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體育強國、全民健身戰略實施為引領,落實國民體質監測、國家體育鍛煉標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新發展理念,提升全民健身的服務水平,推進健康中國戰略和全民健身國家戰略,本研究從分析陜西省全民健身服務的現狀、問題與服務的發展策略入手。通過文獻回顧、實地訪談等方法,系統地了解陜西省全民健身服務的需求、供給及存在的問題。研究結果表明,陜西省全民健身服務能力與內涵建設方面有顯著的提升,在設施建設、組織管理、活動開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存在動態服務能力不均等、政策宣傳部分遲緩、形式較為單一、資源利用效率不高等問題。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完善服務體系、科學規劃布局、加強專業人才培養等策略,以期為陜西省全民健身服務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陜西省" 全民健身" 服務能力
中圖分類號:G8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02-(2024)-16-005-3-JF
前言
全球健身行業近年來呈現出持續增長的趨勢,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尤其是在發達國家和地區,健身市場更加繁榮,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許多國家政府都高度重視全民健身事業的發展,通過制定相關政策和計劃來推動健身服務的普及和發展。我國自《“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發布以來,全民健身被確立為國家戰略,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如《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等,推動全民健身服務的發展。陜西省作為中國的一個內陸省份,擁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資源。十四運后,陜西的體育文化也得到了見證與提升,在落實國家全民健身戰略布局的情況下,陜西也有了新的思路和認識,對全民健身的服務能力要重新考量,服務能力從靜態化向動態化的轉變是時代發展的需要;同時也面臨著人口老齡化、慢性病負擔加重等公共衛生挑戰。因此,構建一個高效、便捷、普惠的全民健身服務體系,對于提高陜西省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本研究旨在探討陜西省全民健身服務的現狀,分析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優化策略,以期為提升陜西省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提供科學依據。
1、陜西省全民健身服務現狀分析
1.1、政策支持現狀
陜西省在全民健身服務政策支持方面,呈現出積極向好的態勢。目前,陜西省已經出臺了《陜西省全民健身條例》等相關法規,為全民健身服務提供了法律保障。這些法規明確了全民健身的開展、服務和保障要求,規定了全民健身設施的規劃、建設、使用和管理等方面的內容,為全民健身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法規支撐。在資金投入方面,陜西省政府不斷加大對全民健身事業的投入力度,通過爭取資金、建設公共體育設施等措施,為全民健身服務提供了資金支持。例如,在2023年,陜西省就爭取了2.1億元的資金用于建設公共體育設施,建設了337個公共體育設施,申報了74個國家全民健身補短板項目。此外,陜西省政府通過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導和支持全民健身服務的發展。例如,實施群眾賽事活動創品牌行動,加快構建群眾賽事活動體系等。
1.2、專業人才培養現狀
陜西省全民健身服務專業人才培養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機構,如體育學院和綜合大學的體育系。這些機構通過開設體育教育、運動訓練、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等相關專業,培養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技能的專業人才。陜西省體育局等政府部門也會定期舉辦各類培訓和資格認證活動,以提升在職健身教練的專業水平。此外,隨著全民健身運動的普及,市場對健身教練、體育指導員等專業人才的需求不斷增長,這促使教育機構增加相關課程的設置,以適應市場需求。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線上健身服務逐漸興起,這也為專業人才提供了新的就業領域和發展機會。同時,國家對全民健身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相關政策的支持也為專業人才的培養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1.3、活動開展現狀
