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以高速公路軟基段施工為例,引入粉噴樁加固技術,根據實際工程情況制定了相應的施工流程方案,并且對粉噴樁加固效果進行了檢測,結果如下:在案例工程K3+200~K3+750段粉噴樁施工作業后,設計荷載、最大試驗荷載與預期方案一致,同時粉噴樁的累計總沉降處于15.83~21.86 mm之間,回彈率為38.7%~51.4%,符合工藝要求;粉噴樁的抗壓極限承載均為130 kN,滿足加固設計參數要求。
關鍵詞 高速公路;軟基;粉噴樁;加固施工
中圖分類號 U41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8949(2024)16-0094-03
0 引言
在高速公路軟基處理中,粉噴樁加固技術是一種常用的措施,該技術需要嚴格控制各項參數,如鉆進速度、噴粉量、提升速度等,以確保施工質量。與此同時,還應針對施工中的各項數據進行記錄和分析,從而及時發現與解決問題。合理應用粉噴樁技術,能夠減少施工后沉降,提高地基承載力,提升軟土地基的應用效果,對于公路的安全高效使用具有重要意義。
1 工程概況
該文以某高速公路中軟土地基施工段為例,該施工段全長6.4 km,具體分為K3+200~K4+907.105標段與K4+907.105~K6+404標段。該區域原為稻田、魚塘,整體地形跨越度較大,且地質、水文條件復雜。為保證公路整體質量,針對案例路段軟基采用粉噴樁加固技術,并且在施工完畢后進行相關檢測。
2 粉噴樁加固技術施工流程與設計計算
2.1 粉噴樁施工流程
在公路軟基進行粉噴樁施工,首先需要對場地進行整平處理,然后根據施工方案開展放線定位,明確各樁位置與組合樁類型。鉆進施工前,還應保證鉆機對位與調平,開鉆后逐步推進到設計孔底,然后噴繪攪拌提升,直至設計樁頂,之后應根據樁基混料情況進行復攪。粉噴樁加固技術施工流程如圖1所示。
2.2 粉噴樁承載力計算
為驗證粉噴樁加固技術的應用效果,應針對樁的承載力進行設計計算,使其與施工方案參數一致。在實際施工中,通過現場單樁荷載試驗,并根據樁基與周圍土壤的摩擦力及抗力等進行計算:
式中,up——粉噴樁的周長(m);qsi——樁周圍土壤的側摩擦阻力(Pa);li——樁周圍土壤的土層厚度(m);a——樁段地基承載力的折減系數;qp——樁端土層沒有修正的承載力數值(kPa);Ap——粉噴樁加固區域的截面積(m2);η——樁身強度的折減系數;fcu——常規養護條件下水泥試塊的抗壓強度數值(MPa)。將各類數值匯總計算,就能推導出粉噴樁承載力。
針對復合地基區域粉噴樁承載力進行設計計算,公式如下:
fsk=m+β(1?m)fspk (3)
式(3)中,m——粉噴樁與土體的置換率(%);β——粉噴樁之間的土體承載力的折減系數;fsk——復合地基下臥層的承載力特征值(kPa)。
粉噴樁加固設計中還應對穩定性進行驗算,根據復合地基穩定度、粉噴樁承載力、土體應力等數值進行綜合計算,同時還應考慮樁體的剪切破壞問題,計算公式為:
τp=ητp+(1?η)τs (4)
式(4)中,η——粉噴樁與周圍土層的置換率(%);τp——粉噴樁抗剪強度(MPa);τs——樁基周圍土體的抗剪強度(MPa)。這樣可根據粉噴樁預期方案與設計數值,逐步推導樁基置換率、抗剪強度、復合地基承載力以及地基穩定性等。粉噴樁復合地基設計步驟及內容見表1所示。
3 高速公路軟基處理中粉噴樁加固技術要點
3.1 施工準備
