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我國出臺了《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見》,將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正式在全國范圍內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實施。預算管理一體是將預算單位預算管理工作與大數據、互聯網進行有機地融合,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對所有預算單位在會計核算、資產管理、政府采購、預算管理等方面的監控,它將對預算單位會計核算的規范性與標準產生深遠的影響。本文將以行政事業單位為例,通過對單位實施財政預算管理一體化對會計核算工作的影響、提出單位在會計核算中強化預算管理一體化的具體措施。
財政預算管理一體化推進,是國家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選擇,它將實現中央對地方財政資金的有效監管,確保中央決策部署被認真貫徹執行。截至2023年1月,全國范圍的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基本實現了以財政部門為主體的預算一體化管理體系,并通過互聯網實現了與中央財政部門的銜接,為中央財政掌控地方政府財政資金收支情況提供保障。2022年以來,全國范圍內的行政事業單位在財政預算管理一體化的改革下開展了會計核算的創新,當地財政部門可通過統一系統平臺實時了解轄區內事業單位經營動態、財政預算執行與編制等情況,實現了中央、省、市、縣(區)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及有效監控的財政預算管理新模式。
預算管理一體化的主要特點與創新方式
預算管理一體化涉及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的主要流程與環節,它實現了財政部門對轄區單位預算數據的統一,并將以往單位會計核算軟件、國庫集中支付系統、資產管理與決策系統進行了整合。它通過將信息化技術引入到管理工作中,發揮了大數據技術的優勢,徹底地解決了以往各下屬單位在預算數據庫、財務核算等方面在技術標準、規范統一性方面不兼容的問題,使預算管理系統進行了創新,并在政策的完善、風險的預警及決策制定等方面進行了強化,為財政體制改革提供了制度保障。預算管理一體化將在以下方面實現創新:一是實現了預算編制的不斷細化創新。通過財政預算管理一體化使行政事業單位項目預算被納入項目庫管理,并在入庫前由財政部門對相關依據是否充分、需要是否合理及績效考核目標是否科學進行審核,使預算提升了準確性;二是財政預算管理一體化的另一個創新主要體現在對行政事業單位項目結余資金進行了有效的盤活,并對結轉2年以上仍未使用的財政資金予以回收,使國庫資金得到了有效地使用;三是在預算管理透明度方面進行了創新。實現了財政預算管理一體化后,中央財政可以通過系統了解到每一級政府預算單位財政資金管理情況,實現了對財政資金的有效監控,增加了各級預算單位財政資金管理的透明度。
預算管理一體化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影響
會計核算發生的變化
1.對會計計量的影響
預算管理一體化將統一的管理規則融入于信息系統,促使行政事業單位“收”和“支”分開管理,實行收支兩條線的財務集中管理模式,從而改變了傳統的收付實現制會計計量方法,因此在預算管理一體化下并行的是收付實現制和權責發生制的會計計量。收付實現制又被稱為現收現付制,本期收到的收入和支出的費用,均進行本期處理;權責發生制又叫作應收應付制,只有在本期發生的收入和支出才可計入本期。并行兩種不同的會計計量方法,動態清晰地呈現行政事業單位的資金流動過程,真實完整地反映出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狀況,為預算管理全流程有效控制奠定了良好的會計數據基礎。
2.對會計核算安排的影響
預算管理一體化建立了預算編制、預算執行、會計核算、會計報告的一體化流程,每個環節有序銜接,圍繞行政事業單位的核心業務,層層推進預算管理相關的各項工作,對會計核算產生了直接影響,需要會計核算按照預算一體化制定的流程、規則、標準等進行安排,如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常規流程是:建賬→審核→登記憑證→結賬→編制會計報表,按照預算管理一體化的要求,在其財政支付會計處理中,無需使用原來的“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科目,使用的是基于權責發生制的會計核算,在年終會計核算時采取差額運算,使本期收支賬項更為準確,有利于賬目的逆向動態溯源,方便于預算管理的追蹤管控。
3.對入庫操作的影響
項目入庫是預算一體化管理的源頭,在項目立項審批階段論證項目的可執行性,進行項目投入的控制,至項目入庫階段,預算編制時使用預算管理系統檢查項目是否有預算指標及可用金額,結合當下實際的財政支出情況,對項目進行預算會計核算,在預算管理系統上計入相應的科目后生成財務會計分錄。在項目入庫操作階段,只有項目處于預算指標范圍內,才可進行審批及會計核算,以確保會計核算與預算管理的一致性。在預算系統中自動化操作,由系統記錄項目入庫各項數據,作為項目發生階段、決算審查時的重要憑證,以此提高會計核算、會計決算及審查工作的準確性,并為預算管理決策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
4.對會計報表的影響
會計報表是會計報告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展示行政事業單位一段時間內的經濟活動與效益情況。在行政事業單位推行預算管理一體化后,會計計量并行兩種會計核算方法,需要會計報表編制遵循“雙基礎”“雙報告”的要求,編制預算會計報表用來呈現事前數據,編制財務報表用來展示事后數據,兩個報表之間既為勾稽關系且又相互補充,使會計核算更加準確有效,聯合運用兩個報表如實呈現事業單位財政資金的利用情況。
