的”“趣味的-無趣的”“創新的-守舊的”“耐用的-薄弱的”。
2.樣本收集
根據上述5個典型代表詞進行了兒童益智玩具的代表性樣本收集。通過研究文獻資料、收集電商銷售反饋,以及知名兒童益智玩具產品,初步整理出40件樣本。再按照前期進行的產品調研、用戶調研結果,綜合進行樣本篩選,去掉相似度高的、與用戶需求差異大的,初步得到了5件樣本,分別命名為:A1、A2、A3、A4、A5,如表6。


3.構建感性評價表
將上述5組感性詞匯與兒童益智玩具樣本運用語義差異法建立7級語義差分表,以問卷調查的方式,讓用戶進行感性意向評分,以A1為例,其感性意向評分表如表7所示。

4.數據分析
本次調研共得到了30份有效問卷,將問卷中同項數據進行平均值處理,得到了5個樣本所對應的5組感性意向的得分平均值如表8所示。

根據評分結果,樣本A1、A3、A5在安全和危險詞組中表現突出,都采用了穩固的方形木質材質。樣本A2、A4在豐富與單一、趣味與無趣的詞組中都表現較為突出,這源于它們在益智和操作方面較為豐富,增加了趣味性。樣本A5在創新與守舊的詞組體現明顯,結合了數理邏輯和語言啟蒙,有利于兒童學習。樣本A5在耐用和薄弱的詞組上表現突出,木材和穩固的正方形造型有助于傳達產品的耐用性。
(一)兒童益智玩具設計定位歲
根據前期的兒童益智玩具產品調研與用戶調研,對用戶的綜合需求有了較為清晰的了解,在此基礎上,將兒童益智玩具的功能、材料、外觀、目標人群、風格、尺寸進行進一步的定位總結,如表9所示。

(二)兒童益智設計方案展示
基于感性工學的兒童益智玩具設計應當具有五種氣質,分別為:“安全的”“豐富的”“趣味的”“創新的”“耐用的”。在安全性方面,選用木材作為材料,以還原自然的“原本性”,確保產品堅硬且安全,為孩子提供一個安全的玩伴,避免市場上塑膠材料不合格帶來的問題。在耐用性方面,通過外形結構的突破,參考魔方的經典形態,選擇結實的正方體和三棱柱作為造型,簡單大方且穩固,有效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同時,這種設計還能滿足不同孩子身高和家庭空間需求,增強產品的覆蓋面對不同年齡階段的使用需求。在趣味性、豐富性和創新性方面,主要通過益智功能的設計實現。將洞洞板的原理嫁接到整體造型上,配合功能零件的插入和對空的方式完成益智玩具的組裝。力求實現感官訓練、數理邏輯訓練和生活訓練的統一性,打破原有益智玩具的相對獨立性和分割性,滿足孩子對豐富、趣味和創新的多種需求,并培養孩子的自主動手能力。
兒童益智玩具設計風格應考慮以下幾個關鍵詞:簡單大方、溫馨舒適、清新可愛,這些特點通過造型曲線和色彩搭配來表現,對激發孩子的玩耍欲望和促進心理認知提升起到關鍵作用??紤]到兒童的認知能力和專注力有限,產品的整體造型曲線應簡單直接。產品色彩以淺原木色為主,搭配淺藍色、淺黃色、淺粉色、淺綠色等色彩作為零件的點綴,溫馨且明亮,與木質材料特征相協調,更加安全和自然。同時,考慮到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家庭環境的特殊性,可能存在兒童用品多、整理困難以及缺乏自主整理能力等情況,產品底部進行了鏤空處理,增強了收納空間,便于環境維護和家長清潔整理。
綜上所述,基于感性工學設計研究的結果,作為兒童益智玩具設計的指導方向,需將受眾用戶的感性需求進行量化總結。通過用戶調研和產品調研,整合家長和兒童的實際需求,規避現有兒童益智玩具的缺點,完成兒童益智玩具的設計定位。通過需求分析,提出決定性因素關鍵詞,進行兒童益智玩具的指導設計,使其更貼合目標人群。在草圖、建模、渲染和產品打樣階段,體現5個感性詞,并在造型和功能上進行針對性設計和應用性提升,拓寬產品的功能覆蓋面,提高使用者的年齡覆蓋率。產品要考慮到家長和兒童的共同需求,成為兒童成長過程中有益的“玩伴”,在玩耍的過程中科學地提高孩子的認知能力、數理邏輯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最終效果圖如圖3所示。
兒童的成長發展一直是社會關注的重點,本文的研究基于兒童人口增加,兒童益智玩具市場創新性不足的背景。兒童的成長發展引起各界學者的關注和研究,無論是從我國兒童人口數量增加的國情出發,還是從社會的需求出發,進行兒童益智玩具的設計研究都是有必要的。本文運用感性工學的理論,將家長、兒童的感性需求進行量化,探尋促進兒童發展的兒童益智玩具產品,希望通過本文的設計實踐能為兒童益智玩具的設計提供一種發展思路,也期待中國的兒童益智玩具行業蒸蒸日上,為祖國的兒童發展提供助力。

基金項目:2022年度中青年教師教育科研項目(社科類)一般項目(JAS22238);2022年福建省高校教育技術研究會資助項目(編號:20220203);2023西南交通大學研究生科創競賽培育項目(2023KCJS30)
參考文獻
[1]羅仕鑒,潘云鶴.產品設計中的感性意象理論、技術與應用研究進展[J].機械工程學報,2007(03):8-13.
[2]祝紅星. 基于層次分析法和感性工學的兒童智能穿戴產品設計研究[D].湖北工業大學,2017.
[3]王志良.人工心理學──關于更接近人腦工作模式的科學[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00(05):478-481.
[4]史耀軍,孫明明.基于感性工學的智能空氣凈化器設計研究[J].設計,2020,33(23):14-16.
[5]李硯祖.設計新理念:感性工學[J].新美術,2003(04):20-25.
[6]盧曉琴. 現代兒童益智玩具的設計研究[D].南昌大學,2007.
[7]鄭雯月. 中國傳統民間益智玩具研究與再設計[D].北京理工大學,2015.
[8]萬祥虎.木材在建筑設計中的情感表達——評《木材-詩意與實用》[J].世界林業研究,2022,35(03):144.
[9]官曉清. 蒙臺梭利教具及其使用方法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3.
[10]陳納. 幼兒應該主要學習什么[D].華中師范大學,2014.
[11]賀雪嵐,熊建新.服務設計理念下的產品設計創新方法[J].包裝工程,2017,38(20):286-289.
[12]陳奕冰,萬中嬌,于東玖,葉君怡.基于用戶感性需求的家用飲水機創新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20,41(08):173-179+197.
[13]donagh D,Bruseberg A,Haslam C. Visual product evaluation:exploring users’ emotional relationships with products[J]. Applied Ergonomics,2002,33(3):231-240.
[14]張浩,張雯.感性要素為導向的兒童餐具創新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21,42(20):202-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