在粉噴樁加固施工準備階段,需要做好各類材料的質量檢查,還應保證機械設備的正常運行,如主要施工材料水泥、石灰、固化劑等,都需要確認是否符合工藝要求,且硅酸鹽水泥不可受潮與結晶,否則會影響施工質量。與此同時,還應準備空壓機、粉噴樁鉆進設備,根據軟基施工情況制定準備方案,如軟土地基的土質、沉降性、承載能力以及富水情況等,這些因素都需要考慮。各項指標審核完畢后,應對施工團隊進行技術交底,使工作人員掌握粉噴樁技術要點,還應根據粉噴樁試驗結果,對水泥配合比與細節摻量進行調整,確保水泥無側限抗壓強度滿足施工要求[1]。此外,還應保證粉噴樁施工機具滿足要求。粉噴樁施工機具準備情況如表2所示。
3.2 場地處理與放線定位
施工場地處理主要是對軟基表層進行規范化處理,具體工作內容有調整排水設施,清理軟基表面的雜草、垃圾、廢棄物等。當軟基中存在低洼地域時,還應根據土質情況進行填土作業,隨后對軟基表面進行碾壓處理,使地面的承載力與平整度符合軟基施工標準,為后續粉噴樁施工奠定基礎。尤其是在軟基壓實階段,應保證整體壓實度≥85%。
場地處理完畢后應進行放線定位,以確定粉噴樁鉆進位置,該環節應借助相應儀器,工作步驟如下:
(1)利用全站儀等設備進行定樁測量,同時用水準儀確定粉噴樁的標高。
(2)根據鉆進區域的地質情況,對軟基區域進行特殊標注,加強對軟基區域鉆進作業的質量檢測[2]。
(3)反復檢查定樁后各樁之間的距離,根據預期施工方案進行校對,控制各樁距離的測量誤差,具體為誤差值≤5 cm。
(4)開展鉆進作業前還應進行成樁試驗,明確粉噴樁的規范性,測試過程中應進行不少于5根的鉆進檢測,整個過程需詳細記錄軟基的變化情況,之后對成樁數據進行綜合討論,判斷預期方案的可行性,這樣可以從根源避免施工質量問題,同時為后續鉆進施工提供規范性的步驟標準[3]。
3.3 鉆進作業
粉噴樁鉆機就位前,應根據成樁測試結果進行合理調整,復測樁位,避免鉆進施工中的樁位移動。鉆機就位過程中還應規范安裝鉆機,對鉆機水平高度進行檢查,確保鉆機處于水平穩定狀態。此階段操作人員應通過水準儀與全站儀檢測鉆桿的垂直度,將垂直誤差控制在1.5%以內,并且對鉆機支座處安裝鋼板加固,進一步提升設備的穩定程度。該文以案例工程K3+200~K3+750段粉噴樁加固設計方案為例,根據該施工段軟土地基組成情況及承載力,制定相應的鉆進設計參數,具體如表3所示。
根據表3情況可知,該施工段軟基地層由人工填土、種植土、中砂、粉質黏土、淤泥黏土以及粗砂組成,各層的承載力情況分別為180 kPa、165 kPa、130 kPa、140 kPa、70 kPa、150 kPa;各層壓縮模量分別為4.7 MPa、5.4 MPa、14.0 MPa、5.6 MPa、2.0 MPa、13.0 MPa;基地摩擦系數分別為0.30、0.28、0.34、0.26、0.21、0.36。由于壓縮模型、重度、土層黏聚力不同,導致鉆孔側摩擦力與鉆孔成端摩擦力產生差異,同時在鉆進過程中還應考慮基地摩擦系數。
粉噴樁鉆進施工應依靠空氣壓縮機與鉆進電機共同完成,鉆進中應準確控制設備的工作狀態,保證鉆進設備的均勻、恒速施工,設備電壓與電流應分別保證380 V與80 A,具體鉆進要求如下:
(1)鉆桿的轉速應控制在45~70 r/min之間,鉆進速度控制在2.8 m/min以內,隨著鉆桿逐漸接近孔底,鉆速應持續降低,最終減速至0.8 m/s,然后進行反轉提升。
(2)按照三角定點方式完成樁體的固定,按照施工規范進行鉆進作業,鉆進中應保證噴射裝置的通暢度,避免產生堵塞問題而影響施工質量[4]。
3.4 粉噴成樁
粉噴成樁是軟基粉噴樁加固施工的重要環節,直接影響工程整體質量,具體施工內容如下:
