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觀察手指點穴聯合乳房按摩預防產后缺乳的效果。方法" 選取2022年6月也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70例產后缺乳產婦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參照組和干預組各35例。參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組采用乳房按摩聯合手指點穴護理,比較兩組缺乳發生情況、護理效果、母乳喂養行為和母乳喂養信心。結果" 干預組護理后缺乳發生率顯著低于參照組(P<0.05);兩組產婦泌乳量足占比情況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干預組產后泌乳量多占比高于參照組,量少占比低于參照組(P<0.05);干預組護理后母乳喂養行為(BAPT)、母乳喂養信心(BSES)評分均高于參照組(P<0.05)。結論" 手指點穴聯合乳房按摩護理可有效改善母乳喂養行為,提高母乳喂養信心,降低產婦產后缺乳發生率,臨床應用效果顯著。
關鍵詞:產后缺乳;手指點穴;乳房按摩;乳汁分泌;母乳喂養
產后缺乳主要指產后哺乳期內,產婦未分泌或分泌少量乳汁[1]。女性乳汁分泌是一個較為復雜的生理過程,通常與產婦產后激素水平、喂養姿勢與營養狀況有關[2]。母乳含有多種抗體乳糖與蛋白質,可滿足新生兒成長階段的營養需求[3]。解決產后缺乳,對新生兒生長發育具有重要意義。中醫認為產后缺乳多因機體脾失健運、臟腑氣血不足,從而導致乳絡不通、堵塞乳道,乳汁運行受阻所致,應注重疏肝解郁、健脾益氣,促進氣血運行,疏通乳絡,刺激乳汁分泌[4]。乳房按摩與手指點穴為中醫特色護理方法,可舒筋活絡,促進氣血運行[5]。本研究選取2022年6月~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70例產后缺乳產婦為研究對象,觀察手指點穴聯合乳房按摩預防產后缺乳的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年6月~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70例產后缺乳產婦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參照組和干預組各35例。參照組:年齡24~38歲,平均年齡(31.68±3.41)歲;體重指數18.24~24.72 kg/m2,平均體重指數(21.30±1.61) kg/m2;剖宮產15例,陰道分娩20例;孕次1~4次,平均孕次(2.64±0.32)次。干預組:年齡24~38歲,平均年齡(31.63±3.25)歲,體重指數18.24~24.72 kg/m2,平均體重指數(21.33±1.90)kg/m2;剖宮產14例,陰道分娩21例;孕次1~4次,平均孕次(2.62±0.40)次。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資料齊全;神志清晰;單胎妊娠;乳房外觀發育正常:研究后期可參與隨訪調查。
排除標準:伴有糖尿病與高血壓等疾病;操作陰道分娩禁忌證;精神或認知障礙;肝腎器官障礙;嚴重傳染疾病;習慣性流產;胎兒存在先天性疾病;經母乳檢測提示未達標,無法正常喂養;嬰兒存在喂養障礙;因自身因素中途退出研究。
1.2 方法
1.2.1 參照組采用常規護理
產婦分娩后,護理人員指導其進行母嬰肌膚接觸,引導產婦正確母乳喂養,實施母嬰同室。
1.2.2 干預組采用乳房按摩聯合手指點穴護理
由工作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為產婦開展操作,確保操作環境整潔、溫濕度適宜。協助產婦取仰臥位并脫掉上衣,充分暴露雙乳,取干凈毛巾墊于乳房下,使用40 ℃左右熱毛巾熱敷雙乳5 min,取適量橄欖油潤滑乳房,使用食指與大拇指點揉膻中、乳中、期門以及乳根等穴位,各穴位點穴5~6次,30~60 s/次,避免操作力度過猛,以產婦自覺酸脹為宜。
另使用食指與拇指輕按壓乳暈四周,直至周圍乳腺變軟并分泌少量乳汁,使用手掌按摩法按摩乳房3~5次。同時,一只手托住乳房,另一只手五指分開呈梳子狀進行梳法按摩,疏抓乳房數次,使用食指與拇指對捏乳房從根部至乳頭進行指推法按摩,每次指推法后均需按壓乳暈排奶,適當配合梳法以及掌摩法等操作。按摩結束后,護理人員幫助產婦清潔乳房皮膚,整個操作過程控制在30~40 min。建議上午進行,避免產婦饑餓或飽餐。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產后缺乳發生情況:哺乳時可聽見嬰兒吞咽聲,但產婦自覺母乳下奶不明顯,且哺乳時嬰兒躁動,停止哺乳后嬰兒出現哭鬧、小便次數明顯減少,即可判定為缺乳。
(2)比較兩組護理效果:量多,哺乳后,嬰兒大小便正常,小便每天至少6次,入睡時間較長,產婦乳房余較多乳汁;量足,哺乳后,嬰兒大小便正常,睡覺時間短,產婦乳房剩少許乳汁;量少,哺乳后,嬰兒依舊哭鬧,無法入睡,大小便較少。
(3)比較兩組母乳喂養行為和母乳喂養信心:采用母乳喂養行為預測量表(BAPT)與母乳喂養自信心量表(BSES)進行評估,得分越高產婦母乳喂養行為越好,母乳喂養信心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產后缺乳發生情況
干預組護理后缺乳發生率為2.86%(1/35),顯著低于參照組的20.00%(7/35),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5.081,P<0.05)。
2.2 兩組產后泌乳量比較
兩組產婦泌乳量足占比比較無顯著性差異
(P>0.05);干預組產后泌乳量多占比高于參照組,量少占比低于參照組(P<0.05)。
2.3 兩組母乳喂養行為和母乳喂養信心比較