近年來,陜西省政府高度重視全民健身事業的發展,通過一系列措施,極大地推動了全民健身服務活動的開展。首先,陜西省舉辦了多種多樣的全民健身賽事和活動,包括全省首屆三人籃球聯賽、全省足球三級聯賽、社區運動會、陜西大學生足球聯賽等;其次,在推廣科學健身方面也取得了積極成效。通過深入推廣科學健身知識,首次面向全人群全地域開展國民體質監測,充分發揮各類協會組織和社會體育指導員作用,加強科學健身指導,使群眾能夠更科學、更有效地進行健身鍛煉。此外,陜西省還加強了全民健身服務設施的建設和完善。通過盤活城市空閑土地、用好公益性建設用地、支持以租賃方式供地等措施,建設了一批體育公園、全民健身中心、公共體育場等健身設施,為群眾提供了更多的健身場地和選擇。
1.4、服務設施配置現狀
陜西省致力于建設和改善公共體育設施,以滿足更多人的健身需求。例如,計劃到2025年建設一批以大健身促進大健康的特色市、縣、鄉、村(社區),并力爭到2035年全面建立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相適應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具體來說,陜西省在全民健身服務設施建設方面,已經實現了市、縣、鎮、村四級全覆蓋。在市級層面,陜西省按照“六個一”工程的標準,配置了體育場、體育館、全民健身活動中心、游泳館、體育公園和國民體質監測中心等設施。在縣級層面,陜西省實施了“七個一”工程,不僅包含了市級設施,還增加了室內游泳池和健身步道等設施。在鄉鎮和街道辦(社區)層面,陜西省也按照“三個一”工程的標準,配置了戶外體育健身廣場、帶看臺的燈光籃球場、室內健身用房等設施。此外,陜西省還積極推動村級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的建設,為農村地區提供了更多的健身設施。
2、陜西省全民健身服務存在的問題
2.1、宣傳力度不足
陜西省全民健身服務宣傳不足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宣傳渠道單一:目前,陜西省全民健身服務的宣傳主要依賴于傳統媒體和線下活動,缺乏對新媒體平臺的有效利用,導致宣傳覆蓋面有限。宣傳內容不夠吸引人:部分宣傳內容過于專業或枯燥,未能很好地吸引普通大眾的興趣,缺乏針對不同人群的個性化宣傳策略。宣傳力度不夠持續:在一些重要的健身活動或政策推出后,宣傳力度往往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弱,未能形成長效的宣傳機制。公眾認知度不高:由于宣傳力度不足,部分群眾對全民健身服務的認識不夠,不清楚如何參與和享受這些服務,影響了服務的利用率。合作聯動不夠緊密:政府、社區、媒體等各方面在全民健身服務宣傳方面的合作不夠緊密,缺乏統一協調的宣傳機制。創新不足:宣傳方式缺乏創新,缺乏互動性和趣味性,難以激發公眾的參與熱情。
2.2、缺乏專業人才
雖然近年來陜西省在全民健身服務領域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但與社會體育指導員的需求相比,專業人才的數量仍然顯得捉襟見肘。這一現象從多個方面表現出來:人才供應不足,陜西省的全民健身專業人才供應不足,這包括體育教練員、體育教師、體育科研人員等關鍵崗位的人才短缺。這種短缺不僅限制了全民健身服務的質量和效果,也影響了體育行業的整體發展;人才培養機制不健全,目前,陜西省的體育人才培養機制尚不健全,尤其是在基層和農村地區,體育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相對滯后,難以滿足當地居民對于專業健身指導的需求;經濟發展不平衡,陜西省不同地區之間的經濟發展水平存在差異,這導致了人才資源在地域上的不均衡分配,經濟條件較好的地區能夠吸引和保留更多的專業人才,而經濟條件較差的地區則面臨人才流失的問題。
2.3、資源利用效率不高
陜西省在全民健身服務資源投入方面逐年增加,但資源利用效率仍有待提高,部分健身設施存在閑置現象,使用率不高;同時,一些健身活動也存在參與度不高、效果不佳等問題。盡管陜西省在近年來大力推進體育設施的建設,如建成了800里渭河健身長廊,全省也實現了社會、鎮辦健身工程的全覆蓋,并建成體育公園、健身步道等多功能健身場地,但總體來看,體育場地以及體育設施仍然不能滿足公民的實際需求。特別是在一些標志性城市中,公共體育設施空缺嚴重,缺乏大型的公共體育場地,這對陜西省全民健身活動的開展造成了較大影響。此外,存在著體育場館利用率低的問題。據報道,體育場館在賽后運營中的利用率較低,小型比賽用不起,大型賽事又不夠用,導致場館無法充分發揮其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
2.4、設施分布不均
陜西省全民健身服務設施分布不均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城鄉差距:在城市地區,健身服務設施的數量和質量都相對較高,健身中心、公共體育場館、公園健身區等隨處可見。然而,在廣大的農村地區,健身服務設施的數量則相對較少,很多鄉鎮甚至沒有基本的健身場所和設施,導致農村居民的健身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地域差異:在陜西省內部,不同地區的健身服務設施也存在差異。一些經濟發達、人口密集的地區,健身服務設施相對完善,而一些經濟相對落后、人口稀少的地區,健身服務設施則相對匱乏;設施類型差異:在現有的健身服務設施中,也存在著設施類型差異的問題。一些地區可能更側重于建設大型綜合類的體育運動場館,而忽視了小型、便捷、多功能的社區健身場所的建設。
3、陜西省全民健身服務能力的優化策略
3.1、政府投資引導,科學規劃布局
