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巴黎是奧林匹克精神復興的發源地。1892年,被稱為“現代奧林匹克之父”的皮埃爾·德·顧拜旦在巴黎索邦大學禮堂發表演講,首次公開提出恢復奧運會;1894年6月23日,同樣在這座禮堂,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OC)正式成立。當地時間8月11日,2024年巴黎奧運會舉行閉幕式。1896年以來,現代奧運會第三次在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落下帷幕。這屆奧運會上,中國體育代表團共收獲40金27銀24銅,創下自1984年全面參加夏季奧運會以來境外參賽歷史最好成績。在歷史建筑與體育賽場的奇妙交融中,巴黎這座浪漫之都再次見證了一幕幕傳奇誕生。
本屆奧運會的相關視覺設計在色彩、創意、概念上打破常規,創造出獨特的法式美學。整體視覺在延續平等、和平、美好愿景的同時,首次將開幕式放置于城市開放空間,首次推出以人物為主體的會徽,將象征自由的“小紅帽”作為吉祥物,將運動圖標設計成“徽章”,耗時半年的手繪海報、以幾何適應萬物的主視覺形象等,法國人通過設計毫不掩飾地展示著他們的藝術見解,將一切回歸到了人與物的“本質”之上,契合了巴黎奧組委提出的“奧運更開放”的口號。
會徽:首次融入人臉形象的綜合性圖標
2024年巴黎奧運會會徽整體呈現為一個圓形,金牌的剪影構成了其金色的背景,中央則是一團熊熊燃燒的白色奧運圣火。而在圣火的下方,巧妙地描繪出一抹金色的嘴唇,使得整個會徽宛如一位女性的面容。這一設計是奧運史上首個描繪人物臉部形象的會徽,以法國的國家象征“瑪麗安娜”為核心元素,結合奧運金牌和奧運圣火,共同構成了會徽的整體圖案。這也是奧運歷史上第一次實現奧運會和殘奧會共同使用一個會徽。
瑪麗安娜是法國自由和力量的象征,體現了平等和博愛的國家格言,為奧運會增添了人性化的一面。同時還象征著婦女解放,她的面孔也是對女性運動員和歷史的致敬,因為正是在1900年的巴黎奧運會上,女性才首次獲準參賽。而今年的巴黎奧運會又是奧運會歷史上第一屆實現運動員性別1:1平衡的奧運會。體育運動在不斷發展,參與其中的女性人數也在不斷增加,然而體育形象卻在很長的時段內沒有發生真正改變,可以說,此次巴黎奧運會會徽的設計是一個符合當今體育運動現實的、更新的形象。
更有趣的是,設計該標識的機構Royalties Eco Branding是一家“生態品牌”,該機構在設計奧運會徽時有意識地考慮到環保,旨在減少其在傳播過程中產生的碳足跡。例如,此次會徽中的定制字體,有助于減少印刷過程中的紙張浪費,其字體黑色的選擇,也是考慮到在數字傳播過程中減少電池電量的消耗。
設計團隊還在會徽的設計闡釋中強調:“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對會徽的解讀,這可能就是它最人性化的一面。而且會徽所代表的這張臉,是來自世界各地超越自我的運動員的臉、是彰顯奧林匹克價值觀的臉、是能夠適應你的情緒的每一個人的臉”,傳遞出2024年巴黎奧運會是屬于全人類的奧運會這一目標和宗旨。
吉祥物: 象征自由的“小紅帽”
弗里吉帽,其錐形設計、向前突出的帽尖都極具特色。法國國家檔案館顯示,“弗里吉帽熱”曾出現在1163年巴黎圣母院的建造中、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期間、1887年埃菲爾鐵塔建設期間以及1924年巴黎奧運會期間,成為“自由”“平等”“博愛”的代名詞。