干預組護理后BAPT、BSES評分均高于參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母乳是新生兒成長最自然、最安全、最完整的天然食物,含有新生兒成長所需的所有營養和抗體[6]。產后缺乳會導致哺乳期產婦所分泌的乳汁量無法滿足新生兒的需求,直接影響新生兒的生長發育。中醫將產后缺乳歸于“產后乳無汁、產后乳汁不足”,其病位涉及肝臟及脾胃。女子以肝為先天,干主疏泄,若肝臟功能正常,則其全身氣機通暢,氣血運行無阻,經絡通順;若肝功能異常,則會出現經絡受阻與氣血運行不暢的現象,進而導致乳絡不通、乳汁壅滯,出現乳汁分泌不足的現象[7~8]。產后缺乳產婦多表現為食欲缺乏、身有微熱、煩躁易怒、胸脅脹悶,為肝郁氣滯證,多建議其采用散結止痛、養血補血、疏肝解郁之法加以干預[9]。
乳房按摩聯合手指點穴為中醫特色護理干預,通過對與乳房有關的經絡穴位,如膻中、天池、期門以及乳根等穴進行按摩、點穴,可有效解決產后缺乳問題。其中,膻中屬任脈,乳房按摩聯合手指點穴能夠調暢乳房氣血、寬胸理氣、通絡催乳;天池穴屬手厥陰心包經,乳房按摩聯合手指點穴能夠寬胸理氣,可有效緩解乳癰與乳汁分泌不足等癥狀,改善乳房外擴與松弛現象;期門屬足厥陰肝經,主治胸脅脹滿疼痛、乳癰,乳房按摩聯合手指點穴能夠調氣活血、疏肝利膽,同時可調節情志;乳根穴屬足陽明胃經,乳房按摩聯合手指點穴能夠通乳化瘀、行氣解郁,促進乳汁分泌。對上述穴位實施手指點穴與按摩可促進氣血運行、疏通經絡,使乳腺通暢,消除乳汁淤積[10~11]。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組護理后缺乳發生率顯著低于參照組(P<0.05);兩組產婦泌乳量足占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干預組產后泌乳量多占比高于參照組,量少占比低于參照組
(P<0.05);干預組護理后BAPT、BSES評分均顯著高于參照組(P<0.05)。可見乳房按摩聯合手指點穴對產后缺乳的護理效果良好。手指點穴具有創傷小、起效快、感應強等特點,可通過刺激相應穴位疏通產婦乳腺管道,促進乳房循環系統,發揮催乳作用[12~13]。乳房按摩為臨床常見按摩手法,通過模擬新生兒吸吮達到刺激乳房的效果,有利于促使產婦腦垂體前葉釋放泌乳素與催乳素,并作用于乳腺,刺激乳汁分泌。此外,乳房按摩能有效緩解產婦乳房腫脹,緩解其焦慮與恐懼心理,幫助其放松身心,從而增強產婦母乳喂養自信心,改善產婦母乳喂養行為[14~15]。乳房按摩聯合手指點穴能夠發揮協同作用,改善產婦肝郁氣滯,調節肝之疏泄,通順氣血,疏通乳絡。
綜上所述,手指點穴聯合乳房按摩護理可有效改善母乳喂養行為,提高母乳喂養信心,降低產婦產后缺乳發生率,臨床應用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宋穎穎,姜麗娜.穴位刺激配合乳房按摩改善剖宮產產婦產后缺乳的效果[J].中國醫藥導報,2023,20(32):148-151.
[2]徐君芬.中藥促泌乳湯聯合乳房按摩對產婦產后泌乳的影響[J].中國中醫藥科技,2020,27(6):925-926.
[3]陳婕妤,顧伶俐,陳儉,等.圍生期中醫推拿在剖宮產術后泌乳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0,39(8):1439-1441.
[4]張真楨,華詔召,魏霞霞,等.子午流注針法配合辨證取穴針刺對產后乳房充盈度及泌乳量的影響[J].西部醫學, 2022,34(10):1542-1546.
[5]楊苗苗,尚萌,張紅梅.下乳涌泉湯與手指點穴聯合治療產后缺乳的臨床觀察[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23,18 (10):2044-2047,2054.
[6]王芳珍,鐘堯仙.手指點穴加乳房按摩對促進母乳喂養的臨床研究[J].護理與康復,2022,21(2):43-46.
[7]鄧開姣,高顯舜,黨從霞.“三早”健康教育配合護士-家屬聯合支持輔助手法按摩對初產母乳喂養成功率的影響[J].海南醫學,2022,33(15):2034-2037.
[8]劉性英,肖桂蘭,唐斌.手法按摩聯合低頻脈沖治療儀對缺乳初產婦乳汁分泌、母乳喂養成功率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22,28(21):134-137.
[9]高桂艷,史立波,步玉輝,等.手法按摩聯合冷熱敷交替治療哺乳期乳腺炎療效及對母乳喂養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22,31(24):3444-3448.
[10]劉雪冰,駱建梅,李木珍,等.穴位按摩配合吸乳器吸引對乳頭凹陷及短平產婦乳液淤積、純母乳喂養率以及并發癥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1,40(3):484-487.
[11]何爽爽,盧婷.不同時間乳房按摩對產婦泌乳量及母乳喂養成功率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藥,2021,28(11):1621-1625.
[12]崔婧,魏琴.催乳方結合乳房、穴位按摩在初產婦產后母乳喂養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性科學,2020,29(11):114-117.
[13]陳香軍,黃楠,詹進來,等.王不留行聯合按摩對剖宮產產婦母乳喂養及泌乳功能的影響[J].中國針灸,2021,41(12):1343-1346.
[14]李娟敏.產后乳房按摩最佳時間對母乳喂養泌乳量及乳房問題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21,36(3):563-566.
[15]李君敏.穴位按摩護理對產后乳脹及母乳喂養的影響[J].新中醫,2021,53(1):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