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A
以書香鋪就青少年成長之路
蘇 勤
走進內蒙古科技大學實驗小學的“小荷書吧”,琳瑯滿目的書籍令人應接不暇,學生正在這里舉辦讀書分享會;昆區第一實驗小學每個班級里都放置了書架和滿滿的圖書,不少學生正坐在讀書凳上沉浸閱讀……如今,包頭市的各個學校都擁有濃厚的書香氛圍。
2022年,包頭市教育局印發《包頭市中小學閱讀能力提升工程(2022—2024年)實施方案》,明確要求各旗縣區、各學校設計和布置圖書館、閱覽室、閱讀區、閱讀長廊、班級圖書角等,讓學生在寬松、自由、雅靜的環境中閱讀。20所不同學段和不同類型的試點學校,從不同角度探索“閱讀能力提升工程”建設路徑。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讓學生愛上了閱讀。2023年,包頭市啟動中小學“書香涵養精神,閱讀啟智人生”讀書行動,教師、家長及學生代表以訪談的形式分享閱讀樂趣。寒暑假,包頭市教育局以紅色閱讀為載體,廣泛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經過一年多的探索與積累,2024年,包頭有104所中小學加入“閱讀能力提升工程”行列,帶動了全社會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良好氛圍。
(摘編自“光明網”)
素材B
常州構建“常享勞動”
育人體系
這個五一假期,常州的學子們以勞動的方式向勞動節致敬——收納清潔、走進田園、參與志愿服務……勞動已成為常州學子的風尚。勞動教育能在常州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源于常州教育常年的實踐探索。常州市教育局立足區域勞動教育發展實際和學生成長規律,積極構建適切性“常享勞動”育人體系,堅持學生中心觀,“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勞動經歷”,成就學生未來。
(摘編自“常州教育發布”)
素材解讀
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香校園建設必將促進廣大青少年熱愛讀書,并能夠從書籍中汲取精神營養,成長為高素質人才。青少年熱愛讀書,日后走上社會必然也會帶動其他人熱愛讀書;學校充滿讀書的氛圍,必然也會影響和輻射到全社會,進而形成書香社會。熱愛閱讀,利少年成長。
勞動教育,主體是學生。常州因地制宜、創造性地探索新時代勞動教育,課程涵蓋小學、初中、高中和高職。這些根植于學校和家庭的日常性、常態化勞動,使學生在親身實踐中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從而激發勞動興趣,養成愛勞動的習慣,助力學生的多樣化成長和發展。熱愛勞動,是一種美好的習慣。愛勞動的人,一定都有著很強的自理能力,有較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不依賴他人。這都是個人素質的體現。一個真正熱愛勞動的人,一定會在勞動中感受快樂,勞動之樂又使我們更愛勞動。
適用話題
熱愛讀書、快樂成長、閱讀習慣、教育契機、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