2024年巴黎奧運會和殘奧會的吉祥物正是以這頂小紅帽為主體進行的擬人化設計。吉祥物整體呈三角形,配色以紅色為主,輔以藍色和白色,與法國國旗的三種顏色相吻合。紅色代表著熱情和活力,展現了奧運會的激情與熱烈氛圍;藍色象征著自由和寧靜,體現了奧運會追求和平與公平競爭的理念;白色則寓意著純潔和公正,象征著奧運會的神圣與莊嚴。這種配色不僅在視覺上給人以強烈的沖擊和吸引力,更在文化內涵上傳遞出法國的國家形象和價值觀。吉祥物胸前印有巴黎奧運會會徽以及五環標志,殘奧會吉祥物則將五環標志改為了國際殘奧委會的標志。此外,殘奧會吉祥物有一條腿被設計成了假肢,這一設計體現了對殘疾人士的尊重和包容,突出了殘奧會的包容和平等精神。此外,兩者在表情和姿態上的細微差異,分別展現了2024年巴黎奧運會和殘奧會的不同特點。
巴黎奧組委主席托尼·埃斯坦蓋表示,選擇弗里吉帽是因為它是法蘭西共和國的一個非常強烈的象征,對法國人來說,這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標志物?!蔼氉砸蝗俗叩酶?,但在一起走得更遠”,是巴黎奧運會吉祥物的座右銘,我們希望通過弗里吉帽傳遞出體育具有改變一切的力量這種信念,發揮體育在人類發展中的更大的社會價值。
體育圖標:榮譽徽章
2024年巴黎奧運會的體育圖標,打破了自1940年東京奧運會以來的、強調簡潔的“火柴人”型圖標,在構圖上強調平衡美學,在圖案紋理上采用了精美復雜的設計手法,在圖形表達上從抽象走向了寫實。每款圖標都是一個榮譽勛章,不僅象征著其代表的運動項目,也體現著各項運動的榮耀感及其所倡導的價值觀和已經成形的運動社區。
奧運會和殘奧會共有70個體育圖標,每個圖標都以三大元素組成:一為運動項目的特色工具,比如自行車賽的自行車或網球的球拍;二是摘取了每項運動使用的場地或賽道特征;最后是“對稱”,圖標皆使用對稱軸設計,使其更具徽章的樣式。奧運組委會認為,“火柴人”標志的消失,可以使大眾將視野回歸到運動本身。
奧運獎牌:將埃菲爾鐵塔帶回家
2024年巴黎奧運會由LVMH集團旗下的尚美巴黎(CHAUMET)負責獎牌設計,巴黎造幣廠負責制作,為奧運會和殘奧會分別制作了2600枚和2400枚獎牌。巴黎奧運會開幕式上,跑酷全城的火炬手還曾闖入巴黎造幣廠,記錄下了最后一枚獎牌制作裝箱的全過程。
此次獎牌設計的靈感來源于“六邊形”“光芒”“鑲嵌藝術”三大主題。為了慶祝奧運會重返法國,每枚獎牌上都鑲嵌了一小塊來自于埃菲爾鐵塔翻新過程中自然替換下來的金屬,象征著這一國際頂級賽事與法國標志性建筑的完美結合。獎牌上的埃菲爾鐵塔金屬塊以六邊形呈現,恰好與法國國土的形狀相契合。圍繞六邊形的埃菲爾鐵塔金屬塊,細細的線條以規則幅度向外延伸。這些線條采用浮雕工藝,使本就熠熠生輝的獎牌更具立體感。為了將埃菲爾鐵塔和奧運獎牌這兩個標志性符號完美結合,六個金屬飾件以“巴黎鉚釘”的形式將金屬塊固定在獎牌中央,其外觀類似于埃菲爾鐵塔鉚釘,進一步呼應了設計主題。另外,獎牌綬帶的設計靈感也來自于埃菲爾鐵塔。奧運會獎牌綬帶為深藍色,而殘奧會獎牌綬帶為深紅色,這是埃菲爾鐵塔最初使用的兩種涂料——“威尼斯紅”和“紅棕色”的混合色。
巴黎奧組委曾發布法國傳奇設計師菲利普·斯塔克將為2024年巴黎奧運會操刀設計的消息。從流傳出的設計圖中,我們看到斯塔克設計出的是一塊可拆分為四份的奧運獎牌,這樣獎牌得主就能與所愛的人分享榮耀與快樂。怪不得很多獎牌得主都在研究怎么把獎牌拆分開,看來,大家也很喜歡這個設計。
視覺形象:以幾何適應萬物
