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2型糖尿病患者骨折愈合障礙與體內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的相關性。方法" 選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患者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為對照組38例(未合并2型糖尿病)和觀察組42例(合并2型糖尿病),兩組均經X線片檢查骨折斷端骨痂形成狀況,并經ELISA法檢測雙側骨痂組織和血清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指標、骨鈣素等指標,比較兩組分析結果。結果" 治療2周后,觀察組三酰甘油、總膽固醇和空腹血糖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2周后,觀察組患者骨痂生成量顯著低于對照組;治療2周后,觀察組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AGEs)顯著高于對照組,骨鈣素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經過直線相關分析,AGEs與骨鈣素之間為負相關(P<0.05)。結論" 2型糖尿病骨折患者骨折愈合障礙可能與骨組織內AGEs水平上調相關。
關鍵詞:2型糖尿病;骨折;愈合障礙;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
骨折是指骨結構的連續性完全或部分斷裂,經有效、及時的治療干預和功能鍛煉,往往可恢復如初,少部分患者和特殊骨折患者會殘留功能障礙。2型糖尿病患者在遭受骨折創傷后,其愈合效果和愈合時效性會受糖尿病影響[1~2]。究其原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標紊亂會造成骨代謝紊亂,嚴重者會發生骨質疏松。有研究指出,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AGEs)為誘發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的主要因素之一[3]。骨組織內生成和積聚的AGEs會使骨組織結構惡化,誘發骨細胞分化生成障礙,影響破骨細胞和成骨細胞[4]。基于此,本研究探討2型糖尿病患者骨折愈合障礙與體內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的相關性。
1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患者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為對照組38例(未合并2型糖尿病)和觀察組42例(合并2型糖尿病)。對照組男21例,女17例;骨折原因:交通意外24例,高處墜落7例,摔倒4例,其他3例;年齡38~69歲,平均年齡(52.35±2.34)歲;體重指數21.08~29.74 kg/m2,平均體重指數(23.38±1.61) kg/m2。觀察組男22例,女20例;骨折原因:交通意外27例,高處墜落8例,摔倒5例,其他2例;年齡37~68歲,平均年齡(51.69±2.38歲);體重指數21.02~29.65 kg/m2,平均體重指數(23.57±1.65) kg/m2。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經臨床確診為骨折、2型糖尿病;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依賴糖皮質激素;絕經女性;入組前1個月內使用了會干擾到機體骨代謝、骨密度的藥物;合并影響身體骨密度、骨代謝的疾病;合并其他器官重大障礙,如腎衰竭、心腦血管病變等;合并腫瘤,如乳腺癌、肺癌等。
1.2 方法
(1)比較兩組血清學指標:治療2周后,采集兩組患者空腹狀態下肘部靜脈血液4 mL,離心處理標本后,采用全自動生化儀檢測患者的空腹胰島素、甘油三酯、總膽固醇以及空腹血糖。(2)比較兩組骨痂生成狀況:治療2周后,經X線片(富士FCR-500R型)檢查患者骨折斷端骨痂生成狀況。(3)比較兩組AGEs、骨鈣素:治療2周后,指導患者禁食12 h后,采集患者肘靜脈血5 mL,血清分離,再將其凍存(-70 ℃),采用酶聯法檢測患者AGEs、骨鈣素。(4)分析AGEs與骨鈣素的相關性。
1.3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AGEs與骨折愈合障礙之間相關性用直線相關分析,計算相關系數(r)。
2結果
2.1 兩組血清學指標比較
治療2周后,觀察組三酰甘油、總膽固醇和空腹血糖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骨痂生成狀況比較
治療2周后,觀察組患者骨痂生成量顯著低于對照組。
2.3 兩組AGEs、骨鈣素比較
治療2周后,觀察組AGEs顯著高于對照組,骨鈣素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4 AGEs與骨鈣素的相關性分析
經過直線相關分析,AGEs與骨鈣素之間為負相關(P<0.05)。
3討論
骨折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骨折愈合具有連續性和復雜性,通常涉及細胞學和組織學的變化,一般分為3個階段,即血腫機化期、骨痂形成期和骨痂塑形期,各時期互相影響并逐步推進[5~6]。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島素功能障礙,會導致成骨細胞數量降低。同時,糖尿病合并癥、血脂高等均會進一步降低胰島素功能,使機體持續呈高血糖狀態[7~8]。在人體持續呈高血糖的情況下,體內所累積的細胞山梨醇可促使破骨細胞的再吸收,限制轉移因子對成骨細胞分化的調節功能,加速細胞凋亡,阻礙體內骨形成[9]。體內血清AGEs會生成大量膠原,進而提高骨折概率。
