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8月15日至21日,由中國國家畫院主辦、《中國美術報》社承辦的“墨問——中國國家畫院新時代中國畫學術邀請展”在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展出。展覽展出了中國國家畫院部分藝術家及特聘研究員的中國畫作品共計148件/組,作品題材豐富、形式多樣,既呈現出藝術家探索傳統筆墨精髓并深入實踐的創作成果,也體現出了中國畫與時代發展同行的澎湃生命力。
前 言
在中國浩瀚的藝術長河中,中國畫以其獨特的筆墨語言,構筑了一座連接古今、跨越時空的精神橋梁。作為中國畫的核心,筆墨不僅是技法與材料的簡單結合,更是藝術家情感抒發、思想傳遞的深刻載體,它承載著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與哲學思想,同時也不斷地與時代脈搏共振,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無限的創新可能。
筆墨是中國畫獨有的藝術語言,它源于古人對自然、宇宙、人生的深刻感悟與獨特表達。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筆墨逐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與技法體系,這些理念不僅指導著中國畫的創作實踐,也深刻影響了中國傳統藝術的美學觀念。傳統筆墨的魅力,在于其能夠超越物象表面,直抵人心,一筆一墨之間,蘊含著藝術家的情感波動和精神追求。正如石濤所言“筆墨當隨時代”,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傳統筆墨所蘊含的文化基因與精神內核始終是中國畫創作不可或缺的基石。它要求藝術家在掌握精湛技藝的同時,更要注重個人修養與文化積淀,通過筆墨傳達出超越技法的文化意蘊與審美追求。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變遷,中國畫的創作環境、審美趣味乃至傳播方式都發生了深刻變化。面對全球化、信息化、多元化的時代背景,中國畫如何與當代社會相適應,成為擺在每一位藝術家面前的重要課題。時代表達,是對當下社會現實、文化現象、價值觀念等的反映與回應。這要求藝術家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勇于創新,將藝術實踐與時代精神緊密結合,創作出具有時代感、現實感與人文關懷的作品。這種表達可以是對自然環境的關注、對社會問題的思考、對人性深度的挖掘,也可以是對科技發展的反映、對文化融合的嘗試等。總之,時代表達是中國畫生命力的重要體現,它使中國畫不斷煥發新的活力,與時代發展同頻共振。
在當代中國畫創作中,許多藝術家都在努力探索如何在保持傳統筆墨精髓的同時,融入時代元素,實現傳統與現代的和諧共生。為進一步彰顯新時代中國畫的深刻內涵,由中國國家畫院主辦、《中國美術報》社承辦的“墨問——中國國家畫院新時代中國畫學術邀請展”,展出中國國家畫院部分優秀藝術家及特聘研究員的中國畫作品,涵括山水、花鳥、人物等多種繪畫門類,充分體現出傳統筆墨與時代表達之間的交相呼應。
中國國家畫院
作品選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