2024年巴黎奧運會視覺形象的設計融合了巴黎的城市精神和法國的文化底蘊。設計團隊Wamp;Cie事務所,在其25年的發展歷程中,曾參與奧運會、法國網球公開賽、標志汽車、宜必思集團等重點項目的視覺設計。其聯合創始人兼創意總監Gilles Deleris在接到2024年巴黎奧運會視覺形象、體育圖標等設計任務時表示:“奧運會是百年一遇的盛會,能夠參與其中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我們的核心挑戰是將2024年巴黎奧運會和殘奧會結合在一起。我們需要創造一個在奧運會歷史上最具可持續性的品牌,一個既能彰顯1924年巴黎奧運會遺產,又不失標志性的品牌?!?/p>
設計團隊將法國各處街道上常見的鋪路石,通過圖形化的提煉和演繹,形成了獨特紋理的幾何視覺系統。并采用粉、藍、紅、紫、綠、白、金多重色調及定制化的使用,形成了一個靈活多變的網格系統,在向1924年巴黎奧運會時期裝飾藝術風格致敬的同時,更彰顯了運動與時尚相結合的魅力。
此次的視覺形象系統基于四大主題構思:慶祝、轉變、合理化和個性化。巴黎奧運會品牌總監Julie Matikhine表示:“我們的視覺概念基于口號‘Sous les pavés, les Jeux(鋪路石之下,奧運會)’進行創作。這個口號源于‘Sous les pavés, la plage(鋪石路之下,是海灘)’,意味著在被石頭鋪滿的城市之下,屬于海灘的自由依舊存在,它不僅代表了一種革命精神,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完整的故事敘述方式。在法國每個城市和村莊,鋪路石隨處可見,它不僅是我們歷史的象征,也是視覺形象設計體系的基礎。這個簡單的正方形狀提供了無限的創意空間,我們在其中融入了各種元素,諸如標志性建筑、獨特的生活方式、比賽場地等。此套視覺形象是整個賽事期間引導觀眾、運動員、志愿者和所有參與奧運的其他人員的視覺標識,會運用于奧運會的所有場地?!?/p>
火炬:水火亦相容
“形式是浮出水面的物質”是雨果的一句名言,設計師Mathieu Lehanneur正是因為這句話而有了設計火炬視覺的初步想法,他在自己的社交平臺上描述道:“設計奧運火炬是設計師的夢想,就像一次與歷史的邂逅?;鹁婕染哂袃x式性又充滿魔力,作為凝聚力和分享的象征,它是開啟奧運會的真正鑰匙?;鹁鎸⒖缭疥懙睾秃Q?,傳到一個接一個人的手中。我希望它是純粹的、經典的,像連字符一樣簡單、像火焰一樣流暢?!?/p>
2024年巴黎奧運會火炬整體設計分為兩部分,上半部分打磨至光滑,鏨刻有巴黎奧運會和殘奧會標志,此外,火炬側面的縫隙還會讓火焰向上擴散,無論天氣狀況如何,火焰都只會搖曳而不會熄滅。下半部分雕刻為波浪紋,讓其呈現出一種火炬映在水波上的倒影感。在設計語言上,火炬蘊含著“平等”“和平”“巴黎”三個主元素:“平等”體現在其對稱的火炬體上;圓潤流暢的線條代表著“和平”;火炬下半部分采用了水波紋的設計元素,這一設計靈感來源于巴黎的塞納河。塞納河作為巴黎的標志性景觀之一,不僅見證了城市的興衰變遷,更承載著巴黎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水波紋的設計不僅讓火炬與巴黎這座城市緊密相連,更在無形中傳遞了巴黎獨有的浪漫與詩意。
此次巴黎奧運火炬傳遞途經了大約30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地點,從代表史前文明的拉斯科洞穴到中世紀城堡卡爾卡松,從壯麗的勃朗峰到風景如畫的盧瓦爾河谷……這場火炬傳遞之旅旨在向文化和自然遺產致敬的同時,也呼應了其“奧運更開放”的口號,表達了對全世界同心同行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