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裝設計作品《風生水起(AFlourishingSenseofWindandWater)》的創作起點來自中國衣文化與身體之間的思考,身體的物理特征是文化的起點,由此過渡和轉化到有意義的文化象征,借由東方文化衣以“蔽體”“綺羅纖縷見肌膚”,創作立足于將著衣的身體作為中國文化的表達主體,討論衣服和身體的界限,呈現著衣的身體所帶來的想象與文化表達。
一、主題思想
1.衣以載道,格物修身
我們通過服裝以及著裝的行為方式傳遞中國文化中的“修身之道”。古人云,“慎獨自省,格物致知”,創作的思想圍繞著“修身”這一中國哲學與身體觀念,將文化思想之“道”和服裝之“器”融會貫通,服裝的結構、色彩、材質、工藝、穿著方式,通過象征和隱喻,身體內流動的磁場用視覺語言展現,將身體的內在與外界相連,有如風生水起之勢。作品探討服裝和身體的關系在中國文化中的表達,服裝作為人們交流溝通的媒介提供了一種情感認同的基礎,并通過創新和科技的應用,在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中找到現代化的路徑。
2.“風”和“水”的意向,順應自然
在中國哲學中,“氣場”是一個重要的概念,它通常指的是一個人的氣質或精神力量,以及這種力量如何影響周圍環境和他人。氣場被認為與個人對自然規律的順應程度有關。人越順應自然規律,其氣場就越大。這反映了一種宇宙與個體之間的和諧關系。風和水的抽象變化是創作中重要的意象表達,體現了自然界的規律和生命力的循環。在創作中借鑒了如宋代“水紋圖”等古畫中描繪水的韻律和形式,“風生水起”寓意著一種生機勃勃、充滿活力的狀態,象征著作品所要傳達的積極向上和蓬勃發展的理念,反映的是中國人內藏于心的人與他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關系。
二、創作理念
1.傳統十字形結構的價值延續
延續中國傳統服裝的文化價值是創作中重要的考慮。在中國服裝中,“十字形結構”是一種傳統的造型手法,它體現了中國服飾文化中對整體性的思考原則和造型手法。這種結構形式在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始終保持穩定,其特點是服裝在整體鋪開時呈現出“十字”形態。這種設計不僅注重服裝的自然適應人體和順應人體的著裝觀念,而且蘊含著獨特的中國傳統制衣智慧與哲學思考。十字形結構的設計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利用布料,減少浪費,中國人對于節約、和諧與平衡的追求在中國服裝文化中極為重要。在現代服裝設計中,回歸并探索十字形結構的應用是創作的重點,在傳承和發展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同時,也為現代服裝設計提供了東方視角和創新靈感。
2.材料技術發展與未來生活方式
對于傳統文化在未來人們生活中的應用探索是創作的重要目標之一,隨著信息化和數字技術的發展,織物3D打印是最新實踐在時尚領域的科技與材料創新,未來的紡織服裝行業將實現柔性打印,這可能意味著生活方式的變革。服裝作為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將更加注重創新和科技的應用創新。成熟的3D彩色柔性材料打印技術在設計中的應用,為作品表達、產業創新應用提供了幫助,在增強形式獨特性吸引力的同時,與紡織面料的復合可以增強服用性,展現未來織造產業的創新的應用潛力。
3.藝術設計的融會貫通
服裝設計是一個將多領域的技術、文化與藝術性有機融合的表達媒介,在作品創作過程中,數字建模、3D打印與平面制版和手工縫紉相互輔助,技術的進步與傳統手工的銜接,在二者互相配合中經歷了多次修正和優化:服裝大身由16塊打印裁片經過整合拼接,在不斷依照版型調整建模尺度和密度、根據視覺效果優化版型的過程中完成。不止于將服裝作為可穿戴的藝術,或者在數字手段下實現呈現科技美感,更希望將創作作為引領生活方式的試驗田,在3D打印時裝目前面臨服用性等問題的當下,努力在科技與藝術的融合中展現出對服裝領域的探索及其潛力。
三、藝術特色
1.傳統制式與精神未來感
傳統制衣平面結構中所蘊含的敬物精神,融合科技與未來主義的藝術特征,是作品鏈接傳統與未來的當下表達。在風與水的流動中,設計了透明質感和色彩漸變的打印效果,特別想要呈現的是中國水墨般銀色調的編碼設計,借由山水畫的變化體現自然界的規律和生命力的循環,在水墨所蘊含著的文人精神生活的寄托之上,予以科技感的呈現,也是我們在新時代對理想生活狀態的追求。
2.穩定與流動——結構形式吸引力
這件作品在中國十字平面制版的過程中,進行數字3D建模,結合“氣場”的概念、“風”與“水”的意象表達,以近乎磁場的形狀和走向在身體的各個維度進行旋轉,建立流動與內外交融的趨勢,內化身體和服裝之間的界限。通過設計,將十字形穩定的視覺結構流動起來,讓平面服飾結構在材料、色彩、韻律的設計中煥發風生水起的氣韻。
3.生物相容性可持續材料
通過對材料和技術的大量調研實踐,作品制作時選擇生物相容性材料(BiocompatibleMaterial)進行打印,生物相容性材料可以用于皮膚(超過30天)和短期黏膜接觸,解決了3D打印可能引發的環境和材料安全性等問題。建模的打印顆粒經打印沉積在織物基底上,生態友好。是理想生活狀態下對于未來的思考。
結語
作品通過傳統文化思考,結合當代科技發展的形式、方法與路徑,形成前沿的三維藝術形式探索,以服飾為載體構建科技創新理念、傳統自然精神、形式語言數字轉化的藝術表現思路。讓作品在傳統文化與圖案形式基礎上產生出新的符號、構造工藝、理想的現代性呈現。流動與自然的視覺達成,科技思維與材料工藝的創新探索,最終完成文化理念的當代藝術創建。