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舉行 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
7月15日至18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全會聽取和討論了習近平總書記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
《決定》深入分析了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科學謀劃了圍繞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部署,是指導新征程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綱領性文件,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歷史主動,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辟中國式現代化廣闊前景的堅強決心。這既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踐續篇,也是新征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新篇。
上半年北京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4%
7月24日,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召開上半年經濟形勢和政策解讀新聞發布會。從會上獲悉,上半年,北京地區生產總值實現2.18萬億元,同比增長5.4%,高于全國0.4個百分點;二季度實現1.12萬億元,連續兩個季度超萬億元,保持穩中有進的向好趨勢。為保持經濟運行穩中有進,北京市精準強動能:加快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不斷豐富消費場景和產品,狠抓重大投資項目落地,完善投資要素保障,著力釋放內需新動能。精細育產業:出臺產業支持政策70余項,新設4只政府投資基金,前瞻謀劃布局的重大產業項目落地見效,上半年工業和服務業增加值分別增長7%、5.4%,分別高于全國1個、0.8個百分點。精心做服務:緊盯企業生產經營的堵點難點問題,用好“服務包”機制為企業提供2.3萬個服務事項,千方百計為企業排憂解難。
北京數字經濟發展水平位列全球第二
近日發布的《北京數字經濟發展報告》顯示,北京在全球數字經濟發展評估中排名第二,位列全球數字經濟發展第一梯隊。報告選取美國紐約、波士頓、舊金山,英國倫敦,日本東京,德國柏林等全球23個樣本城市,其中包含北京、上海、深圳、香港4個中國城市,圍繞數智基建支撐、數字產業引領、數字創新策源、數字開放合作等6個維度,開展數字經濟發展全面評估和綜合排名。結果顯示,舊金山的數字經濟發展水平總得分居首位,北京、紐約、倫敦和華盛頓位列其后。其中,北京在數字創新策源方面處于全球引領位置。
北京市加快數字人才培育
《北京市加快數字人才培育支撐數字經濟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6年)》近日出臺,該方案提出推動數字人才培育的16條措施。北京市將緊貼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發展需要,用3年左右時間,扎實開展數字領域重點人才隊伍建設,數字人才培育平臺、發展機制和組織保障體系建設,不斷提升數字人才自主創新能力,激發數字人才創新創業活力,增加數字人才有效供給,形成數字人才集聚效應,建設一支為北京數字經濟發展貢獻重要力量的數字人才隊伍。
北京進入企業“開辦e 時代”
據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介紹,近年來,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不斷推進減時限、減環節、降成本。2018年,企業開辦時長縮短至5天,2019年從“5天全辦好”提速至“一天全辦好”。如今,有了北京市企業登記注冊門戶“e窗通”平臺,整合全部開辦事項,7個環節壓減為1個環節。新辦企業還能免費刻制公章,開辦成本降至0元。目前,本市已在全國率先實現全類別市場主體線上線下一體化辦理,全面進入“只進一門、只對一窗、一網通辦、一天辦結”的“開辦e時代”。
北京率先出臺環境社會治理實施方案
近日,《北京市促進環境社會治理(ESG)體系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7年)》印發實施。環境社會治理(ESG)是一種充分關注環境、社會和治理等非財務因素的發展理念和可持續實踐,目前已成為國際國內主流的非財務信息披露框架體系。《實施方案》提出兩個階段目標,細化20項具體措施,其中涉及在京企業披露ESG信息、支持城市副中心開展ESG創新發展試點、支持豐臺區發展ESG服務生態試點。這也是全國率先推出的地方實施方案,具有里程碑意義。
圓明園等421 處地名列入保護名錄
日前,從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獲悉,北京持續加大傳統地名保護力度,經市政府批準,三山五園地區傳統地名保護名錄(第一批)由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辦公室對社會公布。這是繼首都功能核心區兩批傳統地名保護名錄公布后的又一名錄,共收錄圓明園等421處傳統地名。保護名錄包括了園林地名、山川地名、道路交通地名、村落旗營地名、近現代教育地名、其他文物古跡地名六類。名錄中的傳統地名空間分布廣泛,涵蓋了新版城市總體規劃中確定的三山五園地區68.5平方公里范圍。
高校創建“北京實驗室”受鼓勵
市教委近日印發《北京實驗室建設運行和經費管理辦法》,明確實驗室建設周期為5年,每個實驗室按照每年500萬元的額度予以支持。辦法明確,實驗室將承擔國家和北京市重大科研創新任務,解決經濟社會發展有關問題。研究方向應具備堅實的學科基礎,依托高校優勢、特色學科或新興交叉學科,在相應學科擁有博士學位授權或達到相當條件,能夠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支撐相關學科卓越發展,成為北京高校新的一流學科增長點。
“兩區”建設以來超6000 家外資企業來京發展
據市商務局介紹,“兩區”建設為外企發展帶來了開放創新的產業政策,創造了優質高效的發展環境,提供了打動人心的“北京服務”。“兩區”建設3年多以來,北京吸引了百余家跨國企業在京設立外資研發中心,超6000家外資企業來京發展,世界500強在京總部數量保持全球城市之首。北京面向境外國際商協會,設立了17家“兩區”全球聯絡站,服務觸達千余家境外企業,國際朋友圈越來越大。
下半年多個商圈開門迎客
世邦魏理仕近日發布的報告披露,上半年,西北旺萬象匯、超極合生匯東區、北辰薈等不少新商場開業。數據顯示,上半年,北京新增商業面積達4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4%。隨著北京商業多中心格局的加速形成,下半年將有多座商場開門迎客。
下半年開業的商場包括海淀大悅城、通州萬象匯、麗澤16號、望京華彩萬象匯等,有望助推全年新增供應逼近100萬平方米,進一步完善區域商業品質。總建筑面積46萬平方米的超極合生匯此前只開了東區的30萬平方米,16萬平方米的西區也預計在2024年底投入使用。超極合生匯東區4月亮相,成為網紅打卡地的同時,也激發起京城北部的消費活力。數據顯示,東區試營業一周累計客流超110萬人次,累計銷售額近1億元。
世邦魏理仕華北區顧問及交易服務商業部負責人認為,在近期相關政策的支持下,北京商業也將加速改造升級,挖掘新興消費場景,培育“出圈”產品服務,優化特色商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