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觀察自我行為和飲食護理干預應用于幽門螺桿菌(Hp)感染陽性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21年3月~2024年2月下于我院治療的86例Hp感染陽性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3例。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研究組予以自我行為和飲食護理干預,比較兩組生活質量、依從性和自我護理能力。結果" 研究組合理用藥、少量多餐、戒煙戒酒依從性評分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自我護理能力各項評分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自我行為和飲食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Hp感染陽性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和依從性,保障治療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自我行為;飲食護理;Hp感染;自我護理能力;生活質量
幽門螺桿菌(Hp)感染為臨床常見病,患者發病后通常可能會出現一系列的胃腸道癥狀,如腹痛、惡心、嘔吐、消化不良、胃潰瘍等,做好這一疾病診斷及治療工作具有重要價值。治療的同時,還需做好患者臨床護理工作,使患者嚴格遵循醫囑進行臨床治療,提高Hp根除率,降低復發率,減輕胃腸道癥狀[1]。本研究旨在觀察自我行為和飲食護理干預的臨床應用效果。
1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3月~2024年2月下于我院治療的86例Hp感染陽性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3例。對照組男24例,女19例;年齡22~68歲,平均年齡(42.39±2.81)歲。研究組男23例,女20例;年齡23~69歲,平均年齡(42.82±2.89)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
主要包括發放健康知識手冊、告知患者疾病注意事項、遵醫囑進行用藥指導、叮囑患者定期復查。
1.2.2 研究組給予自我行為和飲食護理干預
(1)健康宣教:指導患者觀看疾病的相關視頻,提高患者對幽門螺桿菌的認識,促進治療以及護理工作的高效開展。
(2)用藥指導:為患者提供針對性的用藥培訓。每個患者配有4個杯子,分別是紅、藍、白、綠4種顏色,對應早、中、下午、晚上4個用藥時間,引導患者在不同時間段按時進行藥物治療,避免出現漏服情況。
(3)心理護理:實行人性化的護理,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況,創建良好的護患關系,逐漸得到患者的認可,從社會、家庭、醫院等多個角度為患者提供幫助,提高患者對人生的信心。
(4)隨訪護理:在患者出院1周、2周、1個月后進行電話隨訪,并設立一個電話隨訪記錄簿,了解患者的不良反應,幫助調整用藥方案,并對心理方面的問題進行解答。可以通過短信的方式做好隨訪工作,通過發送溫馨的信息提示,增強和患者的交流效果。
(5)飲食干預:根據的實際情況,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飲食指導。叮囑患者可以適當多攝入豆類食物;不要喝酒,對飲料攝入進行控制,可以適當增加茶的攝入量;不吃辛辣、生冷、油膩、油炸、腌制的食物;飲食按時定量,保證充足營養,做到柔軟、容易消化;注意細嚼慢咽,每餐攝入量要嚴格控制。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依從性:采用自制依從性量表進行評估,主要包括合理用藥、少量多餐和戒煙戒酒3個方面。每項最高100分,分數越高,患者依從性越好。
(2)比較兩組自我護理能力:采用自我護理能力測量量表(ESCA)進行評估,包括自我責任感、自我護理知識、自我護理概念和自我護理技能。每項43分,分數越高,自我護理能力越好。
(3)比較兩組生活質量:采用健康簡明量表(SF-36)評估,主要包括生理機能、健康狀況、社會功能和情感職能4個方面。每項滿分100分,分數越高,患者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依從性評分比較
研究組合理用藥、少量多餐、戒煙戒酒依從性評分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自我護理能力評分比較
研究組自我護理能力各項評分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研究組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Hp為胃炎、胃潰瘍、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可通過食物、水源、唾液等途徑進行傳播。吸煙、酗酒、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是引發Hp感染的重要因素,削弱胃黏膜保護屏障,引發各種并發癥。高鹽、高脂肪、低纖維飲食也會增加Hp感染風險[2]。免疫系統弱化會導致機體抵抗Hp感染的能力明顯下降。某些病變可能使個體更加容易出現Hp感染,并且這種遺傳在某些族群中表現更為突出[3]。