孟嬌等[10]發現,AGEs與糖尿病并發癥有明顯關聯。從人體骨骼系統的角度來看,AGEs對破骨細胞和成骨細胞造成的影響包括幾點:第一,AGEs參與成骨細胞的各個發育時期,可調節成骨細胞的分化和生成。同時,AGEs可改變膠原蛋白部分生理作用,間接影響成骨細胞的功能[11]。第二,AGEs可通過結合多個細胞表面受體,刺激所結合的細胞釋放和合成,促使破骨細胞的前體細胞轉化,并加速其分化成破骨細胞,產生骨吸收,對破骨細胞發揮直接作用,進而導致骨吸收。第三,人體持續高血糖會導致機體中多種蛋白質非酶糖基化,隨后產生的AGEs在糖尿病并發癥發生和變化中有重要的參與作用[12]。
李芳瑜等[13]通過分析小鼠模型后得知,AGEs、C3aR均在小鼠骨代謝中有參與、調節作用,消除AGEs、C3aR能改善小鼠骨質疏松癥狀,并認為該結果為臨床研究、治療骨科疾病的新方向和靶點。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2周后,觀察組三酰甘油、總膽固醇和空腹血糖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2周后,觀察組患者骨痂生成量顯著低于對照組;治療2周后,觀察組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顯著高于對照組,骨鈣素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經過直線相關分析,AGEs與骨鈣素之間為負相關(P<0.05)。提示AGEs增高可能為影響2型糖尿病骨折患者骨折愈合的主要因素之一。AGEs可阻礙成骨細胞生成,減緩分化速度,降低成骨細胞數量和活性,并對破骨細胞產生激活效應,誘發骨吸收,經釋放和合成細胞因子成為破骨細胞,促進骨吸收[14~16]。
綜上所述,2型糖尿病骨折患者骨折愈合障礙可能與骨組織內AGEs水平上調相關。
參考文獻
[1]宋利格.2型糖尿病患者骨折風險升高的機制[J].同濟大學學報(醫學版),2020,41(4):405-410.
[2]蔣冬冬,靳荷,鄭柳,等.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受體、腫瘤壞死因子-α以及骨保護素的基因多態性對2型糖尿病增生期視網膜病變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23,30(5):4-8.
[3]周春雨,謝建軍,徐秀華.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皮膚自發熒光與2型糖尿病足潰瘍的相關性研究[J].當代醫藥論叢,2023,21(11):36-38.
[4]陳興國.骨科疾病臨床診治與康復技術[M].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22.
[5]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中華糖尿病雜志,2021,13(4):315-409.
[6]路盈,張金卉,鄭旭東,等.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人體成分與骨密度的相關性[J].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2023,49(4):51-57.
[7]鐘如意,邱新文,陳勝,等.新診斷2型糖尿病患者骨質疏松的影響因素分析[J].醫學臨床研究,2023,40(6):824-826.
[8]王惠,李風蘭,張靜怡,等.二甲雙胍抑制高遷移率族蛋白B1及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受體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種植體骨結合的研究[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22,38(9):789-797.
[9]關曉瑞,任新華,喬寧寧,等.外源性神經生長因子對肱骨骨折大鼠破骨細胞活性、血管形成及iRhom2/TACE信號通路的作用[J].解剖學雜志,2023,46(4):297-303.
[10]孟嬌,梁赟,陳飛,等.2型糖尿病患者皮膚和血清晚期糖基化終產物與代謝指標及微血管并發癥的關系[J].中國糖尿病雜志,2023,31(4):274-278.
[11]楊光,徐新,張宇,等.2型糖尿病患者皮膚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和血清肌肽酶-1與糖尿病微血管并發癥的關系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22,25(9):1082-1087.
[12]高原,張雪盟,楊孟雪,等.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無創晶狀體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與不同腎損傷評價體系的關系研究[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23,43(5):396-400,406.
[13]李鵬輝,翟紀功,文天才,等.2型糖尿病患者糖基化終末產物水平的臨床影響因素研究[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22,17(11):2307-2311.
[14]李芳瑜,崔舜.C3aR和晚期糖基化終產物受體對APP/PS1阿爾茲海默病小鼠模型骨代謝的影響[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22,38(12):1081-1089.
[15]左憲宏,殷曉寧,李月琴,等.三七總皂苷通過抑制RAGE/MAPK信號通路減輕糖尿病性骨質疏松大鼠的炎癥損傷[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23,29(3):343-348.
[16]孔增霞,楊娟,徐蓓蓓,等.AGEs在糖尿病性骨質疏松發展中的作用及抗AGEs治療研究進展[J].山東醫藥,2022,62(34):9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