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甜!脆!嫩!直接生吃,一口爆漿的“黑甜107”鮮食玉米新品種,深受專家好評和市民追捧;白!紅!黑!花!熱氣騰騰、煮熟的各色軟糯香甜玉米好吃到令人停不下來。在近日于重慶市舉行的2024年重慶鮮食玉米發展研討會暨鮮食玉米采摘節現場,國內玉米科研領域相關專家齊聚,對鮮食玉米進行鑒評,并建言獻策,助力重慶鮮食玉米產業領“鮮”發展。
針對目前重慶鮮食玉米發展中存在的品種類型單一、同質化現象嚴重、鮮食玉米品種配套種植技術待完善、收獲機械化程度較低等問題,專家紛紛建言:要加快種業創新,瞄準優質、營養等方向選育有競爭力的新品種;要加強裝備研發,不斷提高產業現代化水平;提高產業加工水平,提高品質,提升產品競爭力;產業人才隊伍年輕化,梯度化,優秀人才高薪化。
重慶市鮮食玉米種植面積60萬畝,占全市玉米種植面積的1/10,有糯玉米、甜加糯玉米和甜玉米,以糯玉米、甜加糯玉米為主,甜加糯玉米成為消費者的主要類型。據介紹,重慶市農科院自1972年起開展玉米育種研究,主要從事玉米種質資源發掘,遺傳改良,新品種培育,生產繁殖技術研究,加工專用品種產業化研發,青貯玉米秸稈綜合利用研究,丘陵山區玉米輕簡化機械耕作技術集成,以及病蟲害防治技術及綠色種植技術等新技術研發、示范、推廣。經多年發展,重慶市農科院已培育優良玉米自交系92個、雜交玉米新品種109個,其中國審品種50個,獲國家植物新品種權20項,獲得發明專利2項,新型實用專利6項。代表品種渝糯7號、渝單8號分別為國家區試西南糯玉米和普通玉米對照品種,獲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勵17項。
下一步,重慶市玉米產業技術體系將從高品質鮮食玉米及宜機化優良品種培育、輕簡優質高產栽培技術集成推廣、適宜山地玉米“耕、種、收”全程農藝農機融合研發、鮮食玉米加工關鍵技術研發及示范應用等方面開展科研攻關和技術服務,進一步推動鮮食玉米產業高質量發展。
“這是由重慶市農科院培育的甜糯玉米新品種‘渝甜糯990’,軟糯香甜,適合川渝地區種植;還有這款‘黑糯660’,花青素含量高,在抗氧化和保護心血管方面都有好處……”活動當天,眾多市民前來九龍坡區西彭鎮千秋村現場,采摘、品嘗新上市的各類鮮食玉米,在田間地頭“嘗鮮”,專家們則對重慶市75個鮮食玉米品種一一進行食味鑒評。“一根鮮食玉米+一個雞蛋+一杯牛奶”,或可成為從吃飽到好吃更營養的健康早餐新選擇,專家鑒評中感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