政府應進一步增加對全民健身服務的投入,特別是在基礎設施建設、人才培養、活動組織等方面。通過政策引導、稅收優惠等措施,鼓勵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參與到全民健身服務中來。這樣可以形成多元化的資金來源,減輕政府財政壓力,同時提高全民健身服務的供給能力。可以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資金籌集機制,如設立全民健身服務基金、發行體育彩票等,拓寬資金來源渠道,為全民健身服務提供更多的資金支持。此外,應根據城鄉規劃和人口分布,合理布局公共體育設施。在城市地區,要加強社區體育設施建設,形成覆蓋廣泛的健身圈;在鄉村地區,要結合農村實際,建設適合農民健身的體育設施。
3.2、跨部門協作,搭建資源共享平臺
陜西省政府可以借鑒《意見》中的建議,發揮聯席會議制度的作用,建立健全跨部門協作機制。通過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各相關部門可以共同商討全民健身服務的發展規劃、政策制定和資源配置等問題,形成工作合力。在跨部門協作中,各相關部門應明確各自的職責和分工。例如,體育部門負責全民健身服務的統籌規劃、組織實施和監督管理;教育部門負責學校體育設施的開放共享;衛生健康部門負責提供科學健身指導和健康咨詢服務等。此外,政府可以建設一個全民健身服務信息化平臺,整合各類體育資源和服務信息。通過該平臺,群眾可以方便地查詢附近的體育設施、健身活動、健康咨詢等信息,實現資源的快速匹配和有效利用。
3.3、拓展宣傳渠道,提高公眾認知
利用社交媒體、短視頻平臺等新媒體渠道,拓寬宣傳范圍,制作更加生動有趣、易于理解的宣傳材料,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此外,要確保宣傳活動的持續性和穩定性,形成長效機制,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加強對全民健身服務的普及教育。最后,通過建立跨部門的合作機制,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鼓勵和支持各種創新的宣傳方式,如互動游戲、體驗活動等,提高宣傳的吸引力和參與度。
3.4、提高薪酬與福利,加強專業人才培訓
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和福利待遇,吸引優秀的健身教練來陜工作,考慮根據工作地點、工作強度等因素提供差異化的薪酬激勵。加強專業人才培訓是另一個關鍵策略,通過定期舉辦培訓班和研討會,可以提升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專業技能和服務水平。例如,2022年陜西省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班就是一個具體的實踐,它涵蓋了廣場舞和太極拳等項目,旨在提高指導員的技能、理論知識和體醫融合能力。此外,還可以通過與高等院校合作,培養更多的體育專業人才,為全民健身服務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
4、結語
本研究通過對陜西省全民健身服務現狀的深入分析,揭示了當前面臨的挑戰和機遇。我們發現,盡管陜西省在全民健身服務方面已取得一定成就,但仍存在資源配置不均、服務體系不完善、專業人才缺乏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本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策略,包括提高薪酬與福利以吸引和保留專業人才,加強專業人才培訓以提升服務質量,拓展宣傳渠道以提高公眾認知等。通過實施上述策略,陜西省能夠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食品安全、營養健康需求,推動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為建設健康陜西貢獻力量。展望未來,我們期待陜西省能夠在全民健身服務領域持續創新,深化改革,不斷優化服務體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激發社會各界的參與熱情。同時,我們也呼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形成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良好格局,共同推動全民健身事業邁向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N].人民日報,2016-10-26(001).
[2]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N].人民日報,2021-08-04(001).
[3]侯令忠.陜西省全民健身服務體系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0,27(2).
[4]王敏,趙巧寧.構建陜西省全民健身服務體系的新思考[J].商,2014(49).
[5]史兵,趙東昌.陜西省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J].體育科學,2004(04).
[6]王蕾.陜西省全民健身服務體系的構建與完善研究[D].西北大學,2012.
[7]張佳茹,郭甜,郭偉.陜西省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發展研究[J].內江科技,2023,44(03).
[8]侯令忠,李相如,戚世媛.陜西省全民健身條例立法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