預算管理發生的改變 針對行政事業單位推行預算管理一體化,精準、動態管控財政資金支出,提高資金利用風險防控水平,可以實現財政資金的優化分配,并保障資金的利用安全。在行政事業單位未推行預算管理一體化之前,由財務部門及財務人員負責預算管理各項工作的開展,其他部門參與較少,而財務人員對于部門業務不是十分熟悉,難免在預算編制或執行過程中出現偏差,導致預算指標與業務實際不符,影響到預算管理的效果。采用一體化預算管理后,基于統一的預算管理平臺、管理制度、管理規則,使各部門與財務部門協同聯動,共同推進預算管理各項工作,有序銜接預算管理各個環節,凝聚各部門的力量,促進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的減負、提質、增效。此外,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采用了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等,實現自動化、數字化運行,降低了會計核算的出錯率,而且自動化生成的各種圖表、會計分錄,可作為預算管理決策的依據,使預算管理、會計核算活動更加合理有效。最后,預算管理一體化對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分為人員支出預算、保運轉支出預算及特殊目的預算三大類。人員方面的預算支出與保運轉方面的支出將被列入系統中的基本支出項目下,特殊項目的預算支出則被列為項目支出中。在系統中將弱化基本支出、項目支出類型的區分。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中強化預算管理一體化的舉措
精準把控預算源頭,統一控制規則 預算管理一體化預算的源頭是項目入庫,在此環節采取預算績效考核措施,及時剔除不好的項目,在事前進行精準把控,避免埋下會計核算時的隱患。在績效考核中,首先,要設定績效管理目標,以目標把控預算編制過程,前移預算管理關口,從而確保入庫項目的可執行性;其次,行政事業單位屬于社會服務性組織,財政支出帶有公益性,且部分項目投資規模大、覆蓋面廣、實施周期長,再加上政府、社會給予的關注度高,所以在預算管理一體化推行中,行政事業單位要建立嚴格的預算績效管理機制,以績效目標為管理基準,從嚴從細考核項目績效目標,以反映出預算支出存在的問題,促進預算管理不斷地改進與完善;最后,建立并實行統一的控制規則,從行政事業單位項目的實際出發,基于預算管理一體化規范要求,建立完善的預算管理制度,實時監控預算過程,動態追蹤單位支出,有力把控預算執行情況,以此間接強化單位職工對預算管理的認知,加強預算源頭控制,將單位各項預算工作與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進行對接,實現“一站式”管理,形成對預算執行行為的硬性約束。
熟知并掌握預算規則流程,監管預算全過程 基于預算管理一體化對會計核算的影響,為了確保會計核算的質量,在推行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一是行政事業單位所有與預算管理相關的人員需認真學習《規范》,熟知管理流程、規則、標準、要求;二是加大信息化建設力度,確保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為預算一體化打好基礎;三是加強人員培訓,針對費用支出、會計核算要求、預算管理流程與制度等進行培訓,強化人員認知與意識,確保人員完全掌握預算規則與流程;四是貫徹落實預算管理一體化全生命周期管理機制,監管覆蓋事前、事中、事后,以預算目標和結果為導向,切實做好預算全過程監管;五是以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管理規則為核心,基于《規范》要求,建立行政事業單位自身的預算管理流程并進行支出改革,動態跟蹤改進預算執行中的不足,最終實現預算管理一體化的目標。
強化預算考核監督,實現可追蹤、可回溯 預算管理一體化幾乎涵蓋了與預算管理相關的所有工作,包括了預算編制、預算執行、預算績效考核評價、會計核算等。其中,預算考核評價屬于事后環節,對預算管理的整個過程進行審查,探尋其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事后的問責。事業單位可實行預警管理機制,加強預算考核監督,在內部控制、預算執行、預算考核評價等關鍵階段,設立預警機制以便于及時作出監管反應。在預算執行過程中,以結果和問題為指引,對執行過程進行考核評價,及時修正執行偏差,重新調整分配預算資源,形成預算管理一體化的良性循環,從而強化預算管理及會計核算效果。在預算監督方面,需建立可追蹤可回溯的監督體系,行政事業單位預算執行情況借助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及時反饋給財政部門,財政部門及時給予建議和指導,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統與互聯網絡,構建行政事業單位與財政部門預算數據共享平臺,實現上下一體化數據聯動,使財政部門能夠監管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全過程,倒逼行政事業單位自查自糾。
暢通內部信息流,打造協同高效管理機制 在預算管理一體化推進過程中,工業物聯網、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已經嵌入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之中,促進預算編制、執行、考核等工作之間的深度銜接,尤其是預算數據區域內的共享,實現了預算管理的透明化。行政事業單位依托于新一代信息技術,進行內部共享網絡的建設,疏通內部信息流,實現內部縱橫、多層次的信息交互,一體化、信息化推進預算管理進程,最終構建各部門、各部門人員、上下級、平級之間的溝通反饋網絡,打造出協同高效管理機制。一方面,上下協同,借助云平臺,集中存儲預算數據,或者是采用統一的服務器和預算一體化管理平臺,上下層級之間使用管理平臺進行業務上的往來,消減中間層級,線上完成項目立項審批和手續辦理,加快業務辦理與處理的速度;另一方面,內外協作,明確行政事業單位各部門的預算執行內容與責任,完善內控及部門內部預算管理制度的建設,大力促進各部門之間協同聯動,動態化、集約化預算管理一體化的各項工作。
綜上所述,財政部推行的預算管理一體化工程是一個綜合性較強的工作,它也是行政事業單位響應財政體制改革,提高全面預算管理水平的重要契機。行政事業單位管理者應積極響應并提高重視程度,為財政預算管理一體化運行在人才培養、經費保障、制度完善等方面提供運行環境。
(作者單位:棗莊市財政運行保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