Hp感染患者的臨床癥狀可能會因為個體差異而存在一定差別。通常情況下,患者會出現胃痛、胃灼燒感、胃脹氣、惡心等消化系統癥狀,還可伴有食欲不振、體重下降、疲勞等全身癥狀,從而影響患者生活質量。長期存在Hp感染,會導致胃黏膜保護層受到破壞,出現胃黏膜損傷,最終形成胃潰瘍。若未及時進行治療,潰瘍會進一步惡化,增加胃癌風險[4]。Hp感染還會導致患者出現消化道炎癥,使胃黏膜受到破壞,胃酸分泌增加,加劇患者胃部不適。長期消化道炎癥可能減弱弱消化功能,影響食物消化和吸收,最終導致患者出現營養不良及其他健康問題[5]。
自我行為與飲食護理干預為一種健康管理方法。通過有效的護理措施,幫助患者對自身行為和飲食習慣進行保護,在促進健康的同時,預防疾病[6]。自我行為干預主要是通過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認知水平,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7]。飲食護理干預主要是指調整患者飲食結構,改變不良飲食習慣。飲食為機體獲得營養和能量的重要途徑,正確的飲食習慣對維持機體健康、促進病情恢復至關重要[8]。在實際護理中,通過加強營養教育、制定合理的飲食計劃,可為患者提供個體化的營養指導,規范健康行為,從而改善營養狀況,提高生活質量[9~10]。本研究結果提示,研究組合理用藥、少量多餐、戒煙戒酒依從性評分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自我護理能力各項評分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針對Hp感染,采用自我行為和飲食護理干預可提高患者依從性、自我護理能力和生活質量。在護理過程中,通過對患者自我行為進行干預,有助于提高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知,從而積極配合醫護人員工作;正確的飲食干預對患者的胃腸功能調整具有重要幫助,有助于促進患者疾病康復;通過與患者進行積極溝通,了解患者護理過程中存在的疑慮和護理需求,積極解答患者存在的問題,形成良好的護患關系,使患者更加主動地進行疾病相關知識學習,逐漸樹立正確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11~12]。
綜上所述,自我行為和飲食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Hp感染陽性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和依從性,保障治療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李海艷,羅文良,段晶,等.幽門螺桿菌感染消化性潰瘍患者自護能力水平及其相關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民間療法,2023,31(21):88-90.
[2]何巧鳳,黃海雄,梅耐,等.綜合護理干預用于消化性潰瘍者清除幽門螺桿菌感染方案中的價效果[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5):137-138.
[3]林華琴,黃美娜,李碧真.自我行為與飲食護理干預對幽門螺桿菌感染患者自我效能與預后的影響[J].吉林醫學,2023,44(7):2003-2005.
[4]丁亞君,齊瑛.幽門螺桿菌感染與飲食習慣的相關性調查分析[J].現代實用醫學,2022,34(5):615-617,700.
[5]竇廣仙,賈惠娟,王萍,等.高脂飲食對幽門螺桿菌感染胃黏膜損傷小鼠胃腸激素的影響[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21,31(22):3391-3396.
[6]常婧,曹睿,劉增霞,等.護理綜合干預模式對幽門螺桿菌感染患者干預效果研究[J].當代護士(中旬刊),2021, 28(8):143-146.
[7]鄭麗娟,朱婷婷,陳盈忻.動機性訪談護理對幽門螺桿菌感染患者治療依從性及自我管理水平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21,19(7):126-128.
[8]鄭麗娟,張雪芝,高麗燕.知信行理論護理干預對幽門螺桿菌感染患者服藥依從性、心理狀態及自護能力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21,19(5):122-124.
[9]郭敏.對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患者治療過程中給予護理干預的臨床價值[J].醫學食療與健康,2020,18(18):151-152.
[10]施蕾.延續護理在根除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消化不良患者中應用價值分析[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20,7 (13):104,109.
[11]林華琴,黃美娜,李碧真.自我行為與飲食護理干預對幽門螺桿菌感染患者自我效能與預后的影響[J].吉林醫學,2023,44(7):2003-2005.
[12]王秀波,楊靖.自我行為與飲食護理干預對幽門螺桿菌感染患者自我效能感與預后的影響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5,12(10):1350-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