(1)應嚴格按照成樁測試標準檢查水泥用量,同時將噴粉量控制在35~60 kg/m之間,攪拌環節的水泥用量應偏多于成樁水泥總量。
(2)噴粉作業時,嚴格遵守平穩均勻的原則,保證軟土與水泥的充分混合。
(3)使用水泥、石灰與其他加固劑時,應重視噴粉壓力控制,具體為將送粉壓力控制在0.25~0.4 MPa之間,當鉆機提升至距樁頂部30 cm時應停止噴粉作業。
(4)粉噴完成后還應持續進行攪拌工作,通過復拌使軟土地基、水泥、固化劑充分融合,以提高整體穩定度。
(5)粉噴樁施工中如發現不合格的樁,應重新進行鉆進與粉噴作業,直至全部合格為止。
(6)粉噴成樁完畢后,應對各施工段沉降監測數據進行匯總,判定粉噴樁加固的初期效果。綜合分析處理前后的沉降差異數值與樁長度情況,為后續施工提供參考。
在案例工程施工中,K3+200~K3+750段的粉噴樁工程量情況如表4所示。
根據表4監測結果可知,在案例工程K3+200~K3+750段中,采用的粉噴樁長度為9~15 m,未進行粉噴樁加固前的沉降量為29.0~54.0 cm。經過粉噴成樁處理后,該路段的沉降量為6.0~9.0 cm,側面反映了粉噴樁技術的加固效果。
3.5 質量檢驗
當工程軟基粉噴樁加固施工完畢一段時間后,還應針對粉噴樁再次進行質量檢測,通常是采用靜荷載試驗或者鉆孔取芯檢測的方式,此外還可采用標準貫入式檢測法,采取定性與定量相結合方式,根據粉噴樁試件的各項檢測數值進行綜合評定,進而為后續施工提供數據支持。
4 粉噴樁加固技術應用效果分析
為驗證粉噴樁的加固效果,在施工完畢后隨機選出10個樁,針對承載力情況進行檢測,歸納總結各粉噴樁的樁徑、樁長、累計沉降、設計荷載、最大試驗荷載以及抗壓極限承載等數據,具體如表5所示。
根據表5檢測結果可知,在案例工程K3+200~K3+750段粉噴樁施工作業后,設計荷載、最大試驗荷載與預期方案一致,同時粉噴樁的累計總沉降處于15.83~21.86 mm之間,回彈率為38.7%~51.4%,符合工藝要求。最后,粉噴樁的抗壓極限承載均為130 kN,滿足加固設計參數要求。
5 結論
綜上所述,在公路軟土地基段應用粉噴樁加固技術,能夠加強傳統樁基應用質量,避免施工中與后續的沉降情況,對于施工質量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該文以具體工程為例,首先提出粉噴樁加固技術流程,明晰樁承載力的計算過程。其次介紹公路軟基處理中粉噴樁的加固技術要點,最后對施工成果進行檢測。具體結果如下:施工段粉噴樁的設計荷載、最大試驗荷載與預期方案一致,粉噴樁的累計總沉降處于15.83~21.86 mm之間,回彈率為38.7%~51.4%,符合工藝要求;粉噴樁的抗壓極限承載均為130 kN,滿足加固設計參數要求,能夠保證案例工程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王懷才,鄒國春,鄒昕圻,等.智能化雙向攪拌粉噴樁技術在公路軟土地基處理中的應用與研究[J].科學技術創新,2023(25):172-175.
[2]趙曉泉.格柵狀粉噴樁在深厚淤泥質軟土層中橋墩防護的應用[J].山西交通科技,2023(4):76-80.
[3]張永利.城市道路施工中軟弱地基處理技術應用[J].黑龍江交通科技,2023(7):39-41.
[4]呂建偉.公路養護中路基路面維修的軟基處理技術分析[J].黑龍江交通科技,202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